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又送走了一对小情侣-《听万物吐槽做FBI最好分析师》

  “炼金术士”实验室被摧毁、关键数据和配方被截获的消息,在国际反恐和安全领域引起了巨大震动。

  虽然主犯“炼金术士”及其背后“冥府摆渡人”的核心成员仍在逃,但其研究和行动能力遭到了重创,短期内难以恢复。

  FbI和cIA共享了荣誉,但也忙于处理庞大的后续工作:

  分析缴获的数据、追踪逃亡者、与国际伙伴分享情报以清除残余网络…刑侦小组终于得以从连续的高压中暂时解脱,回归到相对正常的案件调查节奏。

  分析科办公区的咖啡机:恢复正常使用频率,虽然还是经常被榨干…

  塞拉斯的办公桌:堆积如山的结案报告…主人的低气压正在形成中…

  几周后的一天,一场高级别的跨国会议在FbI总部举行。

  中方代表团的到访,标志着此次联合打击跨国犯罪行动取得了更深层次的成果。

  会议室内,双方交流了此次案件的经验,并对未来的合作进行了展望。

  会议结束后,里德主管带着一份正式文件回到了分析科办公区。

  “各位,”他召集了所有成员

  “中方对我们在此次案件中的技术分析和情报协作能力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提出了一项为期三个月的警务交流学习计划

  邀请我方派遣专家前往北京,主要聚焦于尖端痕迹分析技术、法医科学以及重大要案侦破经验分享。”

  这个消息让大家都有些意外和兴奋。国际交流机会难得,尤其是与中国这样的伙伴。

  办公室的白板:期待,会有新面孔吗?中文很难写的样子…

  奥利维亚的耳环:微微晃动~国际交流听起来就很时尚。

  “经过上层讨论,”里德继续说道,“我们决定派出两名成员。鉴于此次交流的重点领域,以及近期表现的卓越贡献…”

  他的目光投向伊森和陈博士奥利维亚

  “…伊森·米勒分析师,以及维亚·陈博士,将代表FbI前往北京。”

  伊森愣住了,下意识地看向身边的塞拉斯。塞拉斯脸上没什么表情。

  去中国?北京?三个月?

  一股巨大的纠结瞬间淹没了伊森。

  一方面,这是极高的荣誉和难得的学习机会,他对中国的刑侦技术和文化向往已久,更别提无比诱人的美食…但另一方面,三个月!

  要和塞拉斯分开整整三个月!光是想到这一点,他的心就像被揪住了一样。

  伊森的内心:啊啊啊!中国美食,长城,故宫,但是…塞拉斯…三个月好久…怎么办怎么办。

  维亚·陈博士的内心:北京!我的祖籍太好了,可以见到亲戚,还能交流最新的法医技术,完美。

  “恭喜,伊森,陈博士 ”肖第一个喊出来,语气里满是羡慕,“太酷了!记得带好吃的回来!”

  “真是太好了!”薇薇安也笑着祝贺。

  德里克拍拍伊森的肩膀:“小子,好好表现,别给我们FbI丢脸 ”

  里德则笑着对陈博士说:“维亚,正好可以回去看看。”

  大家纷纷送上祝福,办公室里气氛热烈。

  只有塞拉斯,站在原地,沉默地看着伊森,那灰蓝色的眼眸深处,翻涌着复杂难明的情绪——为伊森感到骄傲,但更多的是强烈的不舍和担忧。

  伊森接收到的他的目光,心里更是乱成一团麻。

  他勉强对大家笑了笑,接受了祝贺,但眼神总是不由自主地飘向塞拉斯。

  接下来的日子在忙碌的准备中飞速度过。

  办理手续、准备交流材料、进行行前简报…伊森和塞拉斯都忙得团团转,甚至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时间好好告别。

  直到出发前一晚,两人才终于在公寓里有了独处的片刻。

  公寓里很安静,伊森默默地把最后几件行李塞进箱子,情绪明显低落。

  伊森的行李箱:被塞得满满当当~主人真是的,带那么多东西,超重了怎么办?

  沙发上塞拉斯的西装:静静地躺着,散发着主人的气息…伊森先生好像偷偷闻了一下?

