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四合院:开局怒撕棒梗下乡名额》

  “这房子收拾得真体面!听说每家都有抽水马桶,一点味道都没有。要是我们也能住上这样的房子该多好!”

  “哈哈哈,这话可不能乱说,现在盖房子还得审批呢。”

  “说这些干嘛,我们是来吃……不对,是来祝贺的!赵团长,恭喜恭喜!”

  男人们爽朗的笑声在村子中回荡。

  另一边,砖瓦厂的年轻工人们围在师傅身边。

  “师傅,这是我娘的一点心意。要不是您教我手艺,我也进不了砖瓦厂。”

  “师傅,这二十斤白面您一定要收下!”

  “师傅,厂里订单越来越多了。您教的手艺我天天都在复习,连说梦话都是专业术语,可把我娘吓坏了。这点心意您一定要收下。”

  几乎每个来祝贺的人都带了礼物。

  大家都清楚开荒团最缺粮食,来吃饭的人都自觉带着口粮。

  所有人都明白,没有开荒团,没有赵江,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也有人带来了蔬菜种子。

  “听说你们要办学堂?学费是蔬菜种子?这些够不够?不够我再去拿!”

  “我先给孙子报个名,赵团长可别推辞啊。”

  “听说冬天要搞大棚蔬菜,到时候一定叫我来帮忙,我也好跟着学学。”

  这些乡亲们比谁都积极。

  谁不想让孩子多认几个字,学会算账呢?

  开荒团的人收礼收得手软,不一会儿,贺礼就堆满了一整间屋子。

  趁着饭菜还没上,村民们兴致勃勃地参观起新房子来。

  二楼和三楼是居住区。

  一楼设计不同,全是大户型,专门用来教学。

  房前还建了个宽敞的**。

  众人纷纷感叹。

  不过大家心里都清楚,这里不是正规学校,只是为那些无力上学的人提供学习机会。

  课程安排在晚上,男女老少都能参加,教的是基础算术和汉字,方便日常读写和记账,算是为村里扫盲出力。

  如果想继续深造,还得去正规学校。

  所以这里定位明确,不会学生爆满,也不会引起他人嫉妒——来去自由,全凭自愿。

  这样一来,开荒团既能帮助有需要的人,又不影响自己的工作。

  当晚,周家屯比过年还热闹。

  大家吃喝尽兴,按照开荒团的习惯,剩菜全都打包带走。

  赵江这次格外大方,把当天猎到的和前几天村民不好意思收的野味全都煮了,算是报答救命之恩。

  这下谁也不好拒绝。

  饭后,大妈们和小伙子们主动收拾残局,毫无怨言。

  等村民走后,这一夜大家都兴奋得睡不着,纷纷提笔写信,想把这里的一切告诉家人。

  院子里,赵江望着几十米外漆黑的老院心想:开荒团即将并入知青点,那排旧屋就是将来插队者的宿舍。

  至于新房子?当然是他们自己住——劳动所得,没道理让给后来人。

  这事还得看对方的态度,要是表现好,分套房子也不是不可能;要是表现差,那就连商量的余地都没有。

  就算上面想管,也轮不到他们来插手!

  就算真要管,也得问问村里人答不答应!

  “想什么呢?”

  周蓉走到赵江身边坐下。

  赵江低声说:“我在想,按上面的政策,每家只能留一个孩子,到时候是你留下还是秉坤留下?”

  周蓉没有说话。

  赵江笑了笑,没有继续追问。

  他回头对正在整理物品的郝冬梅说道:“郝冬梅同志,叫大家起来,开个短会。”

  “好。”

  郝冬梅立刻去叫其他人。

  不一会儿,所有人都聚集在院子里。

  赵江站起来走向一楼的会议室:“都进来坐下吧。”

  严格来说,这里既是开荒团的会议室,也是将来上课的地方。

  大家陆续坐下。

  宋高远坐在前面准备记录。

  赵江站在讲台前,环视了一下在场的开荒团成员,慢慢说道: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咱们终于能够自给自足了。接下来,就要回馈这片土地了。”

  “刚来的时候,我跟大家开过会,那是第一次。当时讲了个大概的计划,还有人记得主要内容吗?”

  周蓉和周秉坤心里清楚,因为第一次开会时赵江就让周蓉站了。

  但郝冬梅并不知道这件事。

  “砰!”

  李大牛突然摔倒在地上。

  显然是有人抽走了他的椅子。

  “好,那就请李大牛回答一下,看看你有没有认真干活。”

  赵江直接点了他的名。

  李大牛:“????”

