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青宴结束后,李扬立刻投身到《活埋》的剪辑和后期制作中。工作室的剪辑室里,堆满了胶片和资料,旁边还挂着一张皱巴巴的《活埋》拍摄计划表。
李扬和剪辑师一帧一帧地调整画面,他的眼睛紧紧盯着屏幕:“这里的节奏再慢一点,让观众的紧张感多停留一会儿。”
他指着屏幕上张松文绝望的眼神,“还有这个光影过渡,得做出窒息的压迫感,就像把观众也关进那个棺材里。”
剪辑师小陈推了推厚重的眼镜,盯着监视器,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呼吸声的混音还不够真实,得再处理一下,我试试叠加环境噪音。李导,你听,现在这个呼吸声太平淡了,完全体现不出角色濒临崩溃的状态。”
他随手拿起桌上的保温杯喝了口浓茶,继续说道:“我把之前拍摄现场的虫鸣声、风声混进去,说不定能营造出更真实的野外被困氛围。”
就在李扬专注于后期制作时,王义的电话打来了。
彼时王义正坐在横店剧组整租下来的酒店临时办公室里,这间办公室墙角堆着几个装满剧本和演员资料的纸箱,窗外时不时还夹杂着工作人员的吆喝声。
“李导,《仙剑》这边定下来了,10 月 20 日在横店开拍。” 他翻着手中被折角的演员资料,“女主是刘一菲小姐,朱雅文和江一艳是您的同学,而且工作室也准备签了他们两个,所以最后定了演唐钰和林月如,其他的主演都是糖人那边定的。”
李扬一边操作着剪辑软件,一边将手机夹在肩膀和耳朵之间:“行,你办事我放心。不过现在演员档期都排得紧,你可得协调好。”
“老板放心。” 王义嘿嘿笑着,“对了,你上次让我招的人,我有人选了,助理这边有个京传的硕士,专业能力和经验都不错。美国分公司那边,我有个朋友是华裔,一直在好莱坞工作,经验丰富,需要您远程面试。”
“那行,让助理明天来南锣鼓巷面试,美国那边安排在后天早上。” 李扬思考了一下说道,“到时候我看下人具体怎么样。”
“明白!” 王义应道,“那我就联系那边了!”
第二天一早,南锣鼓巷还飘着薄雾。李扬坐在工作室的会客区,面前摆着一杯茶水,翻看着助理候选人的简历。这时,一个扎着马尾、背着黑色背包的圆脸女孩走了进来,正是北传硕士陈小圆。
“李导您好!我是陈小圆。” 圆圆有些紧张地打招呼,手指不自觉地捏着简历边角。
李扬放下简历,微笑着示意她坐下:“别紧张,陈小圆是吧,你先介绍下自己。”
圆圆深吸一口气,随即就介绍了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经历。
李扬听后也很满意,随即点头说道:“明天来上班吧,先跟着做《活埋》的收尾工作。对了,你跟王总对接下我后续的工作。”
陈小圆高兴的点头应是。
两天后的清晨,李扬准时打开电脑,和远在美国的张明进行视频面试。彼时洛杉矶还是深夜,张明穿着格子衬衫,身后书架上摆满了电影 dVd 和剧本。
“李导,久仰大名!” 张明举起一杯咖啡示意,“我一直在关注国内电影市场,您拍的《人在囧途》打破了小成本电影的票房纪录。”
李扬揉了揉眉心:“先谈谈你对好莱坞独立电影市场的看法吧。现在米拉麦克斯和狮门风头正劲,咱们这种新公司怎么突围?”
张明转动椅子,身后的白板上写满英文笔记:“2003 年正是独立电影的黄金期,像《迷失东京》这种小成本文艺片很受欢迎。我们可以主打‘东方元素 类型创新’,比如把《活埋》这种密闭空间叙事,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争取进入圣丹斯电影节。”
“说到电影节,你觉得《活埋》有机会冲击戛纳吗?” 李扬拿起一支铅笔,在纸上随意画着。
“技术层面没问题,但题材比较敏感。” 张明推了推眼镜。
面试结束后,李扬靠在椅背上长舒一口气。有了得力助手,《活埋》的后期制作进展迅速。一周后,成片终于完成,李扬迫不及待地带着拷贝来到田状状的办公室。
办公室里,田状状正在看学生的毕业作品。“坐吧,小李。” 田田状状指了指旁边的椅子,“听说你这片子张松文的表现不错啊。”
李扬操作投影机播放《活埋》,画面亮起:“田老师,您帮我把把关。”
看完成片后,田状状沉默良久,突然笑了:“小李,我真没什么能教你的了。这种把单一空间玩出花的本事,国内还没人做到。不过送戛纳这事......”
