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种二号”的成功流片与稳定性验证,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其涟漪开始悄然扩散,首先感受到的,并非市场的热烈反响,而是来自竞争对手更隐蔽、也更精准的打击。
这一次,对方的策略不再是铺天盖地的舆论抹黑,而是转向了“奇点”目前最依赖、也最脆弱的环节——供应链。
为“奇点”提供“火种二号”芯片封装所需某种特殊封装基板的国内供应商“华材科技”,突然接到了其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一家日资控股的化工企业“东瀛化学”的通知。通知称,由于“不可抗力的生产调整”,对该型号基板核心填充材料的供应将“无限期推迟”,且未给出明确解释。
“华材科技”的总经理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第一时间将情况通报给了周文斌。
“周总,不是我们不想供货!是‘东瀛化学’那边卡了脖子!这种填充材料目前国内没有成熟的替代品,性能要求极高,我们库存最多只能支撑两周的生产!”电话那头,总经理的声音充满了焦虑和无奈。
周文斌心中一沉。他立刻意识到,这绝非偶然。“东瀛化学”是“环宇科技”在全球半导体材料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其突然断供,背后必然有“环宇”的影子。对方显然对“奇点”的供应链进行了深入研究,找到了这个看似不起眼、却又至关重要的节点。
没有这种特殊的填充材料,“火种二号”的封装良率将大幅下降,甚至可能无法完成封装,刚刚建立起来的量产能力将瞬间瘫痪!这不仅会影响已经签署意向协议的那些特殊领域客户的交付,更会沉重打击外界对“奇点”供应链稳定性的信心。
“稳住,‘华材科技’那边,请他们务必利用库存,优先保障我们的订单。同时,立刻寻找国内外的其他潜在供应商,不惜代价!”周文斌一边安抚对方,一边迅速向林小一汇报。
林小一接到消息时,正在学校图书馆查阅资料。他放下手中的书,走到安静的走廊,听着周文斌的汇报,眼神渐渐变得冰冷。
“果然来了。”林小一的声音异常平静,仿佛早已预料,“他们知道正面技术竞争越来越难,就开始攻击我们的‘粮道’。”
“林总,现在怎么办?时间不等人!”周文斌语气焦急。
“两条腿走路。”林小一快速决断,“第一,你立刻动用所有商务渠道,全球范围内寻找这种材料的替代供应商,或者能够提供类似性能材料的厂家,哪怕价格高昂,也要先解决燃眉之急。”
“第二,”林小一顿了顿,语气变得凝重,“启动应急预案‘补天’。联系国内所有可能具备相关研发能力的高校实验室和材料研究所,将材料的技术要求和样品提供过去,请求他们紧急攻关,寻找国产化替代方案!告诉老谭,必要时,‘烛龙’项目的部分算力资源可以临时调配给材料模拟计算使用!”
“补天”计划,是林小一早在“火种”项目启动初期,就未雨绸缪,要求核心团队针对所有关键、且存在被“卡脖子”风险的原材料和元器件,制定的国产化替代应急预案。没想到,这么快就被触发了。
“明白!我立刻去办!”周文斌领命而去。
林小一站在走廊的窗前,看着校园里郁郁葱葱的景色,心中却波澜起伏。这场战争,早已超越了技术和市场的范畴,延伸到了更基础的产业链层面。任何一个微小的短板,都可能被对手利用,成为勒紧你喉咙的绞索。
风起于青萍之末。这次供应链危机,看似只是一个小小的材料问题,却可能是“环宇”发动新一轮、更全面围剿的信号。他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应对这场关乎生存的“粮食”保卫战。
这一次,对方的策略不再是铺天盖地的舆论抹黑,而是转向了“奇点”目前最依赖、也最脆弱的环节——供应链。
为“奇点”提供“火种二号”芯片封装所需某种特殊封装基板的国内供应商“华材科技”,突然接到了其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一家日资控股的化工企业“东瀛化学”的通知。通知称,由于“不可抗力的生产调整”,对该型号基板核心填充材料的供应将“无限期推迟”,且未给出明确解释。
“华材科技”的总经理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第一时间将情况通报给了周文斌。
“周总,不是我们不想供货!是‘东瀛化学’那边卡了脖子!这种填充材料目前国内没有成熟的替代品,性能要求极高,我们库存最多只能支撑两周的生产!”电话那头,总经理的声音充满了焦虑和无奈。
周文斌心中一沉。他立刻意识到,这绝非偶然。“东瀛化学”是“环宇科技”在全球半导体材料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其突然断供,背后必然有“环宇”的影子。对方显然对“奇点”的供应链进行了深入研究,找到了这个看似不起眼、却又至关重要的节点。
没有这种特殊的填充材料,“火种二号”的封装良率将大幅下降,甚至可能无法完成封装,刚刚建立起来的量产能力将瞬间瘫痪!这不仅会影响已经签署意向协议的那些特殊领域客户的交付,更会沉重打击外界对“奇点”供应链稳定性的信心。
“稳住,‘华材科技’那边,请他们务必利用库存,优先保障我们的订单。同时,立刻寻找国内外的其他潜在供应商,不惜代价!”周文斌一边安抚对方,一边迅速向林小一汇报。
林小一接到消息时,正在学校图书馆查阅资料。他放下手中的书,走到安静的走廊,听着周文斌的汇报,眼神渐渐变得冰冷。
“果然来了。”林小一的声音异常平静,仿佛早已预料,“他们知道正面技术竞争越来越难,就开始攻击我们的‘粮道’。”
“林总,现在怎么办?时间不等人!”周文斌语气焦急。
“两条腿走路。”林小一快速决断,“第一,你立刻动用所有商务渠道,全球范围内寻找这种材料的替代供应商,或者能够提供类似性能材料的厂家,哪怕价格高昂,也要先解决燃眉之急。”
“第二,”林小一顿了顿,语气变得凝重,“启动应急预案‘补天’。联系国内所有可能具备相关研发能力的高校实验室和材料研究所,将材料的技术要求和样品提供过去,请求他们紧急攻关,寻找国产化替代方案!告诉老谭,必要时,‘烛龙’项目的部分算力资源可以临时调配给材料模拟计算使用!”
“补天”计划,是林小一早在“火种”项目启动初期,就未雨绸缪,要求核心团队针对所有关键、且存在被“卡脖子”风险的原材料和元器件,制定的国产化替代应急预案。没想到,这么快就被触发了。
“明白!我立刻去办!”周文斌领命而去。
林小一站在走廊的窗前,看着校园里郁郁葱葱的景色,心中却波澜起伏。这场战争,早已超越了技术和市场的范畴,延伸到了更基础的产业链层面。任何一个微小的短板,都可能被对手利用,成为勒紧你喉咙的绞索。
风起于青萍之末。这次供应链危机,看似只是一个小小的材料问题,却可能是“环宇”发动新一轮、更全面围剿的信号。他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应对这场关乎生存的“粮食”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