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来自东方的礼物-《铜火》

  夕阳的金辉温柔地浸染着校园的每一块砖石。路栀抱着刚领到的崭新实验服和一叠厚厚资料走出主楼,远远便看见那辆熟悉的黑色宾利飞驰静静停在喷泉旁,水珠在光线下折射出细碎的彩虹。

  秦轶慵懒地倚在车边,指间夹着一杯氤氲着热气的可可,见她身影出现,唇角无声地勾起一抹温柔的弧度。

  「怎么样?」他自然地接过她怀中略显沉重的物品,将那杯温热的甜饮递到她手心。

  路栀满足地抿了一口,浓郁的甜香瞬间在舌尖化开,暖意直达心底。她仰起脸,澄澈的眼眸里跳跃着兴奋的光点,声音带着雀跃:

  「比我想象的……还要好玩!」

  ————

  上午九点,量子材料学的阶梯教室内座无虚席。dr. weber 教授正深入浅出地讲解新型固态电解质的离子传导机制,声音洪亮。他忽然停下,锐利的目光扫过全场:

  「谁能解释一下,锂枝晶在负极\/电解质界面处的生长抑制核心原理?」

  教室里陷入一片短暂的沉寂,只有翻动笔记的沙沙声。几个学生低头快速查阅资料。就在这时,一只纤细而坚定的手在人群中举起。

  「Alvy?」dr. weber 有些意外地挑眉。

  路栀站起身,英语流利得仿佛母语:「锂枝晶的生长主要受界面 SEI 膜稳定性及局域电流密度分布的双重影响。采用三维多孔集流体骨架可以有效均化锂离子通量,而通过稀土元素(如镧、铈)掺杂,能显着提升 SEI 膜的机械强度与离子导通性——」她边说边走向讲台,极其自然地拿起粉笔,「其微观结构优化方向,可以这样呈现。」

  粉笔尖在黑板上唰唰作响,复杂的晶格结构、离子传输路径示意图迅速而精准地成形。教室里落针可闻,几个德国本土学生难以置信地瞪大眼睛——这绝非课本或讲义内容,而是去年才在《Nature materials》上由 Schmidt 团队发表的前沿突破!

  dr. weber 镜片后的眼睛骤然亮起探究的光芒:「你研读过 Schmidt 团队的论文?」

  「不仅研读过,」路栀放下粉笔,唇角扬起一抹自信而克制的微笑,「我曾深度参与过类似的界面优化课题。」

  下午的实验课上,小组正紧张地组装燃料电池测试平台。

  金发碧眼的德国队长 markus 刚拧紧最后一个螺栓,宣告完成,路栀的手却突然按住了他的手腕:「等等!气体扩散层(GdL)的孔隙率参数与当前环境条件不匹配。」

  她利落地拆开装置,指着密封垫片:「你们用了标准型号,但根据今天的湿度,应该用疏水涂层处理的版本。」说着从材料柜精准抽出一片银色垫片,「否则水汽会堵塞微通道。」

  法国女生 ire 微张着嘴,看着她行云流水般地调整着连接器和管路:「你怎么......连这种细节都一清二楚?」

  路栀专注地调试着示波器上的信号波形,头也没抬:「我师兄的实验室常年湿度在 85% 以上,我们连固定螺丝都要做特殊的防锈钝化处理。」语气平淡得像在谈论天气。

  当其他小组还在为启动故障或数据不稳焦头烂额时,路栀这组已率先完成了标准工况测试。

  示波器屏幕上,电压-电流曲线光滑稳定,完美贴合理论预测值。连助教都忍不住凑近拍照,作为教学范例存档。

  放学时分,markus 鼓起勇气在走廊拦住路栀,耳尖泛着明显的红晕:「嘿,Alvy,下周系里有个学术沙龙,需要两人搭档做技术展示......你......你愿意和我组队吗?」

  路栀正欲开口回应,一个低沉醇厚、带着天然压迫感的德语男声自身后阴影处传来:

  「Sie hat bereits einen partner.」(她已经有搭档了。)

  秦轶不知何时已悄然立在廊柱旁,西装外套随意地搭在臂弯。他步履从容地走近,极其自然地接过路栀肩上的书包,目光平静地落在瞬间僵住的 markus 身上,唇边勾起一抹极淡却极具宣告意味的微笑:

  「Und zwar, ein lebennger.」(而且,是终身制的。)

