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空间涟漪-《捡来的玉佩通仙界》

  苏晓晓的手指在笔记本电脑的触摸板上滑动,屏幕上的城市地图被密密麻麻的标记点覆盖。她将林氏集团文件中的坐标点逐一标注出来,当最后一个坐标落在城中村东侧那片待开发的空地上时,她的指尖微微一顿。

  “有意思。”她轻声自语,端起手边的凉茶喝了一口。

  那个坐标点恰好就在她计划建设的综合中心选址旁边,距离不超过两百米。这未免太过巧合。

  她调出综合中心的规划图,两个标记点在地图上几乎重叠。如果林氏集团真的在那里建立了传送点,那她的综合中心建设计划就不仅仅是改善社区那么简单了。

  窗外天色渐亮,城中村开始苏醒。早点摊的香味顺着晨风飘进来,夹杂着送奶工电动车的声音。苏晓晓揉了揉眉心,一夜未眠并没有让她感到疲惫,反而因为发现这个关键信息而精神集中。

  她拿起手机,给顾清弦发了条加密信息:“发现异常坐标,与综合中心选址重叠。需要现场勘查。”

  不过几分钟,回复就到了:“一小时后,老地方见。”

  苏晓晓关掉电脑,起身准备洗漱。经过客厅时,她注意到陈美娟昨晚画的那些规划草图还摊在茶几上,旁边还放着一盒彩色铅笔。她停下脚步,拿起其中一张。

  图上画的是综合中心一楼的布局,陈美娟用娟秀的字迹在旁边标注着各个区域的功能,还在角落里画了几个可爱的小表情。苏晓晓的指尖轻轻拂过那些充满热情的笔迹,眼神柔和了一瞬。

  这就是她要守护的东西。不仅仅是弟弟,还有这些平凡却真实的日常。

  一小时后,苏晓晓出现在城中村东侧的那片空地上。这里原本是几栋老旧的厂房,去年拆除后一直闲置,杂草已经长到了膝盖高。

  顾清弦已经到了。他今天穿了一身简单的休闲装,看起来像个普通的都市青年,只有那双过于沉静的眼睛泄露了他的不同寻常。

  “就是这里?”他环顾四周,目光在几处不起眼的角落停留。

  苏晓晓点头,从包里拿出一个巴掌大的仪器。这是她根据修真界的探测法器和现代金属探测器改造的小玩意儿,能够感知微弱的空间波动。

  “林氏集团的坐标点就在这附近。”她启动仪器,屏幕上的数字开始跳动,“我怀疑他们在这里建立了传送点,但还没有完全激活。”

  顾清弦闭上眼睛,周身泛起几乎不可见的灵力波动。片刻后,他睁开眼,眉头微蹙:“确实有异常。空间结构比周围区域薄弱,像是被反复撕裂又愈合的伤口。”

  苏晓晓手中的仪器发出轻微的嘀嘀声,屏幕上的数值开始不稳定地波动。她调整了几个参数,读数逐渐稳定下来。

  “波动强度在增加。”她盯着屏幕,“像是...心跳一样有规律。”

  两人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如果这里的空间结构已经不稳定到产生周期性波动,那问题比他们预想的还要严重。

  顾清弦抬手在空中虚划,指尖带起细微的光痕。那些光痕在空中组成一个复杂的图案,然后缓缓消散。

  “我在周围布下了隔绝结界。”他说,“短时间内不会有人注意到这里的异常。”

  苏晓晓收起仪器,从另一个口袋里掏出几个小巧的符箓。这是她最近研究的成果,将修真符箓微型化,便于携带和隐藏。

  “这些监测符可以记录空间波动的数据。”她将符箓分别贴在几处不起眼的位置——一根残存的电线杆底部、一块半埋在地里的水泥块下面、一丛茂盛的杂草中。

  做完这一切,她退后几步,看着这片杂草丛生的空地。晨光中,这里看起来再普通不过,谁也想不到地下可能隐藏着一个连接两个世界的通道。

  “综合中心的建设必须加快。”苏晓晓突然说,“这是最好的掩护。”

  顾清弦看向她:“你想在敌人眼皮底下建一个监控站?”

  “不止是监控站。”苏晓晓的嘴角勾起一个微小的弧度,“还要是一个堡垒。”

  她开始在现场踱步,一边走一边在手机备忘录上记录着什么。

  “这里可以建地下车库,正好借施工的机会探查地下的情况。这里...”她停在一个位置,用脚点了点地面,“可以做设备间,放置监测仪器。”

  顾清弦安静地听着,偶尔提出建议:“结界需要灵力维持,你的综合中心要有合理的能源供应。”

  “太阳能和风能。”苏晓晓不假思索地回答,“明面上用清洁能源,暗地里用灵石辅助。”

  这就是她的优势——能够将两个世界的技术无缝衔接。现代社会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可以为修真界的法阵提供完美掩护,而修真界的灵石又能弥补可再生能源的不稳定性。

