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在回来的车上,央妈电影频道的记者张磊联系了我,说台里特别重视咱们这部电影,想给您做个专访
—— 主要聊《入殓师》的创作初衷、拍摄细节,还有这次柏林之行的感受,说是要做成专题报道。”
李扬沉吟了两秒。央妈电影频道作为国家级媒体,能主动关注一部文艺片。
本身就是对电影的认可,更别说这也是向国内观众宣传电影好机会。
他抬头看向王义,说道:“央妈是能这么重视咱们的电影,肯定得配合。你跟他们对接下时间,时间尽量安排在展映间隙。”
“好嘞!我这就跟张记者沟通。”
接下来的几天,《入殓师》分别在第五天和第七天进行了展映,李扬把剧组分成了两组。
尤本昌老爷子和蒋琴琴一组,他和段易宏、刘一菲一组。每组都配了翻译和助理,方便跟观众交流。
路演的过程很顺利,每次展映结束,都会有观众围着他们提问,有的甚至会分享自己的故事
—— 有位德意志老人握着李扬的手,眼里含着泪。
“我妻子去年去世了,我没能见她最后一面,看了你的电影,我终于敢去她的墓地说声‘对不起’了。”
第五天的展映结束后,刘一菲和段易宏他们都在李扬的房间里聊天。
李扬刚走过去拿起茶杯,门口就传来 “叮咚” 的门铃声。
他通过猫眼一看,是两位提着摄像机和话筒的年轻人,正是央妈电影频道的记者。
门一打开,为首的记者立刻上前一步,双手递过名片。
“李导您好!我是央妈电影频道的记者张磊,这位是摄像小王 —— 跟王总约好了今天来给您做专访。”
“不打扰,快请进。” 李扬侧身让他们进来。
“李导,我们尽快开始,不耽误您休息。”
张磊示意摄像小王快速架设备 —— 小王很快就把摄像机固定好,调整好角度。
张磊则坐在对面的沙发上,打开采访提纲,仔细核对了一遍问题,才抬头看向李扬和坐在旁边的刘一菲。
“那咱们现在就开始?第一个问题想问问李导。
当初为什么会选择‘入殓师’这个相对冷门的职业作为题材呢?毕竟咱们国内很少有电影关注这个职业。”
李扬的眼神似是陷入了回忆,其实是在想着怎么编故事。
“其实最初是偶然的机会,我遇到过一位老入殓师。
他跟我说,这一辈子没赚过大钱,但最骄傲的就是‘让逝者有尊严,让生者能告别’。
那时候我就觉得,这个被很多人回避的职业,藏着最朴素的人情味。现在很多人都回避‘死亡’这个话题。
可我想通过电影告诉大家,死亡不是终点,而是另一种告别
—— 我希望观众看完电影,能更珍惜身边的人,别等失去了才后悔。”
张磊认真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偶尔点头,采访进行了将近四十分钟。
从电影的创作细节,到海外观众的反应,再到对华语电影走向国际的看法,李扬和刘一菲都坦诚地分享着。
结束时,张磊收起采访提纲,脸上满是感慨。
“李导,刘小姐,今天的采访真的让我特别触动
——《入殓师》不仅是一部好电影,更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亲情,看到生命的重量。”
他起身时,还特意补充道:“闭幕式那天会全程直播红毯和颁奖环节。
今天的专访也会剪成专题片,让更多观众为你们加油!预祝咱们的电影能拿奖,为华语电影争光!”
李扬送他们到门口,笑着点头:“谢谢你们的关注,也辛苦你们跑这么远来报道。”
展映全部结束后,李扬带着刘一菲在柏林街头逛街 —— 他知道刘一菲这几天很累,想让她放松一下。
他们逛了柏林的跳蚤市场,刘一菲买了个手工做的小木偶,然后去了一家装修古朴的咖啡馆,角落里的老式留声机正播放着舒缓的爵士乐。
两人坐在靠窗的位置,点了两杯拿铁和一块巧克力蛋糕。
刘一菲用小勺子小口吃着蛋糕,忽然沉默了下来,眼神飘向窗外的街景,像是有心事。
李扬看出来了,放下咖啡杯,轻声问:“茜茜,心里有什么事,能跟我说说吗?”
