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她回头看向榻上的陆崇时,那孩子已闭上眼,不说话了。
戴缨走出里屋,陆溪儿见她出来,相携着离开了。
晚间,丫鬟端了汤药进屋,走到榻边正待叫陆崇起床用药,然而当她往榻间看去时,“哐当”一声,药碗落地,汤药泼洒而出。
此时已入夜,开始下寒露,行鹿轩却像沸腾的水一样,乱了起来。
“你们,去那边找找。”
“园子里找了没有?”
“找了,没有,那边的人仍在找。”
“爷,整个院子找遍了,不见哥儿的半点身影。”
陆铭川沉着脸,又把当值的下人全部召来,逐个盘问情况。
陆铭章因同僚邀宴,晚间不在家中用饭,戴缨不等他,让厨房早早摆了饭菜,用罢饭后,沐洗一番,便坐于窗榻下同七月闲话。
这时,归雁走了进来,惊着眼,吊着语气:“哎哟,我才从侧屋过来,听到里面有响动,怕不是闹耗子罢……”
七月听后笑道:“不能,前些时才叫人来驱过一回。”话是这么说,却也不放心,站起身,同戴缨告了一句,“婢子去看看。”
戴缨没在意,点了点头。
然而,不过一会儿,七月和归雁将那“耗子”引了来。
戴缨眨了眨眼,看着眼前只穿中衣的小儿,又是好气又是好笑,这怎么……赶紧把他拉到跟前。
“我的哥儿,你这……怎么跑来的?”
小陆崇窝到戴缨怀里,不愿说话。
“你父亲可知道……”戴缨见他这样,后半截的话咽了回去,赶紧叫下人去行鹿轩知会一声。
“用过饭不曾?”戴缨又问。
这回陆崇倒是给了回应,摇了摇脑袋。
七月从旁见了,不待吩咐,去厨房让人热些清淡的饭食来。
一碗野笋鲜汤面,另配了翠亮的下饭小菜,又清蒸了一小碟的珍珠丸子。
戴缨让人把饭食摆到小几上,看向陆崇,说道:“在我这儿可不能饿肚子。”
陆崇便坐到小几边,自觉地吃了起来。
正巧这时行鹿轩的人来回话。
“三爷让小的将哥儿接回去。”
不及戴缨开口,陆崇把筷一丢,立在半榻上,看着行鹿轩的几个下人,大声道:“我不回去,你们带话给我父亲和祖母,想让我回去,可以,让那奴才滚出去,再来接我。”
行鹿轩的下人们相互看看,为难起来,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就这么僵持着。
白日,戴缨听陆溪儿说了一嘴,知道这孩子嘴里的“奴才”说的是莲心,再往他面上瞅了一眼,觉着有些怪异。
陆崇这孩子的脾气不好说,有时挺乖顺的,有时又乖张。
“你们去回三爷的话,就说哥儿今夜在一方居歇了。”戴缨开口道。
那行鹿轩的几个下人听此一说,哪敢再迟疑,当下应声退下了。
待几人走后,戴缨让人把侧屋重新收拾一番,烧上暖壁,再转头对陆崇说道:“快吃,一会儿面该坨了。”
“姐姐,我今儿真在这里歇息?”
