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市的四月已褪去寒意,午后的阳光透过写字楼的玻璃,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林薇薇坐在鼎盛资本为她安排的临时办公区里,指尖划过平板电脑上苏清颜团队的人员名单,眼神里满是算计。这份名单是张诚的助理刚发来的,详细标注了团队成员的职位、入职时间,甚至包括性格弱点——而她的目标,是名单最末尾的“兼职实习生:赵晓雅”。
“赵晓雅,21岁,传媒学院大三学生,负责资料整理和文件归档,性格内向,经济压力较大。”林薇薇轻声念出信息,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这样的实习生,最容易被收买,也最容易成为她安插在苏清颜团队里的“眼线”。
三天前,林薇薇按照张诚的计划,在短视频平台发布了几条“深入云南茶山”的内容。视频里,她穿着朴素的衣服,帮茶农采茶、打包,还自掏腰包买下滞销的核桃,配文“公益不是镜头前的作秀,而是脚踏实地的陪伴”。这些内容果然引发了关注,评论区里开始出现“比苏清颜真实”“终于有不装的公益主播了”的声音,甚至有小媒体主动联系她做专访。
但林薇薇很清楚,这些表面的热度远远不够。要想真正扳倒苏清颜,必须拿到她团队的内部信息——比如未公开的公益项目计划、综艺录制的独家素材,甚至是团队内部的矛盾分歧。而赵晓雅,就是获取这些信息的关键。
“怎么才能接触到她呢?”林薇薇手指敲击着桌面,陷入沉思。直接联系赵晓雅,很容易引起怀疑;通过第三方介绍,又担心走漏风声。就在她一筹莫展时,手机突然弹出一条消息,是张诚的助理发来的:“赵晓雅每周五下午会去传媒学院附近的咖啡馆兼职,可趁机接触。已为你准备好‘敲门礼’——最新款平板电脑,内置监听软件,表面伪装成‘实习奖励’。”
看到消息,林薇薇眼前一亮。她立刻起身,拿着助理准备好的平板电脑,驱车前往传媒学院附近的咖啡馆。
下午四点,咖啡馆里人不多,舒缓的音乐在空气中流淌。林薇薇刚走进门,就看到一个穿着白色衬衫、戴着黑框眼镜的女孩,正低头整理着桌上的菜单,正是赵晓雅。她身材瘦小,头发扎成简单的马尾,脸上带着学生特有的青涩,与周围职场人士的成熟格格不入。
林薇薇深吸一口气,装作不经意的样子走到吧台前,点了一杯拿铁。“麻烦多放糖,谢谢。”她笑着对赵晓雅说,眼神里带着刻意的亲切。
赵晓雅抬头看了她一眼,连忙点头:“好的,您稍等。”她的声音很小,带着一丝紧张,显然不太习惯与陌生人交流。
林薇薇接过咖啡,没有立刻离开,而是顺势坐在吧台旁的椅子上,目光落在赵晓雅面前的笔记本电脑上——屏幕上显示着苏清颜工作室的资料归档表格。“你是在苏清颜工作室做兼职吗?”林薇薇故作惊讶地问道,“我之前刷到过你的朋友圈,好像看到过工作室的照片。”
赵晓雅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会被认出来。她有些局促地合上电脑,小声说:“嗯……只是做些资料整理的杂活。”
“太厉害了!”林薇薇夸张地赞叹道,“苏清颜可是现在最火的正能量主播,能在她的团队实习,对你以后找工作肯定很有帮助。我叫林薇薇,也是做直播的,主要关注公益领域,以后说不定还有机会和你们合作呢。”
听到“公益领域”“合作”,赵晓雅的眼睛亮了一下。她学的是传媒专业,一直希望能进入公益传播领域,而林薇薇的出现,似乎给了她一个机会。“您……您也是做公益直播的吗?我之前好像刷到过您的视频,在云南帮茶农卖茶叶的那个。”
“对呀!”林薇薇立刻接过话茬,语气变得更加热情,“我一直觉得,做公益最重要的是真诚,不像有些主播,只会在镜头前装样子。不过苏老师确实很优秀,能向她学习,我也很开心。”她刻意提到“有些主播”,暗示苏清颜“作秀”,同时又不直接诋毁,既保留了好感,又埋下了质疑的种子。
