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阅完高强那份写得跟探险小说似的报告,林天鱼总算是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给理顺了。
“按照时间推算,好像……他触发支线任务的时间,就是我们刚把卫星星座架到紫月轨道上那会儿?”
他摸着下巴,回忆了一下。那天他正忙着和江心月在戈壁滩上玩“许愿机工程学”,对其他事情的记忆都有些模糊。
江心月点了点头,那张清丽的脸上露出了“你总算发现了”的表情。相比于整天摸鱼的林天鱼,作为“首席科学家兼技术总监”的她,对于各个项目的时间节点记得清清楚楚。
而且,与高强不同,她在看到“息壤”这个充满了古华夏韵味的词时,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不是什么古代农业神话,而是林天鱼手中那枚沉甸甸的「传国玉玺」。
就目前而言,传国玉玺的事情,理论上只有她和林天鱼知道。其他知道这件事的“老东西”,不是已经被林天鱼转化成了温暖的经验值(比如那位倒霉的执政官),就是开着飞船润到不知道哪个犄角旮旯里去了。
林天鱼也很快意识到了这层关联。他猛地坐直了身体,眼神里闪过一丝凝重。
“嘶……”他倒吸一口凉气,脑子里冒出了一个很不靠谱的猜测,“不会咱们的boSS清单上,除了那两个「超凡智能」,还有一个不知道从哪个山海经片场跑出来的上古妖兽吧?”
“猪!”
少女额头上的青筋似乎又跳了一下,那只刚刚才安分没多久的手,又有点按捺不住想把自家男友那张写满了“我发现了惊天秘密”的脸再揉搓一遍。
“很明显,「紫月」上的那个活体大气层,就是这个什么「息壤」啊!”
她没好气地解释道,语气里带着一种“这都看不出来,你脑子里装的都是可乐吗”的无奈。
林天鱼又悟了。原来如此。
是【幻想】又在当剧透狗了。
他们甚至都还没来得及对那堆微生物做进一步的基因测序和功能分析,去搞清楚那玩意儿到底是个什么物种,结果【幻想】早在他们登月计划开始的第一天,就直接告诉了高强:“别种土豆了。我给你个好东西,叫‘息壤’,是个植物,能全光谱光合作用,特牛逼,藏在地底下,快去挖吧。”
“所以,”江心月看着自家男友那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忍不住又补充了一句,“你之前说的‘boSS清单’,恐怕要重新排一下了。”
“紫月”上的那个活体大气层,如果真是「息壤」,那它的本质,恐怕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它不是一个单纯的生物圈,而是一个被精心设计、被投放到这颗卫星上的“生命种子”。它的使命,或许就是改造这颗死寂的星球,让它变得适宜生命体的生存。
问题的关键在于,这是谁投放的,为何而投放。
虽然也有可能是那个「华夏文明」,搞过“广撒网”式的星际播种计划,把「息壤」这种超级生命体当成种子,随便往几百个星系里一丢,指望其中一两个能开花结果。
但这个可能性不大。
因为这个星系的所有星球,从炽热的岩浆世界到冰冷的气态巨行星,只有紫月这一颗卫星上,出现了这种高度复杂、高度统一的活体大气层。如果真是广撒网,不可能精准到只选中一颗卫星,还恰好是这颗星系里最不适合生命存在的天体。
相比之下,江心月更倾向于一个更简单、也更符合【幻想】尿性的解释——这是系统自己插手了。
【幻想】喜欢在各个副本里搞小动作这种事情,在地球上早已是人尽皆知的常识。不少科研人员都认同,当【幻想】对现实世界的“版本更新”达到某个临界点后,地球上绝对会出现来自其他世界的“玩家”,把地球当成他们的副本刷。
甚至……有可能那些拥有自我意识、行为模式与普通小怪截然不同的存在,比如那些所谓的“世界boSS”亦或者“神明”,其本质,本来就是其他世界的玩家。
林天鱼听完江心月这番充满了科幻与阴谋论色彩的分析,忍不住发出了一声意义不明的感叹:“啊这。”
“那【幻想】费那么大劲干嘛呢?”他皱着眉,还是想不通,“又是投放生命,又是给高强发支线任务……图啥?”
