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这条孕育了无数文明与传奇的巨龙,在赤壁这一段仿佛也感受到了两岸凝重的杀气,水流变得格外沉滞迂缓。已是深冬时节,江面上终日弥漫着挥之不去的湿冷雾气,像一块巨大的、濡湿的灰布,笼罩着南北两岸连绵数十里的营寨。魏军水寨的旌旗,那象征著曹氏权势的玄色旗帜,在持续数日的北风中猎猎作响,旗角似乎都沾染了水汽,变得沉重而僵硬。士兵们呵出的白气瞬间融入冰冷的空气,铠甲摩擦发出单调而冰冷的“铿锵”声,混合著江水拍打船身与岸基的呜咽,奏响着一曲大战前夕的压抑乐章。
这种令人窒息的平静,终于在一个雾气略显稀薄的午后被打破了。
江北魏军水寨,最前沿的瞭望塔上。
哨兵王狗蛋是个入伍不到半年的新兵,来自中原腹地,连大一点的河都没见过几条,更别提如此浩瀚奔腾的大江了。他紧紧裹着略显宽大的号衣,抱着长戟,努力瞪大因缺乏睡眠而布满血丝的眼睛,履行著自己“千里眼”的职责。江风像刀子一样刮过他的脸颊,他吸了吸快要冻僵的鼻子,心里默默念叨着老家灶台里烤红薯的香甜温暖。
就在这时,他的视线捕捉到了南岸的异动。
起初只是几个模糊的黑点,像是不小心滴在灰色绢布上的墨滴。但很快,黑点变大,轮廓逐渐清晰——是船!数十艘战船,正依次驶出联军水寨的闸门!
王狗蛋的心猛地一跳,困倦瞬间飞到了九霄云外。他下意识地就想敲响警钟,但手臂刚抬起来,却又僵住了。因为他发现,这些船的行进方式太奇怪了。它们没有像往常演练或小规模冲突时那样,迅捷地展开攻击阵型,反而显得……笨拙,迟缓,仿佛每条船都吃水异常,或者在泥沼中挣扎。更让他瞳孔收缩的是,那些船的船头上,竟然……竟然都挂起了醒目的白旗!
投降?江东军要来投降?
王狗蛋用力揉了揉眼睛,几乎以为自己出现了幻觉。他趴在栏杆上,半个身子都探了出去,死死盯住那支诡异的船队。只见为首一艘体型较大的斗舰,船头立著一人。因距离尚远,面貌看不真切,只能依稀辨出那人身形魁梧,却未著甲胄,只穿着一件单薄的旧袍,花白的须发在江风中肆意飞扬,透著一股难以言说的萧索与悲凉。
船只缓缓驶入弓箭射程的边缘,那个苍老却中气十足、借助水波奇妙地传得很远的声音,清晰地送入了北岸每一个竖起耳朵的人心中:
“罪将黄盖,参见魏公!周瑜小儿,竖子不足与谋!刚愎自用,苛待功臣,轻贤慢士!盖追随孙氏三代,历仕伯符、仲谋,大小百余战,屡立汗马功劳,今竟因小过受此杖责屈辱,众将皆为之寒心!此等心胸狭隘之主,岂是明君之相?盖心实不甘!愿弃暗投明,率部归降魏公,以效犬马之劳!特献上粮船二十艘,以表诚意,船上皆满载江东稻米,望魏公开恩纳降!”
声音悲怆,带着老将末路的沉痛与决绝,在空旷的江面上回荡,每一个字都敲打在听闻者的心坎上。
消息如同燎原的野火,又像插上了翅膀的瘟神,以惊人的速度传遍了整个魏军水陆大营。
“听说了吗?江东的黄盖老将军来降了!”
“黄盖?可是那个江东猛虎孙文台时代就叱咤风云的老将?”
“正是他!连这样的三世老臣都被周瑜逼反了,看来江东气数已尽啊!”
“还带来了二十艘粮船!这下咱们的粮草更充裕了!”
“天佑大魏!此战必胜!”
普通士卒们兴奋地交头接耳,脸上洋溢着惊喜和期待,连日来因对峙而产生的焦虑似乎都消散了不少。一些中下层军官也摩拳擦掌,已经开始盘算著接收降卒、清点物资的功劳了。营寨之中,原本肃杀的气氛竟凭空生出了几分躁动的欢愉。
然而,在这片看似“普天同庆”的喧嚣之下,中军大帐内的气氛,却如同暴风雨前的海面,平静中蕴含着极致的压抑与风暴。
大帐内,炭火烧得正旺,驱散了江边的寒意,却驱不散弥漫在几位核心人物之间的凝重。刘湛端坐在主位之上,身姿挺拔,手指无意识地敲击著紫檀木案几的边缘,发出规律的“笃笃”声。他面色平静,唯有那双深邃的眼眸中,不时掠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显示出他内心并非毫无波澜。
“黄盖投降?”率先打破沉默的是周仓。这位黑塔般的猛将咧开大嘴,露出一口白牙,兴奋地搓著蒲扇般的大手,声音洪亮得震得帐顶的灰尘似乎都在簌簌下落,“主公,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黄盖在江东军中威望极高,他这一来,好比砍断了周瑜小儿的左膀右臂!必定能让江东军心涣散,士气大跌!末将愿带一队人马,前去接应黄老将军,保证万无一失!”他说著,还用力拍了拍胸膛,铠甲叶片哗啦啦一阵乱响,显得信心十足。
相较于周仓的乐观,徐晃则显得沉稳许多。他抚著颌下短须,眉头微蹙,沉吟道:“主公,黄盖此人,乃江东三世老臣,素以忠勇义烈著称。当年孙策创业艰难,黄盖便多有追随,屡屡陷阵先登,身上伤痕累累。如此人物,会因一时受辱便轻易背主来降?末将总觉得……此事透着蹊跷。再者,其言周瑜苛待,军中虽有此类流言,但以此作为率众投诚的理由,未免……略显牵强。”他的分析条理清晰,目光中充满了审慎。
刘湛没有立刻表态,他的目光越过跃跃欲试的周仓和面露忧色的徐晃,投向了帐中另外两位——他们才是这场博弈真正的棋手,是大脑而非单纯的臂膀。
诸葛亮依旧是一袭月白儒衫,纤尘不染,仿佛外界的一切纷扰都无法沾染他分毫。他安静地坐在一旁,手中轻摇那柄标志性的白羽扇,眼神澄澈而平静,如同深不见底的古井,倒映著帐内的火光,却又似乎早已看穿了江雾,窥见了未来的轨迹。
而郭嘉,则完全是另一幅做派。他似乎对这场关乎数十万大军命运的讨论兴趣缺缺,正歪在旁边的软垫上,拿著一把小巧玲珑、银光闪闪的锉刀,专心致志地修理着自己本就整齐的指甲。他的姿态慵懒得像一只晒著太阳的猫,甚至还不时对着指甲轻轻吹一口气,仿佛在弹奏一曲无声的乐章。
感受到刘湛的目光,郭嘉头也不抬,懒洋洋地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刚睡醒般的沙哑和玩世不恭:“黄公覆这把年纪了,胡子都白了一大把,不在家含饴弄孙,安享晚年,还跑来玩这种诈降烧营的把戏,也不嫌累得慌,真是老当益壮,勇气可嘉啊。”他顿了顿,终于抬起眼皮,那双桃花眼中闪过一丝洞悉一切的了然,“主公,您看他那几十条船,吃水线浅得都能看见水纹了,轻飘飘的,哪像是装满了沉甸甸的粮食?倒像是塞满了蓬松的稻草、浸透了火油,就等著‘轰’一声,给咱们送温暖来了。这老小子,是把自己当成火耗子,想来烧咱们这精心打造的安乐窝呢。”
他语气轻松,甚至带着点调侃,但话语里的内容却让周仓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徐晃的眉头皱得更紧。
诸葛亮适时地接口,他的声音温和而清晰,如同清泉流淌,抚平了帐内因郭嘉惊人之语而升起的些许躁动:“奉孝兄慧眼如炬,所言不差。此确为周瑜、黄盖合谋之苦肉计无疑。其目的,便是欲借投降之名,行火攻之实。使火船得以靠近我水寨核心,趁乱纵火,引燃我连舟,乱我军阵,继而大军掩杀,一举奠定胜局。”他羽扇轻摇,继续道,“亮连日观测天象,虽以北风、西北风为主,看似于敌军火攻不利。然江上气候,瞬息万变,尤其近日云气流动诡谲,霞光隐现异色,依亮推断,今夜或明日,确有转为东南微风的可能。周瑜精通水战,必是赌此一线天时,行此险中求胜之策。”
刘湛眼中寒光一闪,如同暗夜中划过的闪电。果然如此!历史的车轮似乎并未完全偏离轨道,但细节已然不同。周瑜依旧想火攻,黄盖依旧来诈降,甚至东风也可能会来,但坐在江北中军帐内的,不再是那个可能因骄横而疏忽的曹操,而是他刘湛!更重要的是,他身边有着诸葛亮和郭嘉这两位绝顶智者,早已看穿了这其中的虚实。
“既然彼欲以火攻破我,那我等便将计就计,给他来个‘火中取栗’,反将其一军!”刘湛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诸位,有何良策,可破此局?”
