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两个塞满了生存物资的瓦楞纸箱,最终被分别安置在了各自宿舍最不起眼的角落,如同两座沉默的预告碑,无声地宣告着一场尚未启程的远征。
十二月的京城,天黑得越来越早。干燥的冷风卷着枯叶,在空旷的广场上打着旋,吹得人脸颊生疼。距离真正进入副本的日子,还有漫长的半个月。这段夹在军训的硝烟与未知的冒险之间的时光,显得格外平静,甚至有些……过于日常了。
不久,就到了圣诞节。
作为根正苗红的夏国顶尖学府,新生联合区的大学们自然不会有“圣诞假”这种东西。日历上,12月25日这一天,被平平无奇地标记为“星期五”,课表依旧排得满满当当,与平日并无二致。
然而,不成文的传统,终究还是比冰冷的校规,要更懂人心。
节日的氛围,如同潜行的水汽,无声无息地渗透进了这座科研复合体的每一个毛孔。食堂的菜单上悄然多出了烤火鸡的选项,虽然味道更像是裹了层面包糠的酱香饼;商业街的咖啡馆里,应景地挂上了红绿相间的彩带,循环播放着那首早已听了无数遍的《Jingle bells》。
对于那些早已将恋爱当成另一门必修课的小情侣们而言,节日,永远都只是一个借口。一个可以理直气壮地放下书本,心安理得地挥霍掉一个晚上的借口。
「不许迟到,有礼物。」
好友窗口上,江心月的消息简短而又带着一丝俏皮。林天鱼失笑着摇了摇头,回了一个“收到”的猫咪敬礼表情。
于是,在那个理论上与平日并无任何区别的傍晚,两人还是默契地“翘掉”了那场本就无人点名的选修晚课。
在这座庞大的科研复合体里,点名早已失去了其原始的意义。【征】那无处不在的目光,比任何一位尽职的教导主任都要精准,它能在一秒钟内统计出整栋教学楼的出勤率,精确到每一个座位。但只要最后的期末成绩单足够漂亮,大部分教授并不会在意学生是否将时间,花在了那些他们早已烂熟于心的基础课程上。
如果不够漂亮呢?那就是「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总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大部分看上去有些轻奢的自动化餐厅,在今晚自然是座无虚席。光幕上跳动着的预约排号,早已延伸到了一个令人望而却步的数字。两人并没有提前预约,对此却似乎也并不在意。
他们只是随意地、并肩地走着,任由商业街上那流光溢彩的霓虹灯,将彼此的影子拉长、交叠。最终,他们钻进了一家门面不大,却亮着温暖橘色灯光的小餐馆。玻璃窗上起了薄薄的一层水雾,街道上的人影变得影影绰绰,看不真切。
一份热气腾腾的鸳鸯火锅。
还有什么,是比在寒冷的冬夜,比一锅翻滚的热辣更快乐的事情吗?
鲜红的牛肉片在滚沸的汤底里上下翻滚,打着旋儿,咕嘟咕嘟地冒着细密的气泡。氤氲的热气升腾而起,模糊了彼此的脸庞,也隔绝了窗外冬夜的寒意。
饭后,两人手中都捧着从火锅店顺带买的烫手烤红薯,漫无目的地在商业街上闲逛。
冬夜的空气凛冽,呼出的白气很快便消散在眼前。街边的店铺早已挂上了闪烁的彩灯,一串串暖黄的灯珠与冰蓝的雪花交织,在光滑的橱窗玻璃上投下斑斓的光影,倒映出两人并肩而行的的身影,仿佛走在另一个由光构成的平行世界里。
江心月将滚烫的红薯在两手间快速地倒换着,小心翼翼地掰开焦黑的外皮,金红色的内瓤冒着香甜的、带着焦糖气息的热气。她时不时会停下脚步,拽拽林天鱼的袖子,指着某个橱窗里用齿轮和蒸汽管道搭成的、充满朋克风格的圣诞树,又或者是一家甜品店门口,用全息投影做出的、正在跳着舞的姜饼人,眼眸里盛满了纯粹的欣喜。
林天鱼对节日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无论是圣诞节约定俗成的红绿配色,还是春节那铺天盖地的满目赤金,于他而言,都只是些被赋予了特殊意义的文化符号,是人类为了标记时间、寻找共鸣而创造出的、一套复杂而又高效的社会学仪式。
然而,当他转过头,看到江心月那双被街边流转的霓虹映得亮晶晶的眼眸时;当他看到她因为迫不及待地咬下一口滚烫的红薯,而被烫得一边嘶嘶哈哈地吸着凉气,一边又满足地眯起眼睛的可爱模样时;当她将自己那只被冻得有些冰凉的小手,毫不设防地、自然而然地揣进自己温暖的衣兜,用指尖轻轻勾住他手指的那一刻……
他忽然觉得,这些符号似乎……也没那么无聊了。
正当两人并肩站在横跨校内河道的拱桥上,看着下方船坊餐厅星星点点的暖光在水面上晃动出破碎的倒影时,林天鱼手腕上的终端,发出了一声轻微的、几乎被寒风吹散的提示音。
一条由「夏国邮政」发来的、充满了官方气息的快递提示,悄然浮现在了他的视网膜之上。
“嗯?”江心月注意到了他那一瞬间的停顿,好奇地眨了眨眼,“谁给你寄东西了?”