“怎么?不愿意,若是不愿意,他们还未走远……”
陆崇赶紧拈起筷箸,说道:“愿意的,愿意的,崇儿以后就住在一方居。”
戴缨笑着摇了摇头,待他用罢饭,又叫丫鬟们侍候他梳洗,然后牵着他去了侧屋。
陆铭章执掌军政,三衙中马军都指挥使的李贺于家中设宴,专邀这位上司,并请了殿帅朱维,还有步帅徐盛,等其他武将作陪。
初时,他们对这位年轻的枢密使并不服气,一来这人太过年轻,二来,他们三人皆是正正经经的武将出身,不得不遵守大衍典制,被文职统管压制。
那些个文职,嘴头子厉害,文绉绉的话一套接一套,哪里懂得行军之事。
然而,自打他们打赢罗扶国,那些不满再没有了,身上的血再次热腾起,只想再战。
屋室里亮如白昼,一张大桌面,桌上垒叠着丰盛的佳肴,桌边侍立着递酒的侍女。
桌上众人围坐,陆铭章端坐上首,其他武将依次序告了座。
身为东道的李贺先起身,走到陆铭章身侧,举杯敬酒:“大人贵步下临,肯赏脸前来,卑职先敬一杯。”
说着,仰脖干了一盏,侍女向前续酒,李贺举过第二盏:“大人随意,卑职再敬一杯。”
正在这时,身为殿帅的朱维站起身,指着李贺笑道:“你倒会来,分明自己想喝,一盏又一盏地来,咱们陆院还一杯未碰呢,他就慌了,生怕人跟他抢似的。”
一语毕,席间众武将朗声大笑起来。
陆铭章亦笑道:“李大人的盛情浓,酒意更浓。”
众人都知李贺是个好酒的,从前有朝食饮酒的习惯,直到有一次陆铭章传他前去问话,人还未至,就闻得他一身酒气,气得陆铭章的脸色当场沉了下去。
因顾着他的脸面,没责他,但有了那一次,李贺再不敢朝食饮酒了,只在下值后尽饮。
陆铭章示意李贺坐回,然后站起,举杯,再将杯中酒倾于地上,声音沉浑:“这头一盏,敬我大衍埋骨沙场的英灵。”
众将齐刷刷起身,神色凛然,默然将杯中酒浇入地面。
一旁的李贺从侍女手中接过酒,亲身为陆铭章续上。
陆铭章再举杯,说道:“这第二盏,敬列位同袍,没有诸位勠力同心,舍生忘死,何来我大衍今日的太平基业,满饮此杯!”
空杯再满,众人共举,一饮而尽。
接下来,席间不时有人趋步前来向陆铭章敬酒,他都一一饮了。
三巡已过,众人已有了七八分醉意,李贺酡红着脸,低下头,挨近陆铭章说道:“大人,下月演练,给您留了最好的看台。”
此时一旁的侍女上前欲斟酒,陆铭章将手往杯口虚晃一下,那侍女明白其意,执壶退到一边。
“给我留最好的看台,不如去你那指挥旗下见识见识。”
李贺哪有不应的道理。
不知吃到几更天筵席方散。
李贺见天晚了,想要留人:“夜寒露重,大人不如就在卑职府上歇下,且下属已叫人整出一间房。”
陆铭章揉了揉额穴,摆手道:“李大人的好意,本院心领了,得回去……”
李贺暗道,他们这位陆相,说起来同他们年岁相当,指不定还小个一两岁,严整不苟的作风却总让人忽略掉他的真实年纪。
这还不算奇,最奇的是三十年岁竟无妻妾,清汤寡水的像那观里的道士。
他想着今儿把人留下来,夜里送个美人儿进屋伺候,谁知再三留不住,这才恍然,他们这位上司前些时房里收人了。
当下不再苦留,一众人将他送上轿舆,虽有护卫跟随,李贺仍派了几名小厮跟轿提灯。
众将见他远去,方回院再喝第二场。
……
陆铭章在席间喝得有些多,他本人的酒量是不错的,却也架不住众人轮番敬酒。
轿舆在一方居阶前落下,长安于轿外唤了一声,轿里安静片刻,而后是一声闷叹。
陆铭章下了轿,提起衣摆拾级而上。
屋里亮着灯,丫鬟们来去往沐房备水。
进屋后,陆铭章往里间探看一眼,不见戴缨出来,想她已睡下,他曾说,若他晚归,她不必候等,可自行歇息。
于是收回眼,转身去了帷屏内盥沐。
香汤将酒意驱散了不少,从浴桶起身,换好一身干净的寝衣,也不叫丫鬟们给他烘干湿发,径直去了里间的卧房。
当陆铭章揣着一颗温热微醉的心看到的是寒帐冷榻时,转身走出去,问正在收捡沐间的下人。
“她人呢?”
丫鬟们都知道这个“她”指的谁,其中一人赶紧上前道:“回大人的话,姨娘已在侧屋歇下……”
不待丫鬟继续说,陆铭章已出了房门,行到斜对面的侧屋,推门而入。
屋内只留了一盏细烛,里外两间通一枝残烛映亮,门扇开阖间带起一阵风,将本就微弱的火光牵扯得明明灭灭。
陆铭章立于外间,胸口堵了浊气,他让她日后宿在主屋,她怎么又跑回侧屋。
难不成她也行起那恃宠而骄的姿性来,等他来请她?
