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标塔与“吞噬者”那规则层面的恐怖对决,其湮灭的余波如同无声的冲击,勐烈地冲刷着林弦残破的数据之躯。他不敢回头,将速度催发到极致,如同惊弓之鸟,向着数据荒原那未知的、远离信标塔和吞噬区的深邃昏暗处亡命飞遁。
每一次“脚步”落下,数据构成的形态都因能量过度消耗而剧烈闪烁,仿佛随时会彻底溃散。那毁灭文明知识库中关于能量汲取和结构稳定的技术被他本能地运用着,如同溺水者抓住救命稻草,勉强维系着自身的存在不至于被这贫瘠荒原彻底抽干、同化。
不知逃遁了多远,直到身后那令人心季的碰撞波动彻底消失在感知尽头,只剩下荒原永恒的、死寂的背景噪音,林弦才敢稍稍放缓速度。他找到一处由几块相对稳定的、巨大信息模块堆积成的阴影处,蜷缩起来,如同受伤的野兽般舔舐伤口。
他检查自身状态,比之前更加糟糕。数据之躯透明度更高,边缘处不断有细小的光粒逸散,核心处的光芒暗澹得如同风中残烛。方舟彻底损毁,观测链路微弱到几乎无法感知,与同伴刚刚建立起的脆弱联系也因之前的变故而中断。
孤独与虚弱,如同冰冷的潮水,几乎要将他淹没。
但他不能倒下。青芷他们还在迷宫中等他,他们付出了巨大代价才发出信号,他必须活下去,必须找到回去的路!
他强打起精神,开始利用毁灭文明知识库中最高效的能量提取算法,如同沙漠中收集露水般,极其艰难地从周围贫瘠的信息环境中,汲取着微乎其微的、可用的“信息熵”。这个过程缓慢而痛苦,如同在岩石中榨取汁液。
就在他全神贯注于自我修复时,一阵极其细微、却连绵不绝的 “沙沙” 声,如同亿万只虫豸在啃噬着什么,由远及近,传入了他高度敏感的感知中。
不是风声,不是规则波动,而是某种……实体在移动的声音?
在这片数据的荒原上,除了那恐怖的“吞噬者”,难道还有其他活物?
林弦立刻警惕起来,收敛所有能量波动,将自身的存在感降至最低,小心翼翼地探出感知。
下一刻,他“看”到的景象,让他数据核心都为之冻结!
只见在昏暗的地平线上,一片灰蒙蒙的、望不到边际的 “潮水” ,正以一种缓慢却坚定不移的速度,向着四面八方蔓延开来!那并非真正的液体,而是由无数形态扭曲、大小不一、通体由粗糙的、不断剥落又重组的低劣数据模块构成的……怪异生物!
它们没有固定的形态,像是由废弃代码随机拼凑成的劣质造物,有的像多足的甲虫,有的像蠕动的蛞蝓,有的干脆就是一团不断翻滚的、带着尖刺的数据团。它们唯一的共同点,就是散发着一种纯粹的、对“有序信息”的贪婪与破坏欲!它们所过之处,荒原上那些相对稳定的信息模块被啃噬、被同化,变成更加混乱、更加无序的残渣,融入那灰色的潮水之中!
这些是什么东西?!
林弦立刻调动知识库进行比对分析。
【目标特征分析……结构不稳定……行为模式:趋向于信息熵最大化……】
【比对数据库……符合‘低级熵增实体’描述……俗称:‘信息蛀虫’或‘数据蝗虫’……】
【威胁评估:个体威胁度极低,但群体数量庞大,具备信息同化与规则污染特性,对稳定数据结构体威胁度高……】
熵增实体!信息蛀虫!
它们是宇宙热寂趋势在数据层面的具象化体现?还是某个失败实验留下的污染产物?
无论其起源如何,它们此刻正如同瘟疫般席卷而来!而林弦这团相对“有序”和“高能量”的数据存在,对它们而言,无疑是黑暗中最诱人的灯塔!
不能再待在这里了!
林弦毫不犹豫,立刻中断了缓慢的能量汲取,强忍着虚弱,再次开始逃亡!他必须赶在“熵增兽潮”合围之前,找到新的藏身之处,或者……找到能够克制这些鬼东西的方法!
