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去镇上买年货-《穿越医药博士,在南岛当军嫂苟分》

  梁晓悦靠在他怀里,听着他沉稳的心跳。

  “你什么时候起来的?”

  “半小时前。”

  刚才噩梦的余悸早就散了,只剩下满胸腔的暖意。

  她忍不住伸手攥住他的衣襟。

  小声嘟囔:“下次再敢趁我睡觉捣乱,我就把你踹下床。”

  沈行舟低笑出声,胸腔的震动传进她耳朵里。

  带着说不出的亲昵:“好啊,我等着。不过我媳妇这么心疼我,肯定舍不得。”

  晨光透过窗帘缝隙溜进来,在被褥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卧室里满是两人交织的呼吸声,还有沈行舟偶尔的低笑。

  明明是清晨的日常,却透着说不尽的暧昧与甜。

  沈行舟在卧室里磨蹭了好一会,被梁晓悦推着后背送出卧室时,还故意拖着脚步耍赖。

  直到 门板在他眼前彻底关上。

  伴随着“咔嗒” 一声门闩轻响,他故作委屈地垮了肩。

  对着紧闭的卧室门撇了撇嘴,声音压得低低的。

  带着点不服气的嘀咕:“这就把我撵出来啦?不就是换身衣服嘛,至于这么见外?”

  说着还伸手碰了碰门板,像是要透过木头缝往里面瞅:“咱夫妻之间,还有啥地方我没看过?现在倒讲究起关门了,切 ——”

  话里带着点小抱怨,可眼底的笑意却藏不住。

  指尖在门板上轻轻敲了两下,才转身往客厅走。

  还不忘顺手把昨晚没收拾的水杯端去厨房。

  他哪里知道,门后的梁晓悦根本没在换衣服。

  她靠在门板上笑了会儿。

  确认沈行舟的脚步声走远了,才意念一动,眼前的景象瞬间切换 。

  熟悉的卧室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充满生机的空间。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清新与各种药材的馨香,比外面的晨雾还要沁人心脾。

  梁晓悦脚步轻快地走向围墙角落的植物快速生长箱。

  那是她昨天刚种下的柴胡苗。

  此时,柴胡茎秆顶端已经冒出了小小的花苞雏形 。

  不是显眼的花朵,而是米粒大小的浅绿色花穗,紧紧簇在一起。

  像一个个小小的绿绒球,藏在最顶端的叶片之间。

  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她屏住呼吸,用指尖轻轻碰了碰花穗,软乎乎的,带着点湿润的触感。

  仿佛下一秒就要撑开绿壳,露出里面的花蕊。

  屏幕上,柴胡剩余成熟时间:4小时 38分26秒。

  吸鼻轻嗅,能闻到一股更浓郁的药香扑面而来。

  还带着点微苦的回甘,这是柴胡特有的味道。

  越凑近根部,味道越明显。

  确定今天柴胡能成熟,也确定了这个植物快速生长箱的功能真的很逆天。

  梁晓悦不禁高兴的哼着歌出了空间。

  换好衣服从房间里出来 ,沈行舟已经把粥盛好晾到温热了。

  沈行舟知道媳妇吃粥时,习惯配一碟青菜。

  所以,餐桌上还有一道清炒白菜。

  六点半的晨光刚把家属院的石子路染亮。

  梁晓悦背着背篓,跟着挑着一担螃蟹的沈行舟出门了。

  范桂香和徐慧琴两家早就候在门口。

  小糖宝有两个哥哥带,这会还在呼呼大睡呢。

  倒是徐慧琴两口子把儿子小壮壮带上了。

  这会小家伙正坐在爸爸挑着的箩筐一头。

  手里还拿着一个玉米馒头吃着。

  三家大小七口人凑在一起,说说笑笑往码头走。

  离年关越来越近,去镇上采买的人格外多。

  路上时不时能碰到熟面孔,都是些营里的家属。

  手里要么拎着装满干海货的竹篮,要么挑着担子或是背着背篓。

  众人脸上都流露出期待的笑容。

  大家都是带着自己晒制的干海货去供销社里换物资。

  “今年这年味儿来得早,你看这路上的人,比上个月赶集时还多!而且,都是大担小担的往外挑。”

  范桂香走在最前面,回头跟梁晓悦搭话。

  手里的竹篮晃悠着,里面还垫着块干净的粗布。

  徐慧琴笑着附和:“可不是嘛,看来上一次的大潮赶海,家家户户的收获都不错!”

  几人说说笑笑到了码头,刚走近就被眼前的景象惊了下。

  只见渡口的石阶上挤满了人,远处的渡轮更是满满当当。

  窗户里都能看到攒动的人头,别说空位了,连过道里都站满了人。

  梁晓悦踮着脚往船上看,忍不住咋舌:“我的天,这么多人,咱们能挤上去吗?”

  沈行舟伸手把她往身边拉了拉,免得被人群挤到:“别担心,部队早料到了。”

  话音刚落,就见远处又驶来一艘渡轮,船身上还印着熟悉的军营标识。

  徐慧琴的丈夫李海华笑着解释:“这是把对岸的渡船调过来了,今天早上两艘船一起跑。

  从对岸往这边来的船上午停了,就是为了优先送咱们去镇上采买。”

  等第一艘船开离码头,几人跟着人群上了第二艘渡轮。

  刚踏上甲板,就听见此起彼伏的招呼声

  “梁嫂子,你们也去镇上啊?”

  “范嫂子,你家老三的新衣服买了没?”

  梁晓悦笑着回应,扫了一圈才发现,住在他们那一排的八户人家居然都来了。

  连平时不怎么出门的王卫国媳妇张春荣,都拎着篮子,正跟隔壁冯向阳的媳妇王细珍聊天。

  “没想到咱们的邻居今天全出来了,这下好了,等会儿买东西还能搭个伴!” 范桂香高兴地说。

  边拉牵着徐慧琴的儿子小壮壮往船中部走。

  沈行舟则牵着梁晓悦往船里侧挪,想找了个靠着船壁的角落。

  王卫国跟冯向阳见到沈行舟来了。立即站起身,把自己的位置让给他。

  “老大,嫂子,来这边坐。”

  沈行舟原本打算垫个袋子就地而坐的。

  见自己的两个下属给自己让座,他也不客气。

  让媳妇和范嫂子坐在了这两个座位上。

  这趟航程太远,站三个小时到岸上,只怕梁晓悦的脚就不能走路了。

  别看她小时候练过,长大后疏于锻炼。

  如今的体力挺差的。

  他们几个男人则是在地上铺个袋子,席地而坐。

  沈行舟就坐在媳妇身边,跟着几个兄弟们聊着天。

  徐慧琴没寻到座位,王细珍想把座位让给她,她没答应。

  刘海华也学着沈行舟在地上铺了个袋子,让媳妇和孩子跟他坐在一起。

  环顾四周,没座位的人都跟他们一样。

  要么靠着船壁,要么找个不挡道的角落,铺着报纸或布袋坐下。

  偶尔还能听到有人分享采买清单,“我得买斤红糖,给孩子做糖糕”

  “我要扯块蓝布,给我家那口子做件新衬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