酒意含混,他抬步往里间走去,面上神色不快,可那脚下的步子却诚实地反映了内心,轻着,小心着,没有声息。
床帐半掩,衾被隆起,显现卧的人影,他将脚步更加放轻,放缓,再去看,发现那榻上似乎不止一人。
脑子里嗡的一声响,把醉意散了个干干净净,两步上前,将床上之人露在外的胳膊一拉。
就在戴缨转醒的同时,陆铭章看清了床里的小陆崇。
戴缨睁着惺忪睡眼,怔了一会儿,稍稍欠起身,又看了一眼身旁的陆崇,再从床上坐起。
“他怎么在这儿?”陆铭章糊涂了。
戴缨见他身上有酒息,竖起一指,放到唇间比了比,披了一件外衫,趿鞋下榻,出到外间,陆铭章随在身后。
“怎么回事?”
戴缨走到桌边,倒了一盏茶,就在陆铭章准备伸手接过时,才发现她是给她自己倒的。
“三爷院里的莲心有了,崇儿不愿在那边,说……”戴缨也不知该怎么说下去。
“他说什么?”陆铭章问道。
“他叫人把莲心送走,否则他不回行鹿轩,日后就住在一方居。”
陆铭章听后,哼了一声:“小小年纪,如此桀逆,这还了得,难不成他老子这辈子只他一个儿子?”
戴缨走到陆铭章身侧,示意他小声。
“我倒觉着此事有些蹊跷。”
“哪里蹊跷?”
戴缨把今日陆崇闹肚子一节说了:“那些东西都是莲心喂给他的,屋里本没人,若不是被一个小丫头撞见,这事就被晃过去了。”
“好在及时寻了大夫来,先是催吐,扎了几针,吃过药,这才好了。”
戴缨说着,坐到陆铭章身侧,又道:“还有,先时在行鹿轩,无论旁人如何引他说话,他都不开口,都以为他耍脾气呢,又或是身上不适,我瞧着有些异样,晚间他睡在我身旁,我再问,他倒是说了些事情……”
戴缨走出里屋,陆溪儿见她出来,相携着离开了。
晚间,丫鬟端了汤药进屋,走到榻边正待叫陆崇起床用药,然而当她往榻间看去时,“哐当”一声,药碗落地,汤药泼洒而出。
此时已入夜,开始下寒露,行鹿轩却像沸腾的水一样,乱了起来。
“你们,去那边找找。”
“园子里找了没有?”
“找了,没有,那边的人仍在找。”
“爷,整个院子找遍了,不见哥儿的半点身影。”
陆铭川沉着脸,又把当值的下人全部召来,逐个盘问情况。
陆铭章因同僚邀宴,晚间不在家中用饭,戴缨不等他,让厨房早早摆了饭菜,用罢饭后,沐洗一番,便坐于窗榻下同七月闲话。
这时,归雁走了进来,惊着眼,吊着语气:“哎哟,我才从侧屋过来,听到里面有响动,怕不是闹耗子罢……”
七月听后笑道:“不能,前些时才叫人来驱过一回。”话是这么说,却也不放心,站起身,同戴缨告了一句,“婢子去看看。”
戴缨没在意,点了点头。
然而,不过一会儿,七月和归雁将那“耗子”引了来。
戴缨眨了眨眼,看着眼前只穿中衣的小儿,又是好气又是好笑,这怎么……赶紧把他拉到跟前。
“我的哥儿,你这……怎么跑来的?”