  勘查结束后,两人回到苏晓晓的住处。陈美娟已经去了理发店,苏小凡也上学去了,家里安静得只能听见冰箱工作的嗡嗡声。

  苏晓晓打开电脑,调出综合中心的设计图,开始按照早上的勘查结果进行修改。

  “地下结构需要加强。”她一边操作一边说,“不仅要能承受普通的地质活动,还要能抵御空间波动带来的冲击。”

  顾清弦站在她身后,看着屏幕上逐渐成型的新设计:“你对空间规则的理解比之前深入了很多。”

  苏晓晓手上的动作不停:“看了林氏集团的那些研究资料,总该有点长进。”

  这倒是实话。那些机密文件中关于空间通道的研究数据,虽然目的不纯,但理论相当扎实。苏晓晓在分析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对两个世界的空间规则有了更深的理解。

  接下来的几天,苏晓晓白天忙着综合中心的前期筹备,晚上则潜心修炼。她能感觉到自己距离元婴期只有一步之遥,但这一步却迟迟迈不出去。

  “你在犹豫什么?”顾清弦在某天晚上问她。

  彼时苏晓晓正对着一堆设计图纸发呆,闻言抬起头:“不是犹豫,是觉得还差一点什么。”

  她说不清那是什么,只觉得体内的灵力已经充盈到极限,却始终无法突破那层看不见的屏障。

  直到三天后的一个深夜,她在打坐时突然感知到一阵异常的空间波动。那波动来自东侧的那片空地,强烈而紊乱,像是有什么东西在试图撕裂空间。

  苏晓晓猛地睁开眼,抓起外套就往外跑。顾清弦似乎也感知到了异常,几乎与她同时出现在门口。

  “波动很强烈。”他简短地说。

  两人迅速赶到空地,发现苏晓晓之前布下的监测符已经全部失效,变成了一堆灰烬。空气中的空间波动像涟漪一样扩散,所过之处,杂草无风自动,地面的小石子微微震颤。

  苏晓晓站在波动中心,闭上眼睛全力感知。这一次,因为接触过林氏集团的跨界研究数据,她对空间规则的理解让她能够更清晰地“看”到那些无形的涟漪。

  它们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遵循着某种复杂的规律。就像水面的波纹,看似随意,实则每一个起伏都受到风向、水流和障碍物的影响。

  在这个瞬间,苏晓晓突然明白了自己一直缺少的是什么——不是灵力的积累,而是对规则本质的理解。

  她体内的灵力开始自行运转,不再受她的控制。天空不知何时聚集起了乌云,隐隐有雷声传来。

  “要突破了。”顾清弦迅速在她周围布下防护结界,“专心应对雷劫,外面的波动我来处理。”

  苏晓晓点头,盘膝坐下。她不再试图控制灵力,而是任由它们在体内奔腾流转。与此同时,她的感知却向外扩展,与周围的空间波动产生了某种共鸣。

  第一道天雷落下时,苏晓晓没有像往常那样硬扛,而是引导着雷电之力在周身流转。雷电中蕴含的毁灭与新生之力,与空间波动中的撕裂与愈合如出一辙。

  她开始理解,空间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在崩塌与重建中保持平衡。就像她的修行之路,在毁灭中寻求新生,在两个世界的夹缝中寻找属于自己的道路。

  雷劫一道比一道猛烈,但苏晓晓的心却越来越平静。她甚至分出一部分心神,继续感知着周围的空间波动。

  在某一刻,她突然“看”到了——那些波动的源头不是地下的传送点,而是来自更遥远的地方,像是另一个世界的能量透过薄弱的空间屏障渗透过来。

  这个发现让她心神一震,险些被一道天雷击中。关键时刻,顾清弦的结界帮她挡下了大部分伤害。

  “专心!”他的声音透过雷声传来。

  苏晓晓深吸一口气,收敛心神。现在不是分心的时候,突破元婴才是当务之急。

  当最后一道天雷落下时,苏晓晓没有躲避,而是主动迎了上去。雷电贯体的瞬间,她感到某种屏障被打破了,不仅是修为的屏障,还有她对世界认知的局限。

  雷云散去,朝阳初升。苏晓晓缓缓睁开眼,世界在她眼中已经变得不同。

  她能看到空气中灵力的流动,能感知到空间中细微的褶皱和波动,甚至能隐约触摸到构成这个世界的基础规则。

  “成功了?”顾清弦走到她身边,虽然语气平静,但眼中带着不易察觉的关切。

  苏晓晓点头,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四肢。突破元婴后,她感觉整个人都轻盈了许多,对灵力的掌控也更加得心应手。

  更重要的是,她现在能清晰地感知到那个坐标点处的空间异常。那不是稳定的传送点,而是一个不稳定的裂缝,时不时会有异世界的能量泄漏过来。

  “我明白了。”她突然说,“林氏集团不是在这里建立了传送点,而是在尝试修复一个天然的空间裂缝。”

  顾清弦挑眉:“天然的空间裂缝?”

