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养鸡场-《四十岁,正是躺着挣钱的年龄》

  一进门,就闻到一股水刚烧开的蒸汽味儿。

  撇子正坐在茶台边,茶具都摆好了,热水壶咕嘟咕嘟响着。

  “嚯!你这家伙!”

  跟平一眼看穿,指着撇子就笑骂,

  “我说怎么这么勤快烧水呢!

  敢情是掐着点等着宰二哥的茶叶呢!”

  撇子也不甘示弱,直接怼回去:

  “猪笑老鸦黑!是谁前两天在电话里跟我念叨,

  说喝不到二哥的茶,觉都睡不香了?”

  曹昆笑着摇摇头,把手里提着的那个大罐子递给撇子:

  “喏,给你带的。比不上上次那个,但也不差。”

  跟平看撇子接过袋子就掏出瓷罐打量,立刻在一旁“好心”提醒:

  “别看了,不是上次那一两一罐的仙品!

  这次是一斤装,不过嘛,价钱也不便宜,一斤也得一万!”

  “去你的!人家送东西,你在这多什么嘴!”

  撇子笑骂着,手上动作却不停,利索地拆开包装,

  “行,那咱们今天就尝尝这‘一万块’和‘十万块’的差距!”

  他熟练地开始温杯、投茶、注水。

  不一会儿,茶香袅袅。

  三人端起小杯,各自啜饮了几口,

  开始了极其“专业”的“品鉴大会”。

  “嗯…这个喝着也很香啊!”

  跟平咂咂嘴,率先发表感言。

  撇子和曹昆对视了一眼,憋着没笑。

  撇子闭着眼感受了一下,睁开眼,

  带着点专业口吻分析道:

  “上次那个茶,一口下去,

  那股子清气感觉能直冲天灵盖,脑子都跟着透亮了。

  这个嘛…没上次那个感觉强烈,但比我喝过的强太多了。

  你们有没有感觉,喝下去,肚子里暖洋洋的,特别舒服?”

  他看向两人。

  曹昆点点头,把系统说明用更平实的话讲了出来:

  “撇子说到点子上了。上次那个茶,你要是累得头晕脑胀,一杯下去,身体立刻有反应,长期喝好处自然多。

  这个呢,效果没那么好,它带点温和的药性,

  就像撇子说的,喝下去暖胃生津,对身体有个温和的调理作用。”

  他顿了顿,

  “当然,也没那么玄乎,一天泡一杯,

  能冲个四五泡,喝多了效果也就那样了。”

  “原来如此!”

  撇子恍然大悟,

  “难怪上次你给的那点,根平家和我家喝了,

  都说晚上睡得好,白天精神头也足!

  这茶是真有点门道。”

  这时,一直盯着曹昆看的王根平(跟平)突然像发现新大陆似的,

  指着曹昆的脸嚷嚷起来:

  “哎!撇子!你有没有发现,

  二哥这脸…看着比咱俩还嫩生好几岁啊?!”

  撇子闻言,目光立刻在曹昆和王根平脸上来回扫视,

  最后定格在曹昆脸上,也露出惊讶的表情:

  “我靠!你这么一说…还真是!

  起码比根平年轻个四五岁!

  我记得老曹你还比根平大两岁吧?”

  他努力回忆着,

  “上上次见你,胡子拉碴,一脸沧桑,看着比根平可显老多了!”

  曹昆心里咯噔一下,

  知道是体质丸的效果显现了,

  但面上只能打着哈哈掩饰:

  “滚蛋!少在这胡说八道!

  一是老子现在知道拾掇自己了,剃了胡子理了发;

  二是现在没压力,吃得好睡得香,

  人自然就显精神了呗!

  这叫心宽体胖…不对,心宽体轻!”

  “喝茶喝茶!”

  撇子见曹昆不想多谈,立刻笑着岔开话题,给两人续上热茶。

  这份人情世故拿捏得恰到好处。

  三个人捧着茶杯,天南海北地瞎侃起来。

  “对了,你那边工程咋样?还那么忙?”

  曹昆问王根平。

  “忙!忙得脚打后脑勺!”

  王根平一脸苦相,

  “天天不是工地就是酒桌,伺候各路神仙,这酒喝得我都快麻木了!

  挣钱?真特么不容易!”

  他感慨道。

  曹昆沉吟了一下,说:

  “跟你商量个事。曹华在家躺着也不是个事儿,

  你看能不能让他去你工地上干点活?