小陆崇窝到戴缨怀里,不愿说话。
“你父亲可知道……”戴缨见他这样,后半截的话咽了回去,赶紧叫下人去行鹿轩知会一声。
“用过饭不曾?”戴缨又问。
这回陆崇倒是给了回应,摇了摇脑袋。
七月从旁见了,不待吩咐,去厨房让人热些清淡的饭食来。
一碗野笋鲜汤面,另配了翠亮的下饭小菜,又清蒸了一小碟的珍珠丸子。
戴缨让人把饭食摆到小几上,看向陆崇,说道:“在我这儿可不能饿肚子。”
陆崇便坐到小几边,自觉地吃了起来。
正巧这时行鹿轩的人来回话。
“三爷让小的将哥儿接回去。”
不及戴缨开口,陆崇把筷一丢,立在半榻上,看着行鹿轩的几个下人,大声道:“我不回去,你们带话给我父亲和祖母,想让我回去,可以,让那奴才滚出去,再来接我。”
行鹿轩的下人们相互看看,为难起来,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就这么僵持着。
白日,戴缨听陆溪儿说了一嘴,知道这孩子嘴里的“奴才”说的是莲心,再往他面上瞅了一眼,觉着有些怪异。
陆崇这孩子的脾气不好说,有时挺乖顺的,有时又乖张。
“你们去回三爷的话,就说哥儿今夜在一方居歇了。”戴缨开口道。
那行鹿轩的几个下人听此一说,哪敢再迟疑,当下应声退下了。
待几人走后,戴缨让人把侧屋重新收拾一番,烧上暖壁,再转头对陆崇说道:“快吃,一会儿面该坨了。”
“姐姐,我今儿真在这里歇息?”
“怎么?不愿意,若是不愿意,他们还未走远……”
陆崇赶紧拈起筷箸,说道:“愿意的,愿意的,崇儿以后就住在一方居。”
戴缨笑着摇了摇头,待他用罢饭,又叫丫鬟们侍候他梳洗,然后牵着他去了侧屋。
陆铭章执掌军政,三衙中马军都指挥使的李贺于家中设宴,专邀这位上司,并请了殿帅朱维,还有步帅徐盛,等其他武将作陪。
初时,他们对这位年轻的枢密使并不服气,一来这人太过年轻,二来,他们三人皆是正正经经的武将出身,不得不遵守大衍典制,被文职统管压制。
那些个文职,嘴头子厉害,文绉绉的话一套接一套,哪里懂得行军之事。
然而,自打他们打赢罗扶国,那些不满再没有了,身上的血再次热腾起,只想再战。
屋室里亮如白昼,一张大桌面,桌上垒叠着丰盛的佳肴,桌边侍立着递酒的侍女。
桌上众人围坐,陆铭章端坐上首,其他武将依次序告了座。
身为东道的李贺先起身,走到陆铭章身侧,举杯敬酒:“大人贵步下临,肯赏脸前来,卑职先敬一杯。”
说着,仰脖干了一盏,侍女向前续酒,李贺举过第二盏:“大人随意,卑职再敬一杯。”
正在这时,身为殿帅的朱维站起身,指着李贺笑道:“你倒会来,分明自己想喝,一盏又一盏地来,咱们陆院还一杯未碰呢,他就慌了,生怕人跟他抢似的。”
一语毕,席间众武将朗声大笑起来。
陆铭章亦笑道:“李大人的盛情浓,酒意更浓。”
众人都知李贺是个好酒的,从前有朝食饮酒的习惯,直到有一次陆铭章传他前去问话,人还未至,就闻得他一身酒气,气得陆铭章的脸色当场沉了下去。
因顾着他的脸面,没责他,但有了那一次,李贺再不敢朝食饮酒了,只在下值后尽饮。
陆铭章示意李贺坐回,然后站起,举杯,再将杯中酒倾于地上,声音沉浑:“这头一盏,敬我大衍埋骨沙场的英灵。”
众将齐刷刷起身,神色凛然,默然将杯中酒浇入地面。
一旁的李贺从侍女手中接过酒,亲身为陆铭章续上。
陆铭章再举杯,说道:“这第二盏,敬列位同袍,没有诸位勠力同心,舍生忘死,何来我大衍今日的太平基业,满饮此杯!”