两人聊了一会儿,林薇薇见赵晓雅的警惕心渐渐放松,便从包里拿出平板电脑,递到她面前:“我看你一直在用旧电脑整理资料,很不方便吧?这是我之前做活动剩下的平板电脑,你拿着用,以后整理资料也能轻松点。就当是……提前为以后的合作铺路了。”
赵晓雅连忙摆手:“不行不行,这么贵重的东西,我不能要。”
“别客气!”林薇薇把平板电脑塞进她手里,语气带着不容拒绝的热情,“你拿着用就好,反正我留着也没用。而且,你在工作室实习,肯定能接触到很多公益项目的资料,说不定以后还能帮我提提建议呢。比如苏老师接下来有什么公益计划,你要是方便的话,也可以跟我说说,咱们互相学习嘛。”
最后这句话,才是林薇薇的真正目的。她看着赵晓雅,眼神里带着暗示——只要你帮我提供信息,好处还会更多。
赵晓雅握着平板电脑,心里既犹豫又心动。她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一直想换一台新电脑,却舍不得花钱;而林薇薇的话,又让她觉得这是一个拓展人脉、进入公益传播领域的机会。她抬头看了看林薇薇,见对方正微笑着看着自己,最终还是点了点头:“那……谢谢您。以后要是有什么能帮上忙的,您尽管说。”
“太好了!”林薇薇心里一阵窃喜,脸上却依旧保持着温和的笑容,“你不用有压力,就是偶尔跟我分享点工作室的日常就行。比如苏老师最近在筹备什么项目,团队里有没有什么有趣的事,这些都可以。”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林薇薇刻意打听了苏清颜团队的工作节奏、资料归档的流程,甚至包括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赵晓雅涉世未深,被林薇薇的“热情”和“善意”迷惑,不知不觉间透露了很多信息——比如团队最近在为《文化寻踪记》的后续拍摄做准备,比如资料室的钥匙只有她和运营组长林薇有,比如苏清颜偶尔会因为工作压力大而和团队成员产生小分歧。
离开咖啡馆时,林薇薇的心情格外愉悦。她看着手机里刚加上的赵晓雅的微信,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容。这个实习生,已经成功被她“拿下”,而苏清颜团队的大门,也已经为她敞开了一道缝隙。
回到临时办公区,林薇薇立刻联系了张诚的助理,汇报了接触赵晓雅的情况。“平板电脑已经送出去了,内置的监听软件可以实时获取她的聊天记录和浏览记录。另外,她已经答应会帮我提供工作室的内部信息,估计很快就能有收获。”
“做得不错。”助理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张总交代了,让你不要急于求成,先和赵晓雅打好关系,获取她的信任。等她完全放下警惕,再引导她提供更核心的信息,比如未公开的公益项目方案、综艺录制的原始素材。”
“我明白。”林薇薇点头应道,“我会慢慢来,不会引起怀疑。”
挂了电话,林薇薇看着平板电脑上赵晓雅的微信头像,眼神变得阴鸷。她知道,这只是计划的第一步。有了赵晓雅这个“眼线”,她就能随时掌握苏清颜团队的动态,找到最关键的突破口,给苏清颜致命一击。
而此刻的赵晓雅,还沉浸在“遇到贵人”的喜悦中。她把玩着新的平板电脑,心里暗暗想着:以后一定要好好帮林薇薇“分享”工作室的信息,说不定真的能得到她的帮助,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她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为了别人手中的棋子,正在一步步将苏清颜团队推向危险的边缘。
