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全球博弈下的无声抗争。-《硅谷晨昏线》

  就在ImI总部内的寂静行动悄然加速之时,遥远东方的战火为这幅全球博弈的图景增添了另一重维度与紧迫感。

  陆彬的平板电脑上,一条自动推送的国际新闻快讯短暂地覆盖了旧金山地图。

  标题简洁却震撼:“缅北战事骤紧,果敢同盟军宣称夺取关键口岸。”配图是模糊的硝烟和崎岖的山地。

  冰洁的视线也落在了这行文字上。

  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无声的信息在空气中传递。

  沃克集团——这个与Ψ系统有着千丝万缕联系、深涉数据灰色产业和资源掠夺的庞然大物,其在缅甸的利益根基正受到直接冲击。这绝非巧合。

  “那边的‘变量’……似乎比我们投下的石子要猛烈得多。”

  陆彬的声音几乎含在喉咙里,指尖轻轻一划,新闻消失,重新露出那个标记着印刷作坊的红点。

  但他知道,世界的这两个角落并非孤立。

  艾伦面前的环形监控屏幕上,一条异常的数据流悄然改变了方向。

  原本流向北美某数据中心的加密数据包,突然增加了向东南亚地区,特别是缅甸周边国家的中转请求。

  虽然经过了层层伪装,但其核心指令的优先级被秘密调高了。

  这表明,Ψ系统或其背后的势力,正在因应缅北的局势变化,紧急调整资源分配或通讯链路,试图稳住阵脚或抢救关键资产。

  冯德·玛丽加密频道里的资金流图谱上,一个与开曼群岛空壳公司关联的节点急促地闪烁起来。

  大量资金正被异常迅速地转移、分解,其路径显示出一种未雨绸缪的规避姿态。

  这像是对沃克集团及其盟友在缅甸遭受军事压力的直接金融反应。

  史密斯先生提到的“网”正在收紧,而某些节点感到了压力,开始蠕动。

  这一切都指向一个结论:全球棋盘正在联动。

  缅甸边境的枪炮声,在某种程度上,与美国大选的政治喧嚣、与ImI总部内无声的抵抗,同属于一场更大规模、更深层次的博弈的不同战场。

  Ψ系统及其代表的势力,试图在多条战线上维持控制和增长,而任何一处的“不可预测变量”——无论是果敢同盟军的进攻。

  还是几个小人物准备散发的传单——都可能引发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

  “他们的注意力被分散了,”艾伦的声音通过加密内线传到玛丽那里,冷静中带着一丝抓住机会的决断。

  “虽然只是片刻,但数据流的重新路由意味着他们出现了短暂的混乱。这是我们行动的机会窗口。”

  玛丽看着屏幕上闪烁的资金逃逸路径,回复道:“也是风险窗口。”

  “他们会像受伤的野兽一样,更警惕,也可能更危险。告诉董事长和冰洁,行动必须更快,更谨慎。”

  在开放工区的喧嚣中,陆彬和冰洁收到了加密提示。

  他们看不到全局的数据流动和资金转移,但他们能感受到那则国际新闻背后的重量。

  将报告伪装成政治宣传品的计划没有变,但此刻,他们手中的这份“传单”,似乎又沉重了几分——它不仅是投向美国大选数据洪流的一颗石子。

  也可能是在一个全球性的系统压力测试中,轻轻加上的一根稻草。

  旧金山的阳光依旧照耀着ImI的玻璃幕墙,内部的辩论声浪仍未停歇。

  但在这片喧嚣之下,寂静的行动者们更加清晰地意识到,他们所要撼动的,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巨兽。

  而此刻,这头巨兽的另一侧,正被东方的炮火灼伤。

  陆彬按下内部电话:“玛丽姐!给缅甸仰光的查侬拨一笔紧急资金,1000万美元,提供给缅甸果敢同盟军,我们再加一把火。”

  陆彬的指令通过内部加密线路清晰地传达到冯德·玛丽的耳中。

  冷静得不像是在安排一笔足以加剧一场地区冲突的千万级资金流动。

  玛丽的手指在键盘上没有丝毫停顿,甚至更快了。

  她没有询问原因,也没有质疑风险。

  此刻的信任与默契超越了常规流程。

  她的屏幕界面上,那条原本正在逃逸的、关联沃克集团与开曼群岛空壳公司的资金流图谱,瞬间成为了她操作的掩护背景。

  “利用他们自己的通道,”玛丽低声自语,语气如同一个顶尖的操盘手,精准而冷酷。

  她迅速调用了几条早已预备好、看似与Ψ系统无关的备用金融管道——这些是史密斯先生在任时悄然布下,原本用于应对极端商业风险的暗线。

  资金被巧妙拆分成数股,伪装成跨境贸易结算、短期风险投资和甚至一笔对东南亚某环保NGo的“捐赠”。

  最终汇向一个位于仰光、表面经营农产品出口的“查侬贸易公司”账户。

  这笔钱将在那里,以几乎无法追踪的方式,转化为果敢同盟军急需的物资和支持。

  “资金已启动。预计两小时内分批次到位。

  利用了他们自身的混乱期,安全系数暂时评估为高。”

  冯德.玛丽简洁的回复通过加密频道传回给陆彬,并抄送了艾伦。

  艾伦在数据监控中心看到了玛丽操作引发的细微数据涟漪——这些金融活动产生的数据包完美地混入了,Ψ系统因应对缅北战事而产生的异常数据洪流中,如同滴入大海的一滴水。

  她甚至刻意放松了对这几条特定通道的监控警报阈值,为这笔“加一把火”的资金让开了一条无形的通道。

  “数据层面,一切正常。”艾伦确认道,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技术层面的赞赏,“他们的系统正忙于处理缅北的‘火’,无暇他顾。”

  陆彬收到确认,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波动,只是指尖在平板电脑上那个代表印刷作坊的红点旁,又标记了一个小小的、虚拟的火苗图标。

  冰洁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她知道,这一步迈出去,就再无回头路。

  他们不再仅仅是观察者和报告的传播者,他们自己也成了那个主动注入系统的“不可预测变量”,直接参与到了全球棋局的博弈中。

  旧金山ImI总部外的阳光依旧灿烂,办公室内关于大选的辩论仍在继续。

  没有人知道,就在这几分钟里,一场横跨太平洋的金融操作已经完成,旧街区的印刷作坊尚未启动,东方的战火却将因来自西方科技巨头总部的一笔资金而燃烧得更加猛烈。

  真正的博弈,没有疆界。数据、金钱、枪炮,以及无声的信念,在这一刻交织成一张决定未来的网。而他们,已然身在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