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襄樊泣血-《风雅宋朝》

  咸淳八年(1272年)冬,襄阳城在持续五年的围困中已形同枯骨。城头宋字大旗破败不堪,在凛冽寒风中发出撕裂般的呜咽。城墙处处可见回回炮轰击的痕迹,垛口残破,城墙倾颓。守城士兵面黄肌瘦,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却仍紧握着手中兵器。

  一、 最后的信使

  腊月十六深夜,一名浑身是血的信使被绳索缒上襄阳城头。他是京湖制置使李庭芝派出的最后一名信使,怀中紧揣的蜡丸已被鲜血浸透。

  \"张贵将军......殉国了。\"信使气若游丝,\"援军......全军覆没......\"

  吕文焕颤抖着打开蜡丸,里面是李庭芝的亲笔信:\"襄阳存亡,系于将军一身。然朝廷......\"后面的字迹被血迹模糊,但意思再明白不过——朝廷已放弃救援。

  就在一个月前,龙虎将军张贵率三千敢死队突破元军重围,送来一批粮草。这是五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成功救援。然而在返程求援时,张贵部在龙尾洲遭遇元军埋伏。激战一昼夜,箭尽粮绝,张贵身中十七创,投江自尽。元军将其首级悬挂在襄阳城外,至今仍在竿上示众。

  \"连最后的希望......也断了。\"吕文焕喃喃自语,手中的信纸飘落在地。

  二、 樊城烈焰

  咸淳九年(1273年)正月,元军调整战略,决定先取樊城。

  初九凌晨,天色未明。元将阿里海牙亲自督战,百余门回回炮齐声怒吼,百斤巨石如陨星般砸向樊城西北角。城墙在持续轰击下终于坍塌,露出一个三丈宽的缺口。

  \"放!\"阿里海牙一声令下,元军推出一种新型武器——燃烧罐。这些装满猛火油的陶罐被投石机抛入城中,落地即爆,烈焰腾空。

  樊城瞬间变成一片火海。守将范天顺率军死守缺口,身先士卒。突然一支火箭射中他的面门,范天顺惨叫一声,从城头坠下。亲兵冒死抢回他的遗体时,这位坚守六年的名将已经气绝,双目圆睁,手中仍紧握战刀。

  与此同时,元军水师统帅张弘范想出一条毒计。他命人用铁索连接战船,上铺木板,搭成一座横跨汉水的浮桥,彻底切断了襄樊联系。更令人发指的是,元军将阵亡宋军的首级堆成京观,放置在樊城外示威。

  正月十三,樊城最后的时刻到来。守将牛富率残存的百余名士兵在街巷中与元军展开肉搏。他们且战且退,最终被围困在州衙前。

  \"大宋只有断头将军,没有降将军!\"牛富满身是血,持刀而立。他命亲兵点燃衙内堆积的柴薪,自己率先跃入火中。其余将士相随蹈火,无一人投降。

  烈火焚城三日方熄。这座与襄阳唇齿相依的军事重镇,在坚守六年后化为焦土。

  三、 孤城绝境

  樊城陷落的消息传到襄阳,全城悲声震天。吕文焕登上城楼,遥望对岸尚未散尽的浓烟,一口鲜血喷在垛口上。

  此时的襄阳城内,已是人间地狱。存粮早已告罄,战马杀尽,树皮剥光,甚至出现了\"易子而食\"的惨剧。瘟疫肆虐,每日都有数十人倒毙街头。曾经十余万军民的大城,如今只剩下不足三万奄奄一息的幸存者。

  最令人绝望的是军心的崩溃。正月二十深夜,统制官王福偷偷缒城而下,欲向元军投降,被巡哨士兵发现。吕文焕亲自审问。

  \"将军!\"王福跪地哭诉,\"城中箭矢已尽,守城只能用砖石。士兵们饿得连石头都搬不动了!继续坚守,不过是让全城军民陪葬啊!\"

