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钱会有的!-《重生最强大脑登上权力巅峰》

  就在鸭舌帽男子准备振臂高呼,煽动人群冲击大门时,几名看似普通的围观者突然从不同方向迅速靠拢。

  两人闪电般出手,一左一右钳制住他的双臂,另一人迅速夺下他的手机。

  “你们干什么?!警察打人了!”鸭舌帽男子惊惶大叫。

  “市公安局!你涉嫌煽动聚众扰乱社会秩序,跟我们回去接受调查!”便衣警察亮明证件,声音威严。

  同时,另外几名便衣也迅速控制了那个穿红毛衣的女人和其他几个明显在起哄鼓噪的核心人员。

  突如其来的行动让喧闹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外围,闪烁着警灯的警车无声地围拢,大批着装整齐的民警迅速拉起警戒线,维持秩序。

  一位穿着制服的分局领导拿着扩音器走到人群前,声音洪亮而沉稳。

  “各位‘望江苑’的业主朋友们!请大家保持冷静!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新城烂尾楼问题,郑开叶市长亲自挂帅,专班每天都在推进资产处置和重组方案!大家的诉求,政府听到了!但表达诉求必须依法依规!刚才被带走的几个人,涉嫌造谣煽动,意图破坏社会稳定!政府绝不会容忍这种行为!请大家相信政府,给我们时间,也给自己一个依法解决问题的机会!现在,请大家有序散去,有任何问题,可以通过社区、街道或者专设的信访渠道理性反映!”

  掷地有声的话语和迅速果断的行动,有效地遏制了事态的恶化。大部分业主看着被带走的几个“带头人”,又看看严阵以待的警察和态度诚恳的官员,愤怒的情绪渐渐被犹疑和观望取代。人群在民警的引导下,开始慢慢散去。

  郑开叶站在窗边,目光投向“望江苑”的方向,虽然看不到现场,但他仿佛能感受到那股被压下去的暗流。

  周强的电话再次响起。

  “郑市长,现场已控制,核心煽动者六人全部抓获,初步审讯指向吴均己旧部残余势力,人群正在疏散,舆情可控。”

  “好,深挖线索,除恶务尽。”

  郑开叶的声音没有起伏,只有冰冷的杀伐之气。

  “另外,通知孙书记,我建议下午召开紧急常委会,专题研究新城烂尾楼风险化解提速方案和打击干扰化债工作违法犯罪行为的专项行动,非常时期,用非常手段!”

  挂断电话,他回到办公桌前,桌上,静静地躺着一份来自首都骨科医院的快递文件——是奶奶宝枝儿的死亡证明和爷爷郑卫国猝然离世的医学证明。

  冰冷的纸张,无声地诉说着双重的永诀。

  他拿起笔,在文件的空白处,用力写下一行字,笔锋凌厉,力透纸背:

  “至暗时刻,唯负重前行,方不负所托,河阳不亮,此身不休。——开叶 泣立”

  他将文件轻轻锁进抽屉最深处,仿佛将那份蚀骨的悲痛也一并封存。

  河阳市府大楼顶层,郑开叶办公室的灯光总在凌晨最后熄灭。

  窗外,城市轮廓沉入墨色,唯有点点灯火如星子散落,远处新城“鬼城”的阴影巨大而沉默。

  郑开叶靠在椅背上,闭着眼,指尖用力按压着突突跳动的太阳穴,额角那道浅粉疤痕在灯光下清晰可见。

  连日的殚精竭虑和深埋心底的悲痛,如同两股无形的绳索,将他的神经绞得紧绷欲裂。

  他坐直身体,目光重新投向摊在桌面那份《河阳国际陆港一期项目融资困境及可行性分析报告》。

  密密麻麻的赤字像无数张开的血口,无声地咆哮着资金缺口的巨大。

  他拿起红笔,在“社会资本观望,融资渠道单一”几行字下,狠狠划下两道刺目的红线。

  “笃笃笃。”敲门声轻而急促。

  “进。”

  周强推门而入,警服笔挺,面色却带着熬夜的灰暗和凝重,手里拿着一份薄薄的文件夹。

  “郑市长,”他声音压得很低,带着熬夜的沙哑,“‘望江苑’那几个煽动者的口供,撬开了。”

  郑开叶抬眸,眼底锐光一闪,示意他继续。

  “跟之前判断一致,是吴均己那条线上残余的‘白手套’,一个叫‘老四’的人在遥控指挥,目标很明确,就是利用新城烂尾楼业主的绝望情绪,制造大规模群体事件,抹黑政府形象,干扰债务化解进程,特别是……把脏水往您身上引。”

  周强将文件夹放到郑开叶面前,翻开其中一页,上面是审讯记录的摘要,触目惊心地写着“趁郑开叶家丧,打击其威信,迫其让步”。

  郑开叶的目光在那行字上停留片刻,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下颌线绷紧了些许,他合上文件夹,声音冷得像冰:“‘老四’人呢?”

  “滑得很,用的是境外虚拟号段,身份多重伪装,暂时还没能锁定具体位置,但活动轨迹指向省城长安的可能性很大。我们正在加紧追查。”

  “盯死长安方向。”郑开叶斩钉截铁,“另外,新城那边的稳控,不能松,业主的怨气是实打实的,光靠抓几个捣乱分子,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明白。”

  周强点头。

  “信访局和街道办已经联合组建了驻点工作组,挨家挨户重新登记诉求,承诺定期通报处置进展,但市长,核心还是钱……业主们要的是房子或者退款,光靠安抚,撑不了多久。”

  郑开叶沉默片刻,目光再次投向那份布满红线的陆港报告,指关节在桌面上无意识地叩击着,发出笃笃的轻响,一个极其大胆、甚至堪称冒险的念头在他心中迅速成形。

  “钱……会有的。”他忽然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陆港,就是撬动新城烂尾盘活的那根杠杆。通知下去,明天上午九点,召开陆港专项融资协调会,发改、财政、金融办、城投、还有几家重点银行和有意向的民企,一个都不能少。”

  周强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沉声应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