  “对。”苏晓晓指向那个坐标点,“那里的空间本来就薄弱,林氏集团可能是偶然发现了这一点,然后试图把它改造成可控的传送点。”

  这个发现让整件事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如果只是人造的传送点,摧毁就可以了。但如果是天然裂缝,处理起来就要麻烦得多——你不能简单地“修复”一个自然现象,只能想办法控制它。

  回到住处后,苏晓晓立刻打开电脑,开始修改综合中心的设计方案。突破元婴后,她对空间规则的理解让她能够设计出更有效的监测和屏蔽系统。

  她在原本的设计中加入了数个隐蔽的监测点,这些监测点看似普通的建筑结构,实则内置了她特制的空间波动传感器。一旦检测到异常波动,就会自动记录并报警。

  更重要的是,她在建筑的地下结构中设计了一个特殊的屏蔽层。这个屏蔽层采用了她最新研究出来的材料——将修真界的灵石粉末与现代的电磁屏蔽材料融合,能够有效阻断空间波动对外界的影响。

  “这个设计...”顾清弦看着屏幕上复杂的三维结构图,“很特别。”

  苏晓晓得意地挑眉:“那是,也不看是谁设计的。”

  她开始详细解释每个部分的功能:“地下车库的承重柱实际上是监测天线,设备间的通风管道里隐藏着波动传感器,就连楼顶的太阳能板都做了特殊处理,可以收集空间波动的数据。”

  顾清弦安静地听着,偶尔提出一两个问题。他发现苏晓晓在突破元婴后,不仅修为提升了,思维也变得更加缜密和富有创造性。

  “最重要的是这个。”苏晓晓调出地下屏蔽层的设计图,“它不仅能屏蔽波动,在必要的时候还能主动释放反向波动,中和空间裂缝产生的影响。”

  这个设计灵感来自她在雷劫中的感悟——既然空间波动像水面的涟漪,那就可以用相反的涟漪来抵消它。

  设计工作一直持续到深夜。当苏晓晓终于保存好最后一个文件时,窗外已经繁星满天。

  “明天就可以开始招标了。”她伸了个懒腰,感觉全身的骨头都在咔咔作响,“希望能找到靠谱的施工队。”

  顾清弦看着她眼下的青黑,微微皱眉:“你该休息了。”

  “马上就好。”苏晓晓说着,却忍不住打了个哈欠。

  她关掉电脑,起身去厨房倒了杯水。回来时,发现顾清弦还站在客厅里,似乎在思考什么。

  “怎么了?”她问。

  “那个空间裂缝...”顾清弦沉吟道,“如果林氏集团已经在尝试控制它,那我们动作必须要快。”

  苏晓晓点头:“我知道。所以综合中心的建设要尽快开工,这样才能名正言顺地封锁那片区域。”

  她喝口水,继续道:“我已经联系了几个施工队,明天就开始招标。陈美娟也在帮忙找关系,争取尽快拿到所有的审批文件。”

  这就是在现代社会做事的好处——只要有合理的理由和足够的资金,很多事情都可以光明正大地进行。

  第二天一早,苏晓晓就把修改后的设计方案发给了陈美娟。不过半小时,她的电话就响了。

  “晓晓!这个新设计太棒了!”陈美娟在电话那头兴奋地说,“特别是那个地下车库的设计,王师傅说从来没见过这么合理的布局!”

  王师傅是陈美娟介绍的一个老建筑师,退休后偶尔接些私活。苏晓晓之前给他看过初版设计,得到了不少专业建议。

  “王师傅怎么说?”苏晓晓问。

  “他说这个设计完全可以过审,而且施工难度不大。”陈美娟的声音带着笑意,“他还问是哪个大设计师的手笔,我说是我妹妹自己设计的,他还不信!”

  苏晓晓微微一笑。能得到专业人士的认可,说明她的设计确实可行。

  “施工队那边有消息了吗?”她问。

  “联系了三家,都表示有兴趣。”陈美娟说,“约了明天来看场地和设计图。对了,审批文件我也托人问过了,说是一个月内就能下来。”

  这个速度比苏晓晓预想的要快。看来陈美娟在城中村经营这么多年,确实积累了不少人脉。

  挂断电话后,苏晓晓站在窗前,看着远处的那片空地。朝阳给它镀上了一层金色,看起来平静而普通。

  但她知道,在那平静的表象下,隐藏着一个连接两个世界的裂缝。而她的任务,就是在这个裂缝之上,建起一个既能监控它,又能控制它的堡垒。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顾清弦发来的信息:“波动又开始了,比昨天强烈。”

  苏晓晓回复:“知道了,继续监测。”

  她放下手机,深吸一口气。突破元婴只是开始,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但不知为何,她并不感到害怕,反而有些期待。

  毕竟,还有什么比在两个世界之间走钢丝更刺激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