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招安风波 安抚不成反受群辱-《汉末之满城尽带锦帆甲》

  王允穿着一身紫袍,在曹操和王粲簇拥下走进来,手里捧着明黄的圣旨,脸上挂着程式化的笑容,目光却在接触到甘宁冰冷的眼神时闪了一下。

  他瞥见蔡邕站在高堂,心里稍稍安定:今日是蔡邕嫁女,甘宁总不能大喜之日在岳父面前动刀。

  “锦帆甘宁,议郎蔡邕,接旨!”王允展开圣旨,尖细的嗓音在寂静的大堂里格外刺耳。

  甘宁有些恼怒,本以为圣旨只是针对自己,没想到把蔡邕也弄进去,他不要紧,但蔡邕要是不接旨岂不是让人说无君无父。

  甘宁缓缓直起身,示意蔡邕稍安勿躁,文姬下意识攥紧了他的衣袖,指尖微微颤抖。

  他反手拍了拍她的手背,示意她别怕,随即上前一步,却并未下跪,只淡淡道:

  “王大人,今日我甘宁大婚,天大地大还有我岳父最大,恕不能跪,王大人请读吧!”

  王允脸色微沉,却还是清了清嗓子,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甘宁将军素有勇名,今念其迷途知返,愿为朝廷效力,特赦免其过往罪责,复封横江将军之职,赐金印紫绶,统辖庐江至浔阳水域。

  议郎蔡邕为国育贤有功,官复原职,回朝参议国事!

  望甘宁接旨后即刻罢兵,率部归附,勿负朕望。

  钦此!”

  圣旨的每一个字都像冰锥砸在众人心上,甘宁也有些无语,他何时要为朝廷效力了,这不是当众离间自己与各路义军的关系吗。

  横江将军?那不过是朝廷用来笼络小军阀的虚职,以前或许他看上,但现在如何配得上统领十万义军的甘宁?

  果然席间的义军首领们脸色骤变,臧霸猛地一拍桌子,碗碟震得叮当响;

  有的的义军使者纷纷站起来警惕看向甘宁,目光死死盯着甘宁的背影,官职大不大不要紧,他们不敢确定甘宁是不是故意引他们来得。

  蔡邕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知道甘宁的性子,甘宁断不会为这点小利归附,他更怕甘宁当场杀了王允,彻底与朝廷决裂……

  文姬望着甘宁的背影,忽然想起昨夜他曾说“明日若有变故,你只当看戏便是”。

  此刻见他脊背挺得笔直,她忽然松了口气,悄悄松开了攥紧的衣袖——她信他。

  “哈哈哈,大家都那么紧张干嘛,这是好事啊——”

  一阵大笑突然炸开,打破了凝滞的空气。

  甘宁笑罢,抬手指着满座宾客,对王允朗声道:“王大人,甘某斗胆问一句,这横江将军,能统领二十万大军吗?”

  “二……二十万?”

  所有人都被甘宁的话吓住了,锦帆军不会真的有二十万吧,如果有二十万,那只封一个能领兵不过万的杂号将军就显得很滑稽了。

  众义军震撼的同时也放下心来,显然这是朝廷的离间计,甘宁并没有与汉廷交涉过,不然有这个实力怎么会只谈下一个小小的杂号将军。

  王允脸色一白,刚要开口,却听甘宁又道:

  “天下义军本是一家,今日在座的诸位,哪个不是提着脑袋为民除害、清君侧的好汉?

  他们来此贺喜,一半是为我与文姬,另一半,正是等着王大人带来皇帝的册封——

  可为何只封了甘某?其他各路兄弟的诏书,还请大人一并读了吧!”

  话音刚落,满堂轰然大笑。

  臧霸笑得最响,拍着桌子喊:“甘将军说得是!俺臧霸也想听听,朝廷给俺封了啥官!”

  “对,你是不是不把我益州马三刀放在眼里,我哥哥马相的招安诏书呢?”

  “一并念了吧,不会天下百万义军,就给了个横江将军吧,哈哈哈哈!”

  王允的脸涨成了猪肝色,一下成了众怒,这横江将军哪里拿的出手,手里的圣旨几乎要攥烂,强撑着道:

  “甘将军,陛下早有意让将军任西园新军右校尉一职,这可是天子近臣。

  天恩浩荡,只要诸位主动归附,朝廷自然会论功行赏……”

  “西园校尉不过是替皇帝老儿看家护院的!”

  “至于论功行赏?”有人嗤笑一声,“我军刚灭了三千官军,这算不算大功?

  如今我们杀出血路,倒要听凭朝廷发落了?”

  “若非今日甘将军大婚,某高升定要这狗官血溅当场!”

  眼看场面要失控,甘宁忽然抬手示意安静。

  他走到文姬身边,轻轻揽住她的肩,对众人朗声道:“诸位兄弟,今日是我与文姬的大婚之日,不谈国事!”

  又转向王允,语气转缓,“王大人远道而来,也是客,皇帝的心意大家都收到了。

  想必此次是走得匆忙,把其他义军兄弟的圣旨忘带了。

  请大人回去后替我百万义军兄弟一起讨来,下次名单可要齐全,少一个我们都不接。

  来人,给王大人看座,上酒!”

  “对,必须有我马三刀的名字!”

  “我马铁也不能少……”

  ……

  亲卫们立刻上前引王允入座,在场众人却没人给好脸色。

  王允坐也不是,走也不是,只能捏着酒杯,任由冷汗浸湿了官袍。

  “哈哈哈,蔡师名满天下,忠君爱国之心为我等楷模,学生曹操恭贺蔡师喜得佳婿,官复原职!”

  “恭贺蔡师,还望蔡师教诲!”

  一旁的曹操见甘宁不好说话,索性借着祝贺给蔡邕上眼药,其他弟子也纷纷附和,你不是忠君爱国吗,要是不受君恩,之前教导学生的总不会是假的吧!

  果然蔡邕脸色有些微变,随即反应过来,说:

  “为师这段时间又撰写了几篇新章,正要传给尓等一观,甘宁亦是我新招之关门弟子,蔡某有教其成才之责。

  你们有此需求,正好可在黄县与你们师弟一同探讨学问,再好不过!”

  蔡邕这老油条索性借此推脱回洛阳,这世道讲究尊师,其他师兄们心中不愿也不好在此争论。

  “曹某身负重任,不敢久留,便在洛阳恭候蔡师回归传教!”

  曹操察觉到蔡邕似乎要与甘宁一起留下他们的意图,急忙推脱要离去,此时不走怕是不好走了。

  王允还有重任自然还要留下来周旋,而曹操看着其他几位师兄弟,只能让他们自求多福了。

  场中的不快,很快被喜庆冲散,王允等人借着谈论儒学为名抓着蔡邕不放,试图从他这里寻找突破口。

  甘宁则与义军兄弟开怀畅饮,好不痛快。

  红烛摇曳,酒香渐浓。

  圣旨带来的紧张如同潮水退去,只留下满场欢语。

  文姬望着眼前这个在乱世中为她撑起一片天的男人,忽然觉得,这杯合卺酒,比任何时候都要甘甜。

  当红帘拉下,夜空下只听得烛光摇晃,房间吱吱作响之声久久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