  他真想找出是谁在捣鬼,但看到赵江盯着自己,知道自己现在不是算账的时候。

  他抓了抓头:“团长……我真的想不起来了……要不我打扫三天院子行不行?”

  赵江随意地挥了挥手,没放在心上。

  接着说:“按计划,今年首要任务是建住房,然后搞蔬菜大棚,这是保障基本生存。”

  “从长远来看,要先建学校改善民生,包括扫盲、修路、办厂、打井这些。”

  “咱们一步一步来,现在校舍已经建好了。”

  “明天正式开学,一边扫盲一边为蔬菜项目做准备。”

  “教材用小学的内容,我们都有初中以上的文化,教课没问题。”

  “从明天晚上开始,夜校安排在晚饭后六点到十点,共四小时。”

  “前两个小时,语文数学各一节,大家轮流讲课。”

  “第三节课是故事会,没错,就是给老乡们讲故事!”

  “要让山里的孩子了解外面的世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可以讲首都的情况,总之要说他们没见过的新鲜事。”

  “最后一小时最关键——”

  “你们当学生。”

  “我来讲课!”

  这句话让所有人都惊得睁大了眼睛。

  真的这么安排吗?

  【6“我主讲实用技术,所有人必须记笔记。”

  “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希望你们认真学,别等回城的时候才发现,除了个子长高了,什么也没学到。”

  赵江说得一本正经。

  有人跃跃欲试。

  也有人愁眉不展。

  像李大牛和吴大茂这样的人,一听到理论课就头大。

  这么多年书读下来,自己几斤几两还不清楚?

  根本不是读书的料!

  周蓉注意到,整个开荒团的气氛有些不对劲。

  这时候该怎么办?

  突然,她举手喊道:“报告!”

  赵江愣了一下:“你有什么要说的?”

  周蓉大声说:“妇女能顶半边天,我一定能做到最好!你们这些男人早晚会被我超过!”

  蔡晓光无奈地扶了下额头。

  这女人……这是什么奇怪的激将法!

  更让他意外的是,郝冬梅似乎和周蓉想到了一块儿,也举手说:“报告!”

  赵江觉得有趣,笑着说:“你又想说什么?”

  郝冬梅站得笔直,声音响亮:“虽然体力不如你们,但我绝不会认输!遇到困难就退缩的人,只会被人看不起!”

  说完,她还特意看了眼李大牛和吴大茂等人,眼神中带着挑衅。

  现场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这也太瞧不起人了吧!

  可……

  学习这种事,十几年养成的惰性哪是说改就能改的?

  就算被这么一激,听到那些绕来绕去的理论还是犯困。

  大家低声议论,一个个抓耳挠腮,坐立不安。

  最后结果还是老样子——

  想学的还是想学,不想学的热血上头一阵后,又恢复原样,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意思。

  周蓉和郑娟彻底没辙了。

  蔡晓光叹了口气,小声劝道:“你们俩出发点是好的,但不了解不想学习的人心里是怎么想的。激将法不是对谁都有用。”

  周蓉疑惑:“那你的意思是……要鼓励?”

  蔡晓光点头:“差不多吧,不过这种方法通常需要奖励。你有能让他们克服困难的奖品吗?”

  郝冬梅想了想,问:“答应和他们约会一天,你觉得怎么样?”

  周蓉听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蔡晓光无奈地叹了口气:“你真把他们当小孩哄?”

  这方法太刻意了。

  如果对方本来对你有意思,或许还能奏效。

  但如果人家没那个意思呢?

  说不定会觉得你在羞辱他。

  约会一天?

  就算相处一个月也是白搭。

  除非你愿意嫁给他。

  蔡晓光摆了摆手:“别瞎操心,你们给不了的,团长自然有办法。你们还不了解团长的性格?他既然敢这么说,肯定胸有成竹。我跟你们说,你们书读多了,把事情想得太简单,根本不懂男人的想法。”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往下看就知道了。”

  蔡晓光露出神秘的笑容。

  “大家安静,刚才漏说了一件事。”

  赵江做了个手势,接着说道:“通过技术考核的学员,我会教他们一个绝技。”

  说着,他手腕一翻,指间突然出现一片树叶。

  他轻轻一甩,树叶瞬间消失。教室后排传来“咚”的一声。

  众人转头看去——半片树叶钉在课桌上,另一截已经嵌入木板。

  整个教室寂静无声。

  赵江解释道:“这招其实不难,关键在于角度和发力方式,再配合一定的力量就能做到。”

  教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吸气声。

  过了一会,一名学员举手问道:“最重要的还是力量吧?我们普通人怎么可能练出这样的力道?”

  所有人都看向赵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