他摩挲着茶杯,“咱们的电影在国际上还是弱势,评委更爱看东方奇观式的表达,你这片子可能水土不服。”
“所以想请您以学校的名义推荐。” 李扬坐直身子,“您在戛纳的人脉广,说不定能打开局面。”
田状状点点头:“行,我试试。对了,下一步什么打算?有什么片子吗?”
“《电锯惊魂》要在北美上映了,我要过去盯着。” 李扬喝了口茶说道,“还打算在那边筹备续集,现在好莱坞流行系列化开发,咱们得跟上。”
一周后,李扬落地洛杉矶。张明在接机口等候,身后跟着两个助理。“李导,分公司注册手续都办妥了,办公室在比弗利大道。”
两人坐在开往市区的车上,李扬望着窗外的棕榈树:“最近有没有打听到合适的收购目标?我听说有些小制作公司受 SAG 罢工影响,资金链快断了。”
“确实有几家。” 张明翻出文件夹,“比如这家‘暗夜影业’,他们拍的恐怖片在录像带市场很受欢迎,但老板想转型拍歌舞片,结果项目失败,现在负债急着套现。不过......” 他犹豫了一下,“他们的发行渠道和盗版商有牵连,咱们得小心。”
李扬望着远处的好莱坞标志,夕阳把它染成金色:“先接触看看。现在的好莱坞,正是新旧势力交替的时候,咱们要抓住这个窗口期。对了,《活埋》的海外发行,就交给你跟进了,在戛纳电影节后就得签好协议。”
夜幕降临,李扬站在酒店顶层,看着城市的霓虹渐次亮起。手机突然响起,是王义从横店打来的:“李导,《仙剑》开机仪式很顺利!采访的记者都安排好了。” 李扬听着电话,明日工作室的故事,正在两国同时书写新的篇章。
李扬和剪辑师一帧一帧地调整画面,他的眼睛紧紧盯着屏幕:“这里的节奏再慢一点,让观众的紧张感多停留一会儿。”
他指着屏幕上张松文绝望的眼神,“还有这个光影过渡,得做出窒息的压迫感,就像把观众也关进那个棺材里。”
剪辑师小陈推了推厚重的眼镜,盯着监视器,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呼吸声的混音还不够真实,得再处理一下,我试试叠加环境噪音。李导,你听,现在这个呼吸声太平淡了,完全体现不出角色濒临崩溃的状态。”
他随手拿起桌上的保温杯喝了口浓茶,继续说道:“我把之前拍摄现场的虫鸣声、风声混进去,说不定能营造出更真实的野外被困氛围。”
就在李扬专注于后期制作时,王义的电话打来了。
彼时王义正坐在横店剧组整租下来的酒店临时办公室里,这间办公室墙角堆着几个装满剧本和演员资料的纸箱,窗外时不时还夹杂着工作人员的吆喝声。
“李导,《仙剑》这边定下来了,10 月 20 日在横店开拍。” 他翻着手中被折角的演员资料,“女主是刘一菲小姐,朱雅文和江一艳是您的同学,而且工作室也准备签了他们两个,所以最后定了演唐钰和林月如,其他的主演都是糖人那边定的。”
李扬一边操作着剪辑软件,一边将手机夹在肩膀和耳朵之间:“行,你办事我放心。不过现在演员档期都排得紧,你可得协调好。”
“老板放心。” 王义嘿嘿笑着,“对了,你上次让我招的人,我有人选了,助理这边有个京传的硕士,专业能力和经验都不错。美国分公司那边,我有个朋友是华裔,一直在好莱坞工作,经验丰富,需要您远程面试。”
“那行,让助理明天来南锣鼓巷面试,美国那边安排在后天早上。” 李扬思考了一下说道,“到时候我看下人具体怎么样。”
“明白!” 王义应道,“那我就联系那边了!”
