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博物馆真相:时光胶囊里的告白-《告白指令请签收》

  电梯门合拢的瞬间,我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指尖那点灰已经被他搓掉了,皮肤微微发红,像是被什么轻轻磨过。我没说话,也没抽回手,他就这么牵着我走出休息室,穿过长长的走廊。

  脚步声在空旷的通道里回响,一声接一声,像踩在心跳上。

  他始终走在我半步前方,肩线笔直,西装袖口还留着那块暗黄的痕迹。我知道那是苏倩倩泼的茶水,也知道他故意没换。可现在我不再觉得那是狼狈,反而像一种无声的宣告——他把那些试图推开我的人挡在外头,连同她们泼来的冷言冷语一起。

  我们出了主楼,沿着一条隐蔽的小径走向博物馆后翼。他刷卡打开一道侧门,金属锁轻响一声,门缝透出暖黄的光。

  “这里不对外开放。”他说,侧身让我先进。

  里面不像展厅,更像一间私人档案室。灯光柔和,空气安静,一排排玻璃展柜整齐排列,每一件物品都标注了年份和编号。我没有急着看四周,而是注意到脚下——地面铺的是深灰色石砖,和刚才母亲所在的静室完全不同。

  他带我走到最里面的青铜框展柜前停下。

  “这些东西,”他声音低了些,“我一直收着。”

  我抬头看去。

  第一眼就认出了那张奖状——高二年级数学竞赛一等奖,右下角盖着学校的红章。旁边是运动会三千米跑的号码布,边角已经卷起,数字“17”有些褪色。再往左,一本《五年高考三年模拟》静静躺在丝绒垫上,封面有道褐色污迹,形状歪斜。

  那是我打翻咖啡那天的书。

  我手指贴上玻璃,凉意顺着指腹蔓延。“你……什么时候开始收集这些?”

  “从你第一次在图书馆解出那道压轴题。”他说。

  我没回头,但能感觉到他站得近了些。“那天你坐在靠窗的位置,阳光落在草稿纸上,你写了三遍才写对答案。我看了一整晚。”

  我喉咙有点紧,“所以你就……开始留这些东西?”

  他没否认。转身按下墙边的投影按钮,画面亮起:一段模糊的监控录像,时间显示是2017年某个周五傍晚。穿校服的女生背着书包走出教学楼,低头看了眼手表,然后朝公交站走去。

  “每周五放学,我都会在车里等你两个小时。”他说,“直到看见你坐上回家的公交车。”

  画面切换。另一段录像里,我在楼梯口被同学撞了一下,手里咖啡洒在地上,书本散开。镜头只拍到背影,但我记得那天——鞋带松了,蹲下去系的时候被人碰倒,周围没人帮忙。

  “我没敢上前扶你。”他语气很轻,“只拍了张照,记住了那本书的版本。后来买了新的,把你那本带回去了。”

  我终于转过身看他,“为什么?”

  “因为你总是独自一人。”他说,“可你不该是。”

  我视线扫过展柜,突然注意到角落一个铁盒,标签写着“2017届毕业纪念”。掀开盖子的照片投影在墙上,里面是一张泛黄的纸条,字迹稚嫩:

  “希望遇见个会帮我解数学题的学长。”

  我的心跳漏了一拍。

  那是我在高二写的愿望卡,放进班级时光胶囊里的东西。全班每人一张,统一密封,说十年后再开启。我以为它早就被遗忘在某个储物柜深处。

  “你怎么会有这个?”

  “我申请参与了学校档案整理。”他说,“那天翻到你们班的盒子,看到这张纸条,就把编号记下来了。后来每年校庆,我都以捐赠名义进一次档案室,确认它还在。”

  我怔住。

  “我不是非要得到什么。”他看着我,“我只是想确定,那个写下愿望的女孩,有没有人替她实现它。”

  我鼻子发酸,却还是问出口:“为什么不告诉我?”

  “因为我知道,林溪不会接受一份突如其来的感情。”他说,“你会怀疑是不是同情,是不是一时冲动。我要等你也能平视我的那一天。”

  “可你现在说了,我就一定能信吗?”我声音有点抖,“七年……这么久,会不会只是执念?”

  他没立刻回答。从怀里取出一页折好的草稿纸,递给我。

  我接过展开。

  上面是一道复杂的函数题,步骤完整,最后画了个小小的笑脸。字迹熟悉得让人心颤。

  “这是……?”

  “你高三第一次月考后,在操场领奖。”他说,“我在看台最后一排,写了这道题的答案。想着哪天能交给你,当作认识的借口。”

  我猛地想起那天——阳光刺眼,我站在主席台中央,听见有人喊我的名字。领完奖状回到座位时,发现课桌里多了张纸条。我以为是谁放错了,随手塞进了练习册夹层。

  原来是他。

  原来那么早。

  我盯着那张纸,手指微微发抖。记忆一点一点涌上来:图书馆角落递来的笔记、食堂窗口悄悄挪开的香菜、下雨天停在校门口那辆黑色轿车……

  那些我以为是巧合的瞬间,全是他不动声色的靠近。

  “你一直都知道我在看你。”我低声说。

  “不是看。”他摇头,“是守着。”

  我抬眼望他。

  他目光沉静,没有闪躲。“林溪,我喜欢你,不是因为某一天忽然心动,而是因为每一天都没法不想见你。你走过的路,你说过的话,你皱眉的样子,你笑的时候眼角有一点弯——我都记得。”

  我咬住嘴唇,眼眶发热。

  “你不必现在回应我。”他说,“我只是不想再藏了。你已经走过最难的那段路,也挺过了今天这一关。现在,轮到我把一切都交给你。”

  我慢慢走近展柜,指尖重新贴上玻璃,停在那本《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上方。

  书页间的污迹还在,像一道旧伤疤。

  可它被好好保存了下来,连同我所有孤独又倔强的日子。

  原来我不是一个人走过来的。

  原来有人比我更早地认定,我会成为他的未来。

  我转过身,正要开口——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了一下。

  我没理会,继续看着他,“江逾白,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一直没发现呢?如果你不说,这些事是不是就永远埋在这里?”

  “那就继续等。”他说,“等到你觉得安心的那天。”

  我呼吸一滞。

  还想说什么,手机又震了一次,节奏不同,像是消息接连弹入。

  我掏出手机,屏幕亮起。

  未读信息两条。

  第一条是系统提示:【告白任务·第48项完成,积分已达解锁阈值,是否查看男主心动瞬间记录?】

  我愣住。

  原来不知不觉,我已经完成了那么多任务——和他打招呼、借笔、共撑一把伞、约自习室……

  每一次微小的互动,都在积累这份迟来的真相。

  我滑动屏幕,准备点击查看。

  第二条消息跳了出来。

  陌生号码。

  内容只有四个字:

  “别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