刘一菲犹豫了下,说道:“扬扬哥,你能不能陪我去巴黎一趟?我想去看看我爸爸。”
李扬愣了一下,才想起刘一菲的父亲现在在巴黎的华夏学院当院长
—— 她很少提起父亲,大概是因为小时候父母离异,跟父亲的感情有些疏远。
“当然可以。” 他立刻点头,“等电影节结束后,我陪你一起去。”
刘一菲没想到他会这么爽快地答应,眼睛瞬间亮了,嘴角也弯了起来
“真的吗?那…… 能不能不要告诉我妈妈?我怕她担心,也怕她多想。”
“好,我不告诉她。” 李扬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我会跟王义说咱们去巴黎见个投资方,帮你瞒着。”
刘一菲开心地点点头,又舀了一大口蛋糕,甜意在嘴里散开,眼里的阴霾一扫而空。
下午回到酒店,客厅里很热闹,众人都在讨论闭幕式的事
—— 大家心里都很忐忑,不知道电影节会不会邀请他们参加闭幕式。
“别着急,该来的总会来的。”
李扬坐在刘一菲旁边,安慰道,“就算没拿到奖,咱们的电影能被这么多观众喜欢,已经很成功了。”
话虽这么说,可大家还是很紧张
—— 段易宏不停地喝水,蒋琴琴手里抱着抱枕,尤本昌老爷子则在旁边闭目养神,可手指却一直在轻轻敲着沙发扶手。
晚上 6 点整,李扬的手机忽然响了起来。
众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集中在李扬身上。
李扬深吸一口气,接起电话,用德语说了几句,然后挂了电话,笑着看向众人。
“大家今天准备好礼服,咱们明天去参加闭幕式。 ”
“真的吗?!” 刘一菲第一个跳起来,眼里满是惊喜。
“太好了!咱们的努力没白费!”
“我就知道,咱们的电影一定能行。”
“好啊,好啊,咱们华夏电影,终于又能在国际电影节上露脸了。”
客厅里瞬间充满了欢呼声,王义甚至拿出了提前准备好的香槟,给每个人倒了一杯。
“来,咱们干杯!预祝咱们明天拿奖,为《入殓师》,为华语电影!”
这部电影,凝聚了太多人的心血,现在终于有了回报。
—— 主要聊《入殓师》的创作初衷、拍摄细节,还有这次柏林之行的感受,说是要做成专题报道。”
李扬沉吟了两秒。央妈电影频道作为国家级媒体,能主动关注一部文艺片。
本身就是对电影的认可,更别说这也是向国内观众宣传电影好机会。
他抬头看向王义,说道:“央妈是能这么重视咱们的电影,肯定得配合。你跟他们对接下时间,时间尽量安排在展映间隙。”
“好嘞!我这就跟张记者沟通。”
接下来的几天,《入殓师》分别在第五天和第七天进行了展映,李扬把剧组分成了两组。
尤本昌老爷子和蒋琴琴一组,他和段易宏、刘一菲一组。每组都配了翻译和助理,方便跟观众交流。
路演的过程很顺利,每次展映结束,都会有观众围着他们提问,有的甚至会分享自己的故事
—— 有位德意志老人握着李扬的手,眼里含着泪。
“我妻子去年去世了,我没能见她最后一面,看了你的电影,我终于敢去她的墓地说声‘对不起’了。”
第五天的展映结束后,刘一菲和段易宏他们都在李扬的房间里聊天。
李扬刚走过去拿起茶杯,门口就传来 “叮咚” 的门铃声。
他通过猫眼一看,是两位提着摄像机和话筒的年轻人,正是央妈电影频道的记者。
门一打开,为首的记者立刻上前一步,双手递过名片。
“李导您好!我是央妈电影频道的记者张磊,这位是摄像小王 —— 跟王总约好了今天来给您做专访。”
“不打扰,快请进。” 李扬侧身让他们进来。
“李导,我们尽快开始,不耽误您休息。”
张磊示意摄像小王快速架设备 —— 小王很快就把摄像机固定好,调整好角度。
张磊则坐在对面的沙发上,打开采访提纲,仔细核对了一遍问题,才抬头看向李扬和坐在旁边的刘一菲。
“那咱们现在就开始?第一个问题想问问李导。
当初为什么会选择‘入殓师’这个相对冷门的职业作为题材呢?毕竟咱们国内很少有电影关注这个职业。”
李扬的眼神似是陷入了回忆,其实是在想着怎么编故事。
“其实最初是偶然的机会,我遇到过一位老入殓师。
他跟我说,这一辈子没赚过大钱,但最骄傲的就是‘让逝者有尊严,让生者能告别’。
那时候我就觉得,这个被很多人回避的职业,藏着最朴素的人情味。现在很多人都回避‘死亡’这个话题。
可我想通过电影告诉大家,死亡不是终点,而是另一种告别
—— 我希望观众看完电影,能更珍惜身边的人,别等失去了才后悔。”
张磊认真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偶尔点头,采访进行了将近四十分钟。
从电影的创作细节,到海外观众的反应,再到对华语电影走向国际的看法,李扬和刘一菲都坦诚地分享着。
结束时,张磊收起采访提纲,脸上满是感慨。
“李导,刘小姐,今天的采访真的让我特别触动
——《入殓师》不仅是一部好电影,更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亲情,看到生命的重量。”
他起身时,还特意补充道:“闭幕式那天会全程直播红毯和颁奖环节。
今天的专访也会剪成专题片,让更多观众为你们加油!预祝咱们的电影能拿奖,为华语电影争光!”
