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东北保家仙~大狐-《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

  长白山脚下有个靠山屯,屯子往东走十里地便是遮天蔽日的老林子。屯里人都晓得,那林子里住着狐黄白柳灰五大仙家,尤以胡三太爷为首的狐仙最为灵验。

  民国二十三年,屯里住着个后生叫朱十二。这朱十二是个老实巴交的猎户,爹娘去得早,就给他留下一间茅屋、一杆老铳。他生得五大三粗,却是个心善的,平日里打到野物,总要分些给屯里的孤寡老人。

  这年腊月,大雪封山,朱十二惦记着东头李寡妇家没柴没粮,便扛着铳进了老林子,想打些野物给她送去。

  林子里雪深没膝,朱十二深一脚浅一脚地往里走。忽然,前面雪地里一团火红的东西动了一下。他定睛一看,竟是只通体赤红的狐狸,后腿被猎夹夹住了,鲜血染红了一片雪地。

  那狐狸见他过来,也不惊慌,反而抬起脑袋,一双黑溜溜的眼睛直直望着他,竟像是会说话似的。

  朱十二心软,蹲下身道:“狐仙莫怕,俺给你解开。”

  他费劲掰开猎夹,那狐狸挣脱出来,却不逃走,反而用脑袋蹭了蹭他的腿,一瘸一拐地往林子深处去了。

  朱十二没当回事,继续打猎,这天运气格外好,竟打到了一头狍子。他高兴地扛着狍子出山,路过那救狐狸的地方时,却发现雪地上放着两个金灿灿的山核桃。

  “怪事,刚才还没见着呢。”朱十二捡起来揣进怀里,嘟囔着回家了。

  当晚,朱十二睡得正香,忽听得有人敲门。他披衣起身,开门一看,门外站着个红衣女子,生得眉目如画,在月光下竟像是画里走出来的仙女儿。

  “朱大哥,俺是白天你救下的那只狐狸。”女子开口,声音如同山泉叮咚,“俺叫红玉,是胡三太爷座下的。今日蒙你相救,特来报恩。”

  朱十二惊得目瞪口呆,半晌才结巴道:“狐...狐仙娘娘...请进...”

  红玉却不进屋,只站在门外道:“俺知你心善,常接济屯里人。俺可保你今后狩猎满载而归,但有一事相求。”

  “娘娘请讲。”

  “屯西头的老柳树底下,埋着个黄皮子精,专吸人精气。它觊觎俺修行多年,今日那猎夹便是它设下的。”红玉道,“三日后月圆之夜,它必来害你,吸你阳气修炼。你若信俺,到时按俺说的做。”

  朱十二听得脊背发凉,连忙点头。

  红玉递给他一道黄符,嘱咐道:“将此符贴于门上,任它如何叫门,切勿开门。俺自会前来相助。”

  说罢,女子化作一道红光,消失在夜色中。

  朱十二将信将疑,但还是照做了。

  第二天,朱十二又进山打猎,果然百发百中,不到半日就收获颇丰。回来的路上,他遇见了屯里的算命先生周瞎子。

  周瞎子虽瞎,却嗅觉灵敏,凑近朱十二闻了闻,突然脸色大变:“十二啊,你身上怎有股狐骚味?可是遇着啥了?”

  朱十二支吾着不肯说实情。周瞎子掐指一算,惊道:“不好!你印堂发黑,三日内必有血光之灾!今晚你来俺家一趟,俺给你破破!”

  朱十二心里犯嘀咕,但还是应下了。

  当晚,朱十二拎着只野兔来到周瞎子家。周瞎子摆上香案,烧了几道符,突然浑身颤抖,口吐白沫,再开口时声音尖利了许多:

  “朱十二!那狐精骗你的!根本不是黄皮子精,是她自己渡劫需要替身!月圆之夜她要取你性命!”

  朱十二吓出一身冷汗:“这...这可咋办?”

  “莫慌!”被附身的周瞎子道,“俺是屯口的灰仙,与你爹有旧,特来救你。月圆那晚,你准备一碗黑狗血,藏在门后。那狐精叫门时,你开门泼她一身,便可破她道行!”

  回家后,朱十二左思右想,不知该信谁的。他突然想起红玉给的山核桃,掏出来一看,金光闪闪的不像凡物。他心一横,决定还是信红玉的。

  三日后,月圆当空。朱十二早早贴上黄符,紧闭门窗。

  夜半时分,狂风大作,吹得茅屋吱呀作响。门外果然传来凄厉的叫声:“十二哥哥,开门啊!俺是红玉,那黄皮子精追来了!”

  朱十二透过门缝一看,果然是红玉站在门外,衣衫不整,像是经过搏斗。

  他正要开门,忽然想起红玉嘱咐过“任它如何叫门,切勿开门”,便硬着心肠不动。

  那“红玉”见不开门,突然身形一变,成了周瞎子的模样,拍门叫道:“十二!快开门!那狐精要害你!”