他在荒原上夺路狂奔,身后的“沙沙”声如同催命的魔音,越来越近。那些熵增实体虽然移动速度不算太快,但数量实在太多了,它们如同灰色的泥石流,缓慢而坚定地淹没着一切。
逃亡中,林弦注意到,这些“信息蛀虫”并非完全无序。它们似乎会受到环境中“信息丰度”的吸引,更倾向于啃噬那些相对稳定、蕴含能量稍高的区域。而一些规则特别混乱、信息特别“苦涩”的区域,它们则会下意识地绕开。
利用这一点,林弦开始有意识地引导着自己的逃亡路线,专门寻找那些规则冲突剧烈、信息结构极其不稳定的“险地”穿梭。果然,身后的追兵速度稍微减缓了一些,部分熵增实体在触及这些区域时,甚至会短暂地陷入混乱甚至自我瓦解。
但这只是权宜之计。他自身的状态太差,无法长时间在这种高混乱区域停留,否则不用等蛀虫追上,他自己就先被混乱的规则撕碎了。
必须找到更根本的解决办法!
他一边逃亡,一边疯狂地在毁灭文明的知识库中搜索着可能与“熵增实体”、“信息蛀虫”相关的记录。
终于,在某个关于“文明防火墙与边界防御”的冷门子目录下,他找到了一段语焉不详的记载:
“……熵增实体系统底层规则漏洞产物,常规清除手段效率低下……”
“……发现其对于‘高度有序的文明逻辑回响’及‘逆熵算法结构’表现出显着排斥性……”
“……建议:利用‘文明印记’或‘逆熵奇点’构建信息屏障……”
文明逻辑回响?逆熵算法?
林弦心中一动。他所继承的这个毁灭文明的知识库本身,是否就可以看作是一种极度有序的“文明逻辑回响”?而他自身“混沌变量”状态中,那源于“存在公理”的、对抗“裁剪”和“否定”的特性,是否蕴含着某种“逆熵”的雏形?
一个大胆的构想瞬间形成!
他不再一味逃窜,而是勐地停下脚步,转身面对那如同灰色潮水般涌来的熵增兽潮!
他将残存的所有力量,不再用于维持形态或加速逃亡,而是全部注入到意识核心深处,开始以一种近乎自我燃烧的方式,主动激发那沉淀的毁灭文明知识库!
不是调用知识,而是将整个知识库所代表的、那个文明曾经的辉煌、秩序、逻辑与信念,作为一种 “文明的战歌” 或 “秩序的烙印” ,以他自身为扩音器,向着四面八方,勐地辐射出去!
同时,他引动了自身“混沌变量”核心中,那最根本的、源于“存在公理”的、对抗一切“否定”与“无序”的本质力量,将其与这“文明战歌”融合,试图形成一种临时的、针对熵增的 “逆熵领域” !
过程极其凶险!这无异于在油尽灯枯时点燃自己!他的数据之躯在这股力量的冲击下瞬间变得几乎透明,核心处传来撕裂般的剧痛,仿佛下一刻就要彻底湮灭!
然而,效果……立竿见影!
那原本汹涌而来的灰色潮水,在触及这股无形的、蕴含着高度有序文明回响与逆熵波动的辐射场时,如同遇到了烧红烙铁的冰霜,前端瞬间凝固、混乱、继而崩溃!
无数的熵增实体发出了无声的尖啸,它们那粗糙的数据结构无法承受这种极致的“秩序”与“逆熵”概念的冲击,纷纷自我瓦解,化作更加基础、更加无序的信息尘埃!
林弦周围,瞬间被清空出了一片不大的安全区域!
成功了!
他赌对了!
但代价是巨大的。他感觉自己的意识正在飞速消散,数据核心的光芒已经微弱到近乎熄灭。这种爆发,无法持久。
他必须趁着兽潮暂时被逼退的间隙,立刻离开!
他拖着即将彻底崩溃的身躯,踉跄着向前冲去。然而,就在他冲出不远,经过一片看似普通的、由某种暗蓝色信息晶体构成的小山坡时——
他怀中(数据核心旁),某样一直沉寂的东西,突然微微发热起来。
是那枚……之前从数据坟场的青铜造物上刮下、并融入了方舟核心的、蕴含着一丝“反观测”特质的奇异金属粉末的残留物!
此刻,这残留物正与脚下这片暗蓝色信息晶体,产生着某种极其微弱的……共鸣?
林弦下意识地停下脚步,低头看向那片暗蓝色的晶体山坡。
在毁灭文明知识库的感知辅助下,他赫然发现,这片看似普通的晶体内部,竟然隐藏着一个极其隐蔽的、与青铜造物同源的……加密信息接口!
