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拥抱任务与江逾白的温柔-《告白指令请签收》

  手工课结束时,天边已经泛起淡淡的橘粉色。我站在教室门口,手里攥着那个歪歪扭扭的布艺挂饰,指尖还残留着针线摩擦后的微微刺痛。

  走廊上空荡荡的,只有风从窗缝里钻进来,吹得窗帘轻轻晃动。

  他在手工课上那些深情话语,如同温暖的春风,在我心间轻柔拂过。

  正要转身离开,却在拐角处看见了他。

  江逾白靠在墙边,一只手插在口袋里,另一只手握着我的挂饰——那是刚才他帮我修整完后悄悄拿走的。

  我愣了一下,脚步顿住。

  他听见动静,抬起头来,目光落在我身上,像阳光落在雪地上一样温柔。

  我没有再犹豫,慢慢走上前,声音很轻:“谢谢你的针脚。”

  然后,我张开双臂,轻轻地抱住了他。

  他的身体有一瞬间的僵硬,像是没料到我会这么做。

  我心跳加快,但没有退缩。我把脸埋在他胸前,闻到一股熟悉的洗衣粉味道,干净、清爽,带着一点点暖意。

  原来拥抱是这样的感觉。

  不是尴尬,不是别扭,而是踏实。

  就像那天他说“你在乎的,我都记得”时,那种安心。

  我闭了闭眼,手指轻轻收紧了一点。

  就在这时,他终于有了动作。

  一只手臂缓缓环住我的背,另一只手轻轻抚上我的后颈,像是怕我摔下去似的,稳稳地托着。

  他低头,在我耳边说:“我等了很久。”

  声音很低,几乎贴着我的耳朵,带起一阵细微的痒意。

  我整个人都僵住了,连呼吸都不敢太大声。

  原来不是错觉,也不是一时兴起。

  他是真的喜欢我,很久很久的那种喜欢。

  我忽然觉得鼻子有点酸,喉咙也发紧。

  可我不想哭,我只是想再多抱一会儿。

  “林溪。”他忽然叫我的名字,语气认真。

  我还没抬头,就听见他继续说:“你知道吗?你画的小兔子,我一直留着。”

  我怔住了。

  “还有你笔记边角的蓝色星星,每次考试卷子上的字迹……你不喜欢香菜,也不吃太甜的东西,甚至连你喝咖啡都要加一勺牛奶……”

  他顿了顿,声音更轻了些,“这些我都记得。”

  我猛地抬起头,对上他低垂的眼睛。

  他看着我,嘴角扬起一点笑,眼里是藏不住的温柔。

  我突然有点慌,却又不想移开视线。

  “你……怎么这么会?”我脱口而出,声音哑哑的。

  他愣了一下,随即笑出声来,眼角弯起一道柔和的弧度。

  “因为是你啊。”

  这句话像是一滴水落入湖心,激起一圈圈涟漪。

  我低下头,脸颊贴着他胸口,心跳快得不像话。

  我们就这样静静地抱着,谁都没说话。

  直到脚步声由远及近。

  我下意识想往后退,却被他轻轻按住肩膀,稳在原地。

  “别躲。”他说。

  我咬了咬唇,还是转过头去。

  苏倩倩站在不远处,脸色难看极了。

  她显然没想到会撞见这一幕,眼神在我们交叠的身影上来回扫视,最后定格在我脸上。

  “林溪,你这是……”

  她话还没说完,就被江逾白打断了。

  “我们在谈恋爱。”他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需要向你汇报吗?”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

  苏倩倩的脸色变了又变,嘴唇动了几下,最终什么也没说出口。

  她狠狠瞪了我一眼,转身大步走了。

  我松了口气,刚想开口,却发现江逾白的手还放在我的肩上,掌心温热,像是要把我牢牢护在怀里。

  我仰起头,看他依旧望着苏倩倩离去的方向,神情冷静,却透着一丝不耐烦。

  “她不会再来找麻烦了吧?”我小声问。

  他收回视线,低头看我,嘴角重新勾起笑意:“嗯,不会了。”

  我点点头,心里莫名轻松了许多。

  原来有人站在你身边的感觉,是这样踏实。

  我不自觉地往他怀里靠了靠,像是要确认这份温度是真的。

  他低头看我,眼里有笑意,也有宠溺。

  “任务完成了?”他忽然问。

  我一愣,才想起系统还有一个“拥抱江逾白”的任务。

  我点点头,低声说:“完成了。”

  他挑眉:“有没有奖励?”

  我忍不住笑了:“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会有这个任务?”

  他没否认,只是看着我,眼神明亮。

  “如果你愿意,我可以一直陪你完成任务。”

  我耳尖微红,却不再逃避。

  “那你……要不要也抱回来一下?”我试探性地问。

  他眼中闪过一抹惊喜,随即低头凑近我耳边,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你想让我抱多久都可以。”

  我心跳漏了一拍,赶紧把脸埋进他怀里。

  他低笑一声,手臂收紧,把我整个揽进怀里。

  我听见自己的心跳声,也听见他胸腔里传来的心跳。

  两个频率逐渐同步,像是某种默契的约定。

  夕阳透过窗户洒进来,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而我知道,这一刻的温暖,是真的属于我了。

  我轻轻伸手,抱住他的腰。

  他低头吻了吻我的发顶,声音温柔:

  “林溪,我喜欢你。”

  我闭上眼睛,回应他:

  “我也……开始喜欢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