  不用特殊照顾,就正常干活,该咋样就咋样,也不指望挣钱。”

  王根平爽快地点头:

  “行啊!小事儿!

  就说是你安排的,他肯定听。

  正好缺人手呢!”

  他掏出手机,

  “我这就给他打个电话问问,看他啥想法。”

  说着,他直接拨通了曹华的视频,

  当着曹昆和撇子的面,三言两语就把这事敲定了。

  王根平(跟平)灌了口茶,皱着眉吐槽:

  “现在钱是真难挣!

  我那边看着活儿不少,可架不住应酬多啊,三天两头陪吃陪喝,

  结款还老拖拖拉拉,逢年过节还得打点各路神仙。

  一年到头算下来,也就比打工强点,纯属辛苦钱!”

  他看向撇子,

  “你呢?就守着小药铺?”

  撇子慢悠悠地给两人续上茶:

  “我?我就守着家里那点小产业,

  饿不死也撑不着,大把时间闲人一个。所以啊,”

  他转向曹昆,眼神带着点期待,

  “二哥,你现在路子宽,手里也活泛,有没有啥想法带兄弟们整点啥?

  不求大富大贵,弄个稳当点的营生也行啊。”

  曹昆靠在椅背上,摊了摊手,实话实说:

  “想法?我脑子可没你们好使。

  我能提供的,主要就是资金。别的,真没啥。”

  “嚯!二哥,你这b装得清新脱俗啊!”

  根平立刻笑着怼了过来,

  “‘主要就是资金’?

  这么牛逼哄哄的话也就你能面不改色地说出来!

  不过…我爱听!哈哈!”

  曹昆没理会他的调侃,倒是想起个人:

  “不过,倒是可以给你们提供个思路。

  我以前有个领导,京城人,脑子活络得很。

  他后来自己跑去河北包了几个山头,专门养土鸡、卖土鸡蛋,

  现在规模搞得挺大,听说还跟几个大超市签了长期供货。”

  撇子眼睛一亮,放下茶杯认真琢磨起来:

  “养土鸡?这个…好像还真有点搞头!

  咱们这边别的缺,荒山野岭可到处都是。

  而且现在城里人认这个,‘土’字就值钱。就是…”

  他顿了顿,

  “前期投入不小,租山头、建鸡舍、买鸡苗饲料,还得雇人看着。

  最关键的是,周期长,鸡得养够日子才值钱,回本没那么快。”

  曹昆一听撇子有兴趣,立刻表态:

  “你要是觉得行,就花点心思仔细琢磨琢磨,

  搞个大概的计划出来看看。

  钱的事儿不用愁,我这里有。”

  他现在的心态就是手里有钱,也乐得帮衬朋友,

  但让他自己亲力亲为去管理?没那个心气儿。

  “那人手呢?”

  撇子追问道,

  “就咱们仨?再拉上老谢?他做事靠谱,人也实在。”

  看来老谢在他们圈子里口碑不错。

  “老谢人没问题,可以。”

  曹昆点头同意,但马上划清界限,

  “不过提前说好啊,我只负责出钱。

  最多到时候帮你们牵个线,介绍下我那个前领导,取取经。

  具体怎么弄、日常管理,我一概不管。”

  他把“甩手掌柜”的意思表达得明明白白。

  “啧!你们这些聪明人就是想得多!”

  王根平听得有点不耐烦,摆摆手,

  “喝茶喝茶!”

  可安静了没几秒钟,他又按捺不住八卦之心,

  凑近曹昆,一脸贱兮兮地问:

  “哎,二哥,你现在手里攥着几百个(万),不打算买套房?给家里改善改善?”

  曹昆无奈地瞥了他一眼:

  “正打算买呢,看中福门那边了,托人留意着二手房。

  怎么,你也心动了?”

  王根平盘算着:

  “现在手里有点钱,这不想着再买一套嘛,毕竟我家两孩子了。

  我爹那套你知道的,前年卖给祁伟了,剩下一套小的我妈住着。

  我是琢磨着…要不咱俩买一块儿?

  以后串门喝酒也方便!”

  曹昆对这种“邻居”想法不置可否,随口应道:

  “行啊,你要真看中了想买,就去打听呗。

  最好找大开发商,物业好点的,别买太高的楼。

  打听好了觉得合适,就买呗。”

  他显得兴趣缺缺,买房对他来说更像是个任务,而非什么激动人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