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文会-《玄麟照夜》

  这时两人走入洗墨阁。

  一群人瞬间来了精神,上前打招呼。

  “郑公子。”

  “郑公子。”

  “郑公子。”

  来人年纪二十五上下,身着白色儒衫,腰间系着素色腰带,挂着一块温润的玉佩,面容清瘦,面上带着丝丝桀骜。

  头上戴着头冠,用一根碧玉的簪子固定,如果没有脸上桀骜,看着就是温润如玉的公子哥。

  手拿折扇,回应着众人的招呼,身后跟着一书童。

  御回只觉有些眼熟。

  还不等御回记起,周子俊便说道:“这不是那日在城门口哪个,说我们粗鄙的人嘛?”

  “原来是他。”御回也总算是记起,在众多学子中,对着玄麟卫不屑的人中,就有他。

  那声低声说的“粗鄙”的也是他。

  “你们认识他?”陈山问道。

  御回摇摇头。

  “他啊,蜀州郑家弟子,八大世家之一,郑思修,也是一个天才子弟,府试,县试,院试,乡试都是头甲。”陈山啧啧称奇。

  “那确实,他的确有桀骜的资本。”御回喃喃道。

  众人也认可的点点头。

  “他对这次会试怕也是直指会元,能和他争锋的,也没有几人。”

  说着上下扫了一眼周子俊。

  周子俊满头黑线,“说就说,这眼神看我干嘛?”

  “这能和他争锋的,其中之一就是周家的周子峰,你说这人和人啊,差太远了。”陈山忍不住感慨。

  周子俊脸色更黑了。

  “你看,这不来了。”陈山指着刚刚走近的儒生。

  年纪也是在二十五上下,一袭青色儒衫,手摇折扇,和周子俊长的还挺像。

  笑容和和煦的打着招呼,犹如春风拂面,显的很是亲和,面上也没有那一份来自世家的高傲。

  御回也忍不住看了一眼周子俊。

  长乐等人也忍不住打量两人。

  周子俊脸黑的不能再黑了。

  “早知道就不跟着来了。”周子俊默默想道。

  “这人和人,确实相差的有些多了。”御回也忍不住感慨。

  周子俊杀了他们的心都有了,他有那么差嘛?周子俊有些自我怀疑。

  “能争这会元的,都是些世家子弟?”御回问道。

  这可不是一件好事。

  “那当然不是了,寒门子弟当然是有的,你看那个,手拿书册的。”

  众人顺着陈山指的方向看去。

  一身着白色儒衫的青年,头发用一根木簪随意的固定,静静的在一旁看着书。

  额头上的头发不时的落下,遮住眼睛,也只是随意的往上拨弄,再次认真看书。

  手中还拿着馒头,时不时的咬一口,丝毫没有被外界因素干扰。

  白色儒衫上也又不少的补丁,和周围的人群有些格格不入。

  虽说衣物上有补丁,不过脸上收拾的甚是干净,嘴角带着笑意,看着好像很是满足。

  “他叫什么来着,哦,叫范文,算是天策书院的学子。”陈山接着说道。

  “什么叫算是天策书院的学子?”长乐好奇的问道。

  “范文应该算是天策书院的旁听生,因为没钱上书院,院长看他有读书的天赋,就破例,让他可以在书院干些杂活,也算是让他可以在书院旁听。”

  陈山如数家珍。

  御回多看了几眼范文,能在一群世家子弟中露头,看来这范文的才情可以啊。

  “其他的虽然也有些惊才绝艳的,不过都比不上这三位,我也就不过多的介绍了,这三位是最有希望夺得会元的,不过,考试嘛,总有人会异军突起,这谁也说不定。”

  陈山显摆着他所知道的。

  御回也认可陈山所说的话。

  能从县试,府试,院试,乡试突围上来的人,又有哪个不是天才呢,只不过和他们三个相比,又有些逊色罢了。

  “那现在人差不多都到齐了,这文会怎么还没有开始啊?”长乐四处观望了一番,再次问道。

  她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虽然学子差不多到齐了,可这出题的人还没到呢,文无第一,这文会虽说是交流的场所,不过总是要分的高低的,这就定要一个出题的人了。”

  陈山显然是了解这次文会的流程的。

  “你们就不想知道,这次出题的人是谁吗,能让这些学子,再此等候?还没有一句怨言。”

  陈山吊着众人胃口。

  顺带喝了一口酒水,说的嘴巴都干了。

  “陈山,你这准备做的够足的。”御回调侃道。

  陈山反以为荣,不以为耻。

  “整个金陵,就没有我陈山不知道。”一副得瑟的模样。

  陈山收集情报的能力,确实强,不然玄武也不会如此看重他。

  “杨夫子。”

  “杨夫子。”