  朱十二惊疑不定,紧握老铳。

  门外又变作李寡妇的声音:“十二啊,开开门吧,俺家娃冻病了,求你去看看啊!”

  朱十二心善,几乎就要开门,但手触到门闩时,忽然看见门外那“李寡妇”身后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他吓得连忙缩回手。

  忽然,一声清叱从屋顶传来:“好个黄皮子!敢骗到俺恩人头上!”

  只见一道红光从天而降,落地化作红玉真身,与那假货斗在一处。但见两只精灵在院中斗法,红光黄气交织,看得朱十二眼花缭乱。

  眼看红玉渐落下风,朱十二忽然想起那两道黄符,急忙撕下门上的符纸,照着红玉教的方法念动咒语,将符纸扔向战场。

  那符纸化作一道金光,正中假红玉。只听一声惨叫,假红玉现出原形——果然是只硕大的黄皮子精!

  黄皮子精被金光所伤,行动迟缓。红玉趁机吐出一颗火红的珠子,击在黄皮子精眉心。那精怪惨叫一声,化作一道黄烟遁地而逃。

  红玉收起宝珠,对朱十二道:“多谢朱大哥相助。这黄皮子精虽被俺重伤,却未毙命,日后怕是还会寻仇。”

  朱十二忙问:“那可咋办?”

  红玉笑道:“无妨。俺与你缘分未尽,愿在你家落脚,做个保家仙,既报恩情,也防那黄皮子再来。你可愿意?”

  朱十二大喜,连忙答应。

  红玉又道:“俺需在你家堂屋坐镇,你明日准备个牌位,写上‘胡红玉之位’,每逢初一十五,奉上清香三柱、山果若干即可。”

  自此,朱十二家便供起了狐仙红玉。说也奇怪,自那以后,朱十二家日子越发红火:打猎从不空手而归,种的庄稼也比别家收成好,就连母鸡都天天下双黄蛋。

  更奇的是,屯里人若有疑难杂症、丢东西寻人,来朱十二家烧柱香,往往灵验非常。朱十二家成了屯里的“小庙”,香火不断。

  那黄皮子精果然贼心不死。次年春,它蛊惑了一个游方道士来到靠山屯,说道屯里有妖孽作祟,要做法除妖。

  道士在屯中设坛,指名道姓说朱十二家供养的是妖狐,若不除去,全屯必遭大祸。

  有些村民被蛊惑,跟着道士来到朱十二家门前,要求他交出狐仙。

  朱十二挡在门前,死活不肯。正争执间,忽然天色大变,乌云蔽日,狂风卷起漫天沙石。

  那道士冷笑一声,拔剑指向朱十二家堂屋:“妖孽!还不现形!”

  忽然,堂屋内走出一位红衣女子,正是红玉。她对着道士冷笑道:“好个黄皮子!找来个野道士就想对付俺?”

  说罢,红玉口中念念有词,只见那道士突然浑身抽搐,口吐黄沫,倒地现出原形——竟是那只黄皮子精附在了道士身上!

  村民们见状大惊,纷纷跪地求饶。

  红玉道:“俺在靠山屯一年有余,可曾害过一人?倒是你这黄皮子,前年偷了老王家的鸡,去年附身小翠私奔,如今又想来害人!”

  黄皮子精见事败露,欲要遁走。忽然天际一声霹雳,一位白须老者驾云而至:“何方妖孽,敢在胡三太爷地界撒野!”

  原来是长白山狐仙之首胡三太爷驾到。那黄皮子精吓得瑟瑟发抖,磕头求饶。

  胡三太爷道:“你这孽畜,屡教不改,今日留你不得!”说罢一挥拂尘,将那黄皮子精收走了。

  胡三太爷又对红玉道:“你报恩济世,积修功德,已满千年道行。随俺回山修炼吧,不日可成正果。”

  红玉却跪地道:“太爷容禀,朱十二恩情未报,靠山屯百姓还需庇护,红玉愿再守十年。”

  胡三太爷叹道:“善哉!既然如此,准你再留十年。”说罢驾云而去。

  自此,红玉继续在朱十二家做保家仙,保佑一方平安。朱十二后来娶妻生子,子女皆聪慧过人,家道兴旺。

  十年后,朱十二夜梦红玉前来辞行,说她功德圆满,即将飞升。次日清晨,朱十二一家发现堂屋牌位前,放着三枚金灿灿的山核桃,与当年一模一样。

  后来靠山屯百姓为感恩红玉,在屯口建了座小庙,供奉“胡仙娘娘”,香火延续至今。有人说,月明之夜,还能看见一位红衣女子在老林边漫步,守护着这片土地。

  而朱十二的子孙后代,至今仍遵循祖训,每逢初一十五,必上三柱清香,感念那段奇妙的狐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