“谁知道呢。”江心月懒洋洋地在控制台上划拉着,调出另一组数据,“我要是知道【幻想】那帮后台程序员脑子里在想什么,地球上那帮辛辛苦苦研究了十几年【幻想】学的科研狗不就白干了?到时候我一个大一新生,岂不是比科学院的院士还厉害。那我毕业论文都不用写了,直接拿诺贝尔奖。”
林天鱼苦笑两声,也是。只不过他总觉得,这些事跟他接下来要打的boSS关系不大。
“怎么没有关系?”江心月停下了手上的动作,转过头,“你想想,如果【幻想】真的出手干涉了这个双星系统的演化历史,那「超凡智能」这种位阶的存在,多半是能认知到‘祂’的存在的。”
江心月调出来的数据,无非就是一大堆通过轨道力学、潮汐锁定模型、恒星光谱分析等手段,对这个双星系统进行的精密校验。
省略掉那些无趣而又繁琐的计算过程,结论简单得令人毛骨悚然:
这颗紫月的大小、质量、与主星的距离,与现实世界中地球的月球几乎完全一致。而头顶那颗恒星的光谱类型、光度、年龄,也与太阳如出一辙。
唯一的差异,仅在于脚下这颗主行星的自转周期稍慢,地轴倾角略有偏差。但这些都属于在“类地行星”合理演化范围内的微小扰动。
如果脚下这颗星球就叫“地球”,那倒也没什么。人类早在【幻想】降临的前十几年就发现了:「地球」(Earth)与「太阳」(Sol)这两个概念,在各个副本中具有某种诡异的“同一性”。无论副本背景是魔法中世纪、赛博朋克,还是后启示录废土,只要出现了“地球”、“泰拉”等这个名称,其天文参数就必然与现实世界一致。
可问题在于——这里不是地球。
地球在这个副本也是存在的,只是在背景板里面而已。这颗星球在旧帝国的档案里,有它自己的名字,在本地土着的传说中,也有它自己的起源神话。它与“地球”毫无关系。
换言之,这个双星系统,根本不是自然演化的产物。它是被某个存在,以现实世界的“地月系统”为蓝本,一比一复刻出来的。
        “按照时间推算,好像……他触发支线任务的时间,就是我们刚把卫星星座架到紫月轨道上那会儿?”
他摸着下巴,回忆了一下。那天他正忙着和江心月在戈壁滩上玩“许愿机工程学”,对其他事情的记忆都有些模糊。
江心月点了点头,那张清丽的脸上露出了“你总算发现了”的表情。相比于整天摸鱼的林天鱼,作为“首席科学家兼技术总监”的她,对于各个项目的时间节点记得清清楚楚。
而且,与高强不同,她在看到“息壤”这个充满了古华夏韵味的词时,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不是什么古代农业神话,而是林天鱼手中那枚沉甸甸的「传国玉玺」。
就目前而言,传国玉玺的事情,理论上只有她和林天鱼知道。其他知道这件事的“老东西”,不是已经被林天鱼转化成了温暖的经验值(比如那位倒霉的执政官),就是开着飞船润到不知道哪个犄角旮旯里去了。
林天鱼也很快意识到了这层关联。他猛地坐直了身体,眼神里闪过一丝凝重。
“嘶……”他倒吸一口凉气,脑子里冒出了一个很不靠谱的猜测,“不会咱们的boSS清单上,除了那两个「超凡智能」,还有一个不知道从哪个山海经片场跑出来的上古妖兽吧?”
“猪!”
少女额头上的青筋似乎又跳了一下,那只刚刚才安分没多久的手,又有点按捺不住想把自家男友那张写满了“我发现了惊天秘密”的脸再揉搓一遍。
“很明显,「紫月」上的那个活体大气层,就是这个什么「息壤」啊!”