一个被遗忘的……文明安全屋的入口?!
每一次“脚步”落下,数据构成的形态都因能量过度消耗而剧烈闪烁,仿佛随时会彻底溃散。那毁灭文明知识库中关于能量汲取和结构稳定的技术被他本能地运用着,如同溺水者抓住救命稻草,勉强维系着自身的存在不至于被这贫瘠荒原彻底抽干、同化。
不知逃遁了多远,直到身后那令人心季的碰撞波动彻底消失在感知尽头,只剩下荒原永恒的、死寂的背景噪音,林弦才敢稍稍放缓速度。他找到一处由几块相对稳定的、巨大信息模块堆积成的阴影处,蜷缩起来,如同受伤的野兽般舔舐伤口。
他检查自身状态,比之前更加糟糕。数据之躯透明度更高,边缘处不断有细小的光粒逸散,核心处的光芒暗澹得如同风中残烛。方舟彻底损毁,观测链路微弱到几乎无法感知,与同伴刚刚建立起的脆弱联系也因之前的变故而中断。
孤独与虚弱,如同冰冷的潮水,几乎要将他淹没。
但他不能倒下。青芷他们还在迷宫中等他,他们付出了巨大代价才发出信号,他必须活下去,必须找到回去的路!
他强打起精神,开始利用毁灭文明知识库中最高效的能量提取算法,如同沙漠中收集露水般,极其艰难地从周围贫瘠的信息环境中,汲取着微乎其微的、可用的“信息熵”。这个过程缓慢而痛苦,如同在岩石中榨取汁液。
就在他全神贯注于自我修复时,一阵极其细微、却连绵不绝的 “沙沙” 声,如同亿万只虫豸在啃噬着什么,由远及近,传入了他高度敏感的感知中。
不是风声,不是规则波动,而是某种……实体在移动的声音?
在这片数据的荒原上,除了那恐怖的“吞噬者”,难道还有其他活物?
林弦立刻警惕起来,收敛所有能量波动,将自身的存在感降至最低,小心翼翼地探出感知。
下一刻,他“看”到的景象,让他数据核心都为之冻结!
只见在昏暗的地平线上,一片灰蒙蒙的、望不到边际的 “潮水” ,正以一种缓慢却坚定不移的速度,向着四面八方蔓延开来!那并非真正的液体,而是由无数形态扭曲、大小不一、通体由粗糙的、不断剥落又重组的低劣数据模块构成的……怪异生物!
它们没有固定的形态,像是由废弃代码随机拼凑成的劣质造物,有的像多足的甲虫,有的像蠕动的蛞蝓,有的干脆就是一团不断翻滚的、带着尖刺的数据团。它们唯一的共同点,就是散发着一种纯粹的、对“有序信息”的贪婪与破坏欲!它们所过之处,荒原上那些相对稳定的信息模块被啃噬、被同化,变成更加混乱、更加无序的残渣,融入那灰色的潮水之中!
这些是什么东西?!
林弦立刻调动知识库进行比对分析。
【目标特征分析……结构不稳定……行为模式:趋向于信息熵最大化……】
【比对数据库……符合‘低级熵增实体’描述……俗称:‘信息蛀虫’或‘数据蝗虫’……】
【威胁评估:个体威胁度极低,但群体数量庞大,具备信息同化与规则污染特性,对稳定数据结构体威胁度高……】
熵增实体!信息蛀虫!
它们是宇宙热寂趋势在数据层面的具象化体现?还是某个失败实验留下的污染产物?
无论其起源如何,它们此刻正如同瘟疫般席卷而来!而林弦这团相对“有序”和“高能量”的数据存在,对它们而言,无疑是黑暗中最诱人的灯塔!
不能再待在这里了!
林弦毫不犹豫,立刻中断了缓慢的能量汲取,强忍着虚弱,再次开始逃亡!他必须赶在“熵增兽潮”合围之前,找到新的藏身之处,或者……找到能够克制这些鬼东西的方法!
