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埃拉拉·奥康奈尔-《铜火》

  「弗州阿灵顿县,罗斯林区北奈什街 172 号。」阿良报出地址。

  「顾川,」秦轶突然转身,「让小北不用使用追魂术了。」

  顾川从阴影中缓步走近,衣袍下摆轻拂过地面:「有线索了?」

  「是威廉姆。」秦轶的视线仍胶着在屏幕上,「李朔,查这栋公寓的产权。」

  「正在查。」李朔的指尖在键盘上翻飞,敲击声如骤雨般急促。

  「就凭这一闪而过的画面,能确定吗?」黎骁野忍不住追问。

  秦轶没有回答,他的目光牢牢锁在李朔的屏幕上,指节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每一声轻响都敲在众人紧绷的神经上。

  「先收拾装备。」杜仲拍了拍黎骁野的肩,试图打破凝滞的气氛。

  就在秦轶唇间逸出第二声几不可闻的叹息时,李朔猛地按下回车键。一份房屋契书跃上屏幕,所有权人姓名赫然在目——william caldwell。

  整个指挥中心的空气仿佛在这一刻被点燃。

  「所有人,」秦轶的声音在晨曦初现的房间里激起回响,「立即出发。」

  ————

  公寓的橡木门被有节奏地叩响三声,声音轻得像晨雾中的鸟鸣。威廉姆侧身将门拉开一道缝隙,与门外的人快速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两名身着深色便装的医护人员抬着担架悄无声息地进入,他们的动作精准克制,每一步都像是精心计算过的。

  埃拉拉与友人提着精密仪器快步跟上,金属箱体在晨光中泛着冷冽的光泽。在车门即将关闭的瞬间,她突然转身,紧紧拥抱了威廉姆。这个拥抱短暂却深沉,她的手指深深陷入他的外套,像是要将所有的牵挂与不舍都揉进这个瞬间。

  「愿主保佑我们。」她在丈夫耳边低语,声音轻得如同叹息。

  威廉姆目送车辆缓缓汇入清晨稀疏的车流,直到红色尾灯在街角彻底消失。他双手合十,指尖抵住眉心,在渐亮的晨光中伫立成一个沉默的剪影。随后他利落地将行李塞进后备箱,引擎的轰鸣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朝着与车队相反的方向驶去。

  就在几个街区外的十字路口,秦轶的车队被一个漫长的红灯拦住了去路。

  「这红灯怎么这么久。」黎骁野焦躁地用手指敲打着车窗边缘,发出沉闷的节拍。

  秦轶靠在后座,目光漫无目的地掠过窗外。晨雾尚未完全散去,街道两旁的建筑在薄纱般的雾气中若隐若现,如同海市蜃楼。他无意识地望向对面车道,一辆深灰色的越野车正与他们擦肩而过。

  就在这一瞬,命运在十字路口编织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威廉姆的车驶过路口,后视镜里映出对面三辆黑色凯雷德沉稳的身影,却未曾察觉其中一双锐利的眼睛正扫过他的车身。而秦轶,也只是在疲惫中瞥见一个模糊的轮廓,对这个决定他们追寻成败的关键人物一无所知。

  红灯转绿,如同一个无情的判决。

  「走吧。」秦轶收回视线,声音里带着被晨露浸透的疲惫。

  两列车队背道而驰,一个驶向城东的军事基地,一个开往城西的公寓。后视镜里,彼此的车影都在渐浓的晨雾中不断模糊、消散,最终彻底消失在视野的尽头。只留下这个平凡的十字路口,见证了一场无意的错过,和命运无声的叹息。

  ————

  军事基地的跑道上,医疗专机的引擎发出低沉而持续的轰鸣,旋翼搅动着周围的空气。路栀被小心翼翼地安置在机舱中部的特制医疗床上,各种生命维持设备发出规律而轻柔的声响。埃拉拉在登机前远远望见 JIN 站在机库的阴影中,两人目光短暂交汇,她微微颔首,随即转身步入机舱。

  与此同时,城西的公寓门前,黎骁野第三次叩响门扉,回应他的只有一片死寂。王毅从屋后快步走来,压低声音:「正门锁死了,跟我来,后院可能有入口。」

  几人悄无声息地翻过栅栏,潜入院内。公寓内部空旷得令人心慌,每一间房间都被清理得异常彻底。秦轶推开楼梯旁的一扇门,这个狭小空间被打扫得一尘不染,唯有一张简易小床静静摆放在角落。

