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粮食风波-《赘婿逆天超级穿越者系统》

  几人寻声望去,发现喧哗处是一家粮铺。

  只一会的功夫,粮铺门口的人越来越多。

  宋扬他们在楼上都已经听到下面百姓在说着什么。

  “上个月从四文涨到六文,现如今又从六文涨到八文。你们这些店家,怎如此黑心肠!”

  这人的话,立刻得到了众人的附和,人群开始七嘴八舌起来。

  “这等涨法,我们百姓岂不饿死?”

  又有人在下面大叫起来。

  “各位街坊,这是东家的命令,我等也只能照办。”

  一个粮铺的伙计站在张宽大的桌面上,高声大叫道。

  他涨红的脸上满是无奈。

  “这是?”

  宋扬不解的看向杜景。

  “这城中所有粮铺皆是七大世家的产业。他们想卖多贵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

  杜景气愤道。

  “难道朝廷没有粮仓吗?”

  “宋兄有所不知,咱们大宸国各州县朝廷的粮仓,都是在紧急情况下,才可以动用的。目前的这种状况,显然还没有到紧急时刻,比如,各种灾害等。”

  杜景给宋扬科普道。

  原来如此。

  宋扬这是真正体会了这些世家大族的嚣张跋扈了。

  他不再多言,心中已经给这些世家大族判了死刑。

  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

  系统正在升级中,他不能轻举妄动。

  就让这些家伙再蹦跶几天吧!

  下面的百姓经过喧闹后,大多无奈的离开。

  少数人无奈的买了些许的粮食。

  不管怎样,家中已经没有粮食了,总得要吃饭。

  “今日就聊到这里,待我到了京城,定然会前去拜访。”

  宋扬也没了再闲聊的兴致。

  杜景给宋扬留了地址。

  其实根本不需要。

  在京城,有几人不知道杜海山府上的地址?

  回到客栈,主仆二人回到屋中,宋扬立刻给路平布置了任务。

  郸城东石楼大街。

  这里是整个郸城市井味最浓的地方,也是下九流人员最聚集的地方。

  在一家脚行门口,一个三十岁左右,皮肤黝黑的汉子,正拿着一支烟袋在吞云吐雾。

  他斜倚在磨盘上,青布短褂磨得发亮,露在外头的胳膊筋肉虬结,却掩不住层层叠叠的旧疤。

  他抬头猛吸一口烟,烟杆在指间颤了颤,烟灰簌簌落在沾着泥渍的布鞋上。

  眼角的纹路深得像刀刻,混着汗渍与风尘,让那双眼睛看人时总带着点浑浊的倦意,仿佛把半辈子的力气都耗在了搬运货物的路上。

  喉结滚动,吐出的烟圈在他满是胡茬的下巴周围散开,倒衬得那张脸,比同龄人更像被岁月碾过的老木头,沉实,却也满是裂痕。

  这就是路平找到周硕时,对方的模样。

  “你可是周硕?”

  路平拱手问道。

  “正是,这位兄弟有何贵干?”

  周硕吐出烟雾看向路平。

  “周壮士,我家公子有请,能否请你移驾一步”

  “你家公子有请?”

  周硕眉头皱了皱,将最后一口烟丝燃尽。

  “你家公子是谁?还有,我只是一个脚夫,并不是什么壮士,阁下莫非认错人了?”

  “等周壮士见到我家公子,自然就知道我家公子是谁。阁下莫非不敢前去?”

  路平脸上露出个怪异的表情。

  “自己这是被人轻视了?”

  一瞬间周硕的脸涨得通红。

  “只是我还有活要干。”

  周硕犹豫道。

  “这锭金子可够你盘下这个脚行?”

  周硕瞳孔猛然放大。

  “自然是够的,不过,我要去和东家说说。”

  在屋后,两人找到了正在睡觉的东家。

  半个时辰后,周硕已经成了这家脚行的新任东家。

  “我跟你去。”

  周硕一副大义凛然道。

  “兄弟,不必如此!”

  路平心中好笑。

  在昌隆客栈,周硕见到了宋扬。

  “不管找我何事,既然公子给了我三十两黄金,从现在开始,我周硕的命,就是公子的!”

  他倒头便跪。

  宋扬无奈的摇了摇头。

  古代人做事真的极为性情使然。

  “你的命就是你自己的,还有男人跪天跪地跪父母跪师长,除此之外,绝不跪任何人。”

  周硕猛的一怔。

  “听闻周先生对这郸城的三教九流颇为熟识,所以想请先生过来,帮我做事,不知先生可否愿意?”

  “愿意!”