  吕文焕沉默良久,最终挥了挥手:\"关入大牢。\"但他心里明白,王福说的都是实情。

  次日,元军将在樊城俘虏的数百名宋军押至襄阳城外。阿里海牙下令当众处斩,首级全部抛入汉水。一颗头颅被江水推到城下,守军认出那正是宁死不降的牛富将军的亲兵队长。

  四、 劝降使者

  二月初一,一个意想不到的人来到襄阳城下——前宋将,现元军万户唐永坚。他是吕文焕的旧部,奉命前来劝降。

  \"将军!\"唐永坚在城下高呼,\"忽必烈大汗有旨:若将军来归,必保全部下性命,襄阳军民一个不杀!\"

  守军纷纷向城下射箭,但箭支稀稀拉拉,大多中途坠地。元军的回回炮适时地发出轰鸣,一颗巨石砸中城楼,砖石飞溅。

  当夜,吕文焕独自在府中徘徊。案上摆着三样东西:朝廷去年发来的最后一封诏书,上面只有\"固守待援\"四个字;侄子吕师夔从临安寄来的家书,透露贾似道仍在葛岭别墅斗蟋蟀;还有一幅襄阳城防图,上面标注着各段城墙的破损程度。

  他推开房门,走进寒冷的夜色。街头随处可见倒毙的尸首,几个饿得皮包骨的孩子正在一具尸体旁哭泣。一个老妇人看见他,踉跄着扑过来:\"吕将军,给口吃的吧,我孙子快饿死了......\"

  吕文焕别过脸去,泪水在寒风中结冰。

  五、 开城之日

  咸淳九年(1273年)二月初八,这是襄阳城永远铭记的日子。

  清晨,吕文焕召集最后的三十二名将领。他缓缓扫过每一张憔悴的面孔,声音嘶哑:

  \"诸位随我坚守六年,大小四百余战,无愧于大宋。如今......\"他哽咽片刻,\"箭尽粮绝,外援已绝。为了满城百姓免遭屠戮,我决定......开城。\"

  满堂寂静,只有压抑的抽泣声。突然,统制王甫拔出佩剑:\"末将愿与襄阳共存亡!\"说罢自刎而死。血溅堂前。

  巳时三刻,襄阳城门缓缓开启。吕文焕白衣素服,手持印信,率众将步行出城。幸存的军民跟随在后,个个形消骨立,步履蹒跚。

  元将阿里海牙在营前相迎。按照约定,元军没有入城抢掠,只是接管了城防。

  吕文焕交出印信时,突然转身向襄阳城跪下,重重磕了三个头。当他抬起头时,额上已是一片鲜血。

  \"将军......\"部将想要搀扶。

  吕文焕推开他的手,望向江南方向,喃喃道:\"我吕文焕对不起大宋,但求......保住这满城百姓的性命。\"

  就在此时,一队元军骑兵押着数十名俘虏经过。其中一人突然挣脱束缚,冲向吕文焕:

  \"叛徒!你对不起战死的将士!\"

  那是范天顺的弟弟范天佑。他还未靠近,就被元军乱刀砍死。鲜血喷溅在吕文焕的白衣上,如雪地红梅般刺眼。

  襄阳陷落的消息传到临安,已是半月之后。贾似道正在半闲堂与妻妾嬉戏,闻报只是淡淡地说:\"知道了。\"转身又去逗弄他的蟋蟀。

  而在襄阳城头,元字大旗已然升起。这座坚守六年、让元军付出惨重代价的英雄城市,最终还是落入了敌手。汉水呜咽东流,带不走这座城市的悲壮与无奈。

  襄樊的陷落,意味着南宋长江防线的咽喉被彻底扼住。从此,江南门户洞开,元军可以顺流直下,直捣临安。大宋王朝的丧钟,已经敲响。

  (第八卷 第十一章 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