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四合院:开局怒撕棒梗下乡名额》

  2

  切开脂肪、吸出积血——所有步骤都是他独自完成的。

  手术室内一片寂静。

  十秒……

  二十秒……

  半分钟……

  一分钟……

  五分钟……

  十分钟过去了……

  赵江仍然专注地操作着。

  汗水一直不停地流。

  他很少眨眼,

  呼吸缓慢而均匀,带着独特的节奏。

  面颊泛着健康的红润。

  每一个动作都格外小心。

  这是一项极其艰难的任务。

  赵江的思维飞速运转,细致分析。

  必须逐层分离,避开大血管,刀口要像雪花一样轻柔落下。

  必须循序渐进。

  不能急躁。

  也不能松懈。

  经历过手术的医生都知道其中的辛苦。

  半小时……

  四十分钟……

  一小时……

  两小时……

  手术室内的气氛越来越紧张,

  几乎凝固。

  连郝向阳都感到双腿发酸,但所有医生依旧站着。

  他不禁感慨——

  做手术比平常当兵还要累。

  叮!

  突然,

  一声清脆的响声。

  **掉进了盘子里。

  手术完成了。

  生死已定!

  【15

  结束了?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成功取出来了!

  摄像机完整地记录下了每一个细节。

  就在大家以为一切都结束时——

  赵江看了一眼心率仪,问道:

  “用了多长时间?”

  “两小时零八分,三十……九秒!”马宏旻立刻报时。

  赵江又问:“术中心率有波动吗?”

  没人回答。

  显然,所有人都把注意力放在了手术过程中。

  大家的注意力并没有放在这里。

  嘀——

  心电监护仪发出平稳的声音。

  大家悬着的心稍微放松了一些。

  但赵江却神情严肃。

  心率下降了。

  情况并不像预期的那样好。

  必须启动备用方案。

  “准备银针,至少六十根,限时两分钟!”

  赵江一边清理伤口,一边下达命令。

  马宏旻推开手术室的门。

  走廊上的人立刻站了起来。

  他没时间理会别人,直接对值班的两名医生说道:

  “小李,用我的权限去器械室拿银针,清空库存,两分钟内送到!”

  “小王,马上去中医科借闲置的银针,快点!”

  “明白!”

  “是!”

  两人像箭一样冲了出去。

  马宏旻接替他们守在门口。

  出错了!

  他在关键时刻忽略了心电监测。

  他以为仪器报警就足够了。

  直到看到赵江严肃的表情,才意识到——

  病人的生命体征已经变化。

  这本该第一时间发现。

  如果早一点察觉,就能从容应对,而不是现在这么慌乱。

  当银针导致心率减慢时,就应该提前制定应急方案。

  但他被赵江高超的技术吸引了全部注意力。

  事后复盘总有无数种可能。

  但手术台上不能有丝毫失误!

  如果病人真的出事,他将负全责。

  郝今龙等人想上前询问,却被马宏旻冷峻的脸色拦下。

  马宏旻闭上眼睛。

  沉重的呼吸声在空气中回荡。

  陈路远的妻子终于忍不住,声音颤抖地问:

  “医生,路远现在怎么样?”

  马宏旻的面部肌肉不自觉地抽动了一下。

  这位女士难道没感觉到周围紧张的气氛吗?

  他稍作犹豫,还是睁开疲惫的眼睛,露出一个职业性的笑容:

  “医疗团队正在全力抢救。手术已经进行了两个多小时,请您再等一等。等门上的指示灯变成绿色,就说明手术成功了。”

  平时的他绝不会这么温和。

  但想到赵江之前对待家属的态度,他压制住了情绪。

  作为医生,不仅要专业,还要让家属感受到关怀和安心。

  这也是医生的责任。

  而且,他对这位家属的印象比别人都好。

  因为她在危急时刻是第一个主动签手术同意书的。

  她对丈夫的关心显而易见。

  这位年轻的母亲,即使自己营养不良也坚持哺乳,这几天一直守在病房外,从未离开。

  这样的付出让人敬佩。

  “太感谢您了,医生。”

  陈路远的妻子深深鞠了一躬。

  她再次看了看那盏刺眼的红灯,局促地退回座位。

  不久后,小李和小王匆匆赶回来。

  “继续守着!”

  马宏旻简短地说完,拿着银针快步回到手术室。

  随着门关上,内外仿佛隔开两个世界。

  外面。

  人们焦急地等待着。

  里面。

  空气仿佛凝滞。

  马宏旻将银针放在器械盘上,一言不发。

  只扫了一眼手术现场,内心便掀起巨 ** 澜。

  赵江的动作细致得令人惊叹!