李扬送他们到门口,笑着点头:“谢谢你们的关注,也辛苦你们跑这么远来报道。”
展映全部结束后,李扬带着刘一菲在柏林街头逛街 —— 他知道刘一菲这几天很累,想让她放松一下。
他们逛了柏林的跳蚤市场,刘一菲买了个手工做的小木偶,然后去了一家装修古朴的咖啡馆,角落里的老式留声机正播放着舒缓的爵士乐。
两人坐在靠窗的位置,点了两杯拿铁和一块巧克力蛋糕。
刘一菲用小勺子小口吃着蛋糕,忽然沉默了下来,眼神飘向窗外的街景,像是有心事。
李扬看出来了,放下咖啡杯,轻声问:“茜茜,心里有什么事,能跟我说说吗?”
刘一菲犹豫了下,说道:“扬扬哥,你能不能陪我去巴黎一趟?我想去看看我爸爸。”
李扬愣了一下,才想起刘一菲的父亲现在在巴黎的华夏学院当院长
—— 她很少提起父亲,大概是因为小时候父母离异,跟父亲的感情有些疏远。
“当然可以。” 他立刻点头,“等电影节结束后,我陪你一起去。”
刘一菲没想到他会这么爽快地答应,眼睛瞬间亮了,嘴角也弯了起来
“真的吗?那…… 能不能不要告诉我妈妈?我怕她担心,也怕她多想。”
“好,我不告诉她。” 李扬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我会跟王义说咱们去巴黎见个投资方,帮你瞒着。”
刘一菲开心地点点头,又舀了一大口蛋糕,甜意在嘴里散开,眼里的阴霾一扫而空。
下午回到酒店,客厅里很热闹,众人都在讨论闭幕式的事
—— 大家心里都很忐忑,不知道电影节会不会邀请他们参加闭幕式。
“别着急,该来的总会来的。”
李扬坐在刘一菲旁边,安慰道,“就算没拿到奖,咱们的电影能被这么多观众喜欢,已经很成功了。”
话虽这么说,可大家还是很紧张
—— 段易宏不停地喝水,蒋琴琴手里抱着抱枕,尤本昌老爷子则在旁边闭目养神,可手指却一直在轻轻敲着沙发扶手。
晚上 6 点整,李扬的手机忽然响了起来。
众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集中在李扬身上。
李扬深吸一口气,接起电话,用德语说了几句,然后挂了电话,笑着看向众人。
“大家今天准备好礼服,咱们明天去参加闭幕式。 ”
“真的吗?!” 刘一菲第一个跳起来,眼里满是惊喜。
“太好了!咱们的努力没白费!”
“我就知道,咱们的电影一定能行。”
“好啊,好啊,咱们华夏电影,终于又能在国际电影节上露脸了。”
客厅里瞬间充满了欢呼声,王义甚至拿出了提前准备好的香槟,给每个人倒了一杯。
“来,咱们干杯!预祝咱们明天拿奖,为《入殓师》,为华语电影!”
这部电影,凝聚了太多人的心血,现在终于有了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