他在荒原上夺路狂奔,身后的“沙沙”声如同催命的魔音,越来越近。那些熵增实体虽然移动速度不算太快,但数量实在太多了,它们如同灰色的泥石流,缓慢而坚定地淹没着一切。
逃亡中,林弦注意到,这些“信息蛀虫”并非完全无序。它们似乎会受到环境中“信息丰度”的吸引,更倾向于啃噬那些相对稳定、蕴含能量稍高的区域。而一些规则特别混乱、信息特别“苦涩”的区域,它们则会下意识地绕开。
利用这一点,林弦开始有意识地引导着自己的逃亡路线,专门寻找那些规则冲突剧烈、信息结构极其不稳定的“险地”穿梭。果然,身后的追兵速度稍微减缓了一些,部分熵增实体在触及这些区域时,甚至会短暂地陷入混乱甚至自我瓦解。
但这只是权宜之计。他自身的状态太差,无法长时间在这种高混乱区域停留,否则不用等蛀虫追上,他自己就先被混乱的规则撕碎了。
必须找到更根本的解决办法!
他一边逃亡,一边疯狂地在毁灭文明的知识库中搜索着可能与“熵增实体”、“信息蛀虫”相关的记录。
终于,在某个关于“文明防火墙与边界防御”的冷门子目录下,他找到了一段语焉不详的记载:
“……熵增实体系统底层规则漏洞产物,常规清除手段效率低下……”
“……发现其对于‘高度有序的文明逻辑回响’及‘逆熵算法结构’表现出显着排斥性……”
“……建议:利用‘文明印记’或‘逆熵奇点’构建信息屏障……”
文明逻辑回响?逆熵算法?
林弦心中一动。他所继承的这个毁灭文明的知识库本身,是否就可以看作是一种极度有序的“文明逻辑回响”?而他自身“混沌变量”状态中,那源于“存在公理”的、对抗“裁剪”和“否定”的特性,是否蕴含着某种“逆熵”的雏形?
一个大胆的构想瞬间形成!
他不再一味逃窜,而是勐地停下脚步,转身面对那如同灰色潮水般涌来的熵增兽潮!
他将残存的所有力量,不再用于维持形态或加速逃亡,而是全部注入到意识核心深处,开始以一种近乎自我燃烧的方式,主动激发那沉淀的毁灭文明知识库!
不是调用知识,而是将整个知识库所代表的、那个文明曾经的辉煌、秩序、逻辑与信念,作为一种 “文明的战歌” 或 “秩序的烙印” ,以他自身为扩音器,向着四面八方,勐地辐射出去!
同时,他引动了自身“混沌变量”核心中,那最根本的、源于“存在公理”的、对抗一切“否定”与“无序”的本质力量,将其与这“文明战歌”融合,试图形成一种临时的、针对熵增的 “逆熵领域” !
过程极其凶险!这无异于在油尽灯枯时点燃自己!他的数据之躯在这股力量的冲击下瞬间变得几乎透明,核心处传来撕裂般的剧痛,仿佛下一刻就要彻底湮灭!
然而,效果……立竿见影!
那原本汹涌而来的灰色潮水,在触及这股无形的、蕴含着高度有序文明回响与逆熵波动的辐射场时,如同遇到了烧红烙铁的冰霜,前端瞬间凝固、混乱、继而崩溃!
无数的熵增实体发出了无声的尖啸,它们那粗糙的数据结构无法承受这种极致的“秩序”与“逆熵”概念的冲击,纷纷自我瓦解,化作更加基础、更加无序的信息尘埃!
林弦周围,瞬间被清空出了一片不大的安全区域!
成功了!
他赌对了!
但代价是巨大的。他感觉自己的意识正在飞速消散,数据核心的光芒已经微弱到近乎熄灭。这种爆发,无法持久。
他必须趁着兽潮暂时被逼退的间隙,立刻离开!
他拖着即将彻底崩溃的身躯,踉跄着向前冲去。然而,就在他冲出不远,经过一片看似普通的、由某种暗蓝色信息晶体构成的小山坡时——
他怀中(数据核心旁),某样一直沉寂的东西,突然微微发热起来。
是那枚……之前从数据坟场的青铜造物上刮下、并融入了方舟核心的、蕴含着一丝“反观测”特质的奇异金属粉末的残留物!
此刻,这残留物正与脚下这片暗蓝色信息晶体,产生着某种极其微弱的……共鸣?
林弦下意识地停下脚步,低头看向那片暗蓝色的晶体山坡。
在毁灭文明知识库的感知辅助下,他赫然发现,这片看似普通的晶体内部,竟然隐藏着一个极其隐蔽的、与青铜造物同源的……加密信息接口!
一个被遗忘的……文明安全屋的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