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四合院:我的系统是追到冉秋叶》

  正要离开时,来了个年轻人取鞋,付给纪师傅十万块。

  纪师傅找完钱,那人就走了。”

  “何雨水眼尖发现是假钞,我确认后告诉了纪师傅。

  他检查后急忙去追那人,我们就回四合院了。

  下午纪师傅找上门,怪我没及时提醒,要我赔钱。

  我觉得没道理,就没答应。”

  张队长追问:“记得那人长相吗?”

  “个头一米六左右,板寸头,右手有道明显的刀疤。

  大冬天剃这么短,看着就冷。”

  “昨天见过纪师傅后你去哪了?”

  “一直在家,院里人都能作证。”

  “今天呢?”

  “去工业部做饭了,可以核实。

  张队长,出什么事了?院里有人报警?”

  何雨柱想起昨天贾东旭三人去找纪师傅要钱,回来时脸上带着巴掌印,身上还有脚印,八成是碰钉子了。

  警察今天上门,显然是他们吃了亏去报的案。

  张队长点头道:"昨天贾东旭、易中海和贾张氏三人去找纪师傅讨钱,结果纪师傅叫来五个帮手,不仅打了他们一顿,还反过来索要二十万赔偿。

  今天一早,易中海他们就去派出所报案,指控对方 勒索。

  我们原本只是去调解这起小纠纷,没想到......"

  张队长顿了顿,深吸一口气:"我们赶到时发现纪师傅已经遇害,身上的钱财也不翼而飞。

  这年头不少人连饭都吃不饱,很可能是谋财害命,所以过来调查情况。”

  何雨柱震惊道:"死了?"

  "没错。”张队长嘱咐道,"有线索随时联系我。”说完便离开了。

  何雨柱不禁感慨,昨天还活生生的人,转眼就阴阳两隔,真是世事无常。

  次日清晨,何雨柱拿着设计图纸找到大领导:"赵叔,不锈钢杯壶螺纹机已经完工,这是图纸。”

  大领导欣慰地笑道:"柱子,干得漂亮!短短几天就完成了螺纹机的研制,效率惊人。

  要不要休息几天?我看你这进度,怕是没怎么合眼吧?身体可是 的本钱,别累垮了。”

  何雨柱自信地回答:"您放心,我身体好着呢。

  现在就差最后一步——研制高温真空炉,保温杯项目就能大功告成。

  关键时刻更不能松懈。”

  "高温真空炉?"大领导露出疑惑的神色。

  "没错。”何雨柱详细解释道,"这是专门用于陶瓷、冶金、电子等新材料研发的特种设备,极限温度可达1800度,长期工作温度1700度......"

  何雨柱详细介绍完高温真空炉的性能后,大领导激动地站起身来:"这机器要是真能造出来,对咱们国家的工业发展可是重大突破啊!应用领域这么广泛,能在各行各业发挥重要作用,简直和水切割机一样了不起。

  目前国外都还没有这种技术。”

  "何雨柱,只要你成功研制出来,就是立了大功,国家绝不会亏待你。

  需要什么材料尽管开口,我一定全力支持。

  就算失败了也没关系,光是这个创新理念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大领导语重心长地说,"不过你要注意身体,别太着急。

  你还年轻,只要坚持学习,一定能研制出更多更好的机器。

  遇到挫折也别灰心。”

  大领导对何雨柱的才华愈发欣赏,尤其是他独特的创新思维让人惊叹。

  但他也担心何雨柱太过顺遂,万一遇到困难能否承受。

  毕竟天才往往心高气傲,遭遇失败时可能比常人更难接受。

  因此大领导在鼓励之余,也不忘提醒何雨柱要做好心理准备,毕竟没有人能永远一帆风顺。

  他可不愿看到这样的天才因挫折而消沉,那将是国家的重大损失。

  "赵叔,现在的研究室太小了,需要更大的场地来研制高温真空炉。”何雨柱提出请求。

  大领导爽快地答应:"这好办,跟我来。”他带着何雨柱来到工业部后面的一大片空地:"只要你把设计图纸画出来,我就在这里给你专门建个研究室,放高温真空炉绝对够用。”

  "没问题,这里很合适。

  赵叔您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何雨柱信心十足地答道。

  回到研究室后,何雨柱立即投入工作,开始绘制高温真空炉的详细图纸。

  这台设备由炉体、加热室、真空系统、充放气系统、风冷循环系统、电控系统、气动系统、水冷系统及料车等多个部件组成。

  何雨柱专注地设计着每一个环节。

  对普通人来说这可能是项艰巨的任务,但以他精湛的机械技术水平,完成这项设计完全不在话下。

  何雨柱对高温真空炉的设计早已了然于胸,只需将脑海中的构想绘制成图纸即可。

  两天过去了,他仍在专心绘制。

  这次的高温真空炉比以往任何机器都要复杂,绘图时间自然更长。

  这些图纸最终要上交国家,每个细节都必须精确到位,否则会影响实际生产。

  正当他埋头工作时,大领导兴冲冲地找了过来。

  "柱子,能帮个忙吗?"大领导开门见山。

  何雨柱放下手中的笔:"什么事?"

