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渡河北上!-《朕避他锋芒?龙纛前压,天子亲征》

  濠州大捷后,崇祯皇帝没有懈怠。

  短暂的庆祝和休整后,他立刻率军渡过淮河,继续北上。

  金人虽败,但主力尚存,崇祯明白此时应乘胜追击,扩大战果。

  大军北上途中,经过固镇、灵璧,抵达宿州,沿途遇到几股金兵。这

  些金兵多只有一个猛安约千人左右,负责防守或搜寻粮草。

  在数万宋军主力面前,他们不堪一击,很快被宋军消灭。

  宋军三战三捷,士气提高,也验证了火器和新战法的威力。

  最终,崇祯下令大军在宿州安营扎寨,准备防守。

  此举是深思熟虑的战略选择。

  金军东路主力在一百五十里外的徐州,可能南下。

  而完颜宗翰率领的中路军,在得知银术可全军覆没后,必然会迅速南下报复。

  两部金军主力,总计约七八万人,都是经验丰富的精锐。

  崇祯这次北上并非没有准备。

  除了他亲率的三万御营军,还带了张俊部一万人马。

  他事先命令韩世忠和王渊部共八万人马向宿州靠拢,并严密监视金军东路军,防止他们从徐州南下突袭。

  这样,宋军在宿州一带将集结十二万兵力,都是训练有素的禁军,兵力上占优势。

  宿州对崇祯有特别的意义,这里是大明孝慈马皇后的故乡。

  更重要的是,宿州是大宋重要的战略要地,也是南北对峙的核心防御点。

  宿州位于汴河与淮河支流交汇处,是南北交通要冲,也是中原通往江淮的陆路和水路枢纽。

  陆路上,宿州北接徐州,南连泗州,是北方骑兵南下的通道。水路上,通过汴河可直达北宋都城开封,通过沱河、浍河可连接淮河,是后勤运输线,也是防御屏障。

  北宋时期,朝廷在此设“宿州军”,常年驻军。

  崇祯南渡后,宿州被枢密院纳入“两淮防御体系”,与濠州、泗州联防,成为牵制金军的要地。

  若金军控制宿州,便能威胁江南。

  宋军守住宿州,就能稳定淮河以北的防线。

  历史上,宿州战役多次发生。

  建炎四年,金军攻占宿州后南攻濠州,刘光世曾依托沱河、浍河防守。

  隆兴元年,张浚北伐时,以宿州为目标,宋军一度攻克,但因后续支援不足被金军击溃,导致“隆兴和议”签订。

  宿州的得失,关系宋金命运。

  宋军进入宿州后,崇祯皇帝的御驾刚到行宫,枢密使姚友仲便已召集将领,开始紧急布防。

  宿州城内外,宋军迅速展开,各营将士按姚友仲指令,规划营地,修筑工事,将宿州建成一个坚固的堡垒。

  休息两个时辰后,崇祯醒来,精神饱满。

  历朝历代皇帝御驾亲征,都会携带妃子,以供途中放松。

  但崇祯没带,不仅没带,连身边一个宫女都没有,全是太监伺候。

  他深知,女人,只会让自己意志消沉!

  作为北伐的真男人,崇祯满脑子都是大败金兵,得胜归朝的丰功伟业!

  也正因如此,崇祯这几年从未纳妾,后宫只有皇后一位,妃子二人,但几乎也没去碰过。

  实在太忙了,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还有精力去放炮?

  有那等精力,不如来前线放炮。

  如此方为真男人!

  推开殿门,崇祯走出,发现姚友仲早已在行宫外候着,脸上略有疲惫。

  “姚卿。”

  崇祯宣姚友仲入内,询问宿州城防布置。

  姚友仲展开地图,指着宿州周围地形,报告道:“陛下,臣已与将领商议,宿州城防已初步加固,外围营寨也已部署,若金军来犯,我军策略是‘以河为险、城防消耗、野战围歼’。”

  顿了顿,他详细介绍道:“沱河、浍河是宿州天然屏障,可限制金军骑兵优势,我军可依托河流构筑防线,用城防弓弩、火炮等远程武器消耗敌人,等金军锐气受挫,兵力疲惫时,再用精锐御营军和援军,寻找机会野战围歼。”

  姚友仲的策略正是崇祯所期望的,既能发挥宋军火器优势,又能避免金军骑兵的强大冲击。

  “很好,此计可行。”崇祯点头称赞。

  不过并未因此完全放心。

  他生性多疑,更事必躬亲,尤其是关系到自身安危和国家命运的重大战役,重回一世的崇祯,从不会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别人的汇报上。

  策略再好,也得落实。

  “走,朕要亲自出城,视察防线!”崇祯当即下令。

  姚友仲愣了一下,很快领命。

  经过几年的相处,他深知这位年轻皇帝的脾性,凡事都要亲力亲为,尤其在军务上更是严谨到极致。

  官家这种作风,一方面让姚友仲感到压力,另一方面也让他感到安心,因为这样的皇帝,不会允许任何疏忽和敷衍,各部衙门才能高效运行。

  在御营亲兵护卫下,崇祯皇帝走出宿州城,沿着护城河,穿过营寨,进入前线防区。

  ......

  宿州城北,沱河两岸。

  寒风刺骨,但宋军将士们却干劲十足。

  在沱河浅滩、渡口处,士兵们搬运木桩,插入河底,形成“鹿角木”障碍,将尖刺指向北方,又将“铁蒺藜”撒入河床。

  “这边再深一点!要确保金人的马蹄踩上去就动不了!”

  一名都头大声指挥,严厉要求。

  不远处,“陷马坑”挖掘队也在紧张作业。

  深一米五、宽两米的壕沟,被巧妙地伪装起来。

  “小心点!这伪装要做好,不能让金人看出破绽!”负责陷阱布置的将领反复叮嘱。

  “浮桥障碍”的构建也很重要,士兵们用绳索连接巨大原木和粗壮铁链,形成横亘河面的障碍。

  这些障碍物能阻碍金军搭建浮桥,并随水流摆动,形成动态防线。

  “兄弟们,加把劲!金狗来了就让他们尝尝咱们的硬骨头!”

  一名满身泥浆的士兵挥舞着锄头,大声喊道。

  士兵们看到皇帝亲临视察,原本就高涨的士气更是瞬间达到了顶点。

  他们个个脸上洋溢着自豪,干劲十足。

  巡视过程中,崇祯皇帝时不时会停下脚步,与士兵们交流几句,询问他们的伙食、保暖情况。

  这些细微的关怀,让士兵们备受鼓舞。

  私下里,士兵们也抑制不住地议论着这位年轻却铁血的官家。

  “你们听说了吗?濠州那仗,咱们官家亲自指挥的!金狗的银术可,被活捉了!”

  一名士兵悄声对同伴说,脸上得意。

  “岂止听说了!我舅舅就在濠州城里当差,他说当时火铳齐发,金狗死得跟割麦子似的!官家那叫一个厉害!”

  另一个士兵附和,声音带着崇拜。

  “咱们官家真有魄力,听说当年保卫东京时,官家就亲自登城御敌,发誓要重振大宋!现在应验了!”

  “我听说,连姚枢密使,对官家都服服帖帖的!咱们御营军,才是天子亲军,比那些老兵油子强多了!”

  “嘿,都别说了!咱们好好干,等金狗来了,让官家看看咱们宿州的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