夜色渐深,滨海市的灯光璀璨。林薇薇站在窗前,看着远处苏清颜工作室所在的写字楼,脸上露出了扭曲的笑容。“苏清颜,你的团队里,已经有我的人了。接下来,就等着看你一步步走向毁灭吧。”
        “赵晓雅,21岁,传媒学院大三学生,负责资料整理和文件归档,性格内向,经济压力较大。”林薇薇轻声念出信息,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这样的实习生,最容易被收买,也最容易成为她安插在苏清颜团队里的“眼线”。
三天前,林薇薇按照张诚的计划,在短视频平台发布了几条“深入云南茶山”的内容。视频里,她穿着朴素的衣服,帮茶农采茶、打包,还自掏腰包买下滞销的核桃,配文“公益不是镜头前的作秀,而是脚踏实地的陪伴”。这些内容果然引发了关注,评论区里开始出现“比苏清颜真实”“终于有不装的公益主播了”的声音,甚至有小媒体主动联系她做专访。
但林薇薇很清楚,这些表面的热度远远不够。要想真正扳倒苏清颜,必须拿到她团队的内部信息——比如未公开的公益项目计划、综艺录制的独家素材,甚至是团队内部的矛盾分歧。而赵晓雅,就是获取这些信息的关键。
“怎么才能接触到她呢?”林薇薇手指敲击着桌面,陷入沉思。直接联系赵晓雅,很容易引起怀疑;通过第三方介绍,又担心走漏风声。就在她一筹莫展时,手机突然弹出一条消息,是张诚的助理发来的:“赵晓雅每周五下午会去传媒学院附近的咖啡馆兼职,可趁机接触。已为你准备好‘敲门礼’——最新款平板电脑,内置监听软件,表面伪装成‘实习奖励’。”
看到消息,林薇薇眼前一亮。她立刻起身,拿着助理准备好的平板电脑,驱车前往传媒学院附近的咖啡馆。
下午四点,咖啡馆里人不多,舒缓的音乐在空气中流淌。林薇薇刚走进门,就看到一个穿着白色衬衫、戴着黑框眼镜的女孩,正低头整理着桌上的菜单,正是赵晓雅。她身材瘦小,头发扎成简单的马尾,脸上带着学生特有的青涩,与周围职场人士的成熟格格不入。
林薇薇深吸一口气,装作不经意的样子走到吧台前,点了一杯拿铁。“麻烦多放糖,谢谢。”她笑着对赵晓雅说,眼神里带着刻意的亲切。
赵晓雅抬头看了她一眼,连忙点头:“好的,您稍等。”她的声音很小,带着一丝紧张,显然不太习惯与陌生人交流。
林薇薇接过咖啡,没有立刻离开,而是顺势坐在吧台旁的椅子上,目光落在赵晓雅面前的笔记本电脑上——屏幕上显示着苏清颜工作室的资料归档表格。“你是在苏清颜工作室做兼职吗?”林薇薇故作惊讶地问道,“我之前刷到过你的朋友圈,好像看到过工作室的照片。”
赵晓雅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会被认出来。她有些局促地合上电脑,小声说:“嗯……只是做些资料整理的杂活。”
“太厉害了!”林薇薇夸张地赞叹道,“苏清颜可是现在最火的正能量主播,能在她的团队实习,对你以后找工作肯定很有帮助。我叫林薇薇,也是做直播的,主要关注公益领域,以后说不定还有机会和你们合作呢。”
听到“公益领域”“合作”,赵晓雅的眼睛亮了一下。她学的是传媒专业,一直希望能进入公益传播领域,而林薇薇的出现,似乎给了她一个机会。“您……您也是做公益直播的吗?我之前好像刷到过您的视频,在云南帮茶农卖茶叶的那个。”
“对呀!”林薇薇立刻接过话茬,语气变得更加热情,“我一直觉得,做公益最重要的是真诚,不像有些主播,只会在镜头前装样子。不过苏老师确实很优秀,能向她学习,我也很开心。”她刻意提到“有些主播”,暗示苏清颜“作秀”,同时又不直接诋毁,既保留了好感,又埋下了质疑的种子。
两人聊了一会儿,林薇薇见赵晓雅的警惕心渐渐放松,便从包里拿出平板电脑,递到她面前:“我看你一直在用旧电脑整理资料,很不方便吧?这是我之前做活动剩下的平板电脑,你拿着用,以后整理资料也能轻松点。就当是……提前为以后的合作铺路了。”