空杯再满,众人共举,一饮而尽。
接下来,席间不时有人趋步前来向陆铭章敬酒,他都一一饮了。
三巡已过,众人已有了七八分醉意,李贺酡红着脸,低下头,挨近陆铭章说道:“大人,下月演练,给您留了最好的看台。”
此时一旁的侍女上前欲斟酒,陆铭章将手往杯口虚晃一下,那侍女明白其意,执壶退到一边。
“给我留最好的看台,不如去你那指挥旗下见识见识。”
李贺哪有不应的道理。
不知吃到几更天筵席方散。
李贺见天晚了,想要留人:“夜寒露重,大人不如就在卑职府上歇下,且下属已叫人整出一间房。”
陆铭章揉了揉额穴,摆手道:“李大人的好意,本院心领了,得回去……”
李贺暗道,他们这位陆相,说起来同他们年岁相当,指不定还小个一两岁,严整不苟的作风却总让人忽略掉他的真实年纪。
这还不算奇,最奇的是三十年岁竟无妻妾,清汤寡水的像那观里的道士。
他想着今儿把人留下来,夜里送个美人儿进屋伺候,谁知再三留不住,这才恍然,他们这位上司前些时房里收人了。
当下不再苦留,一众人将他送上轿舆,虽有护卫跟随,李贺仍派了几名小厮跟轿提灯。
众将见他远去,方回院再喝第二场。
……
陆铭章在席间喝得有些多,他本人的酒量是不错的,却也架不住众人轮番敬酒。
轿舆在一方居阶前落下,长安于轿外唤了一声,轿里安静片刻,而后是一声闷叹。
陆铭章下了轿,提起衣摆拾级而上。
屋里亮着灯,丫鬟们来去往沐房备水。
进屋后,陆铭章往里间探看一眼,不见戴缨出来,想她已睡下,他曾说,若他晚归,她不必候等,可自行歇息。
于是收回眼,转身去了帷屏内盥沐。
香汤将酒意驱散了不少,从浴桶起身,换好一身干净的寝衣,也不叫丫鬟们给他烘干湿发,径直去了里间的卧房。
当陆铭章揣着一颗温热微醉的心看到的是寒帐冷榻时,转身走出去,问正在收捡沐间的下人。
“她人呢?”
丫鬟们都知道这个“她”指的谁,其中一人赶紧上前道:“回大人的话,姨娘已在侧屋歇下……”
不待丫鬟继续说,陆铭章已出了房门,行到斜对面的侧屋,推门而入。
屋内只留了一盏细烛,里外两间通一枝残烛映亮,门扇开阖间带起一阵风,将本就微弱的火光牵扯得明明灭灭。
陆铭章立于外间,胸口堵了浊气,他让她日后宿在主屋,她怎么又跑回侧屋。
难不成她也行起那恃宠而骄的姿性来,等他来请她?
酒意含混,他抬步往里间走去,面上神色不快,可那脚下的步子却诚实地反映了内心,轻着,小心着,没有声息。
床帐半掩,衾被隆起,显现卧的人影,他将脚步更加放轻,放缓,再去看,发现那榻上似乎不止一人。
脑子里嗡的一声响,把醉意散了个干干净净,两步上前,将床上之人露在外的胳膊一拉。
就在戴缨转醒的同时,陆铭章看清了床里的小陆崇。
戴缨睁着惺忪睡眼,怔了一会儿,稍稍欠起身,又看了一眼身旁的陆崇,再从床上坐起。
“他怎么在这儿?”陆铭章糊涂了。
戴缨见他身上有酒息,竖起一指,放到唇间比了比,披了一件外衫,趿鞋下榻,出到外间,陆铭章随在身后。
“怎么回事?”
戴缨走到桌边,倒了一盏茶,就在陆铭章准备伸手接过时,才发现她是给她自己倒的。
“三爷院里的莲心有了,崇儿不愿在那边,说……”戴缨也不知该怎么说下去。
“他说什么?”陆铭章问道。
“他叫人把莲心送走,否则他不回行鹿轩,日后就住在一方居。”
陆铭章听后,哼了一声:“小小年纪,如此桀逆,这还了得,难不成他老子这辈子只他一个儿子?”
戴缨走到陆铭章身侧,示意他小声。
“我倒觉着此事有些蹊跷。”
“哪里蹊跷?”
戴缨把今日陆崇闹肚子一节说了:“那些东西都是莲心喂给他的,屋里本没人,若不是被一个小丫头撞见,这事就被晃过去了。”
“好在及时寻了大夫来,先是催吐,扎了几针,吃过药,这才好了。”
戴缨说着,坐到陆铭章身侧,又道:“还有,先时在行鹿轩,无论旁人如何引他说话,他都不开口,都以为他耍脾气呢,又或是身上不适,我瞧着有些异样,晚间他睡在我身旁,我再问,他倒是说了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