诸葛亮闻言,从容起身,走到帐中那座精细描绘著赤壁两岸地形与水道的沙盘前。他手中的羽扇如同指挥棒,在魏军水寨外围虚划一圈,动作优雅而精准:“彼之火攻,关键在于火船需突入我核心水寨,引燃我主力战船集群。我可令文聘将军,暗中调动部分轻型战舰与走舸,在水寨外围险要处,如芦苇荡、江湾岔道,设下数道以粗大铁环连接的浮动铁索,水下辅以暗桩。同时,安排快艇小队,携带湿泥、沙土、挠钩,往来巡逻。”
他羽扇在沙盘上几个关键点轻轻一点,继续阐述,思路清晰如棋盘落子:“待其火船来时,前沿哨船可伴作惊慌,稍作抵抗后即后撤,放其小股火船进入我等预设的、清理过易燃物的‘火场区’。待其大部进入埋伏圈,即刻拉起铁索,启动暗桩,阻其前进,使其火船互相碰撞挤压,队形大乱。快艇则趁机上前,以湿泥沙土覆盖火焰,以挠钩推开火船,或直接以小型拍杆将其击沉、推离主航道。务必使其火势不得蔓延,无法威胁我主力。”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刘湛脸上,语气充满了成竹在胸的自信:“与此同时,我军主力战船,自今夜起,需借夜色和江雾掩护,秘密向水寨后方、上风处及几处预设的避风江湾分散停泊。各船务必备足水囊、湿毯、沙土等防火之物,士卒衣甲兵器不离身,枕戈待旦,随时听候调遣,准备出击。陆营方面,则需加强戒备,多备弓弩火箭,若敌军见我水寨火起,误以为计成,必派兵渡江来攻,届时我军便可凭借岸防之利,半渡而击,予敌重创!”
“空寨计!妙啊!”郭嘉此时已丢下了他的小锉刀,拍了拍手上并不存在的灰尘,笑嘻嘻地插话道,“孔明这是要给周瑜唱一出‘空城计’……哦不,是‘空水寨计’。咱们把窝挪一挪,再准备点‘冷水’给他那几把雄心壮志的火降降温。”他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灵动的光芒,像极了准备恶作剧得逞的少年,“另外,咱们也不能光挨打不还手,显得咱们多好欺负似的。他们不是想放火烧咱们吗?咱们也给他们准备点‘烟花’,礼尚往来嘛。”
他凑近沙盘,手指点向南岸联军水寨的几个侧后方位:“可以选派几支水性极好、胆大心细的死士,就趁著今夜这月黑风高……哦,可能有点小风,趁乱潜渡过江。不用带太多人,三五人一队即可。在其水寨外围,那些巡逻哨兵不易察觉的角落,比如废弃的栈桥下、芦苇深处,悄悄地给他埋上些密封的火油罐、硫磺包,配上延时引信。不需要多,够点燃了制造混乱,让他们也尝尝‘后院起火’的滋味就行。再让咱们岸上的投石机部队都精神点,校准好射程,他们那边一动,就往他们岸营和可能的部队集结点、登陆点猛砸石头,用最热情的方式欢迎他们来‘做客’。”
刘湛听得心领神会,嘴角不禁勾起一抹赞许的笑意。此计可谓层层反制,环环相扣,将敌人精心设计的阴谋,变成了己方扭转战局的契机。诸葛亮的布置稳妥周全,如铜墙铁壁;郭嘉的奇招则刁钻狠辣,如毒蛇出洞。这一正一奇,相得益彰。
“好!就依此计!”刘湛霍然起身,声音斩钉截铁,充满了统帅的决断力,“文聘听令!”
“末将在!”一直肃立待命的文聘大步上前,抱拳躬身。
“水寨防火、阻敌、舰队调度之事,由你全权负责!务必确保主力舰队无恙,并将突入之火船,尽可能歼灭于外围!”
“诺!”文聘声如洪钟,目光坚定如磐石,“聘在此立下军令状,必不让一船火矢,危及我主力分毫!若有不测,提头来见!”
“周仓、徐晃听令!”
“末将在!”周仓和徐晃同时踏前一步,甲胄铿锵。
“陆营防御,弓弩准备,半渡而击之重任,交由你二人!务必让敢于登岸之敌,有来无回!”
“末将得令!”两员猛将轰然应诺,周仓满脸兴奋,徐晃则沉稳领命。
“奉孝!”
“在呢,主公。”郭嘉依旧是那副懒洋洋的样子,但眼神却锐利起来。
“派遣死士、布置‘烟花’之事,由你全权安排。务必小心,确保勇士们能全身而退。”
“主公放心,”郭嘉笑嘻嘻地一拱手,“嘉一定把这场‘烟火晚会’安排得热热闹闹,保管让周郎终身难忘。”
“孔明!”
“亮在。”诸葛亮躬身施礼。
“你继续密切关注天象,若有丝毫变化,无论吉凶,立刻来报!我军行动,皆系于天时之准确判断!”
