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锈林北麓汇合点的临时指挥帐篷,在午时的晨光里泛着柔和的淡绿。0.10Sv/h的低辐射让空气中的星核结晶不再是上层的细针、下层的铁屑,也不是之前的琥珀状,反而像半透明的棱柱体,棱面折射着帐篷顶共生藤的柔光,颗颗粘在中央的星核钢会议桌上,与桌心那块泛着稳定红光的核心碎片载体(星核木容器)形成温暖的呼应。容器表面的绿藤图腾随着晨光缓缓流动,碎片的能量被完全禁锢,再没有之前失控的迹象。
林野握着青铜刀站在会议桌主位,刀身斜靠在桌腿,刃口沾着的纤维残液已经擦净,只留下淡淡的星核钢光泽。他的目光扫过围坐的众人,靴底轻轻碾过桌下的抗锈棉碎片——那是老吴昨天整理物资时掉落的,此刻却像个无声的信号,提醒着所有人:这场汇总不仅是梳理信息,更是为即将到来的终极决战定下方向。“时间不多,赵衡的核心激活倒计时还有四个时辰。”他的声音比帐篷外的风更沉稳,“我们把所有关键信息过一遍,漏了任何一点,都可能让之前的努力白费。”
苏晴第一个上前,将辐射绘图本平摊在会议桌上。屏幕亮起的瞬间,核心舱的三维模型缓缓展开——淡红的掠夺核心悬浮在中央,第三根导流管旁用绿线标注着“反馈阀”,阀口处还有个淡蓝的“基因锁”图标,与林野后颈的标记纹路完全一致。“我的感知最新数据:核心能量储备99.8%,只差最后0.2%就能完全激活。”她的指尖在模型上轻点,屏幕切换到核心舱防御布局,“赵衡在核心舱外围布了三道防线:第一道是12名精英纤维兵,持脉冲射线枪,守在入口;第二道是8台追猎机械兵,带等离子切割刀,巡逻范围覆盖导流管区域;第三道是纤维能量墙,能量频率4.3GHz,比之前遇到的强30%,陈静的探测仪需要调整干扰参数。”
她顿了顿,手指滑动屏幕,调出赵衡的兵力部署图:“还有,北麓旧军工遗址方向,他派了5支‘碎片追踪队’,每队6人,带能量探测器和纤维捕捉网,目标是抢回核心碎片载体——刚才我的感知扫到,他们离汇合点还有三十公里,正沿抗锈藤丛快速推进,速度比预期快10%。”后颈的纤维痕迹轻轻闪烁,不是之前的紧绷或泛紫,而是带着稳定的微光,“我的感知能持续追踪他们,但最多维持两个时辰,之后会因能量消耗进入短暂屏蔽状态。”
周明接着上前,将旧文明分析仪放在绘图本旁,屏幕弹出核心舱的“能量谐振图谱”——图谱上有一道尖锐的峰值,对应第三根导流管的反馈阀。“技术层面的关键信息有三点。”他的指尖在分析仪屏幕上快速滑动,调出三组数据,“第一,核心的终极弱点:反馈阀的旧文明后门程序,需要我的技术权限 林野的基因标记双重激活,激活后能让核心进入15分钟的‘自我解构模式’,比之前预计的10分钟多5分钟缓冲;第二,赵衡的技术漏洞:他冻结了我的基础权限,却没删掉我三年前埋下的‘备用权限包’,我能在靠近核心舱100米内恢复权限,时间足够;第三,核心碎片载体的新功能:阿木的共鸣藤检测到,载体能引导碎片能量,对核心的能量接口产生‘谐振干扰’,只要将载体靠近导流管,就能暂时瘫痪核心的能量传输,为我们激活后门程序争取时间。”
他边说边从怀里掏出个微型硬盘,放在桌上:“这里存着所有技术数据,包括核心的能量流图谱、机械兵的程序漏洞、纤维能量墙的干扰频率参数,刚才已经同步给陈静的探测仪和阿木的植物培育系统。另外,老吴提供的技术区数据库显示,赵衡在核心舱备用入口藏了台‘应急能量泵’,能在核心失控时强行补能,我们必须先毁掉它。”
