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金国炸了!-《朕避他锋芒?龙纛前压,天子亲征》

  纸终究包不住火,尤其是一把掺杂了“狗爬字”、“酸菜传说”和“滑铲摔屁股”的火。

  当《祖宗实录》的普及本传遍金国各地,尤其抵达燕京、真定府等地,在那些饱受金人统治的汉人百姓中流传开来时,最初的嘲笑与戏谑很快引来了有识之士的关注。

  真定府内,一名曾在大宋为官、后被迫降金的汉臣,偶然间看到了这份图文并茂的“史书”。

  起初,杜充以为只是些粗鄙的民间故事,但当他看到那幅女真昭祖“撅着屁股滑铲”的画像,被标注出自《祖宗实录》。

  杜充浑身一个激灵,冷汗瞬间湿透了后背,连夜研读《祖宗实录》。

  他是哲宗绍圣间的进士,是浸淫汉学多年的文人,何其敏锐?

  杜充很快便发现了这本“史书”中处处埋藏的嘲讽与侮辱。

  从文字的荒诞,到故事的粗鄙,再到插画的滑稽,无一不透着一股对金人祖宗的极致贬低和对金国文化的肆意嘲弄。

  更令人胆寒的是,某些细微之处,竟隐约透露出金国朝廷内部的某些隐秘信息。

  这已不仅仅是“有伤风化”的民间笑谈,而是动摇金国统治合法性、侮辱其民族尊严的巨大阴谋!

  杜充连夜上书。

  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回上京。

  当这份被杜充细致标注、解译清楚的《祖宗实录》呈到金国皇帝完颜晟的龙案上时。

  他只看了几页,那张原本就威严的面孔瞬间涨成了猪肝色,勃然大怒。

  “荒唐!混账!朕要将那打野碎尸万段!”

  完颜晟怒吼着,将手中的“史书”狠狠摔在地上,金黄色的丝帛四散开来,散落在冰冷的砖石上。

  他下令彻查,抓捕这个胆大包天的打野!

  然而,当一队队金兵包围史官打野的住处时,李彦仙早已如人间蒸发一般,销声匿迹,只留下一份令人发指的字条:

  【大宋锦衣卫百户李彦仙,有幸参与贵国国史编修,如今才华耗尽,故而离去,诸君勿念!】

  当字条呈报完颜晟时,这位金国皇帝再也按耐不住,肺都快气炸了!

  “全城通缉此撩,务必拿下!”

  完颜晟嘶声力竭的吼道:“将国史院主官完颜勖!主编刘彦宗!以及所有参与审阅、编纂的史官,全部下狱!严加审讯,务必查出宋国密探!”

  金国倾力编修国史,意在彰显正统,却不料被一个无名小卒,以如此恶劣的方式,将其置于天下人的笑柄之中!

  这简直是对他皇权的巨大挑衅,对大金国威的巨大羞辱!

  出了这么大的事,定然要严加治罪。

  国史院主官完颜勖是首犯,他不仅没有察觉问题,反而推波助澜。

  然而,完颜勖毕竟是宗室大臣,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堂弟,也是完颜晟的堂弟。

  更重要的是,他自诩“秀才”,是金国皇族中为数不多“有文化”的人,若是将之处死,不仅会寒了宗室之心,更会让金国在“文化建设”方面陷入困境。

  经过皇帝完颜晟、国论勃极烈完颜宗翰等高层紧急商议,最终决定:必须有人为此事付出最惨重的代价,以儆效尤,平息皇族内部的怒火,并向天下昭示金国对待此事的决心。

  而最佳的替罪羊,无疑是那个屡次与完颜勖争执,且身为辽国降臣的刘彦宗。

  “一个辽国降臣而已,虽有功,但其身份不纯,又未能尽责,当斩!”完颜宗翰冷酷地说道。

  于是,刘彦宗成了这桩“国史丑闻”最直接的受害者。

  当他得知自己要被诛杀时,在狱中发出撕心裂肺的冤枉喊声。

  他自诩忠心耿耿,为大金呕心沥血,却落得如此下场。

  刘彦宗大骂完颜勖不学无术,大骂金廷不辨忠奸,自己是冤枉的!

  可惜,一切都无济于事。

  最终,刘彦宗被押赴刑场,斩首示众,头颅高悬城门,警示着所有心怀不轨者。

  同时,一众参与审核的史官,无论是否察觉其中猫腻,都被牵连入狱,大部分也惨遭诛杀。

  国史主管完颜勖被罢官夺职,闭门思过,国史院也因此次事件被撤销,修史工作无限期暂停。

  金国上下,弥漫着一股肃杀之气。

  上京城东,锦衣卫的秘密据点内。

  沈烈、陈虎和李明三人围坐一团,听着从金国高层传来的最新消息,一个个都惊得目瞪口呆。

  “妙啊!妙啊!”沈烈忍不住击掌赞叹,眼中充满了对李彦仙的由衷敬佩。

  “李百户,你真是神鬼莫测!一来就干了票大的,除掉了金国重臣刘彦宗!这可是大功一件啊!”

  沈烈兴奋道:“这刘彦宗可不是寻常人物,他的祖上是唐朝卢龙节度使刘怦之后,其父刘霄更是辽朝中京留守,家世显赫,此人在燕京颇有势力,常常为金国出谋划策,不少都是直击我大宋要害,此人狡诈阴狠,十分棘手!如今被你轻而易举地解决了,真是替我大宋除了一大患!”

  李彦仙淡然的摆摆手:“小事一桩而已,刘彦宗此贼,我早就想除掉了。”

  沈烈又想起金人如今对“打野”的搜捕力度,担忧地问李彦仙:“金人这次肯定会严加搜捕你,如今外面风声鹤唳,你……要不要先出去躲躲?”

  李彦仙淡淡一笑,波澜不惊:“我正准备离开上京,不能连累了兄弟们。”

  他早就料到金人会有此番反应,在动手写下那本《祖宗实录》的“荒唐版”时,便已计划好了退路。

  “既然要走,那咱们不如再干票大的!”

  沈烈眼中闪烁着杀机,提议道:“下一个目标,就定在真定府留守杜充!此人是我大宋昔日重臣,竟在大宋危难之际投降金人,当诛!”

  杜充,这个名字在大宋百姓心中早已臭名昭着。

  他原是大名府留守,在李纲北伐,形势一片大好之际,居然投降了金人,其行径令人发指。

  刺杀杜充,无疑能极大鼓舞大宋军民士气。

  “杜充此人,暂时不能杀。”

  李彦仙摇了摇头,平静道。

  沈烈、陈虎和李明三人闻言,都愣住了。

  他们不明白,为何李百户会对这样一个卖国求荣的叛徒手下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