“亮,遵命。”诸葛亮郑重回应,眼神中充满了了然与责任。
命令既下,整个魏军大营,立刻像一部精密的机器,开始高速且无声地运转起来。表面上,营寨依旧旌旗招展,炊烟袅袅,哨兵巡逻的步伐依旧沉稳,甚至对岸的探子还能看到一些军官在码头指指点点,似乎正在热烈讨论如何接收降船和物资,一派毫无防备、喜迎“王师”的景象。
然而,在这平静的表象之下,暗流汹涌。
夜色如同浓墨般浸染了天空和江面,仅有稀疏的星子透过云隙,投下微弱的光芒。江雾愈发浓重,仿佛为这场秘密调动提供了绝佳的帷幕。
文聘亲自坐镇水寨指挥,一道道命令通过旗语和快马悄无声息地传递下去。一队队轻型战船和走舸,如同暗夜中的幽灵,悄无声息地滑入预定位置。水手和工兵们喊着低沉的号子,将粗大的、连接著铁环的铁索沉入水中,又在关键水域打下暗桩。每一道铁索的放下,都仿佛在江中织就了一张死亡之网。
与此同时,庞大的魏军主力舰队开始行动。巨大的楼船、灵活的艨艟,在经验丰富的老舵手操控下,利用桨力,避开可能的水下障碍,缓缓驶离了原本密集停泊的核心水寨区域。它们像一群沉默的巨兽,借著夜色和地形的掩护,分散隐没到上游的避风江湾、水寨后方的安全地带。船上,士兵们紧张而有序地检查著防火设施,将一桶桶水、一袋袋沙土摆放在顺手的位置,用湿毯覆盖住关键的帆索和木制结构。没有人高声喧哗,只有压抑的呼吸声、轻微的脚步声和器物碰撞声,混合在江风的呜咽与水流声中,形成一种奇特的、令人心悸的背景音。
陆营方面,周仓和徐晃亲自巡视防线。一排排弓弩手被加强到前沿,箭垛后面堆满了箭矢,尤其是箭头裹着浸油麻布的火箭。壕沟被加深,鹿砦被加固。士兵们默默擦拭著手中的刀剑,眼神在黑暗中闪烁著警惕与战意。
另一边,郭嘉挑选的数十名水性极佳的死士,已经准备就绪。他们大多是来自洞庭湖或巢湖的水匪出身,被收编后因其出色的本领得到重用。此刻,他们脸上涂抹着混合了锅底灰和油彩的伪装,只露出一双双精光四射的眼睛。身上穿着紧身水靠,背负着特制的、密封良好的皮囊,里面装满了火油、硫磺等引火之物,以及用于潜渡的芦苇杆。郭嘉没有多说什么鼓舞士气的话,只是每人赏了一碗滚烫的烈酒,用力拍了拍他们的肩膀。死士们默默饮尽酒水,将碗一摔,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地滑入冰冷刺骨的江水,向着南岸联军水寨的方向潜去。他们的动作轻盈得像水獭,很快便消失在黑暗的江水中,连水花都微不可查。
而对岸的联军大营,同样笼罩在一种极致的、混合著紧张、期盼与不安的氛围中。
周瑜站在赤壁山崖之上,这里是他最喜欢俯瞰全局的地方。凛冽的江风吹动他白色的战袍,猎猎作响,仿佛一面不屈的旗帜。他俊美的面容上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孤注一掷的决绝和自信。他遥望北岸那看似毫无防备、灯火通明的魏军水寨,眼神锐利如即将扑击的鹰隼。
鲁肃立于其侧,眉头紧锁,双手不安地交握在一起,指尖因用力而微微发白。“公瑾,”他最终还是忍不住开口,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忧虑,“黄老将军此去,如同投身虎口,凶险万分。万一……万一魏军识破此计,老将军他……”
周瑜没有回头,目光依旧牢牢锁定北方,语气斩钉截铁,不容置疑:“子敬放心!刘湛虽非庸主,但其人连番胜仗,麾下北军更是骄气已生,视我南人如无物。黄老将军威望素著,此番受辱来投,正合其招降纳叛、瓦解我军之心意,他们必视此为天赐良机,岂会轻易疑之?即便有人进言,刘湛在志得意满之下,也未必肯听!”他顿了顿,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仿佛要将那即将到来的胜利气息吸入肺中,“更何况,我连日观测,今夜子时过后,必有东南风起!此乃天助我也!绝非人力可违!只要东风一起,黄老将军火船顺势而入,北军水寨连舟锁船,必成一片滔天火海!届时,刘备军从陆路进攻其侧翼,我亲率水军全军压上,趁乱猛攻,必可一举大破刘湛,奠定江南百年基业!”
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提高,带着一种感染人心的魔力,连鲁肃似乎都被这份自信所感染,紧绷的脸色稍稍缓和了一些。
周瑜猛地抽出腰间佩剑,剑身在稀薄的星光下反射出冰冷的寒芒,直指江北,声音如同金石交击,在悬崖上回荡:“天佑江东!传令黄盖,依计行事,待东风起,即刻点火!全军出击!”
南岸水寨中,黄盖的舰队早已准备就绪。士兵们屏息凝神,等待著最终的信号。他们看着为首斗舰上那位须发皆白的老将军,看着他单薄的旧袍在风中鼓荡,心中充满了敬佩与悲壮。没有人说话,只有江水拍打船身的声音和风掠过桅杆的呼啸。
时间在煎熬中一点点流逝。
夜色渐深,浓得化不开。江面上的风似乎也倦了,原本凛冽的北风逐渐减弱,最终几乎完全停滞。天地间陷入一种诡异的宁静,仿佛连长江都屏住了呼吸。
然后,到了子时左右。
一丝微弱的气流开始扰动停滞的旗帜。起初只是若有若无,但渐渐地,那气流变得清晰起来,带着江水的湿气,吹拂在脸上,方向赫然是——东南!
风来了!虽然是微风,但方向确凿无疑!
联军大营中,压抑已久的情绪瞬间被点燃!无数士卒忍不住低声欢呼,军官们努力维持著秩序,但脸上也洋溢着兴奋与激动。
周瑜站在山崖上,感受著那扑面而来的、带着湿暖气息的东南风,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璀璨光芒,仿佛两颗寒星。他一直紧绷的身体微微放松,嘴角勾起一抹胜利在望的微笑。天时,终于站在了他这一边!
“东风!是东风!”
“天佑江东!此战必胜!”
欢呼声如同潮水般在南岸蔓延。
“点火!进军!”周瑜手中的宝剑狠狠劈下,声音穿透风声,传令兵飞奔而去,将这道决定无数人命运的命令传达到黄盖舰队。
南岸水寨中,看到约定的火信号升起,黄盖舰队立刻行动!士兵们用颤抖而坚定的手,迅速点燃了堆满干柴、芦苇、火油、硫磺等猛烈引火之物的船只。火焰几乎是瞬间就腾跃而起,发出“噼啪”的爆响,贪婪地吞噬著干燥的木材和帆布,将周围的一切映照得如同白昼。跳动的火舌映照著黄盖坚毅而苍老的面庞,他最后望了一眼南岸,随即在亲兵的护卫下,和点燃火船的士兵们一起,迅速跳上紧随其后的小艇,奋力划向后方。
数十艘火船,失去了操控,如同一条条被激怒的、咆哮的火龙,挣脱了束缚,借助那越来越明显的东南风势,速度越来越快,疯狂地、义无反顾地冲向看似毫无防备的魏军水寨!江面被映得通红,火光倒映在水中,仿佛整条长江全都在燃烧。那景象,壮观而惨烈,充满了毁灭的美感。
“火!火船来了!江东军的火船来了!”“快跑啊!”“敲警钟!快敲警钟!”
江北魏军水寨外围,响起了早已排练好的、“惊慌失措”的呐喊和急促的警钟声。一些外围的哨船伴作混乱,有的象征性地射了几支无关痛痒的火箭,有的则慌乱地调转船头,向水寨内“逃窜”,表演得淋漓尽致,充分展现了一支被“奇袭”的军队应有的“狼狈”。
站在山崖上的周瑜,看到这一幕,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北军水寨在火海中化为灰烬,看到了胜利女神的微笑。
然而,预想中火船势如破竹、直插核心,引燃连绵舰队的景象,并未完全出现。
当先头的几艘火船,凭借风势,顺利闯过看似稀疏的抵抗,突入水寨前沿时,异变陡生!
