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曹昆的糗事-《四十岁,正是躺着挣钱的年龄》

  有事则长,无事则短。

  额…

  这说的是啥?

  总感觉怪怪的。

  读者老爷们第一眼看到想到的是啥?

  想歪了的顶墙去吧。

  鞭炮噼啪炸响,硝烟味儿混着清晨的空气,算是给小卖铺开张添了份热闹。

  说是“开业”,其实就是几挂鞭炮,再加几桌亲戚饭。

  曹昆和柳月晃悠到快十点才露面。

  铺子里早就塞满了人,堂姐堂妹,大人小孩,吵吵嚷嚷。

  有些面孔曹昆都觉得陌生了

  ——小姨家的表妹,记忆里还是个小丫头片子,

  如今孩子都半人高了,旁边站着的男人更是头回见。

  几句干巴巴的寒暄后,便冷场了,空气里都透着股尴尬劲儿。

  尕堂哥正跟老爸、六叔他们忙活安排,抽空扭头问曹昆:

  “大饺,你这边有朋友来吗?”

  曹昆摇头:

  “没有,就跟平他们几个,我也没通知过,不知道来不来。”

  尕堂哥又问他这边有没有啥安排,曹昆想起一件事说了一句:

  不收礼钱。

  他心里嘀咕:

  本来放串鞭炮意思一下,亲戚吃顿饭的事,搞这么大阵仗干嘛?

  可瞅着几人那认真劲儿,转念一想:

  算了,乡里人就讲究个脸面,

  他们觉得这样风光、高兴,随他们折腾去吧。

  眼瞅着快晌午,该来的亲戚差不多齐了,外人没几个。

  就几个光屁股长大的发小

  ——跟平、赵仁学、老谢、祁伟(王宝子去了外地),外加老爸那边的两个不认识的牌友。

  倒是有俩“意外之客”。

  一个是老家出了五服的远房堂姐。

  虽然血缘淡了,但曹昆小时候跟她家几个外甥女玩得疯,两家走得近。

  堂姐家底子厚,四个闺女(两个名字都带着“弟”字:跟弟,引弟),

  一个宝贝儿子,如今都在城里扎根。

  曹昆跟其中俩外甥女最好,后来他自己混得不如意,

  主动断了联系,倒是堂姐精明,大人情分还维系着。

  看见她,曹昆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

  就是小时候偷偷从她家小卖部买五分钱一包“友谊”牌香烟的糗事。

  跟堂姐家几个外甥女打招呼,变化最大的大外甥女咧嘴一笑:

  “舅,现在瞅着你,倒像我外甥了!”

  这话像根小刺,轻轻扎了曹昆一下。

  可不是么,姐妹几个里,数她最显老态。

  正唏嘘着,又一个熟悉的声音插了进来:

  “好你个曹大饺!开业都不吱一声?!”

  曹昆一回头,乐了。是上次在乡里碰见的老同学,闫帅!

  “你怎么摸到这儿来了?”

  曹昆笑着给了他一拳。

  闫帅一脸埋怨:

  “要不是老谢提了一嘴,我还不知道呢!”

  他扯过老谢,仨人凑一堆。

  闫帅挺热情:

  “好些老同学都在县城,改天组个局聚聚?”

  曹昆和老谢飞快地对了个眼神,兴趣缺缺。

  上学那会儿,城里娃乡里娃就玩不到一块堆儿,现在?

  有啥好唠的。

  无非互相吹嘘或者打听混的怎么样,没劲。

  但面子上还得过得去,曹昆点头:

  “行啊,你定时间,招呼我和老谢就成。”

  闫帅还嫌不够近,紧跟着补了句:

  “要不就这两天晚上?正好有空!”

  正说着话,中午十二点到了。

  鞭炮声再次噼里啪啦炸开,请完财神,宣告开饭。

  众人吆喝着,闹哄哄地涌向订好的饭店。

  几桌红油翻滚的火锅摆开,热气腾腾,红彤彤的锅底翻滚着,

  倒真应了‘红红火火’的景儿。

  大中午的,大家都没兴致划拳拼酒,就开了几瓶啤酒,能喝的随意喝点。

  一个来小时吃完,有事的匆匆离开,没事的回铺子接着闲聊。

  曹昆、老谢、跟平、赵仁学、祁伟几个发小凑一块儿,

  觉得干聊没劲,有人提议:

  “找个地儿搓两圈麻将吧!”

