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天下一统-《穿越成鸟,功德成仙》

  魏水北岸,已成人间炼狱。

  祝兴宗那一声“总攻”,便是拉开了单方面屠杀的序幕。

  对岸那早已分崩离析,自相残杀的数十万北方联军,在祝家军渡河的瞬间,彻底丧失了所有抵抗的意志。

  他们扔掉兵器,脱掉甲胄,哭喊着,向着四面八方疯狂逃窜。

  然而,他们的身后,是刚刚饱饮了西蜀鲜血,士气正处于顶点的十五万百战饿狼。

  追亡逐北。

  这不是一场战斗,而是一场狩猎。

  李朝峰一马当先,手中的长刀每一次挥舞,都带起一串血花。

  “一统天下!”

  南方的士兵们高喊着口号,他们的步伐坚定而冰冷,将所有溃逃的敌人,一一斩于马下。

  火光,惨叫,与冲天的血气,将整个魏水河畔,都化作了一片修罗场。

  这场追杀,从深夜,一直持续到天明。

  当第一缕晨光,照亮这片被鲜血浸透的土地时,战斗,已经结束了。

  遍地,都是尸骸与残破的旗帜。

  祝兴宗的帅帐,已经扎在了北岸的最高处。

  他坐在案前,用一块白布,仔细地擦拭着手中的镇山剑。

  剑身上,没有沾染一丝血迹。

  “主公!”

  一个充满了谄媚与狂喜的叫喊,打断了营帐内的宁静。

  镇北王三子,萧万河,在一众亲兵的簇拥下,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

  他满面红光,身上还带着昨夜厮杀的血腥味。

  “主公!萧万山与萧万楼的头颅,末将已经派人取来!北方联军,已尽数覆灭!”

  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脸上,是毫不掩饰的,邀功的得意。

  “末将,不负主公所托!”

  祝兴宗擦拭长剑的动作,停了下来。

  他缓缓抬起头,看着跪在地上的萧万河。

  “你做得很好。”

  萧万河心中大喜,腰杆都不自觉地挺直了几分。

  “能为主公效力,是末将三生有幸!只求日后,能在主公麾下,当一马前卒!”

  他幻想着封王拜相的未来,神采飞扬。

  祝兴宗站起身,缓缓走到他的面前。

  “你深夜偷袭盟友大营,亲手射杀你的二哥,为你大哥的败亡,补上了最后一刀。”

  “你做的,确实很好。”

  萧万河脸上的笑容一僵,他从这平淡的叙述中,听出了一丝不对劲。

  “主公……末将……末将这么做,全是为了向主公您,献上忠心啊!”

  “忠心?”

  祝兴宗重复了一遍这两个字。

  “一个对兄长不亲,对盟友不义之人。”

  “一个将背叛刻在骨子里的人。”

  “你的忠心,我受不起。”

  萧万河如遭雷击,整个人都懵了。

  他身后的那些亲兵,也全都变了脸色。

  “主公!您这是什么意思!我……”

  “王大锤。”

  祝兴宗打断了他的话。

  “末将在!”

  手持巨锤的王大锤,从帐外走了进来,脸上,是嗜血的狞笑。

  “此人不忠不义,卖兄求荣,败坏人伦。”

  祝兴宗一字一句地宣布。

  “拖出去。”

  “斩了。”

  “让他麾下所有部将,都看着。”

  “我要让他们知道,我祝兴宗的麾下,不收无义之犬!”

  萧万河的瞳孔,瞬间放大到了极致!

  他不敢置信地看着祝兴宗那张年轻而冷酷的脸。

  “不!主公!你不能这样!我为你立下大功!你这是卸磨杀驴!”

  他歇斯底里地咆哮起来。

  “我……”

  王大锤根本不给他继续说话的机会,一记手刀砍在他的后颈。

  萧万河的叫喊,戛然而止。

  两名亲卫上前,将他如同拖死狗一般,拖出了大帐。

  很快。

  帐外,传来了一声凄厉到极致的,临死前的惨嚎。

  然后,是死一般的寂静。

  帐内,所有被俘的北方降将,早已跪倒在地,浑身筛糠。

  他们看着那个重新坐回主位,继续擦拭长剑的少年,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杀伐果断!

  冷酷无情!

  这位新主,比他们想象的,要可怕一百倍!

  祝兴-宗将镇山剑插回鞘中,环视着跪了一地的降将。

  “你们,谁还有功要请?”

  “末将不敢!”

  “我等有罪!我等愿誓死效忠主公,万死不辞!”

  所有的降将,都将头颅,重重地,磕在了地上。

  再不敢有半分异心。

  ……

  接下来的战事,顺利得不可思议。

  祝兴宗以雷霆手段,震慑了所有降将之后,立刻将大军分为三路。

  由李朝峰,赵伍,以及他亲自统帅。

  如同三柄无坚不摧的利刃,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席卷了整个北方大地。

  那些残余的,负隅顽抗的城池,在得知魏水之战的结果,与萧万河的下场之后,纷纷开城投降。

  不到三个月。

  从西蜀的崇山峻岭,到北地的万里雪原。

  整个大景王朝的故土,尽数归于那面玄色的“祝”字大旗之下。

  祝兴宗没有急于班师回朝。

  他坐镇北方,下达了一系列的命令。

  开仓放粮,安抚流民。

  减免赋税,恢复生产。

  打散所有投降的军队,与自己的南方精锐混编,彻底消除隐患。

  无数的百姓,在拿到救济的粮食时,都对着南方的方向,跪地高呼。

  民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归附。

  ……

  初春。

  镇北王府,那座曾经代表着北方最高权力的宫殿,已经成为了祝兴宗的临时行辕。

  议事大殿内。

  祝兴宗站在那副囊括了整个天下的巨大堪舆图前,久久不语。

  李朝峰、赵伍等一众心腹将领,侍立在他的身后,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建功立业的喜悦。

  “主公,天下已定。”

  李朝峰上前一步,躬身说道。

  祝兴宗缓缓点头。

  他转身,对着身旁的书记官,下达了一道命令。

  “备八百里加急快马,回金陵。”

  书记官连忙捧起笔墨,恭敬地等待着。

  大殿之内,所有将领都屏住了呼吸。

  他们知道,最重要的时刻,要来了。

  祝兴-宗沉默了片刻。

  然后,他只说了一句话。

  “准备登基大典。”

  轰!

  整个大殿,瞬间被山呼海啸般的狂喜所淹没!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所有的将领,齐刷刷地跪倒在地,激动得热泪盈眶。

  祝兴宗没有理会他们。

  他独自一人,走出了大殿,登上了宫殿最高处的观星台。

  他迎着北地初春的寒风,遥遥望向南方。

  那里,是金陵。

  那里,有他义父的陵寝。

  义父。

  您未竟的伟业,兴宗,为您完成了。

  一个属于祝兴宗的,崭新的王朝,即将在他的手中,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