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潜龙入海-《穿越成鸟,功德成仙》

  清风院,一夜安顿。

  翌日。

  天还未亮,祝十六便被王强派来的亲卫,恭恭敬敬地请到了议事大厅。

  他第一次,踏入了这座将军府的权力中枢。

  大厅里,早已站满了文武官员。

  左边,是身披甲胄的武将,一个个气息彪悍,眼神锐利。

  右边,是身穿儒袍的文臣,神态各异,或沉稳,或精明。

  整个大厅的气氛,庄重而又肃杀。

  祝十六站在王强的身侧,感觉自己像一只闯入了狼群的小羊,浑身不自在。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挺直了腰杆。

  不能给干娘丢人!

  “报!”

  “北方急报!燕王萧玄已尽起二十万大军,兵临青州城下!”

  “报!”

  “李阀陈兵边境,已有小股部队开始骚扰我方村镇!”

  一道道加急的军情,被迅速呈上。

  王强坐在主位上,面沉如水,听着下属的汇报,不时地发出一条条简短而又精准的命令。

  “命张虎率领三万兵马,即刻驰援青州!”

  “传令给边境守将,坚壁清野,不可浪战,以袭扰为主!”

  “户部,立刻清点粮草,确保前线供应!”

  祝十六站在一旁,听得心惊肉跳。

  这就是真实的战争。

  不再是书本上冷冰冰的文字,而是关系到数十万人性命的,冰冷的决策。

  他努力地,将每一个名字,每一个地名,每一道命令,都死死记在脑子里。

  ……

  一场紧张的军政会议,持续了整整两个时辰。

  会议结束,官员们散去。

  王强这才转过头,看向一直沉默不语的祝十六。

  “感觉如何?”

  祝十六抿了抿嘴,老实回答:“头很晕,很多都听不懂。”

  王强笑了。

  “听不懂,就对了。”

  他带着祝十六,来到自己的书房。

  书房里,堆满了小山一样的公文。

  王强随手拿起一卷,递给祝十六。

  “你看看这个。”

  祝十六打开,上面写的是一份关于某个郡县请求减免赋税的奏报。

  言辞恳切,将当地的旱灾描绘得惨不忍睹,百姓流离失所,易子而食。

  祝十六看得心中不忍,下意识地说道:“此地遭逢大灾,理应减免。”

  王强没有说话,又递给了他另一卷。

  这一卷,是密探从同一个郡县,送回来的情报。

  情报上说,当地确实有旱情,但远没有奏报上说的那么严重。

  当地的县令,与本地的豪族勾结,想要借着灾情,骗取朝廷的减免,然后将本该上缴的赋税,中饱私囊。

  祝十六的脸,瞬间涨红了。

  “这……这群混账!”

  王强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平静。

  “十六,你要学的,不仅仅是看懂这些文字。”

  “更是要看懂,这些文字背后,藏着的人心。”

  他看着祝十六,眼神变得无比认真。

  “从今天起,你就跟在我身边。”

  “我处理的每一份公文,你都要看。”

  “我下的每一道命令,你都要想。”

  “想不通的,可以随时问我。”

  祝一六重重地点了点头,眼中燃起了熊熊的火焰。

  “是!师父!”

  他展现出了惊人的学习能力。

  不过几天,他便能从那些枯燥的公文中,敏锐地嗅出不对劲的地方。

  “师父,这份军功呈报,有问题。”

  “哦?”王强来了兴趣,“说说看。”

  “这份呈报说,王校尉率五百人,斩敌三千,自身仅伤亡数十。这……这战损比,太不寻常了。要么是王校尉谎报军功,要么……他就是百年难得一遇的绝世将才!”

  王强闻言,哈哈大笑。

  他身边的几位高级将领,也都露出了赞许的目光。

  这小子,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料!

