送走杜文远,李二狗和小翠立即叫醒孙铁柱,三人提着油灯再次下到地窖。
"掌柜的,"孙铁柱警惕地环顾四周,"若真有什么账册,会藏在哪里?"
地窖里堆满了粮食和杂物,要在其中找到一本小小的账册,无异于大海捞针。
小翠举着油灯仔细查看:"杜先生说这是胡三临终前透露的,应该不假。但地窖我们经常清理,从没发现过什么异常。"
李二狗沉思片刻:"胡三这等老狐狸,藏东西必定十分隐蔽。大家分头找找,特别注意墙壁和地板的异常之处。"
三人分头搜寻。周寡妇和赵四听到动静也下来帮忙,五个人在地窖里仔细查找了半个时辰,却一无所获。
"会不会是杜先生记错了?"赵四有些泄气。
周寡妇抹了把汗:"俺看这地窖每块砖都摸遍了,啥也没有啊。"
就在这时,小翠突然"咦"了一声。她站在地窖角落的米缸前,手指轻轻敲击着缸壁:"你们听,这声音好像不太一样。"
孙铁柱上前仔细查看,发现这个米缸的缸底似乎比其他的要厚一些。他用力将米缸挪开,果然在缸底发现了一个暗格!
暗格里放着一个油布包,打开后,里面是一本泛黄的账册。
"找到了!"赵四兴奋地叫道。
李二狗接过账册,就着灯光翻阅。才看了几页,他的脸色就变得凝重起来。
"掌柜的,上面写了什么?"小翠关切地问。
李二狗合上账册,长叹一声:"这上面记录的,不止是吴记的罪证,还牵扯到不少朝廷官员。难怪胡三要把它藏得这么隐蔽。"
周寡妇吓得脸色发白:"这可如何是好?这东西就是个烫手山芋啊!"
孙铁柱沉声道:"掌柜的,这东西留不得。"
"可是......"小翠犹豫道,"这上面可能还记录着被吴记陷害的良善商家的证据。"
李二狗沉吟良久,突然道:"我有个主意。"
次日清晨,李二狗独自来到韩老先生住处,将账册呈上。
"晚辈思前想后,此物关系重大,还是交由老先生处置最为妥当。"
韩老先生翻阅账册,神色越来越严肃:"好小子,你做得对。这东西确实不该留在你手里。"
他沉吟片刻,又道:"不过你放心,该清算的会清算,该保全的也会保全。老夫会妥善处理。"
从韩府出来,李二狗感觉肩上的重担轻了不少。
回到铺子,钱掌柜已经在等候多时。
"李会长,好消息!"钱掌柜满面红光,"原来被吴记压制的那些商家,现在都主动要求加入商会。咱们的规模可以再扩大一倍!"
小翠递上最新统计的名单:"掌柜的,现在申请加入的商户已经超过一百家了。是不是该重新规划一下商会的发展?"
李二狗仔细查看名单,突然问道:"这些商户里,可有曾经被吴记欺压过的?"
"大多都是。"钱掌柜叹道,"吴记这些年仗势欺人,不少商家都被他们逼得快要关门了。"
李二狗当即决定:"既然如此,我们更要帮他们一把。传我的话,这些商户加入商会,第一年免收会费,商会优先帮他们打通销售渠道。"
钱掌柜感动地说:"李会长仁义!我这就去安排。"
商会规模扩大后,事务愈发繁忙。李二狗决定设立几个专门的部门:采购部由赵四负责,运输部交给孙铁柱,财务部由小翠掌管,生产部则由周寡妇统筹。
这日,小翠拿着新拟的商会章程来找李二狗:"掌柜的,按照您的意思,新章程特别强调了会员间要互相扶持。还设立了应急基金,帮助遇到困难的会员。"
李二狗满意地点头:"很好。商会不仅要谋发展,更要讲义气。"
正说着,王教谕来访。他带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李会长,府学准备编纂《府城商志》,要将你们商会诚信经营的事迹收录其中。这可是莫大的荣誉啊!"
赵四得知后兴奋不已:"咱们小河李记要名留青史了!"
然而李二狗却显得很平静:"虚名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确实为府城商界做了些实事。"
转眼到了年底,商会举办了一年一度的总结大会。会上,李二狗看着济济一堂的商户代表,感慨万千。
"诸位,"他朗声说道,"这一年我们经历了太多。但正因为我们团结一心,坚守正道,才能走到今天。"
台下掌声雷动。
会后,李二狗独自在新建的商会大堂里踱步。小翠悄悄走来,递上一本账册:
"掌柜的,这是商会今年的总账。除去各项开支,结余五千两。按照您的吩咐,其中一千两已经拨入应急基金。"
李二狗翻阅账册,突然问道:"小翠,你还记得我们刚来府城时的样子吗?"
小翠微笑:"怎么不记得?那时咱们就一个小铺面,整天为生计发愁。"
"现在想想,"李二狗感慨道,"正是因为始终记得初心,我们才能走得这么远。"
正说着,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个信使匆匆进来:
"李会长,京城急件!"
李二狗拆开信件,脸色渐渐变得凝重。
小翠关切地问:"掌柜的,出什么事了?"
李二狗将信递给她:"朝廷要整顿全国商界,特邀各地商会入京议事。"
这无疑是个重大的机遇,但也意味着新的挑战。
夜色中,李二狗站在商会大堂前,望着"府城商会"四个鎏金大字,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是时候,让府城商会的名声,传得更远一些了。
"掌柜的,"孙铁柱警惕地环顾四周,"若真有什么账册,会藏在哪里?"
