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烂陀鸠摩-《天命解忧铺》

  “鬼神为证!”

  “天地共鉴!”

  阿修罗王无咎与闻道书院院长孔天乙,分别代表仙魔两方发下天道誓言。

  顿时引来轰轰雷鸣,若不是知晓内情,还以为仙罚去而复返了。

  丰都之外。

  侥幸逃过一劫的陆西涯正在惶惶不安,听闻风雷又作,恨不得多长两条腿。

  “阿弥陀佛,苦海无边,这位居士,何妨来我佛国一叙。”

  沧桑中夹杂着蛊惑的声音传来,也不管别人愿不愿意,一道接引之光射来,将疲于奔命的陆西涯卷入某座未知空间。

  佛门佛国净土中。

  恒河沙数的佛门修持者静诵经典,其中不乏第五境的佛门比丘、比丘尼,甚至还有第六境的佛门护法,特别是那一尊高坐莲台的枯槁身躯,显然已经证得第七境果位的存在。

  “烂陀使者?”陆西涯能够修行到第六境,当然对西方教门烂陀寺有所了解。

  尽管不认识眼前的烂陀使者,但对方第七境的修为让他噤若寒蝉,特别是人家身后护法比丘一大堆。

  “对,贫僧正是鸠摩什。”枯槁和尚慈祥地颔首,给人的感觉总是那么的如沐春风。

  鸠摩什正是佛门烂陀寺住持,早在数日前就得知地渊有变,不远千万里从西方携带烂陀寺全部底蕴赶来,沿途更不知度化了多少修士。

  当然,这些修士大多是散修,或者出身小势力的修士,只有那一道碧绿身影例外。

  “鸠摩什,快快放本仙子离去。不然,待我师尊杀到,可有你好看的!”

  “鸠摩大师,别理我师姐,她就是这个性子,我师尊最是讲理的,从来不会对人喊打喊杀。”

  “贱人,你懂什么,当年鸠摩和尚被圣女师尊一顿收拾,他这是借机报复我剑圣一脉!”

  “鸠摩大师,不如你还是让我姐妹出去吧,如今魔出地渊,我还要回宗门求援。”

  ……

  这位一人分饰两角的女子,正是百里虞曦。

  当初她从雷神殿出来不久,就碰到烂陀寺的鸠摩什,然后惨遭后者拘禁。

  当然,按鸠摩什的说法,是百里虞曦与佛门有缘,因此想要渡她脱离苦海。

  其实,鸠摩什没想过要度化百里虞曦,他的本意不过是将丰都周围的修士一网打尽,好方便佛门接下来的操作。

  只是当他发现百里虞曦竟然拥有两个人格,顿时让他喜笑颜开,这不正是佛门一直在寻找的有缘人么!

  须知,佛门修持之法讲究执念越深佛法越臻。

  故而,佛门弟子大多是罪大恶极者,因为只有他们才能将佛法领悟得越深。

  再说了,他们都是走投无路之人,佛门大开方便之门,往往能够获得他们的信任,信仰更为纯粹。

  因此,【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成了佛门的口头禅,也成了佛门度化弟子的一大准则。

  不过,像百里虞曦这种天生拥有两个人格,一修佛法一修执念,佛执相长,必能以最快速度证得罗汉果位,乃至于菩萨果位。

  鸠摩什身为烂陀寺住持,佛门领袖,不过是半步罗汉境,离证得罗汉果位仍然遥遥无期。

  在佛门弟子看来,也许一次顿悟,他就能证得无上果位。但是,鸠摩什深知自家事,自从当年遇上瑶光圣女,自斩执念之后,再想证得罗汉果位已经不可能。

  况且,她还是那个女人的弟子,如果能够度进佛门,未尝不是一件快意事。

  所以,无论百里虞曦如何百般威胁,如何说之以理,鸠摩什都无动于衷,依然坚持本心。

  当然,他没有忘记佛门此行的主要目的,那就是趁机壮大佛门。

  因此,在丰都之外徘徊期间,他要尽可能地接引更多的修士进到佛国之中,进而度化成为佛门弟子,甚至是引为信徒。

  “鸠摩大师,接引陆某进来,不知有何赐教?”

  陆西涯对佛门很是忌惮,在仙道众修的眼中,佛门行事离经叛道,基本上可以与魔教划上等号。

  虽然,他只是一个小门派掌门,但亦份属仙道,不想与西方魔教过分亲密。

  “陆居士,稍安勿躁,贫僧之所以接引居士进我佛国,无它,不知居士可否有意入我佛门?”

  鸠摩什笑眯眯地说着,说出的话却让陆西涯惊出了一身冷汗。

  果然,图穷匕现,不安好心,此之谓也。

  陆西涯深知,此时己为鱼肉,人为刀俎,绝不能与对方撕破脸,故而笑道:“鸠摩大师说笑了,陆某逍遥惯了,不能皈依佛门,更何况家里面还有一门老小要照顾。”

  总之,一句话,莫挨老子。

  “既如此,贫僧不勉强,相逢即是缘,陆居士暂且安坐,待外面风平浪静,再放尔等逍遥。”

  鸠摩什不再强求,指着一旁,示意陆西涯入座。

  一众长头发的修士,被佛门一众光头拱卫在中间,承受着永无休止的佛门经典轰炸。

  形势比人强,又不能发作,只得面如死灰地承受着。

  唯一敢于反抗的人,那就是百里虞曦了。

  但是,所有人都看出来了,她如今很不正常。

  正常人谁有两个人格,而且两者之间根本没有交替的间隔,这才有一开始的两个人格的互相拆台。

  “阿弥陀佛,百里、虞曦,贫僧有一门佛门秘法,可以将两位人格各自独立开来,互不干扰,甚至可以各自修行,不知可有意乎?”

  鸠摩什说道,佛门一向不注重肉身修炼,专修佛法,佛法与炼神有些相似,但又不尽相同。

  炼神讲究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没有半点虚假。佛法讲究顿悟,将意识魂魄研究到极致。

  因此,若是哪家门派有办法解决百里虞曦的困境,非佛门莫属了。

  “果真?”玉观音有些心动了。

  “师姐,师祖的法门也许能行,何必与佛门结下因果?”玉罗刹却是持反对意见。

  “出家人不打诳语,”鸠摩什肯定了前者,接着笑道:“剑圣公孙大娘剑道通神,对于两位的状况应是无能为力吧。而我佛门就不同,有一部传自上古佛陀的真经,名为《大乘法相经》,可以修炼两个法相,甚至更多,只要修习者悟性足够,身化恒河沙数法相亦无不可。”

  “我们考虑考虑。”玉罗刹压制住玉观音的人格,抢先回应道。

  鸠摩什微微颔首,道:“不急,不急,贫僧静候两位佳音。不过两位若想进阶第五境,除了我佛门经典,别无选择。两位大可先回去请教师长,顺便代贫僧给令师带个好。”

  不是不想就此将百里虞曦留下,实在是她背后的存在太厉害了。

  不说剑道通神,境界臻至第八境的公孙大娘,就算是瑶光圣女,他也招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