“轰隆!”
“咔嚓!”
黑暗的江面下,仿佛有巨龙苏醒,数道粗大无比、上面布满尖锐铁刺的浮动铁索,被岸上埋伏的绞盘猛地拉起,如同拦路的巨蟒,骤然横亘在火船前进的道路上!后续正借助风势猛冲而来的火船根本来不及转向,纷纷猛烈地撞上这些铁索!
剧烈的碰撞声、木材断裂声不绝于耳。有的火船被铁索直接拦停,船体扭曲;有的则因为惯性侧翻,燃著熊熊烈火的船体倒入江中,激起冲天水汽;更多的火船则互相碰撞挤压在一起,瞬间乱成一团,前进的势头被硬生生遏制!原本整齐冲锋的火龙阵,此刻变成了一团在狭窄水域内互相焚烧、挣扎的火焰牢笼!
与此同时,早已埋伏在芦苇荡和隐蔽快艇上的魏军水手们呐喊着出击了。他们用长长的挠钩奋力推开靠近本方寨栅或未受阻碍通道的火船,或将大袋的湿泥、沙土准确地抛洒在燃烧最猛烈的船体上,发出“嗤嗤”的声响,火焰随之黯淡。更有准备好的小型拍杆,由力士操纵,狠狠砸向那些被铁索困住的火船,将它们彻底击碎或推离主航道。
虽然仍有少数几艘火船侥幸突破了第一道甚至第二道铁索障碍,成功地引燃了魏军一些外围的、看似重要的警戒船只、部分木质寨栅和栈桥,冲天的火光在江面上蔓延开来,映得夜空一片血红,看起来战况激烈,但明眼人都能看出,这火势远未达到联军预期的、如瘟疫般瞬间席卷整个水寨、吞噬所有主力战船的程度!火势被有效地限制在了外围区域,并且正在被魏军有组织地扑救、隔离。
“怎么回事?!那是什么?铁索?他们……他们早有准备?!”南岸,周瑜脸上那自信满满的笑容瞬间凝固,如同被冰封。他难以置信地瞪大了眼睛,身体前倾,几乎要扑出悬崖,死死盯著北岸那片虽然起火,却并未陷入彻底混乱,反而在火光映照下显露出井然有序的防御和反击的魏军水寨。一种冰冷的、名为“绝望”的恐惧,如同毒蛇般,第一次悄无声息地缠上了他的心脏。
就在这时,更让联军上下魂飞魄散的事情发生了。
北岸魏军陆营方向,突然响起了震天动地的战鼓声!那鼓声沉稳、有力,充满了力量感和杀伐之气,绝非仓促遇袭所能发出。紧接着,无数点炽热的红光从岸上升起,如同逆流的火红色暴雨,划破夜空,精准地覆盖了联军预定的几处主要登陆点!那是密集的火箭!试图趁乱渡江发起陆路攻击的刘备军先头部队,还没来得及靠岸,就被这突如其来的猛烈箭雨覆盖,木制的小船瞬间被点燃,士兵们惨叫着跌落冰冷的江水,登陆行动遭到了迎头痛击,被死死压制在江边,无法前进半步!
同时,更让周瑜心胆俱裂的是,那些原本应该葬身火海或者陷入混乱的魏军主力舰队,竟然从水寨后方、上游的避风处,如同鬼魅般井然有序地驶了出来!它们并未冲向起火的前寨去救火,而是兵分两路,如同张开的两只巨大而有力的钢铁翅膀,沿着江岸,以攻击阵型,毫不留情地向南岸联军水寨的方向压迫过来!帆桨并举,气势汹汹!
更有一支装备极其精良、速度飞快的魏军突击舰队,在大将文聘的亲自指挥下,竟然逆著那微弱但确实存在的东南风,完全依靠强大的桨力,如同离弦之箭,悍然冲向了因释放火船而阵型有些散乱、正目瞪口呆看着江北剧变的联军水军前锋!
“中计了!我们中计了!”周瑜瞬间明白了一切,脸色变得惨白如纸,没有一丝血色,握剑的手因为过度用力而指节发白,微微颤抖,“刘湛……他早就看破了!他早有防备!他从一开始就知道这是苦肉计!他知道东风会来!他什么都知道了!”巨大的挫败感和难以置信的震惊,如同重锤狠狠砸在他的胸口,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他赖以取胜的奇谋,他赌上一切的东风,在对方更高一等的谋略和更充分的准备面前,显得如此可笑,如此不堪一击!
鲁肃在一旁,亦是骇然失色,嘴唇哆嗦著,几乎说不出完整的句子:“公瑾!快!快令各部稳住阵脚!收拢部队!防止……防止魏军趁势反击啊!”
然而,混乱一旦开始,就如同堤坝的裂痕,迅速蔓延,难以遏制。
火攻失利的挫败感,魏军早有准备带来的巨大心理冲击,以及对方舰队逆风反击所展现出的强悍战斗力与严整军容,让联军士卒从云端瞬间跌落深渊,产生了极大的恐慌和混乱。尤其是水军,看到文聘舰队气势汹汹地扑来,许多船只下意识地就开始后退,阵型变得更加散乱。
就在这混乱当口,仿佛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联军水寨的侧后方,几个不起眼的角落——比如一处堆放废旧缆绳的码头,一片茂密的芦苇丛,突然接二连三地冒起了浓烟和火光!虽然火势一开始并不算很大,但在这种军心浮动的时刻,任何一点火星都足以引爆恐慌!
“不好啦!魏军细作放火啦!”
“后院起火啦!快跑啊!”
“我们被包围了!”
凄厉的呐喊声在联军水寨中响起,如同瘟疫般传播,进一步加剧了恐慌和混乱。士兵们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撞,军官们声嘶力竭地呼喊,也难以迅速稳定局面。
与此同时,江北岸,魏军中军望楼之上。
刘湛在诸葛亮、郭嘉、贾诩等一众谋士武将的簇拥下,登高望远。望著江面上那片被有效控制在预设区域、如同困兽般徒劳燃烧的火势,望著己方舰队开始反压、如同巨钳般合围南岸的雄壮景象,望著对岸联军水寨中升起的、象征著混乱与失败的浓烟与零星火光,刘湛的嘴角,终于缓缓勾起了一抹掌控全局、胜券在握的微笑。那笑容中,有释然,有自信,更有一种天下在握的从容。
“孔明,奉孝,”他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此战,已胜券在握。”他的目光掠过江面,仿佛看到了那个站在南岸山崖上、此刻必然心如死灰的俊美都督,“周郎妙计安天下,可惜啊可惜……他赌的是天时,借的是东风。而孤,”刘湛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种睥睨天下的霸气,“靠的是人事,凭的是谋略!东风非借乃谋!”