  塞拉斯倒了两杯威士忌,递给伊森一杯。两人靠在落地窗前,看着外面的夜景,一时无言。

  “三个月…很快就过去了。”最终还是塞拉斯先开口,声音比平时更低沉。

  “嗯…”伊森低着头,盯着杯子里琥珀色的液体

  “就是…觉得好久。”他声音小小的,带着毫不掩饰的依恋。

  塞拉斯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

  他伸出手,轻轻抬起伊森的下巴,强迫他看着自己。

  “这是你的机会,伊森。”塞拉斯的目光认真而深邃。

  “你值得这样的认可。去学习,去交流,去看看不同的世界。我…永远在这里等你回来。”

  他的话语一如既往的简洁,却充满了力量。

  伊森看着他,眼眶微微发热。他知道塞拉斯说的是对的,他只是…舍不得。

  “我会每天给你发信息…打视频…”伊森吸了吸鼻子说。

  “好。”塞拉斯点头,“有任何事,任何时候,都可以找我。”

  塞拉斯的手机:已经默默被设置了北京时区…并置顶了伊森的聊天框。

  伊森的护照:激动!终于要盖戳了,第一次出国公务呢。

  第二天,机场。

  分析科小组的成员们都来送行。大家互相拥抱告别。

  轮到塞拉斯时,他只是用力地握了握伊森的手,然后是一个充满力量的拥抱,在他耳边低语:

  “照顾好自己。”

  “你也是。”伊森的声音有些哽咽。

  陈博士在一旁看着,露出了然的微笑。

  登机广播响起。

  伊森一步三回头地跟着陈博士走向安检口,心里像是打翻了五味瓶,既有对未知旅程的期待,更有对身后那个男人的浓浓不舍。

  机场的安检传送带:嗡嗡~又送走一对难舍难分的小情侣~

  飞机平稳降落在北京国际机场巨大的航站楼内。

  廊桥对接,舱门打开,一股不同于美国的、混合着消毒液、人潮和某种淡淡清香的气息涌入机舱。

  伊森跟着陈博士随着人流走下飞机,踏上中国的土地,陈博士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伊森则带着怀念,和自己生活的时代不同了…

  明亮宽敞的航站楼、醒目的中文指示牌、行色匆匆却井然有序的旅客…一切都透着一种既现代又陌生的氛围。

  顺利通过入境检查,来到行李提取处。

  很快,他们就看到了举着

  “FbI Exchange program - Ethan Light & dr. olivia chen”牌子的接机人员。

  那是两位穿着得体、面带微笑的中国警官,一男一女,看起来干练而专业。

  “欢迎来到北京,米勒探员,陈博士!”

  那位年轻的男警官上前一步,用清晰但略带口音的英语热情地说道

  “我是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的林枫,这位是我的同事王薇。负责你们接下来三个月交流期间的联系和接待工作。”

  “你们好,非常感谢!”陈博士笑着用中文回应,并主动伸出手。

  她的中文带着一点Abc的口音,但非常流利。

  林枫和王薇显然有些惊喜:“陈博士您的中文真好!”

  “谢谢,我祖籍是广东。”

  陈博士笑着解释,然后看向伊森

  “这位是伊森·米勒,FbI最优秀的痕迹分析专家。”

  伊森上前一步,压下初次见面的些许紧张,露出了一个友好的笑容

  然后,出乎所有人意料地,他用一口字正腔圆、甚至还带着点儿化音的普通话说道

  “林枫警官,王薇警官,你们好,我是伊森。辛苦了,还特地来接我们。”

  一瞬间,空气安静了。

  林枫和王薇的眼睛瞬间瞪大了,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嘴巴微微张开,仿佛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机场的广播:正在播放航班信息…似乎也顿了一下?

  林枫手里的接机牌:差点没拿稳。

  “我的天…米勒探员您…您这中文…”

  林枫结巴了一下,差点切换回英语,好不容易才用中文接上

  “…也太地道了吧?这京片子味儿比我还足,您是在北京长大的吗?”