  ……

  在祝十六潜心学习治国之道的时候。

  林羽,也没有闲着。

  她没有去干涉王强的任何政务。

  而是带着陆双双和洪凌凌,在金陵城最繁华的东市,支起了一个摊子。

  一张桌子,几条长凳。

  旁边立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四个大字。

  “义诊,赠药。”

  起初,百姓们都只是远远地看着,不敢上前。

  毕竟,这年头,免费的东西,往往是最贵的。

  直到一个老妇人,被家人搀扶着,哭着来林羽面前。

  她的儿子,患了多年的“羊角风”,发作起来,口吐白沫,四肢抽搐,请了无数名医,都束手无策。

  林羽只是平静地看了那病人一眼,取出随身携带的银针,在那病人的头上几处穴位,轻轻刺入,捻动了几下。

  不过片刻。

  那病人原本因为常年发病而显得浑浊不堪的眼神,竟然渐渐恢复了清明!

  “娘……”

  他看着自己的母亲,虚弱地,喊出了一声。

  老妇人,当场就愣住了。

  周围的百姓,更是爆发出了一阵惊呼!

  好了?

  就这么几针,就好了?!

  这简直是神仙手段!

  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瞬间传遍了整个金陵城!

  第二天。

  林羽的义诊摊前,被围得水泄不通!

  林羽依旧平静。

  她让陆双双和洪凌凌,负责处理那些伤风感冒,跌打损伤的普通病症。

  而她,则专门应对那些,被所有大夫都判了死刑的疑难杂症。

  无论是纠缠多年的顽固咳疾,还是让人痛不欲生的风湿骨病。

  在她手中,往往只是一剂汤药,或是一套针灸,便能药到病除,效果立竿见影!

  陆双双和洪凌凌,也遵从林羽的吩咐,在看病的同时,不厌其烦地向百姓们宣传着一些基础的卫生知识。

  “水要烧开了再喝!”

  “饭前便后要洗手!”

  “家里要经常通风!”

  这些在前世只是常识的东西,在这个时代,却如同福音。

  很快。

  “玄云道长”,不,“玄云真君”的名号,在金陵城内,变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百姓们对这位医术通神,慈悲为怀,而且还是王将军恩师的女道长,崇拜到了极点。

  甚至,已经有百姓开始自发地,在家中为林羽立起了长生牌位,日夜焚香祷告。

  林羽在义诊的同时,也在暗中观察着金陵城的气运。

  时间,一晃而过。

  祝十六在王强的言传身教下,成长得飞快。

  他也逐渐发现了一些,隐藏在王强这片欣欣向荣领地下的暗流。

  他发现,王强手下的文臣武将,隐隐分成了两个派系。

  一派,是以李朝峰为首的“元老派”。他们都是从王强还是山贼时,就一路跟随的老人,忠心耿耿,但匪气未除,行事粗犷,甚至有些时候,会仗着功劳,贪墨一些钱粮。

  另一派,则是后来投靠的“新进派”。他们大多是饱读诗书的士人,或是从别的诸侯那里投奔而来的降将。他们有能力,有才华,却看不起元老派的粗鄙,时常在政见上,与元老派发生冲突。

  祝十六将自己的观察,告诉了林羽。

  “干娘,师父手下,派系林立,互相倾轧。长此以往,必成大患!”

  他忧心忡忡地说道。

  “依我看,应该找个机会,将那些心术不正,贪赃枉法的元老,狠狠惩治一番,以儆效尤!”

  林羽正在院子里,悠闲地喝着茶。

  她听完祝十六的话,只是淡淡一笑。

  “十六,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祝十六一愣。

  林羽放下茶杯,看着他,平静地说道:“一个合格的君主,他要做的,不是打造一支纯洁无瑕的队伍。那是神仙才能做到的事。”

  “他要做的,是平衡。”

  “利用他们的忠心,也利用他们的野心。利用他们的能力,也利用他们的矛盾。”

  “让猛虎去看守山林,让饿狼去追逐狡兔。让他们互相制衡,互相竞争,却又不敢越过你划下的底线。”

  “这,才是帝王之术。”

  林羽的话,像一扇全新的大门,在祝十六的脑海中,轰然打开!

  他呆呆地站在原地,反复咀嚼着干娘的话,只觉得眼前豁然开朗!

  “继续去观察。”

  林羽的声音再次响起。

  “不要总想着,如何清除他们。”

  “要去想,如何,利用他们。”

  祝十六重重地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明悟的光芒,转身离去。

  林羽看着他离去的背影,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这孩子,终于开始,从一个理想主义者,向一个真正的掌权者,蜕变了。