郭嘉嘿嘿一笑,习惯性地又想摸出他的小锉刀,但看了看场合又忍住了,他望著对岸那片越来越大的混乱,语气轻松得像是在点评一场戏:“主公,咱们这盆‘冷水’,浇得可是够及时、够透心凉的。这下,心高气傲的周郎怕不是要气得当场吐血三升,后悔小看了天下英雄。他那‘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美梦,算是做到头喽。”
诸葛亮羽扇依旧在轻摇,目光沉静地望向东南方那依旧在努力吹送,却已然无法改变战局的微风,淡淡道:“天象虽变,莫测高深,然人谋更深,可夺天工。此战之后,长江天险,于我大军而言,形同虚设。横扫江南,鼎定天下,指日可待。”
江风依旧在吹拂,带着硝烟、焦糊味和隐隐的血腥气。火光映照著江水,泛著诡异的红晕,仿佛巨龙受伤流出的血液。攻守之势,已然彻底逆转。
这种令人窒息的平静,终于在一个雾气略显稀薄的午后被打破了。
江北魏军水寨,最前沿的瞭望塔上。
哨兵王狗蛋是个入伍不到半年的新兵,来自中原腹地,连大一点的河都没见过几条,更别提如此浩瀚奔腾的大江了。他紧紧裹着略显宽大的号衣,抱着长戟,努力瞪大因缺乏睡眠而布满血丝的眼睛,履行著自己“千里眼”的职责。江风像刀子一样刮过他的脸颊,他吸了吸快要冻僵的鼻子,心里默默念叨着老家灶台里烤红薯的香甜温暖。
就在这时,他的视线捕捉到了南岸的异动。
起初只是几个模糊的黑点,像是不小心滴在灰色绢布上的墨滴。但很快,黑点变大,轮廓逐渐清晰——是船!数十艘战船,正依次驶出联军水寨的闸门!
王狗蛋的心猛地一跳,困倦瞬间飞到了九霄云外。他下意识地就想敲响警钟,但手臂刚抬起来,却又僵住了。因为他发现,这些船的行进方式太奇怪了。它们没有像往常演练或小规模冲突时那样,迅捷地展开攻击阵型,反而显得……笨拙,迟缓,仿佛每条船都吃水异常,或者在泥沼中挣扎。更让他瞳孔收缩的是,那些船的船头上,竟然……竟然都挂起了醒目的白旗!
投降?江东军要来投降?
王狗蛋用力揉了揉眼睛,几乎以为自己出现了幻觉。他趴在栏杆上,半个身子都探了出去,死死盯住那支诡异的船队。只见为首一艘体型较大的斗舰,船头立著一人。因距离尚远,面貌看不真切,只能依稀辨出那人身形魁梧,却未著甲胄,只穿着一件单薄的旧袍,花白的须发在江风中肆意飞扬,透著一股难以言说的萧索与悲凉。
船只缓缓驶入弓箭射程的边缘,那个苍老却中气十足、借助水波奇妙地传得很远的声音,清晰地送入了北岸每一个竖起耳朵的人心中:
“罪将黄盖,参见魏公!周瑜小儿,竖子不足与谋!刚愎自用,苛待功臣,轻贤慢士!盖追随孙氏三代,历仕伯符、仲谋,大小百余战,屡立汗马功劳,今竟因小过受此杖责屈辱,众将皆为之寒心!此等心胸狭隘之主,岂是明君之相?盖心实不甘!愿弃暗投明,率部归降魏公,以效犬马之劳!特献上粮船二十艘,以表诚意,船上皆满载江东稻米,望魏公开恩纳降!”
声音悲怆,带着老将末路的沉痛与决绝,在空旷的江面上回荡,每一个字都敲打在听闻者的心坎上。
消息如同燎原的野火,又像插上了翅膀的瘟神,以惊人的速度传遍了整个魏军水陆大营。
“听说了吗?江东的黄盖老将军来降了!”
“黄盖?可是那个江东猛虎孙文台时代就叱咤风云的老将?”
“正是他!连这样的三世老臣都被周瑜逼反了,看来江东气数已尽啊!”
“还带来了二十艘粮船!这下咱们的粮草更充裕了!”
“天佑大魏!此战必胜!”
普通士卒们兴奋地交头接耳,脸上洋溢着惊喜和期待,连日来因对峙而产生的焦虑似乎都消散了不少。一些中下层军官也摩拳擦掌,已经开始盘算著接收降卒、清点物资的功劳了。营寨之中,原本肃杀的气氛竟凭空生出了几分躁动的欢愉。
然而,在这片看似“普天同庆”的喧嚣之下,中军大帐内的气氛,却如同暴风雨前的海面,平静中蕴含着极致的压抑与风暴。
大帐内,炭火烧得正旺,驱散了江边的寒意,却驱不散弥漫在几位核心人物之间的凝重。刘湛端坐在主位之上,身姿挺拔,手指无意识地敲击著紫檀木案几的边缘,发出规律的“笃笃”声。他面色平静,唯有那双深邃的眼眸中,不时掠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显示出他内心并非毫无波澜。
“黄盖投降?”率先打破沉默的是周仓。这位黑塔般的猛将咧开大嘴,露出一口白牙,兴奋地搓著蒲扇般的大手,声音洪亮得震得帐顶的灰尘似乎都在簌簌下落,“主公,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黄盖在江东军中威望极高,他这一来,好比砍断了周瑜小儿的左膀右臂!必定能让江东军心涣散,士气大跌!末将愿带一队人马,前去接应黄老将军,保证万无一失!”他说著,还用力拍了拍胸膛,铠甲叶片哗啦啦一阵乱响,显得信心十足。
相较于周仓的乐观,徐晃则显得沉稳许多。他抚著颌下短须,眉头微蹙,沉吟道:“主公,黄盖此人,乃江东三世老臣,素以忠勇义烈著称。当年孙策创业艰难,黄盖便多有追随,屡屡陷阵先登,身上伤痕累累。如此人物,会因一时受辱便轻易背主来降?末将总觉得……此事透着蹊跷。再者,其言周瑜苛待,军中虽有此类流言,但以此作为率众投诚的理由,未免……略显牵强。”他的分析条理清晰,目光中充满了审慎。
刘湛没有立刻表态,他的目光越过跃跃欲试的周仓和面露忧色的徐晃,投向了帐中另外两位——他们才是这场博弈真正的棋手,是大脑而非单纯的臂膀。
诸葛亮依旧是一袭月白儒衫,纤尘不染,仿佛外界的一切纷扰都无法沾染他分毫。他安静地坐在一旁,手中轻摇那柄标志性的白羽扇,眼神澄澈而平静,如同深不见底的古井,倒映著帐内的火光,却又似乎早已看穿了江雾,窥见了未来的轨迹。
而郭嘉,则完全是另一幅做派。他似乎对这场关乎数十万大军命运的讨论兴趣缺缺,正歪在旁边的软垫上,拿著一把小巧玲珑、银光闪闪的锉刀,专心致志地修理着自己本就整齐的指甲。他的姿态慵懒得像一只晒著太阳的猫,甚至还不时对着指甲轻轻吹一口气,仿佛在弹奏一曲无声的乐章。
感受到刘湛的目光,郭嘉头也不抬,懒洋洋地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刚睡醒般的沙哑和玩世不恭:“黄公覆这把年纪了,胡子都白了一大把,不在家含饴弄孙,安享晚年,还跑来玩这种诈降烧营的把戏,也不嫌累得慌,真是老当益壮,勇气可嘉啊。”他顿了顿,终于抬起眼皮,那双桃花眼中闪过一丝洞悉一切的了然,“主公,您看他那几十条船,吃水线浅得都能看见水纹了,轻飘飘的,哪像是装满了沉甸甸的粮食?倒像是塞满了蓬松的稻草、浸透了火油,就等著‘轰’一声,给咱们送温暖来了。这老小子,是把自己当成火耗子,想来烧咱们这精心打造的安乐窝呢。”
他语气轻松,甚至带着点调侃,但话语里的内容却让周仓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徐晃的眉头皱得更紧。
诸葛亮适时地接口,他的声音温和而清晰,如同清泉流淌,抚平了帐内因郭嘉惊人之语而升起的些许躁动:“奉孝兄慧眼如炬,所言不差。此确为周瑜、黄盖合谋之苦肉计无疑。其目的,便是欲借投降之名,行火攻之实。使火船得以靠近我水寨核心,趁乱纵火,引燃我连舟,乱我军阵,继而大军掩杀,一举奠定胜局。”他羽扇轻摇,继续道,“亮连日观测天象,虽以北风、西北风为主,看似于敌军火攻不利。然江上气候,瞬息万变,尤其近日云气流动诡谲,霞光隐现异色,依亮推断,今夜或明日,确有转为东南微风的可能。周瑜精通水战,必是赌此一线天时,行此险中求胜之策。”
刘湛眼中寒光一闪,如同暗夜中划过的闪电。果然如此!历史的车轮似乎并未完全偏离轨道,但细节已然不同。周瑜依旧想火攻,黄盖依旧来诈降,甚至东风也可能会来,但坐在江北中军帐内的,不再是那个可能因骄横而疏忽的曹操,而是他刘湛!更重要的是,他身边有着诸葛亮和郭嘉这两位绝顶智者,早已看穿了这其中的虚实。
“既然彼欲以火攻破我,那我等便将计就计,给他来个‘火中取栗’,反将其一军!”刘湛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诸位,有何良策,可破此局?”
