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四合院:开局怒撕棒梗下乡名额》

  17

  赵林起床时,屋里只剩刘翠娥。

  他咧嘴一笑:“妈,我有件事想跟您商量。”

  刘翠娥见儿子精神不错,笑着啐道:“都多大了还赖床!边吃饭边说!”

  ……

  中院。

  傻柱急匆匆冲进一大爷家。

  “一大爷!那家人可阔气了,去医院竟然骑了三辆自行车!”

  “昨天我就看见了,犯得着一大早盯梢?人又不会跑。”

  “我不是想搞清楚情况嘛!对了,淮如今天回来,您什么时候去接?棒梗情绪不太稳定,得注意点!”

  这个四合院从不平静。

  一点小事就能闹得全院皆知。

  人多的地方就难免有是非。

  人总是会有攀比之心。

  当官的想升官,光棍想娶妻,没孩子的想生子,穷的想发财。

  原本各有各的追求,倒也相安无事。

  但人活着总想找存在感,非要踩着别人来证明自己。

  这就是面子!

  人人都想要面子。

  所以哪怕没有关系,也要把小事闹大。

  只为显得自己比别人强。

  只要让别人不痛快,自己就痛快了。

  你挑我的刺,我揭你的短。

  谁都不服谁,最后闹得鸡飞狗跳。

  就像傻柱和许大茂,本来互不相干,偏要互相辱骂。

  再比如许大茂和二大爷,原本没什么过节,只因二大爷爱摆谱,结果被整了。

  贾张氏和闫埠贵之间本来没有瓜葛,闫埠贵也没得罪她,但她却莫名记恨。

  这种小事都能结下仇怨。

  更别说刘光耀搅黄赵林婚事那件事了。

  四合院里只要有风吹草动,马上就会传遍。

  无论是秦京如和许大茂,还是其他人,都会把消息传出去。

  秦京如拿着一把瓜子,在秦淮如家门口转悠。

  她问贾张氏:“秦淮如还没回来?”

  又随口叹气,说起了昨晚的事。

  不用多说,贾张氏立刻眼睛一亮。

  赵江害她孙子吃了苦,现在赵家出了丑事,她当然乐见其成。

  虽然还没想好怎么让赵江赔钱,但先坏了赵家名声也不错。

  到时候再讨要赔偿,不是更容易吗?

  更何况这件事还牵扯到官迷刘海忠的儿子刘光耀。

  这是个一箭双雕的好机会,贾张氏怎么会放过?

  “来来来,进屋慢慢说!”贾张氏拉着秦京如进了屋。

  秦京如“无奈”地添油加醋地说了一遍。

  没多久,贾张氏就出门去找李海忠“谈一谈”。

  今年过年,棒梗的事肯定会被人议论,她得先发制人,让别人也别过得痛快。

  刘光耀住在单位宿舍,不在院子里。

  但她可以恶心刘海忠啊!

  片刻之后——

  “啪!”

  后院传来酒瓶碎裂的声音。

  刘海忠怒吼:“滚!”

  “哎哟喂,官老爷当不成咯,二小子蹲大牢,大儿子挨打,可笑死个人!你倒好,冲我一个妇道人家耍威风,好大的派头!”

  “懒得跟你计较,丑八怪净作妖!”

  二大爷刘海忠气呼呼地摔门走了。

  是真是假,等刘光耀晚上回来就知道了。

  他现在还得上街买菜呢。

  路过前院时,还不忘朝赵江家翻了个白眼。

  贾张氏很快来到闫埠贵家门口,将此事添油加醋地讲了一遍。

  接着,她又像只报信的母鸡,在后院中院四处传播闲话。

  “整天想着当官,结果大儿子赵林跟赵林的情人搅和在一起,被人打得鼻青脸肿。”

  “二儿子赵江被送进去了。”

  “老三常年不回来。”

  “自己也因为犯事丢了工作。”

  “这种人也配当二大爷?我们院没人了吗?”

  贾张氏见人就唠叨不停。

  闲话像长了腿一样,转眼间传遍了整个四合院。

  刘家和赵家的事情顿时成了邻居们最热的话题。

  一大爷这次也没有阻拦。

  反正刘海忠和他在院子里是死对头。

  再说赵家被推到风口浪尖,名声受损,对他反而有利。

  正愁没有机会,这事儿一闹出来,简直是天赐良机。

  赵家屋里,许大茂晃悠过来串门,半天没提正事,只说可以帮着写轧钢厂的推荐信,说不定能给赵林找个工作。

  赵林心里清楚——这家伙不过是看赵江发达了,想来攀关系。

  赵江答应改天再详细谈工作的事。

  虽然许大茂心思不纯,但表面上还得过得去,赵林只能敷衍着他聊天。

  正说着话,

  院外声音嘈杂起来,人群越聚越多,都是来看热闹的。

  赵林皱了皱眉。

  许大茂却按捺不住:“这个老刁婆真是不让人安生!自己造孽害死丈夫儿子,还敢在这儿兴风作浪?”