她没好气地解释道,语气里带着一种“这都看不出来,你脑子里装的都是可乐吗”的无奈。
林天鱼又悟了。原来如此。
是【幻想】又在当剧透狗了。
他们甚至都还没来得及对那堆微生物做进一步的基因测序和功能分析,去搞清楚那玩意儿到底是个什么物种,结果【幻想】早在他们登月计划开始的第一天,就直接告诉了高强:“别种土豆了。我给你个好东西,叫‘息壤’,是个植物,能全光谱光合作用,特牛逼,藏在地底下,快去挖吧。”
“所以,”江心月看着自家男友那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忍不住又补充了一句,“你之前说的‘boSS清单’,恐怕要重新排一下了。”
“紫月”上的那个活体大气层,如果真是「息壤」,那它的本质,恐怕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它不是一个单纯的生物圈,而是一个被精心设计、被投放到这颗卫星上的“生命种子”。它的使命,或许就是改造这颗死寂的星球,让它变得适宜生命体的生存。
问题的关键在于,这是谁投放的,为何而投放。
虽然也有可能是那个「华夏文明」,搞过“广撒网”式的星际播种计划,把「息壤」这种超级生命体当成种子,随便往几百个星系里一丢,指望其中一两个能开花结果。
但这个可能性不大。
因为这个星系的所有星球,从炽热的岩浆世界到冰冷的气态巨行星,只有紫月这一颗卫星上,出现了这种高度复杂、高度统一的活体大气层。如果真是广撒网,不可能精准到只选中一颗卫星,还恰好是这颗星系里最不适合生命存在的天体。
相比之下,江心月更倾向于一个更简单、也更符合【幻想】尿性的解释——这是系统自己插手了。
【幻想】喜欢在各个副本里搞小动作这种事情,在地球上早已是人尽皆知的常识。不少科研人员都认同,当【幻想】对现实世界的“版本更新”达到某个临界点后,地球上绝对会出现来自其他世界的“玩家”,把地球当成他们的副本刷。
甚至……有可能那些拥有自我意识、行为模式与普通小怪截然不同的存在,比如那些所谓的“世界boSS”亦或者“神明”,其本质,本来就是其他世界的玩家。
林天鱼听完江心月这番充满了科幻与阴谋论色彩的分析,忍不住发出了一声意义不明的感叹:“啊这。”
“那【幻想】费那么大劲干嘛呢?”他皱着眉,还是想不通,“又是投放生命,又是给高强发支线任务……图啥?”
“谁知道呢。”江心月懒洋洋地在控制台上划拉着,调出另一组数据,“我要是知道【幻想】那帮后台程序员脑子里在想什么,地球上那帮辛辛苦苦研究了十几年【幻想】学的科研狗不就白干了?到时候我一个大一新生,岂不是比科学院的院士还厉害。那我毕业论文都不用写了,直接拿诺贝尔奖。”
林天鱼苦笑两声,也是。只不过他总觉得,这些事跟他接下来要打的boSS关系不大。
“怎么没有关系?”江心月停下了手上的动作,转过头,“你想想,如果【幻想】真的出手干涉了这个双星系统的演化历史,那「超凡智能」这种位阶的存在,多半是能认知到‘祂’的存在的。”
江心月调出来的数据,无非就是一大堆通过轨道力学、潮汐锁定模型、恒星光谱分析等手段,对这个双星系统进行的精密校验。
省略掉那些无趣而又繁琐的计算过程,结论简单得令人毛骨悚然:
这颗紫月的大小、质量、与主星的距离,与现实世界中地球的月球几乎完全一致。而头顶那颗恒星的光谱类型、光度、年龄,也与太阳如出一辙。
唯一的差异,仅在于脚下这颗主行星的自转周期稍慢,地轴倾角略有偏差。但这些都属于在“类地行星”合理演化范围内的微小扰动。
如果脚下这颗星球就叫“地球”,那倒也没什么。人类早在【幻想】降临的前十几年就发现了:「地球」(Earth)与「太阳」(Sol)这两个概念,在各个副本中具有某种诡异的“同一性”。无论副本背景是魔法中世纪、赛博朋克,还是后启示录废土,只要出现了“地球”、“泰拉”等这个名称,其天文参数就必然与现实世界一致。
可问题在于——这里不是地球。
地球在这个副本也是存在的,只是在背景板里面而已。这颗星球在旧帝国的档案里,有它自己的名字,在本地土着的传说中,也有它自己的起源神话。它与“地球”毫无关系。
换言之,这个双星系统,根本不是自然演化的产物。它是被某个存在,以现实世界的“地月系统”为蓝本,一比一复刻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