  “杨夫子。”

  下面的学子,都恭敬的向着刚刚走进洗墨阁人行礼。

  就连郑思修也不例外,范文也是收起书册,恭恭敬敬的给杨砚秋行了一个弟子礼。

  “原来是砚秋姐姐啊。”长乐恍然大悟。

  来人二十六七岁,身着淡青色的棉布襦裙,腰间系着一条杏色腰带。

  乌黑的头发用木簪简单挽起,露出光洁的额头。

  生得眉清目秀,眼睛明亮有神,看人时,嘴角总带着三分笑意,皮肤白皙,鼻梁挺直。

  手拿着书册,笑着和众人打招呼。

  “杨砚秋,右相嫡女,现在已经二十七了,还没有婚配,右相甚是着急。”

  “不过杨砚秋说了,谁的才华能比她高,她就嫁给谁,不过这么些年过去了,也没有找到,这不就给耽搁了吗,右相也没有办法。”

  陈山颇为可惜的说道。

  “现为天策书院的夫子,天策书院中唯一的女夫子,也是我们大胤唯一的女夫子。”

  陈山接着介绍。

  “我还听闻,金陵还有一段佳话,说是金陵有两个才女,一位就是这位女夫子,杨砚秋,另一位就是左相之孙女,李玉安,这是真的吗?”

  陈山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问的当然是长久在金陵的人,周子俊和长乐三人。

  陈山一度以为自己打听错了,怕砸了自己招牌,总感觉和他印象中的李玉安不像。

  “不像吗?”李玉安的声音从陈山身后传来。

  陈山一个激灵,浑身上下都抖了一下。

  今日是什么日子,人都聚齐了,都没位置坐的了。

  见是李玉安,陈山扯开笑容,“自然是像的,像的。”

  “玉安姐姐。”长乐喊道。

  “公主,你怎么又跑出来了。”李玉安见此,就知道是长乐偷跑出来了。

  长乐吐了吐舌头。

  李玉安也是无奈,谁能拦住这小公主呢,现在都已经出来了,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保证她的安全。

  陈山慌忙收拾出一个位置,让李玉安坐了下来。

  “你怎么也来这了?”御回问道。

  “就准许你们来,我就不能来了?”李玉安没好气道。

  “安安,我们怎么没有看见你进来呢?”周子俊问道。

  “我和砚秋姐姐一起来的,你们的眼睛都盯着砚秋姐姐了,自然看不到我。”

  确实,众人都被杨砚秋吸引过去,没有注意后面有没有跟进来人。

  “李玉安,那个你和杨砚秋是金陵两大才女,这是真的吗?”

  陈山忍不住问道,实在是压不住好奇心,实在是李玉安和传闻中相差的有些多。

  “那自然是真的。”李玉安还没开口,周子俊便说道。

  李玉安拍了一下周子俊,白了一眼陈山。

  才缓缓说道:“我哪里比的上砚秋姐姐,都是他们瞎闹,这才说什么金陵两大才女,都是开玩笑的。”

  “我和砚秋姐姐很多年没见了,自从她当上女夫子之后,我们就没见过了。”

  “那杨砚秋为什么会去当夫子?”陈山充分发挥她那八卦的属性,问道。

  众人也用好奇的目光看向李玉安。

  就连方知行都竖起耳朵,准备聆听,长乐眨着那双闪亮的双眼,一副求知欲拉满的模样。

  虽然他们都是金陵人,不过有些事情的内幕,也不是很清楚。

  既然李玉安和杨砚秋关系那么好,肯定知道些内幕。

  李玉安翻了一个白眼,这些都什么人啊,那么八卦的吗?

  不过还是说道:“当年,右相逼着砚秋姐姐嫁人,她直接离家出走,说是去天策书院当夫子,右相完全不信,当时就没有一个女子当夫子先例,更何况是天策书院的夫子。”

  “不过右相也没有想到,还真让砚秋姐姐成功了,成为了大胤唯一的女夫子,还是天策书院的女夫子,当时还受到的陛下的嘉奖。”

  原来如此。

  众人用钦佩的目光,望向下方的女夫子。

  “这么好的女子,要是能看上我就好了。”陈山咂吧着嘴说道。

  周子俊嘴角抽搐,“死胖子,梦想和妄想是不一样的,就你,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呢。”

  “让我意想一下不行啊,说不定她就喜欢我这款呢,再说就算我是癞蛤蟆,也是积极向上的癞蛤蟆,难道你就没有听说过,不想吃天鹅肉的癞蛤蟆不是好蛤蟆。”陈山没好气道。

  众人都愣了,不知道陈山哪来的自信。

  “你这是异想天开,你也不看看你自己。”周子俊再次打击道。

  陈山满头黑线,不再理会周子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