“不知道。”林天鱼摇了摇头,脸上也带着几分纯粹的困惑。在这座庞大的科研复合体里,绝大部分物资流通都依赖于校内那套高效的自动化系统,会动用“夏国邮政”这种最传统、也最“缓慢”的公共渠道的,要么是家里寄来的土特产,要么……就是某些他完全意料之外的存在。
好奇心被勾起,两人对视一眼,默契地转身,朝着提示信息上那个挂着绿色招牌的无人驿站走去。
驿站里是一排排泛着金属冷光的智能柜。林天鱼刷过学生卡,其中一格柜门“啪嗒”一声应声弹开。里面静静地躺着一个标准的军用后勤箱,箱体上还残留着长途运输所留下的、淡淡的尘土与磨损痕迹。
在江心月鼓励的目光注视下,林天鱼拆开了包裹。
一股混杂着硝烟、机油与……某种甜腻奶油味的奇特气息,扑面而来。
箱子里,一个被封装在透明塑料盒里的树干蛋糕,早已不复原本精致的模样,在漫长而颠簸的旅途中被压得有些扁,巧克力外皮上甚至还出现了几道惨不忍睹的裂纹。
蛋糕旁边,是一叠用防水袋仔细包好的明信片与相片。
        十二月的京城,天黑得越来越早。干燥的冷风卷着枯叶,在空旷的广场上打着旋,吹得人脸颊生疼。距离真正进入副本的日子,还有漫长的半个月。这段夹在军训的硝烟与未知的冒险之间的时光,显得格外平静,甚至有些……过于日常了。
不久,就到了圣诞节。
作为根正苗红的夏国顶尖学府,新生联合区的大学们自然不会有“圣诞假”这种东西。日历上,12月25日这一天,被平平无奇地标记为“星期五”,课表依旧排得满满当当,与平日并无二致。
然而,不成文的传统,终究还是比冰冷的校规,要更懂人心。
节日的氛围,如同潜行的水汽,无声无息地渗透进了这座科研复合体的每一个毛孔。食堂的菜单上悄然多出了烤火鸡的选项,虽然味道更像是裹了层面包糠的酱香饼;商业街的咖啡馆里,应景地挂上了红绿相间的彩带,循环播放着那首早已听了无数遍的《Jingle bells》。
对于那些早已将恋爱当成另一门必修课的小情侣们而言,节日,永远都只是一个借口。一个可以理直气壮地放下书本,心安理得地挥霍掉一个晚上的借口。
「不许迟到,有礼物。」
好友窗口上,江心月的消息简短而又带着一丝俏皮。林天鱼失笑着摇了摇头,回了一个“收到”的猫咪敬礼表情。
于是,在那个理论上与平日并无任何区别的傍晚,两人还是默契地“翘掉”了那场本就无人点名的选修晚课。
在这座庞大的科研复合体里,点名早已失去了其原始的意义。【征】那无处不在的目光,比任何一位尽职的教导主任都要精准,它能在一秒钟内统计出整栋教学楼的出勤率,精确到每一个座位。但只要最后的期末成绩单足够漂亮,大部分教授并不会在意学生是否将时间,花在了那些他们早已烂熟于心的基础课程上。
如果不够漂亮呢?那就是「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总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大部分看上去有些轻奢的自动化餐厅,在今晚自然是座无虚席。光幕上跳动着的预约排号,早已延伸到了一个令人望而却步的数字。两人并没有提前预约,对此却似乎也并不在意。
他们只是随意地、并肩地走着,任由商业街上那流光溢彩的霓虹灯,将彼此的影子拉长、交叠。最终,他们钻进了一家门面不大,却亮着温暖橘色灯光的小餐馆。玻璃窗上起了薄薄的一层水雾,街道上的人影变得影影绰绰,看不真切。
一份热气腾腾的鸳鸯火锅。
还有什么,是比在寒冷的冬夜,比一锅翻滚的热辣更快乐的事情吗?