  话音刚落,他已经冲出门去。

  赵林暗自嘀咕:这小子怎么突然这么积极,怕是没好心思。

  一大爷看到许大茂冲向秦淮如家,心中猛地一沉——大事不妙!

  果然,许大茂一露面,事情就像脱缰的野马,再也控制不住。

  这时,傻柱正在陪着秦淮如母子。

  刘光耀在家休假,突然接到局里紧急通知:所有干部立即返岗,据说建筑局来了个重要人物,连上级领导都惊动了。

  这位“重要人物”正是赵江。

  他刚给郑光明做完检查,就赶到建筑局。

  医院诊断郑光明患有弱视,虽然可以通过手术矫正,但难度很大。恰逢医院眼科改革,这类手术还在摸索阶段,主刀医生都在国外进修。

  赵江主动请缨:“我曾申请过破格提拔主任医师,卫生部门应该知道。如果要做临床试验,我愿意试试。”

  主治医生半信半疑。

  赵江多次恳求后,医生才同意向院长汇报。

  院长正在开会,暂时联系不上。

  赵江留下自己的姓名和住址,表示随时可以联系,并约定正月初二再来拜访。

  离开医院后,赵江前往建筑局。

  郑娟和郑光明得知眼睛可以手术治疗,对赵江深信不疑。

  他们提出要一同前往建筑局,亲眼看看八级技工领证的全过程。

  赵颖也表示想一起去。

  赵江思考后觉得带他们没问题,只要不影响正常流程就行。

  此刻,赵江带着赵颖、郑娟和郑光明坐在建筑局贵宾接待室。

  值班人员异常紧张。

  他打电话向局长确认过,眼前这个差两个月就满十九岁的年轻人,正是江辽省吉春市下乡开荒的优秀代表。

  所有信息都吻合!

  这位传说中的风云人物,竟然真的出现在眼前。

  “我们跟来会不会有影响?”赵颖问道。

  接待员赶紧回答:“没关系,你们都是赵江同志的家人,当然可以留下。”

  “一会儿局里领导,包括局长、主任和各科室负责人,都会到场,就算进不了主会场,也可以在附近看热闹。”

  确实,腊月二十九这天,全局领导都会聚集在此。

  只为见证这位传奇人物的到来。

  【17曹坚秉。

  五十六岁。

  身材高大,是北方汉子。

  现任建筑局局长。

  中午吃饭时,电话突然响起。曹坚秉放下碗筷,快步赶回建筑局。

  这个叫赵江的年轻人,他一直惦记着。

  江辽省送来的资料,他和几位领导反复看了多次,每次看完都忍不住赞叹。

  十八岁!

  就有这样的本事!

  要是没掺假,绝对是百年难遇的天才!

  普通八级工他根本看不上,但一个十八岁的八级工,还是个初中毕业生,哪找第二个?

  这是实实在在的技术,没有一点水分。

  各行各业的八级工,有多少是靠年限混上去的?曹坚秉心里清楚。

  工程师也一样。

  资历重要吗?

  当然重要!

  但能力更重要!

  资历可以慢慢积累,天赋却是老天给的,强求不来。

  现在是什么时候?

  国家正需要人才!

  所以才有破格提拔的规定。

  就冲这点,曹坚秉把赵江当成了宝贝。

  更巧的是,这小子是帝都本地人。

  为此,曹坚秉没少说。

  他打定主意等赵江回京。

  一定要亲眼再验证一下这块真金!

  “通知所有相关专家,马上到局里来!”曹坚秉对着值班室喊道,秘书慌乱地开始打电话。

  大年二十九打扰大家?

  胡说!

  如果真确认了,这就是春节最好的礼物!

  今年最让人振奋的年货!

  各方人员迅速行动,建筑局内顿时充满急促的脚步声。

  “吱——”“嘎——”

  停车场传来此起彼伏的刹车声。

  原本冷清的办公楼瞬间变得热闹非凡,假期中的建筑局,突然活跃起来。

  众人安静地准备着。

  许多目光都集中在接待室方向,但领导还未到场,没人敢贸然上前。

  接待室内。

  “哥,外面怎么突然这么热闹?”郑光明轻声问道。

  不仅是他,赵颖和郑娟也注意到了异常。

  赵江心里清楚原因。

  街道办的小张笑着解释:“小同志,这是因为赵江同志太优秀了,各级领导都专门赶来了。不过待会儿可得控制好情绪啊。”

  郑娟恍然大悟,后背一阵发紧。

  她赶紧叮嘱弟弟:“待会儿什么都别说了,记住了吗?”

  “嗯。”郑光明乖巧地点头。

  这个心思细腻的少年,比别人更早察觉到其中的意味。

  他的心跳不自觉地加快了。

  他由衷为赵江感到骄傲。

  只是遗憾自己无法亲眼看到这一刻。

  赵江察觉到他的情绪,轻轻摸了摸他的头发,低声说:“我还有电工8级证书呢。等你眼睛好了,我带你好好看看,所有的荣誉你都能亲眼看到。”

  郑光明用力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