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抓周-《重生最强大脑登上权力巅峰》

  杨宇刚离开,办公室的门又被推开,梁鸿飞走了进来,虽然身形依旧比车祸前清瘦,脸色也偏白,但步履沉稳,眼神锐利如昔,那股“拼命三郎”的劲头丝毫未减,他手里拿着一份厚厚的项目书,直接拍在郑开叶桌上。

  “看看这个,‘暖安居’二期东湖片区的社区中心和幼儿园联合体设计方案,规划局和设计院熬了几个通宵赶出来的精华版!这回绝对让你挑不出毛病!”

  梁鸿飞的声音带着熬夜后的沙哑,却神采飞扬。

  “配套必须一步到位,不能再让老百姓搬进新楼还操心孩子上学、老人看病!钱的事你别瞪眼,陆港那边不是刚分了一笔红利吗?先用上!这钱花在刀刃上,值!”

  郑开叶拿起方案,快速翻阅着精美的效果图和详实的预算表。窗明几净的社区医疗站,色彩斑斓充满童趣的幼儿园活动区,还有供老人下棋晒太阳的阳光廊……图纸上的每一个细节,都透着对“安居乐业”最朴实的追求。

  他抬头看向梁鸿飞,看到了对方眼中那份与病痛缠斗后愈发坚韧的光芒,也看到了自己心中同样的执着。

  “好,方案通过!”郑开叶合上文件,果断拍板,“资金就从陆港首年收益的民生保障专项里出!鸿飞哥,这事你亲自盯,质量和进度,两手都要硬!我要让东湖的老百姓,在春节前,就能在这个中心里办年货、带孩子玩!”

  梁鸿飞用力一点头,抓起方案风风火火地走了,背影如同一杆挺直的标枪。

  深秋的河阳新城,“望江苑”一期首批交付的几栋楼下,弥漫着乔迁新居的忙碌与喜悦。搬家工人的吆喝声、邻居间热情的招呼声、孩子们兴奋的追逐嬉闹声,交织成最动人的生活交响。

  王慧推着她那辆如今擦得锃亮、挂着“诚信小吃”招牌的餐车,停在自家新单元楼下。她仰着头,看着自家位于五楼那个崭新的阳台,脸上洋溢着从未有过的踏实笑容。崭新的塑钢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阳台上挂着一串火红的辣椒和几条风干的咸鱼——那是老家父母特意寄来的“燎锅底”贺礼。

  她小心翼翼地从随身的大布袋里,拿出一面卷好的锦旗。

  红绒布底,金黄流苏,上面是她特意找人绣上去的四个端正大字:“家暖心安”。她深吸一口气,踮起脚,将这面饱含了血泪、绝望、等待和最终得偿所愿的锦旗,端端正正地挂在了阳台最显眼的位置。

  阳光洒在锦旗上,“家暖心安”四个字熠熠生辉,像一团温暖的火,照亮了她曾经布满阴霾的心房,也映照着楼下许多驻足观望的老邻居们湿润的眼眶。这里,再不是冰冷的钢筋水泥丛林,而是他们真真正正、用半生积蓄和漫长等待换回来的——家。

  首都郑家的四合院,深秋午后的阳光慵懒地穿过开始稀疏的葡萄藤架,在青砖地上洒下细碎跳跃的金斑。庭院里那株老桂树花期已近尾声,空气中浮动着若有若无的甜香。

  正房临窗的软榻旁,两张并排的婴儿床里,安心(郑夕林)和开心(郑林夕)正经历着他们人生第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抓周。

  柔软的地毯上铺着一块巨大的红色绒布,上面琳琅满目地摆放着各式各样象征美好寓意的小物件:古朴的线装书、精致的金算盘、小巧的官印(玩具)、碧绿的玉如意、乌黑发亮的墨锭、红彤彤的大苹果、锃亮的小汽车模型、还有郑安民特意放上去的一枚缩小版的君晗集团徽章……

  苏玉梅和林母紧张又期待地蹲在旁边,手里拿着相机手机,随时准备捕捉精彩瞬间。

  郑安民和林父则坐在稍后的红木椅上,脸上带着慈祥的笑意,目光紧紧追随着两个小宝贝。

  安心穿着鹅黄色的连体衣,小脸圆嘟嘟,表情是一贯的沉稳。

  他坐在红布中央,黑葡萄似的大眼睛好奇地扫视着周围的“宝藏”,并没有立刻行动。

  他先是伸出肉乎乎的小手,轻轻碰了碰那枚温润的玉如意,似乎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