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纪委书记的表态-《官道红颜:她们助我一路升迁》

  秦峰的话音落下,整个会议室,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

  空气中,仿佛有无数道看不见的电流,在激烈地碰撞。

  在座的,都是在江州官场浸淫多年的人精,他们瞬间就品出了秦峰这番“好意”背后,那冰冷的背刺。

  这不是保护,这是夺权!

  他用一个冠冕堂皇且无法拒绝的理由,要在林远这头高歌猛进的猛虎脖子上,套上一副名为规则的集体枷锁。

  市委书记陈正阳,这位执掌江州多年的一把手,缓缓地放下了手中的笔。他的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只是用指节,不轻不重地敲了敲桌面。

  “秦书记的这个提议,出发点是好的。保护我们的年轻干部,让重大决策更科学、更严谨,这符合我们党的一贯要求。”

  他先是给予了肯定,随即话锋一转,目光扫向全场。

  “当然,成立一个新的委员会,事关重大。大家都是市委的同志,都谈谈自己的看法吧。”

  皮球,被轻轻地踢了出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识地,瞟向了市长吴启明和副市长林远。

  吴启明眉头紧锁,刚准备开口,一个沉稳的声音,却抢在了他的前面。

  “我同意秦书记的建议。”

  说话的,是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钱学斌。

  钱学斌年约五十,面容严肃,不苟言笑,是市委班子里出了名的铁面人。他一直认为,林远的提拔速度太快,根基不稳,容易出问题。秦峰的提议,正好契合了他“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的纪委工作思路。

  他的率先表态,如同一块巨石,投入了原本平静的湖面!

  纪委书记,这个最关键的刀把子,竟然第一个站队了秦峰!

  这个信号,太强烈了!

  原本一些准备支持林远,或者打算和稀泥的常委,瞬间变得犹豫起来。

  常务副市长孙同舟,清了清嗓子,慢悠悠地说道:“嗯……学斌书记说得有道理。我们这些老同志,经验是多一些,但现在时代发展快,很多新领域的专业问题,确实需要专家来把关。成立一个专家委员会,集思广益,我看,是稳妥的。”

  他的话,虽然说得委婉,但立场,已经很明确。

  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钱伯均,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方雅,不约而同地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凝重。他们两人,一个管帽子,一个管口舌,位置极其敏感。在这种神仙打架的初期,最好的选择,就是保持沉默。

  于是,钱伯均端起了茶杯,仔细地研究着杯中沉浮的茶叶。而方雅则拿起了笔,仿佛在认真地记录着会议纪要。

  他们的沉默,本身就是一种态度——中立,观望。

  人大副主任周海和政协副主席李思静,则心思活络了起来。秦峰的提议,无疑提升了他们单位在重大项目中的话语权,他们没有理由反对。

  局势,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着对林远极其不利的方向倾斜。

  吴市长终于坐不住了,他放下茶杯,沉声道:“成立委员会,我原则上不反对。但是,这个委员会的定位,必须明确!它只能是一个‘咨询机构’,而不是一个决策机构!否则,就是以专业干预行政,会大大降低我们的行政效率!尤其是在城南项目这种需要高速推进的关键时期……”

  他据理力争,试图为林远挽回一些权力。

  然而,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市委书记陈正阳,突然开口了。

  他没有让吴市长继续说下去,而是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一锤定音。

  “好了,我看同志们的意见,也比较统一了。”

  “就这么定吧。秦书记的提议,我看是可行的。原则上,通过。”

  “具体的委员会章程和人员构成,由秦书记牵头,组织部和市府办配合,尽快拿出一个方案来,下次常委会上,我们再议。”

  一句话,直接堵死了所有的争论!

  吴市长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难看。他没想到,陈正阳会如此旗帜鲜明地,支持了秦峰。

  整个会议室的目光,最后,都落在了那个从始至终,都未发一言的年轻人身上。

  他们想看到他的错愕,他的愤怒,他的不甘。

  然而,林远的脸上,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平静。

  他仿佛没有感受到这扑面而来的巨大压力,也没有在意那副即将套在他脖子上的枷锁。

  他只是在陈正阳宣布散会后,平静地站起身,对着主席台,微微颔首。

  “我服从组织的决定。”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了每一个人的耳朵里。

  看着他那从容离去的背影,秦峰的嘴角,勾起了一抹胜利的微笑。

  但他不知道为什么,心中,却隐隐升起了一丝不安。

  这个年轻人,平静得有些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