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沾上钱,再优雅的事情也有了铜臭味儿-《长姐回家,带领全家走上人生巅峰》

  “奶奶,我们要上山去摘桂花,你跟我们一起去吧。”叶青安踮起了脚凑到奶奶耳边小声说道。

  看孩子这么小心翼翼的样子,老太太心里也重视起来。

  “好,奶奶跟你们去,要拿筐吗?”

  “用背篓好走路。”叶青安歪头想了想,回道。

  “那就用背篓,你先回去,奶奶这就过来。”老太太也小声和小孙子说道。

  叶青安点头,转身又一溜烟儿地跑了。

  老太太将手里针线活儿放回屋里,去拿背篓时看了看,挑了只最大的拎在手中。

  坐在后门口编着盘箕的老爷子见状疑惑地询问,老太太就将小孙子过来说的话告诉他了。

  知道是摘桂花,老爷子也放下手里活儿站起了身,道:“我也去吧。”

  “今天又是还钱又是送绿豆糕的,想必很多人都想到桂花上了。”

  “就算没法子撬咱们绿豆糕买卖,将来将桂花卖给咱们也是有可能的。”

  老爷子自己都想得到,村里人也不傻啊,肯定会有人想到的。

  山上的桂花树都是野生的,村里的桂花树有别家自己种的,也有一些田地边上野生的。

  村口那棵老桂树更是远近闻名,他们仙桂村也因此得名。

  不管是老桂树还是村里野生的桂花都不好去摘了,能摘的别人也摘过了。

  山上开得晚些的桂花之前没人摘,那是都在寻山货呢,都不愿意花时间去摘桂花,山货或是晒成干货都比桂花赚钱。

  但现在不一样了,村里人都知道他们做绿豆糕要用到桂花了。

  很快,老爷子和老太太就各自背了一只大背篓,老爷子多提了一只大背篓在手中,老太太也寻了两只大竹篮子带着,俩人这才出门。

  叶林氏隔着窗子看了一眼没多问,刚才听公婆嘀咕也大致明白了。

  不过她还在给叶青萝做好的衣裙上绣花呢,是不得空出门的,也要守着家。

  西厢,姐妹俩在各自屋里绣花。

  叶青梨明年出嫁,自小儿绣艺还不错,每天忙完家里活儿都是在屋里绣花呢。

  她有能绣大绣面的绣架,绣布绣线自己买,绣完自己去镇上绣庄卖钱,卖了多少钱也没人知晓。

  自定亲以后,她绣花的赚头就不肯交到家里公帐上了,说她自己也要攒些体己做新衣裙穿、买点小首饰戴。

  不然未婚夫若见到她穿旧衣、打扮得蓬头垢面的并不体面。

  再者将来她是要嫁到镇上去的,未婚夫又是考科举的读书人,不能失了他的颜面。

  家里人一想这话也没错,家里不差她一口饭,也不靠她一个姑娘家赚钱吃用,便由着她了。

  家里洗衣做饭的活儿不躲懒就行。

  叶青莲才十二岁,虽然也学绣花,但天赋显然比姐姐差些,目前还只能用绣绷绣一些帕子,卖不了几文钱。

  姐姐定亲之后要花更多时间绣花,还要缝嫁衣,家里活儿便多落在她身上了。

  这也是叶青萝说带叶青莲上山还给五文工钱的原因,对叶青梨这个态度冷淡疏离但也不会找茬吵架的堂姐,只字未提。

  以她前世阅人经验,她与叶青梨这个堂姐打过两个照面的感觉。

  觉得对方的心思早就不在家里了,但也很聪明地早早为自己的将来积攒底气。

  不能说堂姐不好,只能说这人精明,很精明。

  叶青萝还是用娘拿来的锁将自己的屋门锁好,这才背了个背篓与弟弟们上山去。

  叶青宇拄着拐杖走在前面,叶青安牵着姐姐的手一路讲着山上的环境,叶青宣一会儿跟在后面、一会儿跑到前面。

  走在最后面的是老爷子和老太太,看着姐弟四个说说笑笑关系很好的样子,也不由笑了。

  从自家旁边的菜地穿过自家种红薯玉米的山地往上走,有一条小道慢慢延伸进林子里。

  村里人寻山货的一般都是赶早上山,中午甚至是午后回家,下午才上山的不多。

  一个是去晚了怕山货被别人先摘走,一个是下午上山根本走不了多远,而离山下越近越没什么货,早就被人摘光了。

  少年们这时间不是在村塾读书,就是在外做学徒学手艺呢,在家的也是结伴早早进了山。

  倒是村里妇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