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真相大白,声名鹊起-《赘婿的万亿遗产:重生后我摊牌了》

  短暂的寂静后,「这是...镀金层?」在场一位珠宝商打破沉默,惊呼道,「古代玉玺从不会使用这种工艺!」

  暗格中藏着一张对折的黄色票据,秦朗小心翼翼地取出。

  票据上赫然印着「上海宝石研磨厂收据」字样。

  而收据抬头却是:张世豪订制仿古玉玺一枚。

  角落里,一个高大的身影猛然颤抖,张世豪死死盯着秦朗的背影,额头渗出冷汗。

  那个年轻人的站姿、说话的语气,甚至拿起玉玺的手势,都让他想起一个已故多年的仇敌。

  「张...世豪?」郑建国喃喃重复着这个名字,面色惨白。

  展厅里瞬间嘈杂起来,众人窃窃私语,不少人拿出手机开始拍照记录。

  几位收藏界新贵甚至暗自庆幸自己没有高价竞拍这件藏品。

  张世豪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画面:多年前,他女儿小雅站在豪宅门口,眼中含泪。

  「爸,你变了。从前你只是喜欢古玩,现在你为了它们连良心都不要了。」

  「我妈去世前最后的愿望,就是希望你能回头。」小雅丢下一枚玉坠,转身离去。

  记忆如刀,扎进张世豪心底。

  他猛地回过神,发现秦朗正盯着他所在的角落。

  「胡说八道!谁知道你是什么人?来砸我场子的吧?」郑建国拍案而起,脸涨得通红。

  他身后的两名助手也上前一步,神情不善地盯着秦朗。

  一位老收藏家慢悠悠地走上前,接过秦朗手中的放大镜和收据,仔细查看后摇了摇头:

  「郑老,这年轻人说的确实有理。我从事古玩收藏五十年,这种现代切割工艺很难瞒过专业鉴定。」

  郑建国突然按住胸口,表情痛苦,脸色由红转白:「你这是...诋毁...」话未说完,老人踉跄几步。

  「郑老!」旁边的助手一把扶住。

  秦朗眉头微皱,迅速上前:「郑老,深呼吸,放松。有人带速效救心丸了吗?」

  场面一时混乱,有人匆忙拨打急救电话。

  三分钟后,郑建国服下随身携带的药片,脸色逐渐恢复。

  「鉴定这东西,需要的不只是经验,更需要谦逊。」秦朗轻声道,「古人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任何人都有看走眼的时候,即便是郑老这样的泰斗。」

  郑建国深吸一口气,眼神复杂地看着秦朗:「年轻人,你叫什么名字?」

  「秦朗。」

  「秦朗...」郑建国喃喃重复着,似乎在回忆什么,「你父亲是...」

  秦朗神色不变:「家父已故,生前也喜好古玩,算是半个行内人。」

  一场小型鉴宝会,正在变成秦朗踏入古董界的惊艳首秀。

  「不如这样」秦朗平静地提议,「让我们用古法再验证一下这枚玉玺的真伪。」

  胸前的玉佩再次发热,秦朗感到一股力量涌向指尖。

  他取出随身携带的一把古铜小刀。

  「真正的和田玉有『刮痧不留痕』的特性,而仿品则会留下明显划痕。」

  郑建国冷笑:「年轻人,那是业余鉴定法,我怎会允许你刮伤我的藏品?」

  「不必刮伤,只需在边缘无关紧要处轻轻一刮。」秦朗自信地说道。

  在众人的注视下,秦朗小刀轻轻在玉玺边缘一划,清晰的白痕立即显现。

  人群发出一阵惊呼。

  更令人震惊的是,玉玺竟在秦朗手中微微发光,仿佛投射出一道虚影——一位身着古装的工匠正在雕刻这枚玉玺。

  虚影只持续了一瞬间,却被在场的几位收藏家清晰捕捉。

  「这是...怨灵显形?」一位年长的收藏家倒吸一口冷气。

  古玩界有传说,被人伪造的古物会留下工匠的怨念,在真相揭露时显现片刻。

  秦朗微微一笑:「古玩是硬实力,用眼光就能分辨。」

  「若我错了,我当众道歉并赔偿您名誉损失,金额您定。若您错了...」

  「若我错了,我郑建国就把这四十年的收藏证书都吃下去!」老人气急败坏地打断道,手指微微颤抖。

  不等郑建国反应,玉玺突然从半米高处摔落在大理石地面上。

  清脆的碎裂声响起,玉玺四分五裂。

  碎片散落的形状,诡异地隐约拼成了「张世豪」三个字的轮廓。

  在场众人面面相觑,不知是巧合还是错觉。

  秦朗眼神微动,若有所思。

  「这...」郑建国惊骇地看着地面上的碎片,喃喃道,「难道真的是...赝品?」

  最大的碎片上,清晰可见现代电动工具的切割痕迹,那种均匀的锯齿状纹路在场内明亮的灯光下无所遁形。

  一位资深鉴定师蹲下身,拿起一块碎片仔细观察:「这确实是现代工艺,看这切面的光泽和质地,使用的应该是高速金刚石切割机。」

  郑建国脸色惨白,踉跄后退几步,几乎站立不稳。

  多年珍藏的「国宝」竟是赝品,他不仅损失了巨款,更丢尽了脸面。

  一个资深鉴定师最看重的就是「眼力」,而这次失误几乎等于职业生涯的终结。

  金钱买不来眼力,但能买下所有的谄媚与敬畏。

  「郑老,我并非有意为难。」秦朗走上前,语气缓和。

  「古玩市场套路多,造假技术日新月异,连您这样的专家都会上当,足见造假者技术之高超。在这个领域,谁都有犯错的时候。」

  郑建国沉默片刻,苦笑道:「老夫研究一生,却栽在基础知识上。年轻人,是我狗急跳墙、狂妄自大了。」

  说完,向秦朗深深鞠了一躬,从口袋里取出一本鉴定证书,撕成碎片扔在地上。

  「我言出必行。」老人声音嘶哑,眼神中透出一丝对自己的失望。

  会场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不少收藏家纷纷上前,递上名片,希望与秦朗交流。

  古董界就是这样,强者为尊,谁的眼力高人一等,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一位年长的鉴定师从人群中挤出,恭敬地向秦朗鞠躬后,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秦先生,您是如何一眼看出那是现代电动工具的切割痕迹的?那么细微的细节,即使用放大镜也需要相当丰富的经验。」

  会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期待着这位突然崛起的年轻鉴宝大师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