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爷,自个走路上班呢!”
“李哥,早早早!”
“柱子,你小子干嘛呢,今儿食堂不做早饭了还是怎么,路上磨磨唧唧的!”
一路上,都是步行去上班的工人们,他们一个个虽然穿着朴素,但都是挺起胸膛,精神饱满,脸上洋溢着为幸福生活的向往。
李卫民带着张丽娟骑着车风驰电掣,寒风刮的脸生疼,但遇到熟人都会笑着打个招呼。
正卖力走路的傻柱都懵逼了,脑子里瞬间就是十多个黑人问哈。
刚才好像是舅舅在叫他?
要是他眼没看花,前面骑着车的就是他舅舅和舅妈?
这不对劲啊,舅舅买自行车他这个亲外甥咋啥都不知道?昨天中午他还和冉秋叶在舅舅家吃饭呢。
傻柱也顾不得慢悠悠走路了,急忙迈着双腿追上去,手里网兜装的两个空饭盒“碰瓷碰瓷”响,喊道。
“舅舅,舅妈,你们骑慢点,等等我啊……”
李卫民骑着自行车和易中海打招呼,易中海本来还有些不高兴。
听听李卫民这话,什么叫做自个走路去上班?这年头上班不走路难道骑车上班啊!
但转眼易中海看见李卫民骑着的自行车,人都傻眼了。
好家伙,难怪你小子说我为啥走路上班,原来你小子真骑上自行车了啊!
看着李卫民的自行车,易中海心中要说不羡慕那是假的。
这些年来,作为厂里为数不多的八级钳工,他一直以没有自行车深深感到耻辱。
毕竟八级钳工可是代表了国内最顶尖的工人,厂领导见到他也会礼貌的打招呼,但就算如此,由于自行车票的稀少,也一直没分配到他,这让他心里很难受。
但没办法,他八级钳工是牛逼,但他不是领导啊,分配权根本不在他手上,所以也只能静静等待厂里给他分配自行车票。
但没想到现在李卫民骑上自行车了!
这让他心里活络起来了。
正想打个招呼问一下他哪里搞来的自行车,李卫民却已经骑着车消失在路上。
“嘿,这小子骑这么快干嘛去!”
易中海略微有些不爽,但又拿李卫民没辙,他老胳膊老腿的,总不能跟前面的傻柱那样像条狗似的,追着去找李卫民吧!
就在这时,秦淮茹走到了易中海身边,问道。
“一大爷,刚才骑车的那是李卫民两口子吧!”
易中海瞥了一眼秦淮茹,上次就是因为这女人惦记李卫民家的粮食,才让他不得不给李卫民搞出来的基金会捐五块钱,他现在都恨死秦淮茹了,他易中海自从当一大爷以来,还没吃过这么大的亏呢。
秦淮茹要不是他徒弟的媳妇,他早就不管不顾了。
易中海没声好气呵斥道。
“是又怎么,李卫民你得罪不起,以后少招惹别人。”
说完,易中海也没搭理呆愣住的秦淮茹,然后继续背着手走着去上班。
秦淮茹有些委屈,她不就是看着李卫民两口子骑自行车,好奇之下想跟易中海问问什么情况,但哪知道易中海根本就不给她面子。
但秦淮茹就把气记恨在李卫民头上,要不是看见李卫民骑自行车,她能被易中海呵斥?
……
李卫民两口子仿佛成为这条街最靓的仔,熟人见了都是热情的打招呼,眼中都是羡慕。
平日里上班要走小二十分钟的路程,骑着自行车五六分钟就到了。
把张丽娟送去了宣传科,李卫民把自行车停到停车场,就到了保卫科换上警服开始上班。
红星轧钢厂作为上万人的体量,属于厅局级的冶金单位,其保卫科实际上是副处级部门,为了方便统一称呼,大家还是习惯将其与其他厂属部门统称为“科“。
保卫科有近两百来名警员, 其中科长一名,副科长三名,保卫科下辖巡逻部、人武部、押运部、宣传部等七八个部门。
而李卫民就是宣传部的队长,领六级办事员工资,一个月43块钱。
“李队!”
“李队!”
“李队!”
刚一进门,宣传部的警员纷纷对李卫民打招呼,李卫民一一点头回应。
宣传部在保卫科属于边缘部门,不太受领导重视,毕竟就保卫科的主要责任是巡逻押运,保护厂里工人和财产安全,有啥好宣传的。
而且论起宣传演讲,能有厂里宣传科的人专业?