  话音刚落,周硕便给出了答案。

  宋扬微微点头。

  测谎大师竟然给出了极高的评分。

  这周硕果然是性情中人。

  “我给你一千两黄金,你去买下几家茶楼酒肆,找来说书先生...”

  宋扬逐一将自己的心中想法一一道来。

  周硕很快就明白了宋扬的意思。

  很快,一份详细的名单,就出现在宋扬的案头。

  原城王氏在郸城的所有产业,包括一家粮铺,两家纸行。

  事实上,这些世家在大宸境内,分别经营着各自的生意。

  比如原城王氏,垄断了整个宸国的纸张生意。

  而博阳崔氏,垄断了书籍生意。

  凉州郑氏,垄断了香水的生意。

  总之,每个世家都会垄断一种生意渠道。

  而每个城市,都会有这几大世家的粮铺生意。

  他们利用手中的这些生意,来影响着整个国家的经济和政治。

  所谓铁打的世家,流水的王朝。

  政权的更迭,对他们这些世家,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宋扬这是要首先在底层逻辑上,对这些家族,进行釜底抽薪。

  等他们失去了经济基础,然后,上层建筑自然就会倒塌。

  这招不可谓不狠厉。

  剩下的十几日,宋扬天天在郸城的大街小巷,来回走走。

  在系统升级倒计时,还有一天的时候,他将周硕喊了过来。

  “明日在郸城人流最集中的西街市口,盘一家门面,我们开粮铺。”

  “遵命!”

  周硕毫不犹豫的拱手退下。

  这样的下属,就是宋扬最喜欢的。

  对于老板的命令,毫不犹豫的执行,而不去管命令的对错与否,或者说应不应该。

  这就是忠心不二。

  翌日。

  全城所有粮铺的粮食,再次涨价到了八文一斗。

  所有粮铺的门口,都挤满了气愤的郸城百姓。

  也有人来到县衙门口。

  让县太爷为百姓做主。

  就在县太爷头疼不已时,一个年轻人出现在了县衙门口。

  “这位小哥,烦请通报一声,就说有人可以帮助县令大人排忧解难。”

  宋扬将一块黑色的牌子交给门子。

  看着来人的穿着,绝对是大人物的派头。

  门子自然不敢怠慢。

  万一真的有重要的事情找他们家大人,而耽误了事情。

  后果不是他可以承担的。

  那人进去不久再次出来,将宋扬请了进去。

  在正厅,宋扬见到了一个身材精瘦,身穿官袍的男子。

  “请问公子和薛将军是什么关系?”

  “生死之交!”

  宋扬淡淡道。

  他说的也不算说谎。

  经历过那样的一场大战,可不就是生死之交吗?

  “原来如此,失敬失敬!”

  县太爷和宋扬客气的拱了拱手。

  “不知公子此番前来有何指教?”

  “在下来为大人排忧解难的。”

  宋扬笑笑。

  “此话何意?”

  “我想在郸城开一家粮铺。”

  两人在房间里商量了好一会。

  两刻钟后,县令大人满脸堆笑的将宋扬送到门口。

  “乡亲们,明日在西街市口新开一家铺子,粮价3文一抖,各位乡亲可以前往购买。”

  此话一出,顿时在人群里掀起了轩然大波。

  “大人,此话当真?”

  百姓们纷纷出言询问。

  “此等大事,本官岂敢胡言乱语。”

  所有百姓开始高声欢呼起来。

  3文一斗,比七大世家涨价前还要便宜。

  这是哪位菩萨下凡来拯救他们,于水深火热中呀?

  很快,这条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般,在整个郸城传开了。

  七大家族在郸城的管事,也在同一时间收到了这条信息。

  因为这条信息,他们七个家族的所有粮铺,今天一个米粒都没有卖出去。

  挡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

  “咱们先按兵不动,明天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崔家主事建议道。

  “目前也只能如此,总不能现在就杀了对方吧?”

  翌日。

  天刚蒙蒙亮。

  西街市口,一个铺子早早的被打开。

  接着,一个身材高大的男子,从里面拿出一块用红布蒙住的牌匾,挂在了屋檐下。

  郸城的百姓一般起得都早。

  再加上昨天的县太爷亲自背书。

  所以,当店门打开时,已经有很多的百姓,围在门口。

  “伙计,你们店里的粮食,真的是3文一斗吗?”

  一个百姓忍不住问道。

  虽然,昨天县太爷亲口说出来的话。

  但是依然有一部分人不敢相信。

  郸城的粮食,从来就没有这么便宜过。

  伙计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直接从屋子里拿出一块牌子。

  “本店粮食3文一斗。”

  这下没人再问了。

  一瞬间,大家的兴致被点燃。

  “伙计,什么时候可以开卖呀,我家里还等着开锅呢?”