地窖里堆满了粮食和杂物,要在其中找到一本小小的账册,无异于大海捞针。
小翠举着油灯仔细查看:"杜先生说这是胡三临终前透露的,应该不假。但地窖我们经常清理,从没发现过什么异常。"
李二狗沉思片刻:"胡三这等老狐狸,藏东西必定十分隐蔽。大家分头找找,特别注意墙壁和地板的异常之处。"
三人分头搜寻。周寡妇和赵四听到动静也下来帮忙,五个人在地窖里仔细查找了半个时辰,却一无所获。
"会不会是杜先生记错了?"赵四有些泄气。
周寡妇抹了把汗:"俺看这地窖每块砖都摸遍了,啥也没有啊。"
就在这时,小翠突然"咦"了一声。她站在地窖角落的米缸前,手指轻轻敲击着缸壁:"你们听,这声音好像不太一样。"
孙铁柱上前仔细查看,发现这个米缸的缸底似乎比其他的要厚一些。他用力将米缸挪开,果然在缸底发现了一个暗格!
暗格里放着一个油布包,打开后,里面是一本泛黄的账册。
"找到了!"赵四兴奋地叫道。
李二狗接过账册,就着灯光翻阅。才看了几页,他的脸色就变得凝重起来。
"掌柜的,上面写了什么?"小翠关切地问。
李二狗合上账册,长叹一声:"这上面记录的,不止是吴记的罪证,还牵扯到不少朝廷官员。难怪胡三要把它藏得这么隐蔽。"
周寡妇吓得脸色发白:"这可如何是好?这东西就是个烫手山芋啊!"
孙铁柱沉声道:"掌柜的,这东西留不得。"
"可是......"小翠犹豫道,"这上面可能还记录着被吴记陷害的良善商家的证据。"
李二狗沉吟良久,突然道:"我有个主意。"
次日清晨,李二狗独自来到韩老先生住处,将账册呈上。
"晚辈思前想后,此物关系重大,还是交由老先生处置最为妥当。"
韩老先生翻阅账册,神色越来越严肃:"好小子,你做得对。这东西确实不该留在你手里。"
他沉吟片刻,又道:"不过你放心,该清算的会清算,该保全的也会保全。老夫会妥善处理。"
从韩府出来,李二狗感觉肩上的重担轻了不少。
回到铺子,钱掌柜已经在等候多时。
"李会长,好消息!"钱掌柜满面红光,"原来被吴记压制的那些商家,现在都主动要求加入商会。咱们的规模可以再扩大一倍!"
小翠递上最新统计的名单:"掌柜的,现在申请加入的商户已经超过一百家了。是不是该重新规划一下商会的发展?"
李二狗仔细查看名单,突然问道:"这些商户里,可有曾经被吴记欺压过的?"
"大多都是。"钱掌柜叹道,"吴记这些年仗势欺人,不少商家都被他们逼得快要关门了。"
李二狗当即决定:"既然如此,我们更要帮他们一把。传我的话,这些商户加入商会,第一年免收会费,商会优先帮他们打通销售渠道。"
钱掌柜感动地说:"李会长仁义!我这就去安排。"
商会规模扩大后,事务愈发繁忙。李二狗决定设立几个专门的部门:采购部由赵四负责,运输部交给孙铁柱,财务部由小翠掌管,生产部则由周寡妇统筹。
这日,小翠拿着新拟的商会章程来找李二狗:"掌柜的,按照您的意思,新章程特别强调了会员间要互相扶持。还设立了应急基金,帮助遇到困难的会员。"
李二狗满意地点头:"很好。商会不仅要谋发展,更要讲义气。"
正说着,王教谕来访。他带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李会长,府学准备编纂《府城商志》,要将你们商会诚信经营的事迹收录其中。这可是莫大的荣誉啊!"
赵四得知后兴奋不已:"咱们小河李记要名留青史了!"
然而李二狗却显得很平静:"虚名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确实为府城商界做了些实事。"
转眼到了年底,商会举办了一年一度的总结大会。会上,李二狗看着济济一堂的商户代表,感慨万千。
"诸位,"他朗声说道,"这一年我们经历了太多。但正因为我们团结一心,坚守正道,才能走到今天。"
台下掌声雷动。
会后,李二狗独自在新建的商会大堂里踱步。小翠悄悄走来,递上一本账册:
"掌柜的,这是商会今年的总账。除去各项开支,结余五千两。按照您的吩咐,其中一千两已经拨入应急基金。"
李二狗翻阅账册,突然问道:"小翠,你还记得我们刚来府城时的样子吗?"
小翠微笑:"怎么不记得?那时咱们就一个小铺面,整天为生计发愁。"
"现在想想,"李二狗感慨道,"正是因为始终记得初心,我们才能走得这么远。"
正说着,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个信使匆匆进来:
"李会长,京城急件!"
李二狗拆开信件,脸色渐渐变得凝重。
小翠关切地问:"掌柜的,出什么事了?"
李二狗将信递给她:"朝廷要整顿全国商界,特邀各地商会入京议事。"
这无疑是个重大的机遇,但也意味着新的挑战。
夜色中,李二狗站在商会大堂前,望着"府城商会"四个鎏金大字,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是时候,让府城商会的名声,传得更远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