所以一般保卫科有什么宣传任务,都是报到厂里宣传科,由他们代理解决。
李卫民这个宣传队长,平时基本上就是坐办公室喝茶,哪个部门人手不够的时候,李卫民就宣传部的人临时抽调出去。
没一会,李卫民的忠实跟班李刚按例冲了杯茶叶沫子进来,恭敬道。
“李队,您喝茶。”
“嗯!”
李卫民随意呡了口茶叶沫子,差点没当场吐出来。
现如今物资匮乏,茶叶更是稀罕物中的稀罕物,普通人就只能喝点茶叶沫子,别的不说,就是味重,苦涩!
喝惯了后世的各种好茶叶,李卫民一时间也没兴致喝着茶叶沫子了。
李刚站在旁边,看见李卫民一口把茶喷了出来,一脸慌张道。
“队长,是不是我茶没泡好,水太烫了!”
李卫民摆了摆手,没有介意。
“没事没事!”
李刚从他进轧钢厂就跟着他了,人老实憨厚,做事认真,一直对李卫民尊敬有加。
挥挥手示意李刚先出去,李刚也不敢继续问,只能闷着头走了出去。
坐在办公室,李卫民顿时就感觉闲了下来。
这工作要是在后世确实很舒坦,上班没压力,工资还稳定,简直爽到飞起。
但一想到自己所处的年代,又是一阵唏嘘。
如今是1964年,用不了两年全国就会刮起大风暴,不管你是什么达官贵要,一个不小心就会在这场长达十年的风暴中灰飞烟灭。
就算是老百姓,也一样要谨慎说话,小心做事才能安然度过。
虽然自己拥有系统,能解决家里的困难,改善家里的生活,但未来风云突变,谁能知道究竟会发生什么呢?
李卫民感觉到一阵无奈。
就在这时,门口响起了李刚的声音。
“队长,后勤科李主任来咱保卫科要人到昌平乡下公社去押运物资,押运部的人都出去了,王科长说让我们宣传部调几个人跟着李主任出去一趟。”
“李哥,早早早!”
“柱子,你小子干嘛呢,今儿食堂不做早饭了还是怎么,路上磨磨唧唧的!”
一路上,都是步行去上班的工人们,他们一个个虽然穿着朴素,但都是挺起胸膛,精神饱满,脸上洋溢着为幸福生活的向往。
李卫民带着张丽娟骑着车风驰电掣,寒风刮的脸生疼,但遇到熟人都会笑着打个招呼。
正卖力走路的傻柱都懵逼了,脑子里瞬间就是十多个黑人问哈。
刚才好像是舅舅在叫他?
要是他眼没看花,前面骑着车的就是他舅舅和舅妈?
这不对劲啊,舅舅买自行车他这个亲外甥咋啥都不知道?昨天中午他还和冉秋叶在舅舅家吃饭呢。
傻柱也顾不得慢悠悠走路了,急忙迈着双腿追上去,手里网兜装的两个空饭盒“碰瓷碰瓷”响,喊道。
“舅舅,舅妈,你们骑慢点,等等我啊……”
李卫民骑着自行车和易中海打招呼,易中海本来还有些不高兴。
听听李卫民这话,什么叫做自个走路去上班?这年头上班不走路难道骑车上班啊!
但转眼易中海看见李卫民骑着的自行车,人都傻眼了。
好家伙,难怪你小子说我为啥走路上班,原来你小子真骑上自行车了啊!
看着李卫民的自行车,易中海心中要说不羡慕那是假的。
这些年来,作为厂里为数不多的八级钳工,他一直以没有自行车深深感到耻辱。
毕竟八级钳工可是代表了国内最顶尖的工人,厂领导见到他也会礼貌的打招呼,但就算如此,由于自行车票的稀少,也一直没分配到他,这让他心里很难受。
但没办法,他八级钳工是牛逼,但他不是领导啊,分配权根本不在他手上,所以也只能静静等待厂里给他分配自行车票。
但没想到现在李卫民骑上自行车了!
这让他心里活络起来了。
正想打个招呼问一下他哪里搞来的自行车,李卫民却已经骑着车消失在路上。
“嘿,这小子骑这么快干嘛去!”