赵晓雅连忙摆手:“不行不行,这么贵重的东西,我不能要。”
“别客气!”林薇薇把平板电脑塞进她手里,语气带着不容拒绝的热情,“你拿着用就好,反正我留着也没用。而且,你在工作室实习,肯定能接触到很多公益项目的资料,说不定以后还能帮我提提建议呢。比如苏老师接下来有什么公益计划,你要是方便的话,也可以跟我说说,咱们互相学习嘛。”
最后这句话,才是林薇薇的真正目的。她看着赵晓雅,眼神里带着暗示——只要你帮我提供信息,好处还会更多。
赵晓雅握着平板电脑,心里既犹豫又心动。她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一直想换一台新电脑,却舍不得花钱;而林薇薇的话,又让她觉得这是一个拓展人脉、进入公益传播领域的机会。她抬头看了看林薇薇,见对方正微笑着看着自己,最终还是点了点头:“那……谢谢您。以后要是有什么能帮上忙的,您尽管说。”
“太好了!”林薇薇心里一阵窃喜,脸上却依旧保持着温和的笑容,“你不用有压力,就是偶尔跟我分享点工作室的日常就行。比如苏老师最近在筹备什么项目,团队里有没有什么有趣的事,这些都可以。”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林薇薇刻意打听了苏清颜团队的工作节奏、资料归档的流程,甚至包括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赵晓雅涉世未深,被林薇薇的“热情”和“善意”迷惑,不知不觉间透露了很多信息——比如团队最近在为《文化寻踪记》的后续拍摄做准备,比如资料室的钥匙只有她和运营组长林薇有,比如苏清颜偶尔会因为工作压力大而和团队成员产生小分歧。
离开咖啡馆时,林薇薇的心情格外愉悦。她看着手机里刚加上的赵晓雅的微信,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容。这个实习生,已经成功被她“拿下”,而苏清颜团队的大门,也已经为她敞开了一道缝隙。
回到临时办公区,林薇薇立刻联系了张诚的助理,汇报了接触赵晓雅的情况。“平板电脑已经送出去了,内置的监听软件可以实时获取她的聊天记录和浏览记录。另外,她已经答应会帮我提供工作室的内部信息,估计很快就能有收获。”
“做得不错。”助理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张总交代了,让你不要急于求成,先和赵晓雅打好关系,获取她的信任。等她完全放下警惕,再引导她提供更核心的信息,比如未公开的公益项目方案、综艺录制的原始素材。”
“我明白。”林薇薇点头应道,“我会慢慢来,不会引起怀疑。”
挂了电话,林薇薇看着平板电脑上赵晓雅的微信头像,眼神变得阴鸷。她知道,这只是计划的第一步。有了赵晓雅这个“眼线”,她就能随时掌握苏清颜团队的动态,找到最关键的突破口,给苏清颜致命一击。
而此刻的赵晓雅,还沉浸在“遇到贵人”的喜悦中。她把玩着新的平板电脑,心里暗暗想着:以后一定要好好帮林薇薇“分享”工作室的信息,说不定真的能得到她的帮助,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她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为了别人手中的棋子,正在一步步将苏清颜团队推向危险的边缘。
夜色渐深,滨海市的灯光璀璨。林薇薇站在窗前,看着远处苏清颜工作室所在的写字楼,脸上露出了扭曲的笑容。“苏清颜,你的团队里,已经有我的人了。接下来,就等着看你一步步走向毁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