诸葛亮闻言,从容起身,走到帐中那座精细描绘著赤壁两岸地形与水道的沙盘前。他手中的羽扇如同指挥棒,在魏军水寨外围虚划一圈,动作优雅而精准:“彼之火攻,关键在于火船需突入我核心水寨,引燃我主力战船集群。我可令文聘将军,暗中调动部分轻型战舰与走舸,在水寨外围险要处,如芦苇荡、江湾岔道,设下数道以粗大铁环连接的浮动铁索,水下辅以暗桩。同时,安排快艇小队,携带湿泥、沙土、挠钩,往来巡逻。”
他羽扇在沙盘上几个关键点轻轻一点,继续阐述,思路清晰如棋盘落子:“待其火船来时,前沿哨船可伴作惊慌,稍作抵抗后即后撤,放其小股火船进入我等预设的、清理过易燃物的‘火场区’。待其大部进入埋伏圈,即刻拉起铁索,启动暗桩,阻其前进,使其火船互相碰撞挤压,队形大乱。快艇则趁机上前,以湿泥沙土覆盖火焰,以挠钩推开火船,或直接以小型拍杆将其击沉、推离主航道。务必使其火势不得蔓延,无法威胁我主力。”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刘湛脸上,语气充满了成竹在胸的自信:“与此同时,我军主力战船,自今夜起,需借夜色和江雾掩护,秘密向水寨后方、上风处及几处预设的避风江湾分散停泊。各船务必备足水囊、湿毯、沙土等防火之物,士卒衣甲兵器不离身,枕戈待旦,随时听候调遣,准备出击。陆营方面,则需加强戒备,多备弓弩火箭,若敌军见我水寨火起,误以为计成,必派兵渡江来攻,届时我军便可凭借岸防之利,半渡而击,予敌重创!”
“空寨计!妙啊!”郭嘉此时已丢下了他的小锉刀,拍了拍手上并不存在的灰尘,笑嘻嘻地插话道,“孔明这是要给周瑜唱一出‘空城计’……哦不,是‘空水寨计’。咱们把窝挪一挪,再准备点‘冷水’给他那几把雄心壮志的火降降温。”他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灵动的光芒,像极了准备恶作剧得逞的少年,“另外,咱们也不能光挨打不还手,显得咱们多好欺负似的。他们不是想放火烧咱们吗?咱们也给他们准备点‘烟花’,礼尚往来嘛。”
他凑近沙盘,手指点向南岸联军水寨的几个侧后方位:“可以选派几支水性极好、胆大心细的死士,就趁著今夜这月黑风高……哦,可能有点小风,趁乱潜渡过江。不用带太多人,三五人一队即可。在其水寨外围,那些巡逻哨兵不易察觉的角落,比如废弃的栈桥下、芦苇深处,悄悄地给他埋上些密封的火油罐、硫磺包,配上延时引信。不需要多,够点燃了制造混乱,让他们也尝尝‘后院起火’的滋味就行。再让咱们岸上的投石机部队都精神点,校准好射程,他们那边一动,就往他们岸营和可能的部队集结点、登陆点猛砸石头,用最热情的方式欢迎他们来‘做客’。”
刘湛听得心领神会,嘴角不禁勾起一抹赞许的笑意。此计可谓层层反制,环环相扣,将敌人精心设计的阴谋,变成了己方扭转战局的契机。诸葛亮的布置稳妥周全,如铜墙铁壁;郭嘉的奇招则刁钻狠辣,如毒蛇出洞。这一正一奇,相得益彰。
“好!就依此计!”刘湛霍然起身,声音斩钉截铁,充满了统帅的决断力,“文聘听令!”
“末将在!”一直肃立待命的文聘大步上前,抱拳躬身。
“水寨防火、阻敌、舰队调度之事,由你全权负责!务必确保主力舰队无恙,并将突入之火船,尽可能歼灭于外围!”
“诺!”文聘声如洪钟,目光坚定如磐石,“聘在此立下军令状,必不让一船火矢,危及我主力分毫!若有不测,提头来见!”
“周仓、徐晃听令!”
“末将在!”周仓和徐晃同时踏前一步,甲胄铿锵。
“陆营防御,弓弩准备,半渡而击之重任,交由你二人!务必让敢于登岸之敌,有来无回!”
“末将得令!”两员猛将轰然应诺,周仓满脸兴奋,徐晃则沉稳领命。
“奉孝!”
“在呢,主公。”郭嘉依旧是那副懒洋洋的样子,但眼神却锐利起来。
“派遣死士、布置‘烟花’之事,由你全权安排。务必小心,确保勇士们能全身而退。”
“主公放心,”郭嘉笑嘻嘻地一拱手,“嘉一定把这场‘烟火晚会’安排得热热闹闹,保管让周郎终身难忘。”
“孔明!”
“亮在。”诸葛亮躬身施礼。
“你继续密切关注天象,若有丝毫变化,无论吉凶,立刻来报!我军行动,皆系于天时之准确判断!”
