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故地重游-《重生最强大脑登上权力巅峰》

  电话挂断,郑开叶站在书桌前,看着窗外四合院天井里洒下的阳光,心情复杂。

  既有被强制按停工作的无奈和一丝焦虑,更有对这份关怀的深深感激,以及……一丝可以暂时放下重担、沉浸于天伦的隐秘期待。

  “怎么了?师兄的电话?有要紧的事吗?”

  林姿不知何时走了进来,穿着柔软的睡衣,关切地问。

  郑开叶转过身,露出一抹无奈又温暖的笑容:“师兄……给我‘放假’了,强令休息七天,让我在家好好陪你们。”

  林姿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充满了惊喜:“真的?!太好了!”她快步上前,抱住丈夫的腰,“开叶,你就安心休息几天吧!花都那边,栗师兄说得对,有钱市长他们呢!”

  看着妻子眼中纯粹的喜悦,郑开叶心中最后那点焦虑也消散了,他回抱住林姿,下巴抵着她的头顶:“嗯,听你们的。这七天,好好陪你和孩子们,还有爸妈。”

  突如其来的七天假期,如同一份珍贵的礼物。郑开叶彻底放下了工作,只定时接收筛选过的紧急文件,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家庭生活中。

  他陪着苏玉梅在厨房学包饺子,笨拙的手法惹得母亲连连发笑;他坐在书桌前,听郑安民讲古玩鉴赏和君晗集团最新的战略布局,父子间难得有如此平和的交流时光;他成了两个孩子的“专属大玩具”,陪着他们在四合院的回廊里追逐嬉戏,在暖阳下读绘本故事,耐心地教夕林(安心)认字,抱着林夕(开心)举高高,听着孩子们清脆的“爸爸”声,心被填得满满当当。

  林姿则用相机记录下了无数个温馨的瞬间。

  两天纯粹的亲子时光下来,两个孩子彻底粘上了爸爸。

  夕林(安心)虽然话不多,但总是默默地跟在郑开叶身边,眼神里充满了依恋。

  林夕(开心)更是成了爸爸的小尾巴,走到哪跟到哪,奶声奶气地喊着“爸爸抱”。

  看着孩子们与郑开叶亲密无间的样子,林姿提议:“开叶,难得有这么长的假期,我们带安心和开心出去走走吧?去……黄县看看?那里是我们相识的地方,也是你真正开始主政一方的地方,意义特殊,河阳也是你战斗过的地方,带孩子们去看看爸爸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好不好?”

  郑开叶心中一动,黄县,那个他挂职锻炼、从白马镇书记一步步干到县委书记的地方,承载了他太多的奋斗、汗水、挫折,也孕育了他和林姿的爱情。

  河阳,虽然时间短暂,但那是他作为代市长,顶着巨大压力炸山修路、为整个河阳开辟新天地的战场,带妻儿故地重游,意义非凡。

  “好主意!”郑开叶欣然同意,“就去黄县和河阳!”

  考虑到郑开叶如今的身份——不仅是花都市长,更是拥有1.5亿粉丝、被无数媒体和民众关注的“名人市长”,出行必须低调。

  郑安民安排了君晗集团后勤部的一辆改装过的商务车,并配了两位专业司机,轮换着开车,安全第一。

  一辆低调的黑色商务车驶入黄县县城。

  车窗贴着深色膜,郑开叶和林姿都戴着口罩和帽子,两个孩子则好奇地趴在车窗上看着外面。

  虽然刻意低调,但当车子驶入县城主干道,经过县委县政府大院时,郑开叶还是让司机放慢了速度。

  他看着那熟悉的大门和办公楼,当年在这里挑灯夜战、力推改革、与林姿相识相知的点点滴滴涌上心头。

  他们没有惊动任何人,车子直接驶向郑开叶曾经深耕的白马镇。

  这里是他的起点,也是他与这片土地结下深厚情谊的地方。

  车子停在镇子边缘一个安静的停车场。

  郑开叶和林姿抱着孩子下了车,像普通游客一样,步行进入白马镇的老街。

  初春的暖阳洒在青石板路上,街道两旁的店铺依旧热闹。

  卖竹编的老人、炸油条的摊主、挑着新鲜蔬菜的农妇……一切都带着熟悉又亲切的乡土气息。郑开叶虽然戴着口罩帽子,但那挺拔的身形和独特的气质,还是引起了一些老街坊的注意。

  “咦?那个人……看着咋那么眼熟?”

  “是啊,旁边抱着孩子的女娃也俊得很……”

  “哎呀!像……像不像以前咱们的郑书记?!”

  “郑书记?开叶书记?!不能吧?人家现在是花都的大市长了,忙得很!”

  “可看着真像啊……”

  议论声渐渐大了起来,郑开叶和林姿相视一笑,知道低调不下去了,他摘下口罩和帽子,林姿也摘下了口罩。

  “郑书记!真是郑书记啊!”一个卖竹编的老大爷第一个认出来,激动地大喊一声,手里的竹篾都掉了。

  “郑书记回来啦!”

  “哎呀!是开叶书记!还有林老师!”

  “是郑市长!郑市长带着老婆孩子回咱们白马镇了!”

  瞬间,整条老街沸腾了!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脸上洋溢着惊喜、激动和发自内心的热情。

  卖菜的阿婆放下菜篮,炸油条的大叔关了火,店铺里的老板伙计都跑了出来。

  他们围拢过来,却保持着礼貌的距离,七嘴八舌地问候着:

  “郑书记!您可回来看看了!”

  “郑市长,身体还好吧?看着清减了点!”

  “林书记,孩子都这么大啦?真可爱!”

  “郑市长,您当年给咱修的路,可好走了!引来的那个悬壶药业和咱自己的旅游业,现在成了咱镇的摇钱树啦!”

  “是啊是啊,我家小子就在药园上班,比在外面打工强多了!多亏了您啊郑书记!”

  问候声、感谢声、介绍家乡变化的声音此起彼伏,充满了真挚的乡情。

  夕林(安心)和林夕(开心)被这阵仗弄得有点懵,紧紧抓着爸爸妈妈的衣服。

  郑开叶抱着女儿,林姿牵着儿子,不停地向热情的乡亲们点头致意,脸上带着温暖的笑容。

  “谢谢大家!谢谢大家还记得我!”郑开叶朗声道,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我就是带家人回来看看,看看咱们白马镇,看看乡亲们!看到大家日子越过越好,我就放心了!这比什么都强!”

  “郑书记,去我家坐坐吧!刚炖的土鸡!”

  “去我家!刚打的年糕!”

  “郑市长,尝尝我家的养生茶!”

  乡亲们的热情让郑开叶和林姿应接不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