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康米软件基金会-《我的天赋超脱了SSS》

  ---

  【个人工作站】

  配件:(略)

  电池:34 \/ 100 kwh

  状态:运行中

  介绍:由21世纪中叶地球文明的尖端民用科技所构筑的个人计算机。虽然与那些动辄可以计算宇宙生灭的超文明造物相比,它只不过是一个连萤火都算不上的渺小玩具,但对于它的创造者——那个挣扎求生,却又从未放弃仰望星空的人类文明来说,这已经是他们智慧与汗水的结晶。

  ---

  好耶!第一次装机大获成功!

  林天鱼看着自己物品栏里,那个已经成功点亮,并被【幻想】认定为一个完整“物品”的个人工作站,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整个装机过程,其实比他想象中的要简单不少。

  主板上的各种接口,大多都做了防呆设计,只要不想着“大力出奇迹”,基本上就不会出什么问题。

  唯一需要注意的,可能就是要在安装cpU的时候,记得在核心与散热器之间,涂上一层薄薄的、均匀的导热介质。

  他注意到,cpU附赠的那管导热介质,似乎并不是他前世常见的那种硅脂,其质感更像是某种半固态金属,性能也要强得多。

  【幻想】判定的核心,其实是那个被他选作“骨架”的“机箱”,而非主板。

  这玩意儿如果硬要类比的话,就如同那些可以进行高度模块化改装的枪械。当所有的配件,都按照正确的接口,被正常地塞进去的时候,整个系统就会被【幻想】认定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这么做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将这台体积庞大的台式机,给强行地压缩成一个只占用物品栏一个格子的便携式“工作站”,和手机一样。

  尝试了一番,林天鱼很轻松地在自己的视角之中打开了这台电脑的虚拟投影。

  “嗯,兼容的分辨率,就设置成3840 x 2160吧。”

  随着他意念一动,一个黑窗口便如同全息投影一般,悄无声息地悬浮在了他宿舍的半空中。

  看着屏幕上那行不断闪烁着的“No bootable device -- Insert boot disk and press any key”,林天鱼才突然意识到,自己的电脑硬盘是空的。

  没有系统!

  坏。

  他怎么就把这么重要的事情给忘了?

  自己买的只是硬件,而操作系统这种“软件”,是需要另外购买,或者……下载的。

  林天鱼有些无奈地关闭了那个还悬浮在半空中的黑窗口。

  他瘫在床上,打开【幻想】的好友列表,开始骚扰起了那个唯一可能知道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内部人士”。

  林天鱼:鸣儿,救命!

  王鸣笛:【表情包】(狗头探头)

  王鸣笛:咋了?鱼儿你又闯什么祸了?

  林天鱼:新买的电脑没装系统,现在开不了机。你知不知道哪里有得搞?

  王鸣笛:【表情包】(猫猫震惊)

  王鸣笛:啊?你竟然买裸机啊?我们这边发的电脑,都是预装好系统的啊。

  林天鱼:【表情包】(微笑)

  王鸣笛:你直接去咱们国家的那个“康米软件基金会”的官网上,就能免费下载到最新的“曙光oS”啊。

  王鸣笛:【链接】

  咦?曙光oS?这是什么系统?

  林天鱼看着王鸣笛发来的那个链接,脑海里下意识地就浮现出了自己前世,那个同样充满了时代特色,却又最终归于沉寂的“红旗oS”。

  这个世界的“曙光”,不会也是那种“情怀大于实用”的东西吧?

  带着几分好奇与疑虑,他随手就将这个链接,贴到了自己手机的浏览器上。

  一个充满了极简主义设计风格,以红色与白色为主色调的网页,瞬间就加载了出来。

  网页的左上角,是一个由镰刀、锤头与一个齿轮所构成的、充满了意识形态色彩的红色徽标。徽标的下方,用一种苍劲有力的书法字体,写着“康米软件基金会”这七个大字。

  而在网页的最中央,则是一句充满了理想主义与感召力的标语。

  「以代码解放世界,用算力构筑未来。」

  ……这画风,还真是够“康米”的。

  林天鱼看着那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标语,忍不住在心里吐槽了一句。

  他点开“关于我们”的页面,一行行充满了历史厚重感的文字,便如同解冻的档案,缓缓映入了他的眼帘。

  看完那长长的介绍,他这才终于想起来了一些早就已经被他给选择性遗忘掉的、属于这个世界的历史知识。

  主要是历史课对于现在的林·选择性遗忘历史科目的理科生·天鱼来说太过渺远了。他上一次系统地接触到这些内容,还是在两年前的高一历史课上。而像近代夏国的科技发展史这种细节,也并非课程的重中之重。

  毕竟,有道是“千年辉煌一笔带过,百年耻辱分上下册”,大量的篇幅,都还是在描写那些充满了血与泪的历史教训,和近现代夏国所历经的种种磨难。

  在前世,windows系统和Linux系统,约莫要到八九十年代才开始真正地发展起来。同期的夏国计算机领域,别说是达到什么世界先进水平了,能不掉队,就已经算是谢天谢地。

  而在这个世界,为了建设那个庞大的【长征】计算集群,也就是现在夏国几乎人手一个的【征】App的后台本体,夏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走上了一条完全迥异的道路。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夏国政府就已经洞悉到了“信息”与“算力”在未来世界中的绝对霸权地位。于是,一个代号为【长征】的宏伟计划,便在最高层的决策下,举全国之力轰然启动。

  当一个国家决定要将自己最核心的战略命脉,都押在一个前所未有的超级计算集群之上时,那么,在最底层的操作系统上,就绝对不可能去依赖任何来自于国外的技术。

  这不是一个选择题,而是一个必选题。

  在那个充满了理想与激情的年代,夏国几乎是与西方世界在同一时间,在操作系统开发领域,就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漫漫长征。

  “康米软件基金会”,也正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在最初的几年里,两个同样走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大国,在计算机领域,进行过一些深入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正如最开始的工业援助那般。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在操作系统的核心设计理念上,逐渐产生了无法被调和的,宛如路线之争的根本性分歧。

  (这剧本怎么这么眼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