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用59改造-《四合院:悟性逆天,云爆白象》

  表面上,团队确实在研究一些基础的稳像技术,但真正的核心部件——二代微光\/被动红外成像系统、弹道计算机、精密陀螺仪等,全部由林舟在小世界中秘密制造。

  \"这是最难的部分,\"林舟站在小世界的电子实验室里,看着刚刚完成的红外探测器模块,自语道,\"不能完全照搬未来技术,得设计一种适合当前技术水平,又能实现基本功能的折中方案。\"

  他在电路板上做了最后的调整,这是一种模拟-数字混合的弹道计算机,采用早期的集成电路概念,但性能已经远超当时任何电子设备。

  \"那台简易光刻机,终于派上大用场了,\"林舟看着刚刚生产出的一批小型芯片,满意地点点头,\"虽然制程还很粗糙,但已经足够用了。\"

  最后一个关键部件是激光测距模块。

  林舟在小世界中精心制造了一套小型化的激光发射和接收系统,可以精确测量目标距离。

  \"这东西恐怕得藏好了,\"林舟将激光测距仪小心地放入特制的密封盒中,

  \"就算是北极熊和星条国,现在也只有实验室级别的原型,如果被看到了,解释不清楚。\"

  一个月后的凌晨,当轧钢厂所有人都已离去,只剩值班的保安在门口打盹时,林舟站在秘密车间中央,看着周围桌上摆放的各种部件——完成了初步加工的125毫米炮管、复合装甲试验块、高性能发动机核心部件、火控系统的各个模块...

  这些看似普通的零件,每一个都蕴含着超越时代的技术,只等组装测试的那一天。

  \"还有最后一步,\"林舟轻声自语,\"炮塔设计和自动装弹机。\"

  他看了看墙上的挂钟,已经是凌晨三点。

  外面,轧钢厂的高炉还在发出轰隆声,橘红色的火光映照着夜空。

  这座工厂,正在它不知情的情况下,孕育着一个将改变战场规则的庞然大物。

  \"林舟,你还没休息啊,\"苏雅的声音突然从门口传来,吓了林舟一跳。

  \"你怎么来了?\"林舟赶紧挡在桌前。

  苏雅走近几步:\"我猜你又在加班,带了点夜宵来。\"

  她举了举手中的食盒,然后环顾四周,看到了那些散落的零部件,\"这些就是你每天晚上偷偷做的东西?\"

  林舟知道瞒不住了,叹了口气:\"是的,有些核心技术,暂时不方便公开。\"

  苏雅走到桌前,拿起一个小巧的电路板:\"这是什么?看起来好精密。\"

  \"弹道计算机的主板,\"林舟没有隐瞒,\"可以在瞬间完成复杂的弹道计算。\"

  苏雅瞪大了眼睛:\"这...这怎么可能?这种精密的电路板,我们现在能做出来吗?\"

  林舟笑而不答,只是问道:\"苏雅,你相信我吗?\"

  \"当然,\"苏雅毫不犹豫地点头。

  \"那就相信我能创造奇迹,\"林舟握住她的手,\"再给我一个月,我会让所有质疑的人目瞪口呆。\"

  苏雅看着他坚定的眼神,突然明白了什么。林舟身上确实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神秘,但她选择无条件信任这个人。

  \"好,我相信你,\"她轻声说,\"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只要不伤害国家和人民,我都支持你。\"

  林舟松了口气,笑着指了指食盒:

  \"现在,能让我看看你带来了什么好吃的吗?我都快饿死了。\"

  苏雅笑着打开食盒:\"红烧肉和米饭,还有些咸菜。不多,但应该够你垫垫肚子。\"

  \"太好了,\"林舟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明天是个大日子,全体工程师和技术人员都会来参观我们的初步成果展示。到时候,第一波震撼就要来了。\"

  \"会很精彩吗?\"苏雅好奇地问。

  林舟神秘地眨眨眼:\"当然,这只是开始。真正的大戏,还在后头呢。\"

  他看了看墙上的图纸,那是一台外形狰狞、威武的坦克轮廓,炮塔修长,主炮粗大,整体线条流畅而充满力量感。图纸右上角,清晰地写着两个字:

  \"猛龙\"。

  ……

  当关键部件陆续成形,林舟的思维开始转向更宏观的层面。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海中逐渐清晰——为何不直接进行实车验证?

  这天清晨,他直接敲开了王部长办公室的门。

  \"王部长,我有个提议。\"林舟开门见山。

  王部长放下手中的文件,好奇地看着这个年轻人:\"什么提议?看你神采奕奕的,又有什么新点子了?\"

  林舟在办公桌前坐下,双手交叉放在膝盖上,身体微微前倾:\"我们需要一辆59式坦克。\"

  \"59式?\"王部长眉头一皱,\"你要那个做什么?\"

  \"改造,\"林舟直视王部长的眼睛,\"我想借用一辆现役59式坦克,对它进行深度改造,作为'猛龙'技术的验证平台。\"

  办公室里一片寂静,王部长似乎在确认自己是否听错了。

  \"你是说...把你那些设计的系统,装到59式上去?\"

  \"正是如此,\"林舟点头,\"这样做有几个明显优势。首先,可以大幅缩短研发周期。底盘、行走系统这些非核心部分可以直接利用,我们只需集中精力验证125毫米炮、火控系统和动力系统这些关键技术。\"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道:\"其次,这是最快速验证系统匹配性和可行性的方法。纸上谈兵永远不如实际操作。最后,这也是向那些质疑者证明我们技术可行的最直接方式。\"

  王部长靠在椅背上,若有所思:\"这个提议...相当大胆。但技术上可行吗?59式的结构能容纳你的这些...超前设计?\"

  \"当然会有挑战,\"林舟坦诚地说,\"炮塔需要大幅改造以容纳125毫米炮,底盘也需要加强以承受更大的后坐力。但这些都是可以克服的工程问题,不是原理性障碍。\"

  王部长摸了摸下巴,目光渐渐坚定:\"你需要多长时间?\"

  林舟给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回答:\"一个月。\"

  \"什么?\"王部长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你在开玩笑吧?常规的坦克改进项目,光方案论证就要两三个月,更别说这种大规模改造了!\"

  \"我有信心,\"林舟平静地说,\"核心部件已经研制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主要是集成和安装。而且,我的团队已经证明过效率。\"

  王部长来回踱步,显然在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