陈静立刻提起探测仪,将屏幕转向众人。屏幕上的“能量干扰参数表”清晰可见,纤维能量墙的干扰频率已从之前的4.0GHz调整到4.3GHz,旁边还标注着“有效距离25米,持续时间5分钟”。“探测仪的最新调试结果:能在25米内瘫痪纤维能量墙5分钟,足够我们冲进去。”她的半变异手指在屏幕上轻点,切换到“机械兵追踪图谱”,“追猎机械兵的热能传感器有个盲区——它们无法识别温度低于15℃的目标,阿木的‘凉感藤’能将我们的体表温度降到12℃,刚好避开扫描。另外,应急能量泵的位置在核心舱备用入口左侧3米处,能量接口暴露在外,用青铜刀能直接砍断,我会和阿木一起负责毁掉它。”
她顿了顿,青紫色鳞片因专注而微微发亮:“还有个关键发现:赵衡的精英纤维兵装备了‘基因识别头盔’,能扫描苏氏血脉——林野的基因标记会被识别,所以他需要阿木的‘隐影藤’覆盖全身,暂时屏蔽基因信号,直到靠近反馈阀再解除。”
阿木这时站起身,怀里抱着个装满植物种子的陶盒,绿色的植物化纹路在小臂上平稳流动——不再是之前的紊乱或剧烈波动,而是带着与载体能量呼应的柔和节奏。他将陶盒放在桌上,取出六包不同颜色的种子,用手语依次比划,指尖的动作比以往更慢、更清晰:
- 第一包(淡青种子):“隐影藤”,升级后能同时屏蔽热能和基因信号,覆盖时间30分钟,足够从备用入口到反馈阀的路程;播种后10秒发芽,藤丝会自动缠绕人体,不影响动作;
- 第二包(淡黄种子):“破障藤”,混合了星核泉心石粉末,能溶解纤维能量墙的能量涂层,配合陈静的探测仪,能将干扰时间延长到8分钟;
- 第三包(淡红种子):“谐振藤”,与核心碎片载体能量同源,撒在核心舱通道后,能干扰机械兵的程序,让它们暂时失控,为我们争取突破时间;
- 第四包(淡白种子):“应急藤”,提前种在核心舱外的抗锈藤丛里,若决战中有人受伤,藤丝能快速形成临时担架,还能释放止血汁液;
- 第五包(淡黑种子):“阻敌藤”,能在核心舱入口形成3米高的藤墙,挡住后续追兵,藤墙韧性是之前的两倍,等离子切割刀需要1分钟才能砍破;
- 第六包(淡绿种子):“醒神藤”,给劳工们备用,若赵衡释放麻痹雾,藤叶的气味能快速唤醒意识,确保后方安全。
他比划完,又从怀里掏出张手绘的植物部署图,图上用不同颜色标注着每种藤的播种位置,与核心舱的防御布局完全对应,甚至在机械兵的巡逻路线上画了小小的“×”,标记着谐振藤的最佳播种点。
零抱着秘录走到桌前,将书页翻到“终极决战应对”章节,苏明用红笔标注的段落泛着陈旧却有力的墨色:“‘核心之毁,需五力合一——勇(破防)、术(解控)、感(定位)、植(掩护)、信(人心)’。”她的指尖点在段落旁的手绘团队分工图上,图中五个人的位置与此刻围坐的众人完全吻合,“苏明先生的预言,刚好对应我们现在的分工:林野的勇(破反馈阀)、周明的术(解技术锁)、苏晴的感(定位核心)、阿木的植(掩护),还有老吴带来的‘信’——技术区的劳工已经开始暗中响应,只要我们突破核心舱,他们会在中层制造混乱,牵制赵衡的兵力。”
她顿了顿,调出秘录里的“核心解构时序图”:“还有个关键时间点:核心进入自我解构模式后,前5分钟是能量紊乱期,会释放高频辐射,我们需要阿木的‘抗辐藤’掩护;中间5分钟是接口暴露期,林野必须在这段时间砍断第三根导流管;最后5分钟是彻底崩溃期,我们要在这之前撤离到500米外的安全区,那里有阿木提前种的‘缓冲藤’,能挡住崩溃的能量冲击波。”
老吴抱着女儿坐在桌角,手里紧紧攥着改装好的信号屏蔽器,声音带着些许紧张却异常坚定:“我补充技术区的信息。”他将屏蔽器放在桌上,屏幕亮起赵衡的中层部署图,“赵衡在技术区的能量转换舱藏了20枚高爆电磁弹,设定了‘核心失控即引爆’的程序——一旦核心进入自我解构,弹体会自动爆炸,阻断我们的撤离路线。不过我知道转换舱的弹体引爆器位置,在西侧第三根能量导管旁,用周明的分析仪能破解,我可以带你们去。”
他的女儿从怀里探出头,小手攥着半块干硬的星核糖,小声说:“我……我知道技术区的小通道,比主路快很多,之前我跟着爹去送物资时走过。”老吴摸了摸女儿的头,眼神里的犹豫彻底消失:“我和女儿带你们走小通道,确保在核心解构前毁掉引爆器。”