  一拍即合,几人又开着车直奔麻将馆。

  牌桌上,赵仁学技术最好,跟平手气最旺,老谢嘛…

  牌技公认的“臭”!

  规则也简单粗暴:胡吃乱碰,胡到底!

  平胡10块,自摸20块。

  规则太复杂了,几人玩不转。

  别看玩得不大,可“胡到底”这规则邪门!

  运气背的时候,一把点个五六炮也是常事。

  今天的曹昆就撞上了霉运!

  好不容易停了个三张口的“好牌”,结果呢?

  别人给他点了三炮,他却给人家点了五炮!

  最要命的是,大头都点给了庄家

  ——老谢!

  老谢这家伙,牌技是臭,可架不住运气逆天啊!

  好几次随手把牌打出去了,才反应过来这牌能胡!

  嘿!结果下一轮反手一摸,又给摸了回来!

  几人一直搓到快六点,眼看该吃晚饭了才散场。

  曹昆输得最惨,一千多块没了影儿;

  赵仁学小输几十;

  剩下仨“臭皮匠”都赢了钱。

  手气最旺的老谢更是豪气,大手一挥:

  “走!请你们吃牛大碗!加蛋加肉管够!”

  出了面馆,旁边硕大的酒吧霓虹招牌正闪着光。

  曹昆看着那灯红酒绿,嘴一秃噜:

  “要不…今晚请你们去酒吧见识见识?”

  跟平和赵仁学对这种地方应该不陌生,只是这几年年纪大了,应酬的地方就变了。

  老谢反应最激烈!

  他混得好的时候还没这种新潮酒吧,后来落魄了,

  天天为生计奔波,哪有闲钱和心情去这种地方?

  “你要这么说,我今晚羊都不回去喂了!必须去!”

  老谢眼睛放光,语气夸张得不行。

  “嚯!看把老谢憋的!

  老曹,今晚去了你可得给老谢好好安排一下!”

  另外三人挤眉弄眼地起哄。

  “先吃饭!酒吧那地方,得八九点才开门。”

  曹昆赶紧岔开话题。

  这聊下去,书得被封了。

  晚饭(牛大碗)解决得飞快。

  吃完,五人站在面馆门口,面面相觑

  ——现在去哪?

  除了曹昆,剩下四个都是有老婆孩子的人。

  老谢家在乡下还好说,其他仨要是这会儿回家,再想溜出来可就难了!

  几人杵在门口吹了会儿凉风。

  有人提议:

  “要不…去爬山?这会儿时间刚好,凉快!”

  得,一拍即合!

  几人又钻进车里,直奔卫校附近的西岩山

  ——县城里就南山和西岩山两座小山包,人们常爬。

  停好车,五个中年男人,就开始爬山。

  这组合在傍晚散步的老人堆里格外扎眼

  ——人家都是小年轻约会、锻炼的壮汉、或者老大爷遛弯,

  组团开车来爬小土包的中年大叔,还真不多见!

  山不高,几人沿着石阶慢悠悠往上走。

  老谢不知道怎么突然想起曹昆的糗事,坏笑着捅了捅曹昆:

  “哎,老曹!还记得当年喝醉了躺这大马路上,

  扯着嗓子喊卫校小姐姐那事儿不?”

  曹昆老脸一红,赶紧否认:

  “喝断片了!记不清记不清!”

  “别装!快细说细说!”

  其他仨人立刻来了精神,起哄架秧子。

  老谢清了清嗓子,就眉飞色舞地揭曹昆的老底。

  曹昆上学那会的酒量,怎么说呢?

  啧啧!甭管啤的白的,甭管喝多少,喝一回吐一回!

  有回给同学过生日,散场都半夜了。

  几个人晃晃悠悠路过卫校宿舍楼下那条大马路。

  那会儿路上鬼影都没一个!

  也就偶尔有出租车经过。

  几人借着酒劲儿大声唱歌,嗷嗷乱叫,楼上女生宿舍,就有人打开窗户探头看……

  曹昆这货呢,一看有女生,酒劲上头,‘噗通’就躺马路中间了!

  仰着脖子跟人家隔空喊话!

  非要问人家叫啥名儿、要电话!

  这人一喝多,胆子就贼大,心里想啥就说啥!

  到后面,引得楼上好多人看热闹,更有人瞎起哄……

  结果呢?

  名字没问着,电话也没要到,

  还怕把学校保安招来,几个人赶紧连拖带拽把曹昆弄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