  有人问道。

  “辰时一刻是今天的黄道吉日,我们东家和县太爷会来剪彩。”

  伙计很有耐性的回答着问题。

  半个时辰很快过去。

  一个帅气的年轻人和一顶官轿停在了门口。

  “各位街坊,县太爷和我们东家来了,大家让一让。”

  一个伙计从里屋拿了扎着花的红绸走了出来。

  县太爷和宋扬手持剪刀,开始剪彩。

  在鞭炮齐鸣中,长隆粮铺上的公布被扯开。

  没有多余的废话,直接开业。

  无数百姓从街道两边,将店铺围的水泄不通。

  四个窗口出米,四个窗口收钱。

  现场井然有序进行着。

  同一时间的其他几家粮铺门口,一个人都没有。

  队伍从东市口一直排到西市口,忙到晚上戌时一刻才结束了一天的忙碌。

  翠园。

  原城王氏的府邸。

  七大世家的主事人全部集中在这里。

  “各位,都有什么高见?”

  王氏主事人沉声道。

  今天又是一个颗粒无收的一天。

  “很简单,晚上派人烧了他的铺子,我看他还怎么卖。”

  崔氏主事人恶狠狠道。

  没有人阻止他的说法。

  这也代表了大家的想法一致。

  “每家派出一人,子时一刻动手。”

  没有人知道。

  在他说出这话时,屋顶一个极小的东西泛着红色的光点,停在房梁上。

  而昌隆客栈中的宋扬,嘴里露出笑意。

  第二天,郸城发生了一起惊天大案。

  郸城八家粮铺,包括白天刚刚开业的那家粮铺,同时前往县衙报官。

  粮铺里的的粮食,在一夜之间被盗一空。

  整个郸城都轰动了。

  被盗的不仅仅是粮铺里的粮食,还有各家的粮仓也被偷的一粒粮食都不剩了。

  长隆粮铺的粮仓,储存了多少粮食,目前并不知道。

  但是七大世家在郸城存放的粮食加起来,可是石。

  县衙大堂上,所有人都脸色惊恐的站在堂下。

  当然,路平也在其中。

  “县令大人,还请为小民做主。这要是让家主知道此事,我等就没有活路了。”

  每家的损失达到了5000石。

  那可是快要60万斤的粮食。

  县令大人端坐堂上,暗自冷笑,同时心中亦是无比痛快。

  几大家族,没少用自己手中掌握的资源,来要挟自己自己这个朝廷命官。

  没想到他们也有今日。

  “各位主事,你们可曾想过,5000石的粮食,想要拉走,需要多少两马车,那可是400两马车。哪怕是先用马车运到码头,走漕运码头。那也要100马车,来回四次。七个粮仓那就是700两马车,来回四次。难道你们看守粮仓的家丁都发现不了吗?前些日子,你们就哄抬物价。现如今来本官这里来报官,你们到底想要干什么?”

  县令大人的脸色也很难看。

  所有主事人都惊呆了。

  县令大人所说也非常在理。

  关键问题是,大人这话中的意思是几个意思?

  “大人,莫非以为我等是来报假案的?”

  7人都要哭了。

  他喵的,老子吃饱了撑的慌,到你这里来报假案。

  “好了,关于你等哄抬物价的事情,本官也不予理会,如若下次再来报假案,本官定当严惩不贷。”

  话音落下,县令大人起身拂衣而去。

  堂下的路平憋得都要憋出内伤来了。

  “现在怎么办?”

  众人交头接耳,不知所措。

  “暂时先向周边的小粮商购买,应应急吧,实在不行,只有向家主禀报了!”

  其中一人无奈道。

  这件事情迟早会被人知道的。

  “也只能如此。”

  第二日,各大世家主事人,派出人手向周边各州县的其他粮商,求购粮食。

  当然,这次的收购粮食,用的是他们自己账上的银子。

  好在五天之后,终于有好的消息传来。

  粮食正在运回郸城的路上。

  这下,所有主事人心中的大石头,总算落了下来。

  为了这批粮食,他们特意从周边的镖局,聘请了众多的镖师,负责押运。

  苍天不负有心人,四日后,所有粮食终于运回了禅城。

  不少的郸城百姓目睹了这一盛况。

  “你们说,这是什么情况,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粮食运了进来。”

  百姓们目前还不知道,世家们粮食被盗的事情。

  “粮食再多也没用,现在长隆粮铺的粮食,那么便宜,傻子去买世家贵的粮食。”

  “这次,将家族里,所有的仆人都派出去看守粮食,千万不能再出任何的意外。不然,我们死定了。”

  七个世家主事人,已经下达了同样的命令。

  但第二天,传来了一个比之前更加震惊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