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我们同村同族,不是外人-《长姐回家,带领全家走上人生巅峰》

  不管是真有东家,还是有苏家做靠山,显然这作坊不需要他来热心相帮了。

  叶正学爽朗一笑,道:“原来是这样,既然有东家安排,我便不说什么了。”

  “你东家是府城开成衣铺的,若在县城没有铺子又想在县城买卖,也还是可以找我搭线,和徐家布行谈谈进货的事。”

  “若不需要也没关系,哥哥我只是告诉你,在县城这行当,你也有哥哥这个熟人在的。”

  “我们同村同族,不是外人。”叶正学微笑说道,算是对叶青萝的提醒。

  叶青萝连忙朝叶正学敛手福了福,答应着道了谢。

  初次见面的同族隔了几房的堂兄妹,张口便是正事,也话不了家常了。

  叶正学没有再问作坊的事,他来想与叶青萝谈的,也只有这一件。

  他也确实是今天回家听爹娘说起叶青萝的事情,有些好奇。

  以叶青萝原来在苏家传出的名声、后来的真假千金、再到村子里熟悉的有本事的萝丫头……

  他并不轻视一个小村姑,因为这个小村姑是大户人家长大的。

  他也不会怀疑叶青萝开成衣作坊的事,干货作坊的事他同样听说了但他是布行帐房,自然只对成衣作坊有兴趣。

  叶家多出几个有本事的人,他自然乐见其成,于是他想着,若这妹妹是真有本事的,能帮一把当然要帮一把。

  他是徐家女婿,做帐房也是兢兢业业的挑不出错,就算不找岳父不找舅兄,直接和掌柜谈这件事,也是有一谈之力的。

  只是没想到这妹妹不需要他帮忙,那就算了。

  叶正学很快吃完了碗里的蛋花茶,将碗放到地上,笑道:“那我就先走了,下午还得赶回县城去。”

  叶刘氏才想起来正事儿,忙道:“哎呀,你媳妇生了娃是在县城坐月子吧?按说婶子得去县城看月母子……”

  “只是家里病的病、小的小,我不便出门,也怕过晦气,不知满月酒是在哪儿摆呢?”

  哪怕是农家人,看月母子也是习俗,不过也要论亲疏的。

  有的一家子去看、有的结伴去看、有的可能只托别人带些礼,或是直接等满月酒再直接去做客了。

  各种情况都有,而他们是未出五服的同族堂亲,又在一个村子住着。

  上头老爷子老太太也都还在健在,平时也是走得勤的,看月母子是应该的,只不过……

  叶正学如今在县城安了家,听说那三百多两的宅子是他媳妇徐慧的陪嫁。

  也因是徐家陪嫁,叶正学并未将爹娘和弟弟们接过去住,平时养家也是他自己做工的工钱并非靠徐家接济。

  他要养自己的小家,一年多少还会给自己家里拿回一点钱,但也不能多,不然媳妇也不会乐意。

  这些事在他们叶家也不算秘密。

  叶刘氏才一脸为难借口不想去县城看月母子,如今自家有驴车,跑一趟县城并不难,但……

  真去了县城看月母子又不能早早离开,叶正学怕也管不了饭,若遇到徐家人这样的大户人家也不知能不能和睦寒暄。

  因此,话到最后就直接问起了满月酒的情况了。

  “满月酒还在商量呢,等确定下来再知会吧。”在叶正学沉吟的时候,叶胡氏笑着开了口。

  家里也是中午才知道儿媳生了,虽然是个闺女,但他们依然很高兴呀。

  尤其大房有两个儿子却也有三个闺女,而她只有三个儿子就没闺女,如今有个小孙女,她也是高兴的。

  下午她就要跟着儿子去县城住些日子,照顾儿媳坐月子呢。

  至于满月酒,媳妇娘家人肯定不会来村子里做客,村子里亲朋显然也不会去县城做客。

  因而一家人吃饭时还没商量出结果来。

  “家旺媳妇,哎呦,你还在这边正好了,我还担心你们已经回去了,我们这点东西也不知道赶不赶得上呢。”

  这时,院子外头传来老太太的声音,身后跟着叶林氏。

  “婶子,长富媳妇。”叶胡氏扭头一看,连忙站起了身,笑着喊了一声。

  老太太和叶林氏匆匆赶来,一人手里捉着一只鸡、一人手里提了只小竹篮。

  叶刘氏看一眼便明白了,也连忙往自家鸡笼走去。

  叶青萝两边看看,也明白了,这是准备月母子礼,人可以不去,礼不能不送。

  满村送红蛋是有一个广而告之报喜的意思。

  叶正学本人到了,才是对亲戚长辈的报喜,因此长辈的礼是一定要赶紧准备一些的。

  匆忙之间可能没好礼,但之后再去看月母子时,就会准备得丰厚一些了。

  农家人给月母子的礼多是红糖、红枣、面条、鸡蛋、下蛋鸡、炖汤鸡等。

  送来送去大多也是这些,近亲长辈也要给孩子准备长命锁、银镯什么的了。

  叶青萝想起原主那块刻了名字的长命金锁,当初想留个念想,就一直藏在空间里。

  知道她有长命金锁的只有苏家人,叶家这边是不知情的,然而苏家人又会在意这点东西?

  如今她怀疑自己就是原主,穿越不过是多了穿越者的记忆。

  她庆幸那刻着原主名字的金锁片没有当掉,那也是证明原主曾经在苏家生活过的痕迹。

  “家旺媳妇,你要去县城照顾正学媳妇坐月子吧?”老太太笑呵呵地走进院子里。

  “这县城也太远了,我们给正学媳妇准备了一点吃的,你帮着带过去吧,也是我们当长辈的一点心意,莫要嫌弃。”

  “婶子这是哪的话,这是你们对正学媳妇的关心呢,哪能说嫌弃呢。”叶胡氏忙笑着说道。

  对月母子礼当然也不会推辞,这本来就是村里习俗,常来常往。

  当初王珍珍生了叶铭,叶家几乎所有婶子伯娘当天都过来了,可见重视。

  老太太抓了一只下蛋鸡,叶林氏准备了一篮子鸡蛋,叶刘氏也抓了一只下蛋鸡过来。

  按理儿,叶刘氏抓一只炖汤鸡就行了,她又不是老太太不用给那么重的礼,但……

  鸡笼里只有下蛋鸡了,炖汤的之前都炖汤了。

  好在叶刘氏也不纠结,也笑着把月母子礼当场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