  路栀掐他胳膊:「你干嘛吓唬我同学!」

  秦轶微微俯身,薄唇贴近她泛红的耳廓,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低语了几句。路栀的耳根瞬间红透,连白皙的脖颈都染上了粉色。

  markus 望着两人相携远去的背影,猛地转向 ire,声音带着绝望的哀叹:「她的男朋友……是《Advanced materials》上那个署名『qin』的魔鬼审稿人?!」

  ire 同情地拍拍他肩膀,语气带着认命的调侃:「接受现实吧,有些人存在的意义,就是来全方位碾压我们凡人的自信心的。」

  路栀扣好安全带,突然眯起眼睛:「你刚才跟 markus 嘀咕什么了?」

  秦轶单手流畅地转动方向盘,宾利优雅地驶出校区,另一只手漫不经心地松了松领带结:「只是善意地提醒他,我的栀栀,十六岁就能蒙着眼睛拆装并重写 bmw m4 的 EcU 控制单元。」

  「秦轶!」路栀抄起仪表台上的薄荷糖砸他,「那明明是老杰克逼我背的故障码!」

  「哦?是吗?」秦轶眉梢微挑,突然将车平稳地靠边停下。指尖在中央触控屏上轻点几下,调出一段高清监控录像——画面中,一个扎着利落马尾辫的少女双眼被黑布蒙住,纤细的手指却在宝马 m4 敞开的发动机舱内快如闪电般穿梭,精准地插拔线束、更换模块,旁边的电子计时器冷酷地显示着:「04:28」。

  路栀惊呼一声扑过去想关掉这「黑历史」,却被安全带牢牢束缚在座椅上。秦轶低笑着侧身凑近,高挺的鼻尖几乎蹭到她发烫的耳垂,温热的气息拂过:「知道吗?这段视频,至今还被慕尼黑 bm 总部动力研发部的工程师们奉为《EcU 拆装诊断教学圣经》。」

  夕阳穿过枫叶间隙,在车内投下晃动的光斑。路栀把通红的脸埋进他肩窝时,听见胸腔传来愉悦的震动:「秦太太,你的黑历史够我炫耀一辈子。」

  ————

  清晨八点,机械工程学院布告栏前人头攒动。

  深棕色的软木板上,新张贴的「tUm-ESA 联合太空项目组」最终成员名单在晨光中格外醒目。当目光扫到最后一个新增的名字时,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压抑不住的骚动和惊呼。

  「Alvy Lu?那个上周刚来的华国女生?」一个戴着棒球帽的德国男生难以置信地挤到最前面,几乎把脸贴到名单上,「这一定是搞错了!」

  「是真的。」张明方(benar)抱着一摞厚厚的实验数据资料从人群中穿过,白大褂口袋里插着几支激光笔和一支万用表探头,「昨天她在联合模拟测试中,仅通过优化电极界面结构,就把我们电池组的理论能量密度提升了 12%。」他推了推因忙碌而滑落的黑框眼镜,语气带着一丝复杂与钦佩,「dr. weber 当场就给欧空局(ESA)的项目负责人 Schr?der 博士发了加急推荐邮件。」

  ————

  ESA 项目组的核心实验室位于校园最尖端的材料科学中心顶层。

  路栀身着全套无尘服,站在洁净室巨大的观察玻璃幕墙前,透过防护面罩冷静地审视着内部的操作台。真空环境舱内,最新一代的太空用固态电池原型正经历着严酷的-80c极端低温测试,各项数据在旁边的屏幕上实时跳动。

  「你的核心任务,是攻克电解质层在深空超低温环境下的性能断崖式衰减问题。」项目首席 dr. hoffmann 将一份厚重的测试报告递给她,灰蓝色的眼睛透过防护面罩锐利地审视着路栀,「目前,我们的性能衰减速率是令人沮丧的……」

  「每小时 7.3%。」路栀的指尖精准地点在报告第三页的实时性能衰减曲线上,那清晰的下降趋势令人揪心。

  「但如果采用梯度掺杂策略的 Li?La?Zr?o??(LLZo)基复合电解质......」她突然停顿,迅速从随身的背包里掏出一本磨损严重、边角卷起的硬皮笔记本,「其结构设计理念,接近这个。」

  实验室里瞬间陷入一片死寂,连通风系统恒定的嗡鸣都显得格外刺耳。几个参与核心研发的博士生惊愕地交换着眼神——笔记本摊开的那一页上,赫然是他们上周闭门技术攻坚会上才提出的、尚未公开的机密级优化方案草图!

  dr. hoffmann 的眉头紧紧锁成川字。他带着疑虑接过那本散发着岁月气息的笔记本。

  「道医能量材料手札」——泛黄脆弱的纸页上,德文术语与飘逸的中文注解密密麻麻交织在一起,其间穿插着复杂的分子式和结构图。当他的目光落在标注着「1998.11.3」的那一页时,瞳孔骤然收缩——页面上手绘的分子结构示意图,竟与他们当前呕心沥血研究的核心构型惊人地相似!

