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亿元善举,未雨绸缪-《娱乐:带着一菲走上巅峰》

  “噗 ——” 王义嘴里的茶水差点喷出来,手一抖,滚烫的茶汤溅在西裤上。

  “李导,您没开玩笑吧?” 他慌忙放下杯子,拿着纸巾擦着裤子,“捐款是好事,可一个亿…… 是不是太多了?

  咱们公司虽说不缺这点钱,但捐个几百万表表心意就够了,没必要这么大阵仗。”

  “这事我想了一晚上。” 李扬打断他,声音沙哑,却异常坚定,“不是一时冲动。你不用劝,按我说的办就行。”

  王义看着他眼底的红血丝,又听到他话语里的那股子执拗劲儿,知道这决定怕是板上钉钉了。

  他叹了口气,在沙发上坐下:“行,您定了我就照办。只是这钱怎么捐?直接打给绿十字会?还是找当地教育口对接?”

  “我想成立个慈善基金。” 李扬从抽屉里拿出张纸,上面写着几行字,“名字就叫‘明日希望’,专门对接川省和陇省的教育部门。

  每所学校的选址、施工、验收,都得有第三方监理机构盯着—— 材料用什么标号的钢筋,混凝土强度多少,而且抗震设防烈度不能低于 8 度,必须按最高标准来。”

  他顿了顿,语气里多了些郑重:“我知道大额捐款容易惹人眼红。所以基金的账目要全公开。

  我还准备建个官网,每一分钱花在哪,哪个施工队干的活,验收报告是谁签的字,全晒出来。

  让网友盯着,让媒体盯着,到时候谁要是想打这笔钱的主意,得先掂量掂量自己能不能禁得住查。”

  王义拿起那张纸,上面的规划条理清晰,显然不是临时起意。

  “那我这两天就去跑基金注册的手续?需要找哪些部门?”

  “去问起源资本的法务,他们熟。” 李扬补充道,“再联系几家靠谱的建筑公司,最好是做过学校项目的,我要亲自询价。

  抗震设计这块,去找清华大学的土木工程系,让他们出方案,必须保证抗震等级在8级以上。”

  王义点头应着,转身要走时又被叫住。“还有,这事暂时别对外说。

  等基金注册下来,第一笔款打出去了,再开新闻发布会。” 李扬望着他,“别让人家觉得我们在作秀。”

  “我懂。” 王义带上门时,心里还是犯嘀咕 —— 老板这是怎么了?突然捐这么多钱建学校,还特意强调抗震……

  办公室里,李扬靠在椅背上,捏了捏发胀的太阳穴。

  重生这几年,他总想着抓住机遇,赚更多的钱,拍更好的戏,把上辈子的遗憾都补回来。

  可昨晚对着窗外的万家灯火,突然就想明白了:有些事,比名利更重要。

  08 年那场灾难,李扬不敢深想,一想就觉得胸口堵得喘不过气。

  作为一个华夏人,他深知这次灾难对华夏造成了多大的伤害。

  他做不到置之不理,可作为一个 “普通人”,他又不能说得太明白。

  事后要是有人较真:为什么偏偏选川省、陇省?为什么非强调 8 度抗震?他总不能说自己是穿越来的。

  建立基金,不搞社会募捐,用自有资金,建抗震学校,算是他能想到最稳妥的办法。

  至于选址理由,他早就想好了 ——“中西部教育落后,需要扶持”

  “我是陇省人,川陇不分家,想为家乡做点事”,这些理由足够应付所有质疑。

  李扬深吸一口气,拿起手机给京冬的刘强冬拨了过去。

  听筒里刚响起铃声,就被人一把接起。

  “李总新年好!” 刘强冬的声音带着股爽朗的劲儿,“您这大忙人怎么有空给我打电话?”

  “刚看了起源的京冬发展报告,听说你最近在跑物流枢纽的事,有点想法想跟你聊聊。” 李扬走到窗边。

  “你们规划全国七大物流枢纽,这个思路没错。

  但我建议,优先把中西部的点建起来,尤其是川省和秦省。”

  刘强冬愣了愣:“李总,这是为什么?现在电子商务的主力市场在东部和南方,物流枢纽建在那边,配送效率能高 30%。中西部建仓,怕是要亏本啊。”

  “正因为大家都盯着东部,咱们才要去中西部。” 李扬笑了笑,“京冬是后来者,跟在别人后面抢市场,只能硬碰硬。

  不如换个思路,伟人不是说过‘农村包围城市’吗?咱们就用中西部包围东部。”

  他顿了顿,语气认真起来:“中西部的电商市场现在是蓝海,租金低,人力成本也低。

  先把物流网络铺下去,等市场起来了,咱们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用更少的钱占更大的地盘,这不划算吗?”

  刘强冬在那头沉默了,李扬能听见他翻动文件的声音。

  过了好一会儿,突然传来 “啪” 的一声拍大腿的响:“李总,您这思路绝了!我怎么没想到!这就跟打仗似的,绕到敌人后方去,出其不意!!”

  “冬哥过奖了,就是个不成熟的建议。” 李扬笑着谦虚,“具体怎么操作,你比我懂。”

  “我这就召集物流部和投资部开会!” 刘强东的声音里透着按捺不住的兴奋,“川省和秦省的选址,下周就派人去考察!等这事定了,我请您喝茅台,一醉方休!”

  挂了电话,李扬心里松了口气。物流枢纽建起来,不光能抢占市场,带动当地经济,真到了那时候,物资运输也能快上不少。他能做的,也就这些了。

  桌上内线电话突然响了,是杨天珍。

  “李导,杨密那边联系上了,她和荣兴达的合约期还有四年,但经纪人说她本人特别崇拜您,听说咱们想签她,二话不说就答应聊聊。”

  “好,你盯着点。” 李扬揉了揉眉心,“《仙剑 3》的雪见,我属意她来演。”

  挂了电话,李扬翻开日历,在 1 月 21 号那天圈了个红圈 —— 年会结束后的第二天,飞东京。

  他拿起手机,给刘一菲发了条短信:“年会结束后去看你,有没有什么要让我带的。”

  几乎是秒回,“扬扬哥!你终于要来啦!什么都不用带,到时候我去接你。”

  看着那行字,李扬紧绷了一晚上的神经,终于慢慢松弛下来

  他靠在椅背上,嘴角忍不住勾了勾 —— 或许,先去东京看看那个小姑娘,也是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