“亮,遵命。”诸葛亮郑重回应,眼神中充满了了然与责任。
命令既下,整个魏军大营,立刻像一部精密的机器,开始高速且无声地运转起来。表面上,营寨依旧旌旗招展,炊烟袅袅,哨兵巡逻的步伐依旧沉稳,甚至对岸的探子还能看到一些军官在码头指指点点,似乎正在热烈讨论如何接收降船和物资,一派毫无防备、喜迎“王师”的景象。
然而,在这平静的表象之下,暗流汹涌。
夜色如同浓墨般浸染了天空和江面,仅有稀疏的星子透过云隙,投下微弱的光芒。江雾愈发浓重,仿佛为这场秘密调动提供了绝佳的帷幕。
文聘亲自坐镇水寨指挥,一道道命令通过旗语和快马悄无声息地传递下去。一队队轻型战船和走舸,如同暗夜中的幽灵,悄无声息地滑入预定位置。水手和工兵们喊着低沉的号子,将粗大的、连接著铁环的铁索沉入水中,又在关键水域打下暗桩。每一道铁索的放下,都仿佛在江中织就了一张死亡之网。
与此同时,庞大的魏军主力舰队开始行动。巨大的楼船、灵活的艨艟,在经验丰富的老舵手操控下,利用桨力,避开可能的水下障碍,缓缓驶离了原本密集停泊的核心水寨区域。它们像一群沉默的巨兽,借著夜色和地形的掩护,分散隐没到上游的避风江湾、水寨后方的安全地带。船上,士兵们紧张而有序地检查著防火设施,将一桶桶水、一袋袋沙土摆放在顺手的位置,用湿毯覆盖住关键的帆索和木制结构。没有人高声喧哗,只有压抑的呼吸声、轻微的脚步声和器物碰撞声,混合在江风的呜咽与水流声中,形成一种奇特的、令人心悸的背景音。
陆营方面,周仓和徐晃亲自巡视防线。一排排弓弩手被加强到前沿,箭垛后面堆满了箭矢,尤其是箭头裹着浸油麻布的火箭。壕沟被加深,鹿砦被加固。士兵们默默擦拭著手中的刀剑,眼神在黑暗中闪烁著警惕与战意。
另一边,郭嘉挑选的数十名水性极佳的死士,已经准备就绪。他们大多是来自洞庭湖或巢湖的水匪出身,被收编后因其出色的本领得到重用。此刻,他们脸上涂抹着混合了锅底灰和油彩的伪装,只露出一双双精光四射的眼睛。身上穿着紧身水靠,背负着特制的、密封良好的皮囊,里面装满了火油、硫磺等引火之物,以及用于潜渡的芦苇杆。郭嘉没有多说什么鼓舞士气的话,只是每人赏了一碗滚烫的烈酒,用力拍了拍他们的肩膀。死士们默默饮尽酒水,将碗一摔,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地滑入冰冷刺骨的江水,向着南岸联军水寨的方向潜去。他们的动作轻盈得像水獭,很快便消失在黑暗的江水中,连水花都微不可查。
而对岸的联军大营,同样笼罩在一种极致的、混合著紧张、期盼与不安的氛围中。
周瑜站在赤壁山崖之上,这里是他最喜欢俯瞰全局的地方。凛冽的江风吹动他白色的战袍,猎猎作响,仿佛一面不屈的旗帜。他俊美的面容上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孤注一掷的决绝和自信。他遥望北岸那看似毫无防备、灯火通明的魏军水寨,眼神锐利如即将扑击的鹰隼。
鲁肃立于其侧,眉头紧锁,双手不安地交握在一起,指尖因用力而微微发白。“公瑾,”他最终还是忍不住开口,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忧虑,“黄老将军此去,如同投身虎口,凶险万分。万一……万一魏军识破此计,老将军他……”
周瑜没有回头,目光依旧牢牢锁定北方,语气斩钉截铁,不容置疑:“子敬放心!刘湛虽非庸主,但其人连番胜仗,麾下北军更是骄气已生,视我南人如无物。黄老将军威望素著,此番受辱来投,正合其招降纳叛、瓦解我军之心意,他们必视此为天赐良机,岂会轻易疑之?即便有人进言,刘湛在志得意满之下,也未必肯听!”他顿了顿,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仿佛要将那即将到来的胜利气息吸入肺中,“更何况,我连日观测,今夜子时过后,必有东南风起!此乃天助我也!绝非人力可违!只要东风一起,黄老将军火船顺势而入,北军水寨连舟锁船,必成一片滔天火海!届时,刘备军从陆路进攻其侧翼,我亲率水军全军压上,趁乱猛攻,必可一举大破刘湛,奠定江南百年基业!”
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提高,带着一种感染人心的魔力,连鲁肃似乎都被这份自信所感染,紧绷的脸色稍稍缓和了一些。
周瑜猛地抽出腰间佩剑,剑身在稀薄的星光下反射出冰冷的寒芒,直指江北,声音如同金石交击,在悬崖上回荡:“天佑江东!传令黄盖,依计行事,待东风起,即刻点火!全军出击!”
南岸水寨中,黄盖的舰队早已准备就绪。士兵们屏息凝神,等待著最终的信号。他们看着为首斗舰上那位须发皆白的老将军,看着他单薄的旧袍在风中鼓荡,心中充满了敬佩与悲壮。没有人说话,只有江水拍打船身的声音和风掠过桅杆的呼啸。
时间在煎熬中一点点流逝。
夜色渐深,浓得化不开。江面上的风似乎也倦了,原本凛冽的北风逐渐减弱,最终几乎完全停滞。天地间陷入一种诡异的宁静,仿佛连长江都屏住了呼吸。
然后,到了子时左右。
一丝微弱的气流开始扰动停滞的旗帜。起初只是若有若无,但渐渐地,那气流变得清晰起来,带着江水的湿气,吹拂在脸上,方向赫然是——东南!
风来了!虽然是微风,但方向确凿无疑!
联军大营中,压抑已久的情绪瞬间被点燃!无数士卒忍不住低声欢呼,军官们努力维持著秩序,但脸上也洋溢着兴奋与激动。
周瑜站在山崖上,感受著那扑面而来的、带着湿暖气息的东南风,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璀璨光芒,仿佛两颗寒星。他一直紧绷的身体微微放松,嘴角勾起一抹胜利在望的微笑。天时,终于站在了他这一边!
“东风!是东风!”
“天佑江东!此战必胜!”
欢呼声如同潮水般在南岸蔓延。
“点火!进军!”周瑜手中的宝剑狠狠劈下,声音穿透风声,传令兵飞奔而去,将这道决定无数人命运的命令传达到黄盖舰队。
南岸水寨中,看到约定的火信号升起,黄盖舰队立刻行动!士兵们用颤抖而坚定的手,迅速点燃了堆满干柴、芦苇、火油、硫磺等猛烈引火之物的船只。火焰几乎是瞬间就腾跃而起,发出“噼啪”的爆响,贪婪地吞噬著干燥的木材和帆布,将周围的一切映照得如同白昼。跳动的火舌映照著黄盖坚毅而苍老的面庞,他最后望了一眼南岸,随即在亲兵的护卫下,和点燃火船的士兵们一起,迅速跳上紧随其后的小艇,奋力划向后方。
数十艘火船,失去了操控,如同一条条被激怒的、咆哮的火龙,挣脱了束缚,借助那越来越明显的东南风势,速度越来越快,疯狂地、义无反顾地冲向看似毫无防备的魏军水寨!江面被映得通红,火光倒映在水中,仿佛整条长江全都在燃烧。那景象,壮观而惨烈,充满了毁灭的美感。
“火!火船来了!江东军的火船来了!”“快跑啊!”“敲警钟!快敲警钟!”
江北魏军水寨外围,响起了早已排练好的、“惊慌失措”的呐喊和急促的警钟声。一些外围的哨船伴作混乱,有的象征性地射了几支无关痛痒的火箭,有的则慌乱地调转船头,向水寨内“逃窜”,表演得淋漓尽致,充分展现了一支被“奇袭”的军队应有的“狼狈”。
站在山崖上的周瑜,看到这一幕,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北军水寨在火海中化为灰烬,看到了胜利女神的微笑。
然而,预想中火船势如破竹、直插核心,引燃连绵舰队的景象,并未完全出现。
当先头的几艘火船,凭借风势,顺利闯过看似稀疏的抵抗,突入水寨前沿时,异变陡生!
“轰隆!”
“咔嚓!”
