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他们两个后继有人-《资本家媳妇儿凝脂明艳,首长心痒》

  如果说,刚开始接手第七部的工作,只是为了找个事做。

  那么,随着对工作了解的越加深入,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之后。

  姜姒开始真正理解并懂得了师父那一代人的坚持和付出。

  不知从何时开始,她的身上也多了一份沉甸甸的使命感。

  正如师父常说的那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坚守,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使命!”

  有生之年能够参与建设华国,为实现“大国重器”的目标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姜姒觉得很荣幸。

  所以,她很享受这种忙碌而又充实的生活。

  忙是忙了些,但比起先辈们驻扎在戈壁荒漠里的坚守,姜姒大部分时间都在京市,生活条件不知好了多少。

  偶尔需要出差最多也就是十天半个月,没能错过孩子们的成长,真的已经很幸福了。

  不知不觉间,孩子们也到了上小学的年纪。

  昭昭在经过几年的系统学习珠心算之后,目前已经成为军事经济学院最小的特招学员。

  别看她年纪小,但这几年几乎横扫了京市所有珠算比赛的第一名。

  上个月,她还跟着珠心算小分队受邀去了日落国,参加了一场中日友好珠心算国际大赛。

  这次昭昭一共报了两个项目,分别是“闪电珠心算”和“大位数乘除比赛”。

  出国前,姜姒帮她整理行李的时候,无意中翻到了她平时练习的题册。

  结果第一道题就把她给难住了。

  题目是12位数除以6位数,还不是整除,要报出得数加余数。

  只看了一眼,姜姒就赶紧合上了。

  唯一可惜的就是,她和霍廷洲的身份注定了没办法出国,要不然她真想亲眼去现场看看女儿大杀四方的模样。

  据卓明达回来说,当天昭昭在比赛现场简直杀疯了!

  说好的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但有日落国在,友谊第一那是想都不要想。

  昭昭也凭实力展现出了什么叫“实力不祥,遇日则强”!

  加上这次获得的两枚金牌,昭昭真的做到了当初第一次参加珠算比赛时的承诺。

  她给家里的每一个人都戴上了金牌!

  有这样一个出色的妹妹,岁岁想不努力都难。

  就在昭昭前往日落国参加比赛的期间,岁岁也在围棋定段赛上,以九战全胜的碾压性成绩,成功晋升围棋业余六段。

  这个已经打破了历年来最小年龄记录。

  事实上,早在岁岁两年前第一次获得京市业余围棋大赛的冠军时,就已经被华国围棋国家队的教练注意到了。

  但谁也没想到,面对国家队抛出的橄榄枝,岁岁竟然拒绝了。

  拒绝的理由一如当初他和姜姒说的那样,他练围棋只是想磨磨自己的性子。

  参加比赛,最初也只是奔着赚点零花钱的想法来的。

  再不济,奖品还有搪瓷杯呢。

  如今家里,印有各式各样大赛的搪瓷杯都有好几十个了!

  可如果进了国家队,每天就要日复一日的训练,这样陪家人的时间就少了。

  这是他最不能接受的。

  听说过少年老成,但初次见面,岁岁的这番言语还是令众人吃惊不已。

  但也正因为这份独特,愈发坚定了他们想招揽这个好苗子的想法。

  不过岁岁在这件事上格外的坚持,姜姒和霍廷洲也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

  只是私底下,夫妻俩还是挺好奇,儿子磨性子到底要磨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但很快,他们就不用好奇了。

  岁岁在上完二年级的那个暑假,也就是九岁的时候,正式退出了少年宫的围棋社。

  一来是少年宫的老师坦言,他们已经教无可教。

  二来,岁岁觉得自己性子已经磨得差不多了,他现在想挑战一下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这几年家里电视机,收音机,还有一些小家电全都被他拆了个遍。

  姜姒还自信的和霍廷洲打了个赌,认为儿子一定会选机械方面的小组。

  没曾想,人家转头就投到了航模班的怀抱。

  回家的路上,她看着前面个头已经蹿高不少的儿子,笑着打趣霍廷洲,“看来,你这是后继有人了。”

  霍廷洲嘴角微扬,“也不一定。”

  这会路上也没什么人,他很自然地握住了姜姒的手,“也有可能是我们两个后继有人了。”

  姜姒讶然了一瞬,但很快想明白了他这话中的深意,“你的意思是,他不是想开飞机,而是想造飞机?”

  霍廷洲点点头,“之前你自学的那些教材,景行没事的时候就会翻看,遇到不懂的问题还会记下来问我。”

  人家现在已经不太喜欢别人叫他岁岁了。

  只要听到,便会一本正经的纠正。

  姜姒听了这话也不是酸,纯属好奇,“那景行怎么从来没有问过我?”

  霍廷洲笑着看了她一眼,眼里的揶揄简直不要太明显。

  姜姒瞬间就不说话了。

  好吧,她承认!

  随着“巨浪二号”项目进入关键阶段,这一年她确实有点忙。

  早出晚归是常态,周末也经常在单位加班。

  “再过几个月就好了。”姜姒这般说道。

  如今已经是七七年的七月,距离真正改变无数人命运的那个节点,已经越来越近。

  她知道,下个月的八号,一场极为重要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将会在京市大会堂正式举行。

  会议一共开了好几天。

  这是国家继七三年之后,首次在公开场合下,明确提出要恢复高考。

  这次不是“狼来了”,是真的要恢复了!

  和七三年那次一样,消息对外公布了两个月后,高考就正式开始。

  只是在要不要参加高考这件事上,姜姒犹豫了很久。

  但最终决定还是参加吧,家里有三个卷王,她一直卡在这里不升也不是个事。

  而且以她现在的情况,到时候完全可以申请提前毕业。

  七八年购买私人汽车的禁令也放开了,到时候自己再买辆车,来回开着也方便。

  有了决断之后,姜姒也趁着工作之余,开始有计划的复习了起来。

  时间一晃,转眼到了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