第二天一早,南锣鼓巷还飘着薄雾。李扬坐在工作室的会客区,面前摆着一杯茶水,翻看着助理候选人的简历。这时,一个扎着马尾、背着黑色背包的圆脸女孩走了进来,正是北传硕士陈小圆。
“李导您好!我是陈小圆。” 圆圆有些紧张地打招呼,手指不自觉地捏着简历边角。
李扬放下简历,微笑着示意她坐下:“别紧张,陈小圆是吧,你先介绍下自己。”
圆圆深吸一口气,随即就介绍了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经历。
李扬听后也很满意,随即点头说道:“明天来上班吧,先跟着做《活埋》的收尾工作。对了,你跟王总对接下我后续的工作。”
陈小圆高兴的点头应是。
两天后的清晨,李扬准时打开电脑,和远在美国的张明进行视频面试。彼时洛杉矶还是深夜,张明穿着格子衬衫,身后书架上摆满了电影 dVd 和剧本。
“李导,久仰大名!” 张明举起一杯咖啡示意,“我一直在关注国内电影市场,您拍的《人在囧途》打破了小成本电影的票房纪录。”
李扬揉了揉眉心:“先谈谈你对好莱坞独立电影市场的看法吧。现在米拉麦克斯和狮门风头正劲,咱们这种新公司怎么突围?”
张明转动椅子,身后的白板上写满英文笔记:“2003 年正是独立电影的黄金期,像《迷失东京》这种小成本文艺片很受欢迎。我们可以主打‘东方元素 类型创新’,比如把《活埋》这种密闭空间叙事,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争取进入圣丹斯电影节。”
“说到电影节,你觉得《活埋》有机会冲击戛纳吗?” 李扬拿起一支铅笔,在纸上随意画着。
“技术层面没问题,但题材比较敏感。” 张明推了推眼镜。
面试结束后,李扬靠在椅背上长舒一口气。有了得力助手,《活埋》的后期制作进展迅速。一周后,成片终于完成,李扬迫不及待地带着拷贝来到田状状的办公室。
办公室里,田状状正在看学生的毕业作品。“坐吧,小李。” 田田状状指了指旁边的椅子,“听说你这片子张松文的表现不错啊。”
李扬操作投影机播放《活埋》,画面亮起:“田老师,您帮我把把关。”
看完成片后,田状状沉默良久,突然笑了:“小李,我真没什么能教你的了。这种把单一空间玩出花的本事,国内还没人做到。不过送戛纳这事......”
他摩挲着茶杯,“咱们的电影在国际上还是弱势,评委更爱看东方奇观式的表达,你这片子可能水土不服。”
“所以想请您以学校的名义推荐。” 李扬坐直身子,“您在戛纳的人脉广,说不定能打开局面。”
田状状点点头:“行,我试试。对了,下一步什么打算?有什么片子吗?”
“《电锯惊魂》要在北美上映了,我要过去盯着。” 李扬喝了口茶说道,“还打算在那边筹备续集,现在好莱坞流行系列化开发,咱们得跟上。”
一周后,李扬落地洛杉矶。张明在接机口等候,身后跟着两个助理。“李导,分公司注册手续都办妥了,办公室在比弗利大道。”
两人坐在开往市区的车上,李扬望着窗外的棕榈树:“最近有没有打听到合适的收购目标?我听说有些小制作公司受 SAG 罢工影响,资金链快断了。”
“确实有几家。” 张明翻出文件夹,“比如这家‘暗夜影业’,他们拍的恐怖片在录像带市场很受欢迎,但老板想转型拍歌舞片,结果项目失败,现在负债急着套现。不过......” 他犹豫了一下,“他们的发行渠道和盗版商有牵连,咱们得小心。”
李扬望着远处的好莱坞标志,夕阳把它染成金色:“先接触看看。现在的好莱坞,正是新旧势力交替的时候,咱们要抓住这个窗口期。对了,《活埋》的海外发行,就交给你跟进了,在戛纳电影节后就得签好协议。”
夜幕降临,李扬站在酒店顶层,看着城市的霓虹渐次亮起。手机突然响起,是王义从横店打来的:“李导,《仙剑》开机仪式很顺利!采访的记者都安排好了。” 李扬听着电话,明日工作室的故事,正在两国同时书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