黑暗的江面下,仿佛有巨龙苏醒,数道粗大无比、上面布满尖锐铁刺的浮动铁索,被岸上埋伏的绞盘猛地拉起,如同拦路的巨蟒,骤然横亘在火船前进的道路上!后续正借助风势猛冲而来的火船根本来不及转向,纷纷猛烈地撞上这些铁索!
剧烈的碰撞声、木材断裂声不绝于耳。有的火船被铁索直接拦停,船体扭曲;有的则因为惯性侧翻,燃著熊熊烈火的船体倒入江中,激起冲天水汽;更多的火船则互相碰撞挤压在一起,瞬间乱成一团,前进的势头被硬生生遏制!原本整齐冲锋的火龙阵,此刻变成了一团在狭窄水域内互相焚烧、挣扎的火焰牢笼!
与此同时,早已埋伏在芦苇荡和隐蔽快艇上的魏军水手们呐喊着出击了。他们用长长的挠钩奋力推开靠近本方寨栅或未受阻碍通道的火船,或将大袋的湿泥、沙土准确地抛洒在燃烧最猛烈的船体上,发出“嗤嗤”的声响,火焰随之黯淡。更有准备好的小型拍杆,由力士操纵,狠狠砸向那些被铁索困住的火船,将它们彻底击碎或推离主航道。
虽然仍有少数几艘火船侥幸突破了第一道甚至第二道铁索障碍,成功地引燃了魏军一些外围的、看似重要的警戒船只、部分木质寨栅和栈桥,冲天的火光在江面上蔓延开来,映得夜空一片血红,看起来战况激烈,但明眼人都能看出,这火势远未达到联军预期的、如瘟疫般瞬间席卷整个水寨、吞噬所有主力战船的程度!火势被有效地限制在了外围区域,并且正在被魏军有组织地扑救、隔离。
“怎么回事?!那是什么?铁索?他们……他们早有准备?!”南岸,周瑜脸上那自信满满的笑容瞬间凝固,如同被冰封。他难以置信地瞪大了眼睛,身体前倾,几乎要扑出悬崖,死死盯著北岸那片虽然起火,却并未陷入彻底混乱,反而在火光映照下显露出井然有序的防御和反击的魏军水寨。一种冰冷的、名为“绝望”的恐惧,如同毒蛇般,第一次悄无声息地缠上了他的心脏。
就在这时,更让联军上下魂飞魄散的事情发生了。
北岸魏军陆营方向,突然响起了震天动地的战鼓声!那鼓声沉稳、有力,充满了力量感和杀伐之气,绝非仓促遇袭所能发出。紧接着,无数点炽热的红光从岸上升起,如同逆流的火红色暴雨,划破夜空,精准地覆盖了联军预定的几处主要登陆点!那是密集的火箭!试图趁乱渡江发起陆路攻击的刘备军先头部队,还没来得及靠岸,就被这突如其来的猛烈箭雨覆盖,木制的小船瞬间被点燃,士兵们惨叫着跌落冰冷的江水,登陆行动遭到了迎头痛击,被死死压制在江边,无法前进半步!
同时,更让周瑜心胆俱裂的是,那些原本应该葬身火海或者陷入混乱的魏军主力舰队,竟然从水寨后方、上游的避风处,如同鬼魅般井然有序地驶了出来!它们并未冲向起火的前寨去救火,而是兵分两路,如同张开的两只巨大而有力的钢铁翅膀,沿着江岸,以攻击阵型,毫不留情地向南岸联军水寨的方向压迫过来!帆桨并举,气势汹汹!
更有一支装备极其精良、速度飞快的魏军突击舰队,在大将文聘的亲自指挥下,竟然逆著那微弱但确实存在的东南风,完全依靠强大的桨力,如同离弦之箭,悍然冲向了因释放火船而阵型有些散乱、正目瞪口呆看着江北剧变的联军水军前锋!
“中计了!我们中计了!”周瑜瞬间明白了一切,脸色变得惨白如纸,没有一丝血色,握剑的手因为过度用力而指节发白,微微颤抖,“刘湛……他早就看破了!他早有防备!他从一开始就知道这是苦肉计!他知道东风会来!他什么都知道了!”巨大的挫败感和难以置信的震惊,如同重锤狠狠砸在他的胸口,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他赖以取胜的奇谋,他赌上一切的东风,在对方更高一等的谋略和更充分的准备面前,显得如此可笑,如此不堪一击!
鲁肃在一旁,亦是骇然失色,嘴唇哆嗦著,几乎说不出完整的句子:“公瑾!快!快令各部稳住阵脚!收拢部队!防止……防止魏军趁势反击啊!”
然而,混乱一旦开始,就如同堤坝的裂痕,迅速蔓延,难以遏制。
火攻失利的挫败感,魏军早有准备带来的巨大心理冲击,以及对方舰队逆风反击所展现出的强悍战斗力与严整军容,让联军士卒从云端瞬间跌落深渊,产生了极大的恐慌和混乱。尤其是水军,看到文聘舰队气势汹汹地扑来,许多船只下意识地就开始后退,阵型变得更加散乱。
就在这混乱当口,仿佛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联军水寨的侧后方,几个不起眼的角落——比如一处堆放废旧缆绳的码头,一片茂密的芦苇丛,突然接二连三地冒起了浓烟和火光!虽然火势一开始并不算很大,但在这种军心浮动的时刻,任何一点火星都足以引爆恐慌!
“不好啦!魏军细作放火啦!”
“后院起火啦!快跑啊!”
“我们被包围了!”
凄厉的呐喊声在联军水寨中响起,如同瘟疫般传播,进一步加剧了恐慌和混乱。士兵们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撞,军官们声嘶力竭地呼喊,也难以迅速稳定局面。
与此同时,江北岸,魏军中军望楼之上。
刘湛在诸葛亮、郭嘉、贾诩等一众谋士武将的簇拥下,登高望远。望著江面上那片被有效控制在预设区域、如同困兽般徒劳燃烧的火势,望著己方舰队开始反压、如同巨钳般合围南岸的雄壮景象,望著对岸联军水寨中升起的、象征著混乱与失败的浓烟与零星火光,刘湛的嘴角,终于缓缓勾起了一抹掌控全局、胜券在握的微笑。那笑容中,有释然,有自信,更有一种天下在握的从容。
“孔明,奉孝,”他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此战,已胜券在握。”他的目光掠过江面,仿佛看到了那个站在南岸山崖上、此刻必然心如死灰的俊美都督,“周郎妙计安天下,可惜啊可惜……他赌的是天时,借的是东风。而孤,”刘湛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种睥睨天下的霸气,“靠的是人事,凭的是谋略!东风非借乃谋!”
郭嘉嘿嘿一笑,习惯性地又想摸出他的小锉刀,但看了看场合又忍住了,他望著对岸那片越来越大的混乱,语气轻松得像是在点评一场戏:“主公,咱们这盆‘冷水’,浇得可是够及时、够透心凉的。这下,心高气傲的周郎怕不是要气得当场吐血三升,后悔小看了天下英雄。他那‘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美梦,算是做到头喽。”
诸葛亮羽扇依旧在轻摇,目光沉静地望向东南方那依旧在努力吹送,却已然无法改变战局的微风,淡淡道:“天象虽变,莫测高深,然人谋更深,可夺天工。此战之后,长江天险,于我大军而言,形同虚设。横扫江南,鼎定天下,指日可待。”
江风依旧在吹拂,带着硝烟、焦糊味和隐隐的血腥气。火光映照著江水,泛著诡异的红晕,仿佛巨龙受伤流出的血液。攻守之势,已然彻底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