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是骡子是马?见证奇迹的审判!-《四合院:我一级工程师,你还闹?》

  时间一晃,一周就这么过去。

  催化剂的研制,已经到了最后关头。

  原料提纯搞定,熔炼炉也改完。

  万事俱备,就差这最后一把火,把理论变成现实。

  这天下午,实验院所有人都围在电弧炉前。

  一个个连大气都不敢喘。

  炉子不大,可身上缠满粗壮的电缆和管线。

  配上那些精密的仪表,活像一头随时会醒过来的钢铁小兽。

  整个车间的空气都像是凝固住。

  李胜利拿着操作手册,手心里全是汗,黏糊糊的。

  他一遍遍对参数,额头的汗珠顺着眉角滑下来都顾不上擦。

  “林总工,都检查完了,可以开始。”

  李胜利声音都在抖。

  这不只是一次实验,更是对他们一周心血的审判。

  成败在此一举。

  林卫国点点头,表情稳重。

  “开始。”

  他自己戴上护目镜和石棉手套,站到操作台前。

  “无关人员,全部退到十五米安全黄线外头。”

  赵建国他们急得心都快跳出来,恨不得扒在炉子上看。

  可命令下来,也只能老老实实退后。

  一个个伸长脖子,心提到了嗓子眼。

  林卫国伸手,一把合上电闸。

  “嗡——”

  电弧炉发出一声低吼。

  炉子里那三根石墨电极,迸出惨白色的电弧。

  光芒刺眼,整个车间亮得跟白天一样!

  电流表的指针疯了一样向右边甩!

  温度计上的红线也开始往上爬。

  500度……800度……1200……

  车间里的空气,好像都开始发烫。

  所有人都憋着一口气,紧紧盯住那个不断蹦高的数字。

  1400度!

  1450度!

  就在那根红线快要碰到一千五百度目标的时候,意外发生!

  “滴!滴!滴!——”

  警报声尖叫起来,刺得人耳膜疼。

  操作台上一盏红灯,疯狂闪烁!

  “炉壁温度过高!冷却水循环压力不足!”

  李胜利的惊叫声都变了调,脸一下白得像纸。

  超温报警!

  这要是把炉壁烧穿,滚烫的铁水漏出来,大家全都得完蛋!

  “加大冷却水流量!”

  林卫国没有半点慌乱,命令清晰有力。

  李胜利手忙脚乱去扳阀门。

  可那红灯还是疯了一样地闪,根本没变弱!

  “不行啊林总工!阀门到底了!压力上不去!”

  李胜利急得快哭出来。

  所有人的心,一下沉到谷底。

  失败了?

  难道第一步就要失败吗?

  就在这要命的关头。

  林卫国人已经蹿到炉子侧后方一个不起眼的管道前。

  那正是他当初力排众议,非要加装的应急备用管道!

  直接连着厂里的消防水池!

  他一把拧开阀门。

  “刺啦——”

  冰冷的工业循环水,被硬生生灌进滚烫的冷却系统。

  巨大的温差让管道发出让人牙酸的尖啸。

  车间里所有人都被这动静吓得缩起脖子。

  那盏疯狂闪烁的红灯,挣扎几下,频率越来越慢。

  最后,不甘心地灭掉。

  温度计的指针,在一千五百度的刻度线上,稳稳停住。

  危机解除!

  所有人都松了口气,这才发觉后背全湿透。

  他们再去看林卫国,那眼神里全是敬畏。

  这份镇定,这份果决,哪像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熔炼过程,足足搞了两个钟头。

  每一分每一秒,都熬着所有人的神经。

  林卫国一直守在炉前,亲自操控着电流和温度。

  汗水顺着他的下巴滴落,他连擦都顾不上,眼睛紧盯住仪表盘。

  终于,炉子里的料子全化成一锅橙红色的液体。

  “准备出炉!”

  林卫国一声令下。

  李胜利赶紧操作,倾斜炉体。

  一股炽热的钢水,带着耀眼的光芒奔涌而出。

  注入到一个特制的石墨模具中。

  接下来,是同样要命的快速冷却。

  他们用高压风机,对着滚烫的模具玩命地吹。

  “滋滋”声里,白色的水蒸气到处弥漫。

  半个钟头后,一块黑乎乎不起眼的固体,出现在众人面前。

  这就是他们一周心血的结晶。

  催-101型催化剂的雏形。

  但这事儿还不算完。

  这个大家伙,还得破碎筛选。

  加工成直径几毫米的均匀颗粒。

  这又是个磨人的精细活。

  科研员们轮着上,小心翼翼操作破碎机。

  又用不同孔径的筛子一遍遍地筛。

  生怕把这来之不易的宝贝疙瘩给弄坏。

  直到深夜,第一批合格的催化剂样品,才装进一个密封的玻璃瓶。

  那是一粒粒闪着金属光泽的黑色颗粒。

  在灯光下,神秘又充满力量。

  所有人都围住那个瓶子,激动得半天没说出话。

  赵建国更是像看自家孩子一样,眼眶发红。

  “成了……我们真的……成了……”他声音哽咽,几近失声。

  可是,这真的算成功吗?

  样子货谁都会做,性能到底行不行?

  是骡子是马,还得拉出来溜溜。

  第二天一早,所有人顶着黑眼圈,又都亢奋起来。

  催化剂活性测试实验,开始!

  他们搭了个小平台,把新催化剂和厂里老家伙,分别装进两个一样的微型反应管。

  温度、压力、气流速度,全给得一模一样。

  就这么进行氨合成反应。

  所有人都围在气体分析仪前,等待最后的宣判。

  时间一分一秒地爬。

  先出来的是老催化剂的数据。

  “氨出口浓度,12.8%。”

  一个研究员念出数字。

  这数据,跟那些大厂里生产线上的差不多。

  说明这个测试平台没问题。

  所有人的目光,全都射向另一台分析仪。

  那台仪器连着装了新型催化剂的反应管。

  仪器的指针,开始慢慢移动。

  10%……15%……20%……

  指针每跳一下,大家的心就跟着揪一下。

  最后,指针稳稳地停在一个数字上。

  “快!快念出来!是多少!”李胜利急得大吼。

  可那个读数的年轻研究员,像是被人点了穴,僵在原地一动不动。

  盯着那个数字,眼睛瞪得跟铜铃一样。

  嘴巴一张一合,就是发不出声。

  “你小子哑巴了?到底是多少!”

  在众人的催促下,他浑身一颤,像是回过神来。

  他抬起头,脸上全是狂喜和不敢置信。

  “氨出口浓度……35.2%!!!”

  整个实验室,先是死一般的寂静。

  下一秒,欢呼声要把屋顶都给掀翻!

  “成功了!”

  “我们成功了!”

  “我的天!35.2%!是老催化剂的快三倍!”

  赵建国只觉得脑子嗡的一声,一片空白。

  双腿一软,人直接跪在地上!

  他仰头看着天花板,两行热泪从通红的眼眶里涌出。

  嘴里翻来覆去地念叨:“神迹……我他娘的见证了神迹……”

  几个年轻的女研究员,早就抱在一起,又哭又笑。

  “太好了!我爸妈在农村,以后就有好化肥用!”

  所有人都疯了!

  互相拥抱,又蹦又跳,宣泄着胜利的喜悦。

  这不只是一次实验成功。

  这是国家催化剂领域,一次里程碑式的突破!

  林卫国站在人群外,脸上也露出欣慰笑容。

  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但这一步迈得坚实,迈得漂亮!

  这个好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

  很快就传到杨厂长的耳朵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