易中海略微有些不爽,但又拿李卫民没辙,他老胳膊老腿的,总不能跟前面的傻柱那样像条狗似的,追着去找李卫民吧!
就在这时,秦淮茹走到了易中海身边,问道。
“一大爷,刚才骑车的那是李卫民两口子吧!”
易中海瞥了一眼秦淮茹,上次就是因为这女人惦记李卫民家的粮食,才让他不得不给李卫民搞出来的基金会捐五块钱,他现在都恨死秦淮茹了,他易中海自从当一大爷以来,还没吃过这么大的亏呢。
秦淮茹要不是他徒弟的媳妇,他早就不管不顾了。
易中海没声好气呵斥道。
“是又怎么,李卫民你得罪不起,以后少招惹别人。”
说完,易中海也没搭理呆愣住的秦淮茹,然后继续背着手走着去上班。
秦淮茹有些委屈,她不就是看着李卫民两口子骑自行车,好奇之下想跟易中海问问什么情况,但哪知道易中海根本就不给她面子。
但秦淮茹就把气记恨在李卫民头上,要不是看见李卫民骑自行车,她能被易中海呵斥?
……
李卫民两口子仿佛成为这条街最靓的仔,熟人见了都是热情的打招呼,眼中都是羡慕。
平日里上班要走小二十分钟的路程,骑着自行车五六分钟就到了。
把张丽娟送去了宣传科,李卫民把自行车停到停车场,就到了保卫科换上警服开始上班。
红星轧钢厂作为上万人的体量,属于厅局级的冶金单位,其保卫科实际上是副处级部门,为了方便统一称呼,大家还是习惯将其与其他厂属部门统称为“科“。
保卫科有近两百来名警员, 其中科长一名,副科长三名,保卫科下辖巡逻部、人武部、押运部、宣传部等七八个部门。
而李卫民就是宣传部的队长,领六级办事员工资,一个月43块钱。
“李队!”
“李队!”
“李队!”
刚一进门,宣传部的警员纷纷对李卫民打招呼,李卫民一一点头回应。
宣传部在保卫科属于边缘部门,不太受领导重视,毕竟就保卫科的主要责任是巡逻押运,保护厂里工人和财产安全,有啥好宣传的。
而且论起宣传演讲,能有厂里宣传科的人专业?
所以一般保卫科有什么宣传任务,都是报到厂里宣传科,由他们代理解决。
李卫民这个宣传队长,平时基本上就是坐办公室喝茶,哪个部门人手不够的时候,李卫民就宣传部的人临时抽调出去。
没一会,李卫民的忠实跟班李刚按例冲了杯茶叶沫子进来,恭敬道。
“李队,您喝茶。”
“嗯!”
李卫民随意呡了口茶叶沫子,差点没当场吐出来。
现如今物资匮乏,茶叶更是稀罕物中的稀罕物,普通人就只能喝点茶叶沫子,别的不说,就是味重,苦涩!
喝惯了后世的各种好茶叶,李卫民一时间也没兴致喝着茶叶沫子了。
李刚站在旁边,看见李卫民一口把茶喷了出来,一脸慌张道。
“队长,是不是我茶没泡好,水太烫了!”
李卫民摆了摆手,没有介意。
“没事没事!”
李刚从他进轧钢厂就跟着他了,人老实憨厚,做事认真,一直对李卫民尊敬有加。
挥挥手示意李刚先出去,李刚也不敢继续问,只能闷着头走了出去。
坐在办公室,李卫民顿时就感觉闲了下来。
这工作要是在后世确实很舒坦,上班没压力,工资还稳定,简直爽到飞起。
但一想到自己所处的年代,又是一阵唏嘘。
如今是1964年,用不了两年全国就会刮起大风暴,不管你是什么达官贵要,一个不小心就会在这场长达十年的风暴中灰飞烟灭。
就算是老百姓,也一样要谨慎说话,小心做事才能安然度过。
虽然自己拥有系统,能解决家里的困难,改善家里的生活,但未来风云突变,谁能知道究竟会发生什么呢?
李卫民感觉到一阵无奈。
就在这时,门口响起了李刚的声音。
“队长,后勤科李主任来咱保卫科要人到昌平乡下公社去押运物资,押运部的人都出去了,王科长说让我们宣传部调几个人跟着李主任出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