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这如何不让天下士子寒心?-《大唐:李承乾撞柱,血溅太极殿!》

  嘉靖时期!

  嘉靖心中思索着张居正推行的政策。

  “这张居正确实是一位殚精竭虑的能臣,只是如此作为,怕是得罪的人太多了。”

  党争之事,他再熟悉不过。

  张居正这十年改革,得罪的势力实在太广。

  只怕他的结局,未必能善终。

  人死了?

  死了就没后患吗?

  张居正岂能没有家人?岂能没有党羽?

  他一旦死去,那些受过打压的人,必然会趁机疯狂报复!

  不过。

  若朱翊钧能坚决表态,或许仍能保全张居正的家族与同僚。

  其余帝王们望着天幕,纷纷颔首。

  治国安邦,最要紧的便是人才。

  特别是对于已显衰势的王朝而言,若能得一二绝世之才,足以扭转乾坤,让衰微的帝国重新焕发生机!

  ……

  大秦!

  “昔日大秦,只是偏居一隅的蛮夷小国。

  正因孝公重用商君,锐意变法,方才有了东出问鼎之机!”

  “可惜啊,商君的结局……实在是我大秦对不起他!”

  嬴政感慨万千。

  秦之所以能横扫六国、称霸天下,最根本的原因,便是广纳天下英才。

  只要有本事,便能得到信任与重用。

  因此,当时山东六国的贤才纷纷涌入秦国,施展抱负。

  尤其是魏国,几乎成了秦国的人才输出地。

  商鞅、张仪这些绝世之才,皆出自魏国。

  也正因秦国用人不疑、善待人才,方能成就今日之霸业!

  “这朱翊钧虽年纪尚小,却能坚信张居正,倒有几分我秦先祖的风范。”

  ……

  汉武帝时期!

  汉武帝素来以善识人、敢用人着称。

  他身边无论官位高低,都可举荐贤能之士。

  因此,很快便汇聚了一批才华横溢之人。

  不得不承认,这张居正,确实称得上是大才!

  然而,汉武帝却并不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