  「栀栀……」秦轶的声音在空荡的房间里显得格外低沉。

  杜仲用手指拂过桌面,指尖没有沾染一丝灰尘。「这里明显有人精心清理过。」

  「我们来迟了一步。」秦轶的声音里压抑着深深的疲惫。

  黎骁野急切地看向众人:「现在该怎么办?」

  这时顾川从门外快步走进,语气凝重:「小北刚用了追魂术,师妹的气息已经彻底离开了这片区域。」

  秦轶闭眼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目光已恢复锐利:「找到威廉姆。他还不至于伤害栀栀,但我们必须知道他们的去向。」

  众人迅速回到车上,李朔已经将笔记本电脑架在膝头,指尖在键盘上飞舞。「稍等,马上就好……好了!这是这条路上所有的监控录像。」他看了眼同伴们脸上的倦容,「用五倍速播放,每人负责一个画面。」

  不过片刻,黎骁野突然指着屏幕:「这里!这辆灰色越野车,今早在公寓门前出现过。」

  「灰色越野……」秦轶猛然想起清晨在十字路口瞥见的那辆擦肩而过的车,「李朔,追踪这辆车的最终目的地。」

  李朔迅速放大卫星地图,一个醒目的红点正在屏幕上移动,最终停在 m 空军大楼的位置。

  秦轶立刻掏出手机,指尖带着不易察觉的微颤,迅速拨通了赫拉德的号码。听筒里只传来一阵忙音,冰冷而规律,像是在嘲笑他的徒劳。他皱紧眉头,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在这接连的追逐与擦肩而过之后,这位向来雷厉风行的男人,眼底第一次掠过了一丝茫然。

  就在这时,一双沉稳有力的手轻轻按在他的肩上,掌心的温度透过衣料传来,带着不容置疑的支持。

  「别把所有的担子都压在自己身上。」顾川的声音在他身侧响起,沉静如深潭,「既然你确信那个人不会伤害小栀,那我们只需要找到他。静下心来,仔细想想,是否遗漏了什么关键的细节。」

  秦轶深吸一口气,冰凉的空气似乎让他清醒了几分。他的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平板电脑冰冷的边缘,屏幕上仍定格着那个模糊的监控画面。

  「他绝不可能带着栀栀去空军基地……」秦轶的眼神骤然一凛,如同黑暗中突然划亮的火柴,「李朔,把监控时间轴往前推。一定还有其他车辆,在我们到达之前就离开了那片区域。」

  「明白。」李朔的指尖立即在键盘上飞舞,屏幕的光影在他专注的瞳孔中快速流转,映出一串串跳动的数据。

  「王毅,发动车子。」秦轶的声音已经恢复了往常的决断力,他转头看向另一侧,「杜仲,立即在空军基地周边三公里范围内,物色一个既足够隐蔽,又便于长期观察的临时据点。」

  「是。」

  「明白。」

  两道干脆利落的应答在车厢内几乎同时响起。引擎启动的低沉轰鸣与电子设备运转的细微嗡鸣交织在一起,这狭小的空间瞬间化作一个高效运转的移动指挥中心,每个人都如同精密的齿轮,在自己的岗位上迅速而准确地行动起来。

  「查到了!在这里!」李朔的声音陡然拔高,指尖重重敲在监控画面上——角落处,一辆纯白色、没有任何标识的救护车正悄然驶离,「上午九点整离开的。」

  「追踪这辆车的去向。」秦轶的声音低沉而紧绷,目光如鹰隼般锁定屏幕。

  时间在键盘清脆的敲击声中流逝,每一秒都显得格外漫长。大约 15 分钟后,李朔猛地抬起头,指向屏幕上军事基地的卫星图:「这辆车最后消失在这里。」

  所有人的目光聚焦在那片戒备森严的区域,车内陷入一片沉寂,只能听见彼此压抑的呼吸声。半晌,黎骁野抓了抓头发,嗓音干涩:「朔子,有办法黑进基地的监控系统吗?」

  李朔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神专注而锐利:「可以,给我一个小时。」

  杜仲环视了一圈神色凝重的众人,适时打破沉默:「临时据点已经安排好了,我们先转移。」

  「出发。」

  与此同时,远方的军事基地跑道上,战机的起降轰鸣声此起彼伏,撕裂长空。吉普车队在广阔的停机坪间扬起尘烟,穿梭不息。就在这片喧嚣与尘土之中,一架纯白色的医疗专机悄无声息地滑入主跑道,轻盈地抬升,机翼反射着刺眼的阳光,很快便化作湛蓝天空中的一个微小白点。