鲜红的牛肉片在滚沸的汤底里上下翻滚,打着旋儿,咕嘟咕嘟地冒着细密的气泡。氤氲的热气升腾而起,模糊了彼此的脸庞,也隔绝了窗外冬夜的寒意。
饭后,两人手中都捧着从火锅店顺带买的烫手烤红薯,漫无目的地在商业街上闲逛。
冬夜的空气凛冽,呼出的白气很快便消散在眼前。街边的店铺早已挂上了闪烁的彩灯,一串串暖黄的灯珠与冰蓝的雪花交织,在光滑的橱窗玻璃上投下斑斓的光影,倒映出两人并肩而行的的身影,仿佛走在另一个由光构成的平行世界里。
江心月将滚烫的红薯在两手间快速地倒换着,小心翼翼地掰开焦黑的外皮,金红色的内瓤冒着香甜的、带着焦糖气息的热气。她时不时会停下脚步,拽拽林天鱼的袖子,指着某个橱窗里用齿轮和蒸汽管道搭成的、充满朋克风格的圣诞树,又或者是一家甜品店门口,用全息投影做出的、正在跳着舞的姜饼人,眼眸里盛满了纯粹的欣喜。
林天鱼对节日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无论是圣诞节约定俗成的红绿配色,还是春节那铺天盖地的满目赤金,于他而言,都只是些被赋予了特殊意义的文化符号,是人类为了标记时间、寻找共鸣而创造出的、一套复杂而又高效的社会学仪式。
然而,当他转过头,看到江心月那双被街边流转的霓虹映得亮晶晶的眼眸时;当他看到她因为迫不及待地咬下一口滚烫的红薯,而被烫得一边嘶嘶哈哈地吸着凉气,一边又满足地眯起眼睛的可爱模样时;当她将自己那只被冻得有些冰凉的小手,毫不设防地、自然而然地揣进自己温暖的衣兜,用指尖轻轻勾住他手指的那一刻……
他忽然觉得,这些符号似乎……也没那么无聊了。
正当两人并肩站在横跨校内河道的拱桥上,看着下方船坊餐厅星星点点的暖光在水面上晃动出破碎的倒影时,林天鱼手腕上的终端,发出了一声轻微的、几乎被寒风吹散的提示音。
一条由「夏国邮政」发来的、充满了官方气息的快递提示,悄然浮现在了他的视网膜之上。
“嗯?”江心月注意到了他那一瞬间的停顿,好奇地眨了眨眼,“谁给你寄东西了?”
“不知道。”林天鱼摇了摇头,脸上也带着几分纯粹的困惑。在这座庞大的科研复合体里,绝大部分物资流通都依赖于校内那套高效的自动化系统,会动用“夏国邮政”这种最传统、也最“缓慢”的公共渠道的,要么是家里寄来的土特产,要么……就是某些他完全意料之外的存在。
好奇心被勾起,两人对视一眼,默契地转身,朝着提示信息上那个挂着绿色招牌的无人驿站走去。
驿站里是一排排泛着金属冷光的智能柜。林天鱼刷过学生卡,其中一格柜门“啪嗒”一声应声弹开。里面静静地躺着一个标准的军用后勤箱,箱体上还残留着长途运输所留下的、淡淡的尘土与磨损痕迹。
在江心月鼓励的目光注视下,林天鱼拆开了包裹。
一股混杂着硝烟、机油与……某种甜腻奶油味的奇特气息,扑面而来。
箱子里,一个被封装在透明塑料盒里的树干蛋糕,早已不复原本精致的模样,在漫长而颠簸的旅途中被压得有些扁,巧克力外皮上甚至还出现了几道惨不忍睹的裂纹。
蛋糕旁边,是一叠用防水袋仔细包好的明信片与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