  "毛熊的专家要来我们工业部考察交流。”大领导难掩兴奋,"你也知道我们和他们的技术差距。

  如果能借这个机会多学些先进技术,对国家发展大有好处。”

  "所以招待工作必须做好,尤其是饮食方面。

  你是最合适的人选,想请你负责这几天的接待餐。

  按外聘标准,每天50万报酬,你看如何?"

  何雨柱略一思索:只是准备午晚两餐,不会耽误真空炉的设计工作。

  "没问题。”他爽快答应,"他们什么时候到?"

  "今天下午。

  那就拜托你了。”大领导松了口气。

  "赵叔放心,我一定让他们吃得满意,争取多留他们几天,好让我们的技术人员多学些东西。”何雨柱信心十足。

  大领导欣慰地笑了:"你可是帮了大忙。”

  "应该的,要不是您提供研究室,我的很多研究也不会这么顺利。”何雨柱诚恳地说。

  "别这么说,"大领导连连摆手,"你给工业部带来的贡献,我们都看在眼里。”

  种花家的工业发展因此受益匪浅。

  设立一个研究室根本不算什么。

  “我巴不得你天天来工业部。”

  赵叔笑着说道。

  何雨柱谦虚地回应:“赵叔过奖了。”

  大领导对何雨柱的态度十分欣赏,他不骄不躁,既不会因为一点成就而得意忘形,也不会因为天赋过人而目中无人。

  在何雨柱身上,看不到那些天才常有的毛病。

  大领导很少见到像何雨柱这样既有真才实学,又如此谦逊的人。

  何雨柱提议:“到时候让食堂准备好食材,需要做饭时叫我一声就行。”

  大领导点头:“好。

  柱子,其实你也可以去听听毛熊工程师的课程,说不定对你的研发有帮助。”

  何雨柱笑着答应:“嗯,我会的。”

  实际上,他并不在意那些毛熊工程师的技术。

  他们能制造的机器,何雨柱同样能造出来,甚至比他们的更先进。

  但他不想过于张扬,如果表现得太过突出,恐怕以后的生活就不得安宁了。

  他更希望先保证自己的生活品质,再考虑其他事情。

  下午三点多,大领导接到电话,得知毛熊的工程师到了,立即组织工业部人员列队欢迎。

  何雨柱专注于自己的研究,没有参与迎接。

  毕竟他是清北大学的学生,不必遵循工业部的规定。

  况且,他设计出那么多先进设备,即便不去迎接,也没人敢说什么。

  不久,一辆小客车缓缓驶入工业部,车上坐着几位金发碧眼、高鼻梁的外国人。

  “安德烈,你看这工业部,又旧又破,简直像我爷爷那台老掉牙的钟表。”

  其中一人抱怨道,“他们用的设备全是咱们淘汰的旧货,来这儿考察简直是浪费时间。”

  “还不如在家多睡会儿,梦里还能见到我可爱的女儿珍妮弗。

  那小家伙又调皮又惹人爱,我恨不得立刻飞回去见她。”

  "我很想念她。”阿列克谢抚摸着浓密的胡须说道。

  这位四十多岁的副队长身高一米八,正和身旁的队长安德烈抱怨着工业部的现状。

  安德烈健壮的身躯像头水牛,一米九的个头格外显眼。

  他那标志性的鹰钩鼻总是最先吸引人们的目光。

  "我祖父曾来过种花家,"安德烈笑着说,"他说这是个神奇的国度,藏着许多能人异士。

  他们的精神连我祖父都钦佩。

  我从小就对这里充满好奇,想亲眼看看是否真如祖父所言。

  但今天一见,实在令人失望。

  这里的工业水平还不如我们小镇的工厂,至于奇人异事,大概是指街头卖艺的吧。”

  阿列克谢大笑:"说得太对了!要真有能人,他们的机器也不会这么落后。

  咱们这次来就是走个过场,随便教点过时的技术,他们就会当宝贝。

  时间一到就能回家了。”

  客车停下,一群毛熊工程师陆续下车。

  大领导带着俄语翻译热情迎接,双方交流顺畅。

  "安德烈同志,要不要先去工业部看看机器,给些指导?"大领导提议。

  安德烈摆摆手:"不急,坐车太累了,我们想先休息。”

  "是我考虑不周。”大领导立即安排住宿。

  一进房间,阿列克谢就笑出声:"安德烈,你可真会偷懒!路上不是休息过了吗?"

  安德烈不以为意:"那么积极干什么?那些破机器有什么好看的,不如多睡会儿。”结果他们一歇就是大半天。

  此时何雨柱正在画图纸,被食堂的陈师傅叫去做饭。

  这位七级厨师平时应付日常工作绰绰有余,但面对毛熊考察团就显得力不从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