  每一针都精准无误,技艺之高超简直到了极致。

  这哪里是普通的外科缝合,分明是在雕刻一件绝世艺术品!

  他明白,越是重要的部位,越要小心处理,缝合得越好,病人恢复得越快,疤痕也会越平整。

  但他并没有完全投入其中。

  吸取以往的经验,他一边观察手术进展,一边留意各种仪器的变化。

  很快,他发现心率监测仪出现了异常波动。

  不仅频率比之前慢了,跳动幅度也变小了。

  更糟糕的是,这种状况还在持续恶化。

  这意味着病人的状态正在不断变差。

  赵江手中的针没有停下,耳朵却一直听着仪器的声音。

  完成最关键的伤口缝合后,他大声命令:

  “剩下的交给大家,我必须马上进行抢救!”

  此时的陈路远,几乎已经与死神擦肩而过。

  心率仪上微弱的跳动,只是最后的生命迹象。

  如果不及时扭转局势,即使救回性命,也可能变成植物人!

  话音刚落,助手立刻接替后续工作。

  赵江摘掉手套——徒手操作才能保证精确度。

  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任何失误都不允许发生。

  “安静,配合我会指示。”

  他沉声说完,银针接连刺入。

  手法时快时慢,顺序暗藏玄机。

  嘀——

  最后一根银针拔出的瞬间,心率仪发出长鸣。

  不再是断断续续的声音,而是单调的长音。

  这意味着……

  陈路远的心跳彻底停止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监测屏。

  但奇迹并没有出现。

  赵江神情严肃,再次拿起银针。

  针尖依次扎进穴位。

  或轻或重,

  或快或慢。

  陈路远身上逐渐布满银针,密密麻麻,宛如一只“银刺猬”。

  赵江完成正面的针灸后,小心地把陈路远扶坐起来。

  “保持这个姿势,别碰到银针。”赵江叮嘱道,医护人员立即上前协助固定。

  接着,赵江开始在陈路远背部继续施针。

  每一针都格外小心。

  每一针都全神贯注。

  然而心电监护仪持续响起的死亡警报声,依然提醒着所有人:陈路远已经临床死亡。

  如果说之前只是半只脚跨过生死线,现在他已经彻底坠入深渊。

  赵江心中清楚。

  时间紧迫,让他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人死后,身体各项功能会迅速停止。

  1到2分钟内进行电击还有希望。

  超过5分钟,即使复苏也会造成脑损伤。

  10分钟后,脑细胞因缺氧坏死,几乎无生还可能。

  此刻,每一秒都至关重要。

  时间悄然流逝。

  心电监护仪依旧显示直线。

  两分钟……

  三分钟……

  赵江的手指微微发抖,其他医生也屏住呼吸。

  完成背部数十针后,

  赵江换上长针,准确刺入陈路远的关键穴位。

  一毫米……

  再一毫米……

  调整角度,继续深入。

  就在这精准的操作中,

  “滴——”

  心电监护仪突然发出一声清脆的波动。

  这声音如同黑暗中的曙光,

  让所有人都为之一振。

  有生命迹象了!

  但很快,气氛再次紧张起来。

  监护仪短暂波动后,又恢复成直线。

  漫长的等待中,仪器始终没有反应。

  赵江换上银针继续治疗。

  不久之后——

  “嘀!”

  仪器再次发出提示音。

  第三针。

  第四针。

  第五针。

  每落一针,仪器就响一次。

  但也仅此而已。

  赵江神情愈发凝重。

  已经过去三分钟了!

  照这样下去,患者很难马上醒来,即便醒来,恐怕也会留下严重脑损伤。

  “让我来。”

  “加大鼻导管氧气流量!”

  赵江示意医护人员扶稳陈路远,俯身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但这不是普通的急救方法。

  赵江肺活量惊人,每次吹气都能看到陈路远胸腹明显起伏。

  呼吸节奏时快时慢。

  在场的医护人员虽感惊讶,却都保持沉默。

  时间在令人窒息的寂静中慢慢过去。

  “嘀!”

  心电监护仪再次响起。

  这声音重重敲在每个人心里。

  十几秒后,提示音再次响起。

  渐渐地,间隔越来越短。

  大约五分钟后,

  心率终于恢复到正常范围。

  赵江这才停下动作。

  他站在原地一动不动,目光紧紧盯着监护屏幕。

  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护士赶紧上前擦拭。

  又过了一分钟,

  生命体征稳定下来。

  赵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