  JIN 和队长并肩站在指挥塔台的阴影处,目送着那架飞机逐渐隐入厚重的积云。队长抬手在胸前划了个十字,低声轻语,仿佛怕惊扰了这份宁静:「愿上帝保佑她早日康复。」

  JIN 的目光始终追随着那个远去的白点,直到它被云层完全吞没。他微微颔首,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一定会的。」

  一架战机恰在此时呼啸而过,掀起的强风鼓动着他们的衣角,猎猎作响,却丝毫未能动摇两人眼中那共同而执着的信念。

  ————

  一小时在焦灼的等待中流逝。秦轶的车队分批抵达城中临时据点,尽管城郊戒严已解除,但市区主要干道仍遍布巡逻警力,他们不得不分头绕行,穿梭在错综复杂的小巷中,才得以安全抵达。

  据点设在老城区一家老旧宾馆的顶层,空气中弥漫着尘土的气味,唯一的光源来自房间中央的全息投影仪,在布满蛛网的墙壁上投下摇曳的蓝光。

  「接入成功了。」李朔的声音在寂静中响起,双手在键盘上完成最后一道指令。

  所有人不约而同地屏住呼吸,围拢到投影前。监控画面开始流动——上午 9 点 30 分,一辆白色救护车缓缓驶入军事基地的侧门,几个身着防护服的身影正有条不紊地进行交接。当担架被小心抬出时,李朔将画面放大到极限。

  「能看清是师妹吗?」顾北焦急地前倾身体,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角。

  「距离太远,这已经是像素的极限了。」李朔无奈地敲击键盘,画面依然模糊不清,只能勉强辨认出人体的轮廓。

  顾川轻抚下巴,目光如炬:「从身形判断,应该就是小栀。」

  「是栀栀。」秦轶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确定,他的视线始终锁定在那个模糊的身影上。

  「可他们究竟要带她去哪儿?」黎骁野烦躁地抓了抓头发,在狭小的空间里来回踱步。

  「无论去哪,至少能确定他们不会伤害栀栀。」秦轶的视线始终没有离开投影,声音里带着罕见的克制,「看他们搬运时的小心程度,医疗设备的专业配置......」

  顾川赞同地点头:「确实,这不是对待囚犯的方式,而是在全力救治。」

  秦轶沉默伫立,全息投影的幽光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流转,投下深深浅浅的阴影。片刻后,他突然转身:「李朔,查威廉姆的妻子。」

  这个出乎意料的指令让众人面面相觑,仓库里响起细微的骚动和交头接耳声。

  很快,李朔将一份档案投射在全息屏幕上。

  当埃拉拉·奥康奈尔的履历缓缓展开时,房间里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

  埃拉拉·奥康奈尔 | 医学博士、量子生物学教授

  教育背景

  ?哈佛大学神经科学博士(最年轻博士记录保持者)

  ?剑桥大学量子物理学硕士

  ?斯坦福大学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双学位

  职业经历

  ?现任日内瓦前沿科学研究所(IFSI)高级主任

  ?曾担任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星门计划」首席顾问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提名(因开创「量子神经映射」理论)

  突破性成果

  ?主导研发全球首个「意识-机器接口」(cmI),实现瘫痪患者运动皮层信号解码

  ?发现「奥康纳共振效应」——证明量子纠缠在生物神经网络中的存在

  ?在《自然》《科学》《细胞》等顶级期刊发表论文 127 篇,h 指数 58

  特殊成就

  ?28 岁破解「渐冻症」基因锁,研发的基因编辑疗法已治愈三千余名患者

  ?设计的「纳米医疗机器人」获美国 FdA「突破性设备」认定

  ?曾三次受邀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科学论坛做主旨演讲

  机密项目(档案标注※)

  ?「深空摇篮」计划医疗顾问(地外环境人体适应性改造)

  ?「普罗米修斯」项目联合负责人(生物量子存储技术)

  全息投影上的文字泛着幽蓝的光晕,最后一行小字标注着:「奥康奈尔博士近五年研究课题已列入欧盟最高保密级别(cosmic-Level)」

  房间里陷入长时间的寂静,只能听到设备散热的轻微嗡鸣,以及窗外隐约传来的警笛声。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震惊,在这份惊人的履历前失去了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