林野的目光扫过桌上的所有信息——绘图本的三维模型、分析仪的谐振图谱、探测仪的参数表、阿木的植物部署图、秘录的时序图、老吴的屏蔽器屏幕,最后落在核心碎片载体上。容器的绿藤图腾还在流动,像在呼应着这些信息,编织成一张完整的决战网。“现在把计划串起来,分三个阶段。”他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每一下都对应一个阶段。
“第一阶段(战前准备,1个时辰):阿木培育所有植物种子,确保每包都达到激活状态;周明帮老吴调试屏蔽器,同步技术区小通道的路线数据;苏晴用感知确认赵衡的兵力动向,更新核心舱防御图;陈静将探测仪的干扰参数调到最佳;我和零检查武器和物资,确保青铜刀、辐射引导器、抗辐棉都完好。
第二阶段(突破阶段,1个时辰):老吴带我们走技术区小通道,毁掉高爆电磁弹的引爆器;阿木在核心舱外播种阻敌藤和抗辐藤,建立掩护;陈静干扰纤维能量墙,我和周明冲进去,阿木用谐振藤干扰机械兵;苏晴用感知锁定反馈阀位置,引导我们避开纤维兵。
第三阶段(核心解构,15分钟):周明激活后门程序,林野用基因标记解锁反馈阀,核心进入自我解构;前5分钟,阿木用抗辐藤掩护,陈静毁掉应急能量泵;中间5分钟,林野砍断第三根导流管;最后5分钟,全员沿应急藤撤离,老吴带技术区劳工在中层接应,确保我们安全到安全区。”
他说完,拿起核心碎片载体,将容器轻轻放在会议桌中央:“这个载体是关键,不仅要用来干扰核心,还要在撤离时带着——它能屏蔽核心崩溃的能量冲击,保护我们不受辐射伤害。”
苏晴的绘图本屏幕上,自动生成了“决战信息汇总表”,每一项都用不同颜色标注,清晰明了。
众人凑到桌前,看着屏幕上的汇总表,没人说话,却都在用动作确认——苏晴调整绘图本的亮度,让每个人都能看清;周明将分析仪与探测仪连接,同步最新参数;阿木用探根藤的细须轻轻触碰每个人的手腕,传递“准备就绪”的能量信号;老吴将女儿抱到零身边,确保她的安全;林野则将青铜刀重新握在手里,刃口对着核心碎片载体,像是在确认最后的默契。
帐篷外突然传来一阵轻响,是阿木的应急藤发出的信号——赵衡的碎片追踪队离汇合点还有二十公里。苏晴的绘图本屏幕上,核心的能量储备跳到了99.9%,红光比之前更亮。“该出发了。”林野站起身,青铜刀在晨光下划出一道冷光,“记住,我们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石磨村的劳工,为了红锈林所有想活下去的人。”
众人纷纷起身,阿木扛起装满种子的陶盒,周明提着分析仪,陈静握着探测仪,苏晴抱着绘图本,零牵着老吴的女儿,老吴拿着屏蔽器,林野握着青铜刀走在最前。帐篷顶的共生藤缓缓分开,晨光像瀑布般倾泻而下,落在他们身上,将每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却又紧紧连在一起。
核心碎片载体被林野抱在怀里,绿藤图腾的光映在他的衣襟上,与后颈的基因标记隐隐呼应。帐篷外的抗锈藤丛泛着淡绿,远处的星核泉传来潺潺的流水声,这些熟悉的声音此刻却像决战的序曲,提醒着所有人:这场仗,他们必须赢。
苏晴的辐射绘图本最后一页,自动保存了这次汇总的结语,用红笔写着:“最零散的信息,终会在信任与默契里织成最坚固的网;最艰难的决战,也会因每个人的坚守而找到破局的光——从核心弱点到植物掩护,从技术破解到后方支援,每一条信息都是一块砖,每一次确认都是一份力,这些砖与力,终将筑起摧毁黑暗的墙,让红锈林的晨光,真正照在每个自由的人身上。”