  王薇也忍不住惊叹:“完全听不出是外国人,太厉害了 ”

  伊森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摸了摸鼻子:

  “没有没有,就是以前大学时选修过中文,特别喜欢,后来跟着一些北京的朋友学了一阵…”

  他谦虚地解释,没好意思说自己前世是华国社畜。

  陈博士也惊讶地看着伊森,笑着对两位中方警官说:“看来我这三个月不用担心语言问题了,伊森完全可以当我的翻译了。”

  这个小插瞬间拉近了双方的距离。气氛变得格外融洽起来。

  取完行李,坐上安排好的黑色轿车,驶向市区。

  一路上,林枫热情地介绍着窗外的风景和北京的发展。

  伊森则用流利的中文和他聊着天,从天气聊到交通,甚至还能开一两个无伤大雅的小玩笑,逗得林枫和王薇哈哈大笑。

  陈博士在一旁看着,觉得这次交流之旅的开端简直不能更顺利了。

  轿车的车窗:掠过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和古老的胡同屋顶…现代与传统的交织~

  伊森的耳朵:努力捕捉每一个中文词汇和语调…语言系统全开。

  到达安排好的公寓,放下行李稍作休整后,林枫看了看时间,笑着提议:

  “两位远道而来,肯定饿了。要不,我们先去尝尝最地道的北京烤鸭?也算是为你们接风洗尘。”

  听到“北京烤鸭”四个字,伊森的眼睛“唰”地一下就亮了。

  来之前做的美食攻略,烤鸭可是排在第一位!

  那酥脆的鸭皮、鲜嫩的鸭肉、甜美的面酱、加上葱丝黄瓜条裹在薄饼里…光是想想就让人食指大动。

  伊森的胃:发出渴望的轰鸣,烤鸭、烤鸭、烤鸭。

  “太好了!非常感谢!”伊森和陈博士异口同声地答应,陈博士也是一脸期待。

  车子驶入一条热闹的街道,停在一家看起来颇有年头、装修古色古香的烤鸭店前。

  还没进门,一股诱人的果木烤炙的香气就扑面而来,让人口水直流。

  店内人声鼎沸,充满烟火气。

  老师傅推着油光锃亮的烤鸭到桌边,熟练地片着鸭肉,刀工精湛,每片鸭肉都带着恰到好处的皮和肉。

  烤鸭炉:肚子里挂着肥美的鸭子~接受果木的熏陶~滋滋冒油~

  片鸭师傅的刀:寒光闪闪,片皮削肉,技艺精湛。

  林枫显然是这里的常客,熟练地点了一整套烤鸭和各种配菜小料。

  很快,冒着热气的荷叶饼、晶莹的甜面酱、翠绿的葱丝、清爽的黄瓜条,以及那盘片得薄厚均匀、枣红酥脆的烤鸭就上桌了。

  “来,快尝尝!”林枫热情地示范着怎么卷饼。

  伊森学着样子,拿起一张薄如蝉翼的荷叶饼,抹上甜面酱,放上几片油亮酥脆的鸭皮和嫩滑的鸭肉,再加上葱丝和黄瓜条,小心地卷起来,送入口中。

  下一刻,他的眼睛幸福地眯了起来!

  荷叶饼的柔软、鸭皮的极致酥脆,入口即化!、鸭肉的丰腴多汁、面酱的甜咸适中、葱丝的微辣和黄瓜条的清爽…

  所有味道和口感在口中完美融合,爆发出的层次感简直让人惊叹。

  “太好吃了!”伊森含糊不清地赞叹道,赶紧又卷了一个。这种美味,足以暂时冲淡一切离愁别绪。

  伊森的味蕾:狂欢盛宴,这是什么神仙味道。

  被卷走的烤鸭:为国际友谊做出贡献啦。

  陈博士也吃得赞不绝口,连连表示这是她吃过最棒的烤鸭。

  林枫和王薇看着他们享受的样子,也笑得非常开心。

  一顿饭下来,宾主尽欢。美食果然是跨越国界的最好交流方式。

  回到公寓,伊森摸着吃得滚圆的肚子,心满意足地躺在床上。

  北京的初体验,因为流利的中文和这顿极致的美食,变得无比美好和温暖。

  他拿起手机,看着屏保上塞拉斯的照片,那股思念又悄然浮现。

  他笑着拍了一下自己圆鼓鼓的肚子,发给塞拉斯一张照片,配文:

  北京第一课:烤鸭的威力。肚子已投降。想你。附:鸭皮酥到犯规。

  很快,塞拉斯回复了一张他在办公室吃三明治的照片,背景是堆积如山的文件。

  看起来比你逊色很多。保持警惕,享受美食。更想你。

  看着屏幕上的文字,伊森抱着手机,甜甜地笑了。

  三个月的分别似乎也不再那么难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