  「这是......?」dr. hoffmann 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震动。

  「我师父的笔记。」路栀的声音很轻,指尖带着敬意轻轻抚过那泛黄的页角,「二十年前,他就在探索类似的能量传导与界面稳定化结构,只是......」她抬眼,目光清澈而坚定,「受限于当时的纳米级材料制备与表征技术,无法将其实现。」

  ————

  傍晚六点,校园主楼旁历史悠久的「café Einstein」里弥漫着现磨咖啡豆的醇厚香气。

  路栀正全神贯注地在平板电脑上修改着实验方案,忽然三杯热气腾腾、拉花精致的拿铁被轻轻推到她的桌面上。

  「打扰了,我们......可以坐这里吗?」markus 略显局促地站在桌旁,身后跟着 ire 和另外几个白天一起做实验、此刻眼中充满求知欲的同学。

  得到路栀点头示意后,他们立刻迫不及待地围坐下来,纷纷掏出笔记本和笔:「关于你今天在实验室提到的梯度掺杂工艺的界面相容性问题......」

  咖啡厅玻璃门上的黄铜铃铛突然发出清脆悦耳的碰撞声。

  一道耀眼的身影踏入这充满学术气息的空间——商曼漫踩着十公分的 Jimmychoo 缎面高跟鞋,一身 dior 当季象牙白高级定制套装,在满屋子的卫衣、牛仔裤和格子衫中宛如天鹅降临。

  她优雅地将手中的铂金包 birkin 放在路栀旁边的空椅上,落座时带起一阵清雅馥郁的玫瑰香风。

  「喏,你们家那位日理万机的大少爷,打发我来当跑腿。」她修长莹白的手指从公文包里抽出一个印有 bm 集团标志的烫金文件袋,封口的火漆印在斜射进来的夕阳下流转着低调奢华的暗金光泽。

  她直接翻到最后一页,指尖精准地点在报价栏那个令人咋舌的数字上,「三百万欧元。买断你十六岁时随手写的那套 EcU 核心诊断与自适应控制算法源代码。」语气轻松得像在谈论买杯咖啡。

  「哐当!」ire 手中的咖啡勺失手掉在骨瓷碟上,发出清脆的响声。她瞪圆了眼睛,看看文件,又看看路栀:「等等……她……她不是研究电池的吗?!」

  商曼漫红唇勾起一抹倾倒众生的笑,纤指解锁手机,迅速划出一段视频。高清画面中,扎着高马尾的少女身影快得几乎带出残影,正以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拆解着宝马 m4 的 EcU——拆卸、诊断、芯片级修复、重组,动作行云流水,即使双眼被黑布蒙住,手指的精准度也如同在弹奏一架精密的钢琴。

  她优雅地晃了晃手机屏幕,屏幕上正是 tUm 标志性的校徽,「顺便说一句,这段视频,是贵校汽车工程系去年新生 orientation 的必看教学片。标题就叫《EcU 的艺术》。」

  「曼漫姐!你怎么也有!」路栀又羞又急地扑过去抢手机,却被商曼漫一个灵巧的侧身轻松躲过。

  商曼漫顺势亲昵地揽住她的肩膀,红唇贴近她通红的耳廓,用恰好能让周围人都听清的音量低语,带着促狭的笑意:「我们的小天才,要不要再『顺便』给同学们讲讲,如何用一根发卡和一张口香糖的锡箔包装纸,修好了机场塔台那台价值千万欧元的航管雷达?嗯?」

  她指尖轻点,视频瞬间切换——机场嘈杂的监控画面里,一个穿着灰色连帽卫衣的少女蹲在打开的故障雷达机柜前,神情专注,手里简陋的「工具」正灵巧地在精密电路板间操作着。

  markus 呆呆地望着眼前这魔幻的一幕,半晌,才喃喃地对身旁同样石化的 ire 说:「我现在……完全理解为什么 dr. weber 私下称她是『来自东方的礼物』了。」

  窗外,最后一缕瑰丽的夕阳穿过校园古老钟楼的尖顶,将金红色的光芒慷慨地洒进咖啡馆,为这场充满传奇色彩的「学术下午茶」,镀上了一层温暖而永恒的金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