林野回头看了眼身后的众人,每个人的脸上都没有恐惧,只有坚定。他知道,这些汇总的信息不是冰冷的文字和数据,而是所有人用勇气、智慧和信任凝聚的希望。他们沿着抗锈藤丛往技术区的方向走,晨光在他们身后铺成一条光的路,通往核心舱,也通往红锈林的新生。
林野握着青铜刀站在会议桌主位,刀身斜靠在桌腿,刃口沾着的纤维残液已经擦净,只留下淡淡的星核钢光泽。他的目光扫过围坐的众人,靴底轻轻碾过桌下的抗锈棉碎片——那是老吴昨天整理物资时掉落的,此刻却像个无声的信号,提醒着所有人:这场汇总不仅是梳理信息,更是为即将到来的终极决战定下方向。“时间不多,赵衡的核心激活倒计时还有四个时辰。”他的声音比帐篷外的风更沉稳,“我们把所有关键信息过一遍,漏了任何一点,都可能让之前的努力白费。”
苏晴第一个上前,将辐射绘图本平摊在会议桌上。屏幕亮起的瞬间,核心舱的三维模型缓缓展开——淡红的掠夺核心悬浮在中央,第三根导流管旁用绿线标注着“反馈阀”,阀口处还有个淡蓝的“基因锁”图标,与林野后颈的标记纹路完全一致。“我的感知最新数据:核心能量储备99.8%,只差最后0.2%就能完全激活。”她的指尖在模型上轻点,屏幕切换到核心舱防御布局,“赵衡在核心舱外围布了三道防线:第一道是12名精英纤维兵,持脉冲射线枪,守在入口;第二道是8台追猎机械兵,带等离子切割刀,巡逻范围覆盖导流管区域;第三道是纤维能量墙,能量频率4.3GHz,比之前遇到的强30%,陈静的探测仪需要调整干扰参数。”
她顿了顿,手指滑动屏幕,调出赵衡的兵力部署图:“还有,北麓旧军工遗址方向,他派了5支‘碎片追踪队’,每队6人,带能量探测器和纤维捕捉网,目标是抢回核心碎片载体——刚才我的感知扫到,他们离汇合点还有三十公里,正沿抗锈藤丛快速推进,速度比预期快10%。”后颈的纤维痕迹轻轻闪烁,不是之前的紧绷或泛紫,而是带着稳定的微光,“我的感知能持续追踪他们,但最多维持两个时辰,之后会因能量消耗进入短暂屏蔽状态。”
周明接着上前,将旧文明分析仪放在绘图本旁,屏幕弹出核心舱的“能量谐振图谱”——图谱上有一道尖锐的峰值,对应第三根导流管的反馈阀。“技术层面的关键信息有三点。”他的指尖在分析仪屏幕上快速滑动,调出三组数据,“第一,核心的终极弱点:反馈阀的旧文明后门程序,需要我的技术权限 林野的基因标记双重激活,激活后能让核心进入15分钟的‘自我解构模式’,比之前预计的10分钟多5分钟缓冲;第二,赵衡的技术漏洞:他冻结了我的基础权限,却没删掉我三年前埋下的‘备用权限包’,我能在靠近核心舱100米内恢复权限,时间足够;第三,核心碎片载体的新功能:阿木的共鸣藤检测到,载体能引导碎片能量,对核心的能量接口产生‘谐振干扰’,只要将载体靠近导流管,就能暂时瘫痪核心的能量传输,为我们激活后门程序争取时间。”
他边说边从怀里掏出个微型硬盘,放在桌上:“这里存着所有技术数据,包括核心的能量流图谱、机械兵的程序漏洞、纤维能量墙的干扰频率参数,刚才已经同步给陈静的探测仪和阿木的植物培育系统。另外,老吴提供的技术区数据库显示,赵衡在核心舱备用入口藏了台‘应急能量泵’,能在核心失控时强行补能,我们必须先毁掉它。”
陈静立刻提起探测仪,将屏幕转向众人。屏幕上的“能量干扰参数表”清晰可见,纤维能量墙的干扰频率已从之前的4.0GHz调整到4.3GHz,旁边还标注着“有效距离25米,持续时间5分钟”。“探测仪的最新调试结果:能在25米内瘫痪纤维能量墙5分钟,足够我们冲进去。”她的半变异手指在屏幕上轻点,切换到“机械兵追踪图谱”,“追猎机械兵的热能传感器有个盲区——它们无法识别温度低于15℃的目标,阿木的‘凉感藤’能将我们的体表温度降到12℃,刚好避开扫描。另外,应急能量泵的位置在核心舱备用入口左侧3米处,能量接口暴露在外,用青铜刀能直接砍断,我会和阿木一起负责毁掉它。”
