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民心向背,高下立判-《神豪:十倍返现,让前女友悔哭》

  就在东辰厂上下为拿下高端订单而欢欣鼓舞时。

  外界舆论的风向,却并未完全转向。

  江家掌控的媒体矩阵,依旧在全力开动。

  试图用铺天盖地的宣传,掩盖某些事实。

  《资源整合显神威!江少执掌永丰厂,估值半月飙升50%!》

  《质疑声声何惧?实力是最好的回应!浅析永丰厂崛起之路》

  《老旧工厂改造,资本与资源才是王道?》

  一篇篇看似客观,实则充满引导性的文章,充斥着眼球。

  刻意淡化江辰依赖家族资源解决债务和订单的事实。

  反而将林凡埋头技术改造、开拓小众市场的行为,描绘成“效率低下”、“避重就轻”。

  甚至隐晦地暗示,林凡的那笔北欧订单“来路不明”、“利润微薄”,不过是撑门面的噱头。

  这些论调,确实迷惑了一部分不了解内情的公众。

  “听起来好像江辰那边进展更快啊?”

  “整合资源也是能力嘛,林凡那么折腾旧机器,确实有点慢。”

  “估计是知道自己赢不了,随便弄点小订单装点门面吧……”

  类似的议论,在网络上悄然滋生。

  东辰厂内部,一些原本坚定的工人,听到外面的风言风语,心里也难免有些打鼓。

  “林总,江辰那边的舆论攻势很猛,我们要不要也……”孙悦拿着舆情报告,眉头紧蹙。

  林凡正在审阅北美实验室发来的第二批定制件技术协议。

  闻言,他头也没抬,语气淡然。

  “狗吠火车,何必在意?”

  “事实,是最好的反驳。”

  他放下协议,目光平静地看向孙悦。

  “去联系几家与我们关系良好,且以公正着称的权威媒体。”

  “不是财经版,是工业和技术版的资深记者。”

  “邀请他们,明天来厂里,做一次深入的实地采访。”

  “不设限制,让他们随便看,随便问。”

  他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我们要做的,不是争吵。”

  “而是把最真实的东西,摆在他们面前。”

  “让所有人自己去看,去判断。”

  第二天上午。

  三四家受邀媒体的资深记者,带着将信将疑的态度,走进了东辰厂。

  他们见过太多粉饰太平的“样板工程”。

  对这次所谓的“老旧工厂技术重生”,并未抱太高期望。

  然而。

  当他们踏入车间的那一刻。

  所有人都愣住了。

  预想中的破败、脏乱、暮气沉沉,并未出现。

  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地面。

  是虽然老旧,却被擦拭保养得焕然一新的机床主体。

  是那些安静运行,只发出平稳低沉嗡鸣的“改造设备”。

  更重要的是。

  是那些工人们的精神面貌。

  没有麻木,没有抱怨。

  每个人的眼神都专注而明亮,动作麻利而精准。

  脸上带着一种……久违的自信与干劲。

  “各位记者,请看这里。”

  林凡亲自担任向导,没有夸夸其谈,直接指向那台“功勋机床”。

  王师傅正在操作它,加工一批北美实验室定制的高精度夹具。

  “这台设备,年龄比在座不少人都大。”

  “经过我们的AI赋能改造后,它的加工精度,稳定达到了0.003毫米以内。”

  “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

  他示意王师傅暂停。

  拿起一个刚刚加工完成,闪烁着冰冷金属光泽的复杂零件。

  递到记者们面前。

  又拿出一份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出具的精度报告。

  数据清晰,无可辩驳。

  记者们围拢过来,看着那完美无瑕的工件表面,又对照着报告上那一连串惊人的精度数据。

  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

  “这……这真的是这台老机床加工出来的?”

  “0.003毫米?这精度太恐怖了!”

  “没错。”

  dr. 陈适时上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AI赋能改造的原理和效果。

  没有高深的理论,只有实实在在的数据对比和效能提升。

  接着。

  林凡又带他们参观了仓库。

  那里,整齐码放着准备发往北欧和北美的成品零件。

  包装严谨,标识清晰。

  与之前积压如山、落满灰尘的滞销品,形成了天壤之别。

  “这些,就是我们目前主要生产的高附加值产品。”

  “单价,是以前传统产品的十倍,甚至数十倍。”

  林凡的语气很平淡。

  但话里的内容,却让记者们心头巨震。

  最后。

  林凡没有回避问题,主动带他们来到了厂里的公示栏前。

  上面,贴着所有拖欠工资的发放明细表,以及“工人技能提升基金”的申请流程和首批获得资助的名单。

  “我们接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结清所有历史欠薪。”

  “第二件事,就是为工人的未来投资。”

  他没有煽情,只是陈述事实。

  但这份实实在在的举措,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有力量。

  采访结束时。

  一位头发花白、从业三十多年的老牌工业记者,紧紧握住林凡的手。

  神情激动。

  “林总,我采访过无数企业,见过太多浮夸和虚假。”

  “但今天在东辰厂,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看到了技术的力量,更看到了……人心的力量!”

  “你们做的,才是真正利国利民、有长远价值的事情!”

  “请放心,我一定会把这里最真实的情况,报道出去!”

  其他记者也纷纷点头,眼神中充满了敬意和收获。

  几天后。

  一系列深度报道,出现在了几家权威媒体的工业和技术版块。

  标题朴实,却力重千钧:

  《实地探访东辰厂:AI赋能,老设备焕发“第二春”》

  《精度0.003毫米!看一家老厂如何靠技术敲开全球高端市场》

  《不仅仅是发钱:东辰厂工人技能基金背后的远见》

  《资源堆砌VS技术深耕:两种改造路径的实地对比》

  文章用详实的数据、清晰的图片、真实的工人采访。

  客观而深刻地展现了东辰厂这半个月来,从内到外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没有刻意贬低永丰厂。

  但通过扎实的对比,将两种模式的高下,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这些报道一出,瞬间引发了巨大的反响!

  “我的天!0.003毫米的精度!还是老设备改造的?太牛了!”

  “原来林凡不是在瞎折腾,是在下一盘大棋啊!”

  “给工人发钱还培训技能,这老板格局太大了!”

  “对比一下江辰那边,除了砸钱和拉关系,有什么核心技术吗?”

  舆论的风向,瞬间逆转!

  之前那些质疑和嘲讽的声音,被淹没在了一片赞誉和惊叹之中。

  “林凡务实创新”的形象,深入人心。

  而“江辰靠家族作弊”的印象,也愈发牢固。

  民心向背,高下立判。

  江辰在办公室里,看着网络上一边倒的赞誉林凡、嘲讽自己的言论。

  气得将电脑狠狠砸在地上!

  面目狰狞,如同输光了最后一分钱的赌徒。

  “林凡!你等着!”

  “还有最后半个月!我绝不会输!”

  他嘶吼着,眼中充满了疯狂的赤红。

  而林凡。

  则站在东辰厂崭新的宣传栏前。

  看着上面贴着的、来自工人们自发写的感谢信和决心书。

  脸上露出了平静而自信的笑容。

  舆论的胜利,只是附带品。

  真正的胜负手。

  始终掌握在,拥有技术和人心的一方手中。

  【叮!成功通过事实展示扭转舆论,赢得广泛民意支持与行业认可!】

  【奖励爽点值:2200点!】

  【社会声望大幅提升,“技术派实干家”形象深入人心!】

  【“颠覆”任务完成度及潜在“颠覆度”收获预期大幅提升!】

  【提示:民心与舆论优势,将转化为实质性的品牌价值与招商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