她顿了顿,青紫色鳞片因专注而微微发亮:“还有个关键发现:赵衡的精英纤维兵装备了‘基因识别头盔’,能扫描苏氏血脉——林野的基因标记会被识别,所以他需要阿木的‘隐影藤’覆盖全身,暂时屏蔽基因信号,直到靠近反馈阀再解除。”
阿木这时站起身,怀里抱着个装满植物种子的陶盒,绿色的植物化纹路在小臂上平稳流动——不再是之前的紊乱或剧烈波动,而是带着与载体能量呼应的柔和节奏。他将陶盒放在桌上,取出六包不同颜色的种子,用手语依次比划,指尖的动作比以往更慢、更清晰:
- 第一包(淡青种子):“隐影藤”,升级后能同时屏蔽热能和基因信号,覆盖时间30分钟,足够从备用入口到反馈阀的路程;播种后10秒发芽,藤丝会自动缠绕人体,不影响动作;
- 第二包(淡黄种子):“破障藤”,混合了星核泉心石粉末,能溶解纤维能量墙的能量涂层,配合陈静的探测仪,能将干扰时间延长到8分钟;
- 第三包(淡红种子):“谐振藤”,与核心碎片载体能量同源,撒在核心舱通道后,能干扰机械兵的程序,让它们暂时失控,为我们争取突破时间;
- 第四包(淡白种子):“应急藤”,提前种在核心舱外的抗锈藤丛里,若决战中有人受伤,藤丝能快速形成临时担架,还能释放止血汁液;
- 第五包(淡黑种子):“阻敌藤”,能在核心舱入口形成3米高的藤墙,挡住后续追兵,藤墙韧性是之前的两倍,等离子切割刀需要1分钟才能砍破;
- 第六包(淡绿种子):“醒神藤”,给劳工们备用,若赵衡释放麻痹雾,藤叶的气味能快速唤醒意识,确保后方安全。
他比划完,又从怀里掏出张手绘的植物部署图,图上用不同颜色标注着每种藤的播种位置,与核心舱的防御布局完全对应,甚至在机械兵的巡逻路线上画了小小的“×”,标记着谐振藤的最佳播种点。
零抱着秘录走到桌前,将书页翻到“终极决战应对”章节,苏明用红笔标注的段落泛着陈旧却有力的墨色:“‘核心之毁,需五力合一——勇(破防)、术(解控)、感(定位)、植(掩护)、信(人心)’。”她的指尖点在段落旁的手绘团队分工图上,图中五个人的位置与此刻围坐的众人完全吻合,“苏明先生的预言,刚好对应我们现在的分工:林野的勇(破反馈阀)、周明的术(解技术锁)、苏晴的感(定位核心)、阿木的植(掩护),还有老吴带来的‘信’——技术区的劳工已经开始暗中响应,只要我们突破核心舱,他们会在中层制造混乱,牵制赵衡的兵力。”
她顿了顿,调出秘录里的“核心解构时序图”:“还有个关键时间点:核心进入自我解构模式后,前5分钟是能量紊乱期,会释放高频辐射,我们需要阿木的‘抗辐藤’掩护;中间5分钟是接口暴露期,林野必须在这段时间砍断第三根导流管;最后5分钟是彻底崩溃期,我们要在这之前撤离到500米外的安全区,那里有阿木提前种的‘缓冲藤’,能挡住崩溃的能量冲击波。”
老吴抱着女儿坐在桌角,手里紧紧攥着改装好的信号屏蔽器,声音带着些许紧张却异常坚定:“我补充技术区的信息。”他将屏蔽器放在桌上,屏幕亮起赵衡的中层部署图,“赵衡在技术区的能量转换舱藏了20枚高爆电磁弹,设定了‘核心失控即引爆’的程序——一旦核心进入自我解构,弹体会自动爆炸,阻断我们的撤离路线。不过我知道转换舱的弹体引爆器位置,在西侧第三根能量导管旁,用周明的分析仪能破解,我可以带你们去。”
他的女儿从怀里探出头,小手攥着半块干硬的星核糖,小声说:“我……我知道技术区的小通道,比主路快很多,之前我跟着爹去送物资时走过。”老吴摸了摸女儿的头,眼神里的犹豫彻底消失:“我和女儿带你们走小通道,确保在核心解构前毁掉引爆器。”
林野的目光扫过桌上的所有信息——绘图本的三维模型、分析仪的谐振图谱、探测仪的参数表、阿木的植物部署图、秘录的时序图、老吴的屏蔽器屏幕,最后落在核心碎片载体上。容器的绿藤图腾还在流动,像在呼应着这些信息,编织成一张完整的决战网。“现在把计划串起来,分三个阶段。”他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每一下都对应一个阶段。
“第一阶段(战前准备,1个时辰):阿木培育所有植物种子,确保每包都达到激活状态;周明帮老吴调试屏蔽器,同步技术区小通道的路线数据;苏晴用感知确认赵衡的兵力动向,更新核心舱防御图;陈静将探测仪的干扰参数调到最佳;我和零检查武器和物资,确保青铜刀、辐射引导器、抗辐棉都完好。
第二阶段(突破阶段,1个时辰):老吴带我们走技术区小通道,毁掉高爆电磁弹的引爆器;阿木在核心舱外播种阻敌藤和抗辐藤,建立掩护;陈静干扰纤维能量墙,我和周明冲进去,阿木用谐振藤干扰机械兵;苏晴用感知锁定反馈阀位置,引导我们避开纤维兵。
第三阶段(核心解构,15分钟):周明激活后门程序,林野用基因标记解锁反馈阀,核心进入自我解构;前5分钟,阿木用抗辐藤掩护,陈静毁掉应急能量泵;中间5分钟,林野砍断第三根导流管;最后5分钟,全员沿应急藤撤离,老吴带技术区劳工在中层接应,确保我们安全到安全区。”
他说完,拿起核心碎片载体,将容器轻轻放在会议桌中央:“这个载体是关键,不仅要用来干扰核心,还要在撤离时带着——它能屏蔽核心崩溃的能量冲击,保护我们不受辐射伤害。”
苏晴的绘图本屏幕上,自动生成了“决战信息汇总表”,每一项都用不同颜色标注,清晰明了。
众人凑到桌前,看着屏幕上的汇总表,没人说话,却都在用动作确认——苏晴调整绘图本的亮度,让每个人都能看清;周明将分析仪与探测仪连接,同步最新参数;阿木用探根藤的细须轻轻触碰每个人的手腕,传递“准备就绪”的能量信号;老吴将女儿抱到零身边,确保她的安全;林野则将青铜刀重新握在手里,刃口对着核心碎片载体,像是在确认最后的默契。
帐篷外突然传来一阵轻响,是阿木的应急藤发出的信号——赵衡的碎片追踪队离汇合点还有二十公里。苏晴的绘图本屏幕上,核心的能量储备跳到了99.9%,红光比之前更亮。“该出发了。”林野站起身,青铜刀在晨光下划出一道冷光,“记住,我们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石磨村的劳工,为了红锈林所有想活下去的人。”
众人纷纷起身,阿木扛起装满种子的陶盒,周明提着分析仪,陈静握着探测仪,苏晴抱着绘图本,零牵着老吴的女儿,老吴拿着屏蔽器,林野握着青铜刀走在最前。帐篷顶的共生藤缓缓分开,晨光像瀑布般倾泻而下,落在他们身上,将每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却又紧紧连在一起。
核心碎片载体被林野抱在怀里,绿藤图腾的光映在他的衣襟上,与后颈的基因标记隐隐呼应。帐篷外的抗锈藤丛泛着淡绿,远处的星核泉传来潺潺的流水声,这些熟悉的声音此刻却像决战的序曲,提醒着所有人:这场仗,他们必须赢。
苏晴的辐射绘图本最后一页,自动保存了这次汇总的结语,用红笔写着:“最零散的信息,终会在信任与默契里织成最坚固的网;最艰难的决战,也会因每个人的坚守而找到破局的光——从核心弱点到植物掩护,从技术破解到后方支援,每一条信息都是一块砖,每一次确认都是一份力,这些砖与力,终将筑起摧毁黑暗的墙,让红锈林的晨光,真正照在每个自由的人身上。”
林野回头看了眼身后的众人,每个人的脸上都没有恐惧,只有坚定。他知道,这些汇总的信息不是冰冷的文字和数据,而是所有人用勇气、智慧和信任凝聚的希望。他们沿着抗锈藤丛往技术区的方向走,晨光在他们身后铺成一条光的路,通往核心舱,也通往红锈林的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